1. 礼典文化
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回归。同时,礼典和民间礼俗习惯法都有所发展。不同规范形式有其各自作用领域,并不是只有“律令”在起作用,仅靠“律令”也无法包容所有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古代法逐步形成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
我国古代“礼法”是一个内容复杂的综合体系。从法律形式上说,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法典法和非法典法、中央法和地方法;从法的层级上说,有结构严密、条文繁复的礼典,有体例完整、疏而不漏的“正律”,有大量的以礼俗为中心的成文和不成文的家法族规、乡规民约等。对于“礼法”一词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有学者认为,“礼法”是一个法哲学范畴,也是一个治理概念。“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
2. 礼典文化的内涵
汉服象征着华夏礼仪文明,汉服的文化体系传承几千年的时间,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制度、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等,汉服服饰的样式、形式、用处的不同都侧面反映儒家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同时还能用来区分尊卑贵贱、昭名分、辨等威等。
3. 文化传播庆典礼仪
藏族:十分重视馈赠,凡遇喜庆,必互相送礼致贺。哈达是必备的高贵礼物,多为丝织品,白色居多,也有淡黄色和浅蓝色的。 在相互交往中,必热情款待,送别亲友,常敬青稞酒,唱酒歌,把哈达挂在亲友的脖子上,然后相互亲切的碰额、亲脸,以示热情致意良好祝愿。
说话很讲礼节,用语分普通语、敬语和最敬语。为尊重对方,一般都用敬语、最敬语,如有疏忽,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4. 新年礼仪文化
中国人过春节讲究的就是一个热闹,无论身在天涯海角、不管多忙,过春节这一天都要如约回家。其实过春节回家也是春节时的一个重要习俗,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才有过节的气氛和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又称为“新春”或“新年”,一年365天人们盼的就是过年这一天。忙碌了一整年在春节这一天,一大家子人围坐在桌前吃一顿团圆饭,无论老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很多地区都会有不同的风俗和习惯,正是这些风格迥异的风俗,才让春节更加有年味儿。过新年的习俗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经过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一种“年”文化。
5. 礼典文化是什么
《新礼》
最早有明确记载并且完整编撰国家礼典的时间应在曹魏末年。平定蜀汉后,司马昭在咸熙元年命荀顗制定礼仪。荀顗邀请羊祜等人协助“删改旧文”。最后“因魏代前事,撰为新礼,参考今古,更其节文”,修成“百六十五篇,篇为一卷,合十五万余言”。此《新礼》是历代第一次以“五礼”为体例编撰的国家礼典,但魏末并未实行。
6. 仪式与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生活期待、生活实践和生活时间,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基础。
有了具体的节日仪式,节日内涵才有所依附和体现,才能逐渐加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认同。
有了仪式,人们更能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对节日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有了仪式,人们会对传统节日产生虔敬之心。
中华传统节日仪式是中华仪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既包括生活化的节日仪式,也包括正规的节日庆典礼仪。通过举行节日仪式,可教化人文,规范道德,促进社会秩序和谐友善。
如今,伴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传统节日重要性已有社会共识。加强节日仪式可作为探索方向之一:有了具体的节日仪式,节日内涵才有所依附和体现,才能逐渐加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认同。我们当以生动多样的节日仪式连接古今,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实践,守护传统节日的价值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