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酿造最早起源于家庭生产。现在家里做的甜酒醅也有古代酿造黄酒的核心技术。家里做黄酒,你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做多少米。无论多少斤大米,以上两个比例都不能改变。全年都可以。黄酒不同于白酒。一般黄酒宜温饮,不宜凉饮。谢,山东即墨老酒历史悠久。据说有近4000年的历史了。据资料记载,起源于商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独特的配方,据说是按照古六法的古老传统酿造工艺制作的黄酒,真的可以说是北方黄酒的酒族了。但是,我是后来才知道即墨老酒的。我第一次喝即墨老酒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以我从来没想过山东即墨能出老酒。之前只知道黄酒产于浙江绍兴,离我们老家很近。我都不知道山东即墨还能出黄酒。不管听起来像不像一封信。
黄酒明明是很好的酒,为什么喝的人少?
黄酒确实被冷落了,不是酒变得不好喝,酒还是那个酒,喝酒的场景和情调变了。也就是说,除了江南黄酒传统产地,还有着过去那种喝黄酒的习惯和氛围。其他各地不再以黄酒为主要饮品,白酒啤酒果酒洋酒,百花齐放,轮不着喝黄酒了。说起来还是因为生活节奏的改变。黄酒度数低,口感好,适合慢节奏生活,所以古代人喜欢喝它。
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尤其是宋朝,黄酒文化达到高峰。我们看黄酒文化史,都是上层社会在畅饮,达官贵人只享受不说,文人墨客连喝带吆喝,巴不得天下人人都来分享喝酒的快乐。所以,黄酒价格历来贵,因为是高档消费品。老百姓也要喝啊,怎么办,好在这东西酿造简单,只要舍得粮食,就能有足够的酒喝。可是百姓喝酒很少有记载,原因一是粮食不充足,二是没那闲时间。
我们回看黄酒文化史,黄酒适合两个场景饮用一个是文人骚客,饮酒赋诗,一喝一天,甚至连喝几天。再个是达官贵人私下消遣,这个不多说。这就证明黄酒的真实性质,在社交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助兴。也因为度数低,上头慢,见风倒,不伤身,喝酒就需要相当时间,才能得到完整体验。正因为受到时间和金钱的限制,所以深得上流社会器重,视为助兴魔水。
从清末开始,社会进入动荡,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没了过去的相对和平环境,经常应对突变情况,好饮之人开始钟情于高度酒,还是因为酒意来得快,适合快节奏生活。也就从那时候起,黄酒很快没落。如今更是了,别说职场人没那时间,一顿大酒喝一天早就是奢望。闲散喝酒人也不会抱一坛子黄酒一喝一天,也没那雅兴。再说了,如今想组织一顿黄酒摊,基本做不到。
一是没那闲时间,再就难找饮酒赋诗之人,不满场粗话就不错了。不过当前存在黄酒复兴的契机,就是人们被酒精酒麻缠几十年,烦透了还甩不掉。纯粮酒又那么贵,还不敢保证里面没兑其他东西。各种酒水比较,黄酒还是好一些,尤其是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不伤身的黄酒理应被人们重新认识和接受。但是有一点值得黄酒生产商和销售商们注意千万不能跟着白酒学,价格虚高,掺杂使假,愚弄消费者。
黄酒是怎么酿制的?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酿造酒,远比白酒早。文献记载有4000多年,其实远远不止,只是无法考证。黄酒的酿造,最早源于家庭制作,现今家里做的甜酒醪糟,还有着古代酿黄酒的核心工艺技术。当然还有很多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黄酒酿造传统,普济就在多地的朋友家喝过。这里不说工厂化生产,只说家庭怎么做,给喜欢的友友们提供个模板,自己看了在家就能做出好喝的黄酒。
工艺大致与醪糟做法相同。流程糯米泡到饱满雪白,手碾即粉时捞出沥干水分,上蒸锅大火半小时蒸熟,拿出摊凉到稍微烫手,大致三十几度时,按101,十份米一份红酒曲拌均匀后,装进可以加盖密封的容器里,然后按1015,十份米十五份的比例加进凉开水,然后加盖密封放置不要动了。然后每十天开盖搅拌一次,第三十天就成了。
刚出的新酒是红色,然后在不断沉淀中变黄。新酒可以喝,存放几年就更好喝,三年以上就叫花雕了。家里做黄酒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做多少米的,不论几斤米,上面的两个比例不能变,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要注意的是,做酒全过程不能接触油腻和生水,否则必坏。再说黄酒的喝法。黄酒和白酒喝法有所不同,一般的,黄酒都要温热喝,不喝凉的。
对,在热酒里放点鲜姜,更重要的是放点红枣和枸杞,好看,味道更丰富。而且喝黄酒主要是为了养生,淡品淡品,讲究一种情调。所以不存在喝白酒那样的斗酒现象。黄酒和白酒有什么区别?黄酒和白酒的成分是不一样的。白酒是五谷之精,黄酒营养丰富。它的俗称是液体面包,比啤酒葡萄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