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乙酸乙酯检测图怎么看,刚烧出来的原浆白酒乙酸乙酯低怎么办

1,刚烧出来的原浆白酒乙酸乙酯低怎么办

使用一点生香酵母,可以提高白酒乙酸乙酯,使用勾兑方法,添加乙酸乙酯含量高的白酒掺和提高,可以补充一点香料乙酸乙酯。具体情况具体操作。
可以用香料嘛,食品级乙酸乙酯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刚烧出来的原浆白酒乙酸乙酯低怎么办

2,乙酸乙酯红外光谱图怎么分析

首先看乙酸乙酯的官能团有哪些如甲基,酯基,羰基,乙氧基然后在红外图上分析对应的官能团出峰位置就可以了

乙酸乙酯红外光谱图怎么分析

3,乙酸乙酯在白酒中添加量是怎么确定的

白酒中乙酸乙酯是香味物质成分之一,现在检测乙酸乙酯含量都是通过气象色谱检测。气象色谱检测是白酒允许销售的条件之一,不具备检测,可以送样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色谱分析。

乙酸乙酯在白酒中添加量是怎么确定的

4,乙酸乙酯在白酒中添加量是怎么确定的

白酒中乙酸乙酯是香味物质成分之一,现在检测乙酸乙酯含量都是通过气象色谱检测。气象色谱检测是白酒允许销售的条件之一,不具备检测,可以送样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色谱分析。
不能。白酒主要成分是酒精、水。乙酸乙酯是一种酯类,白酒中一种香味物质,含量在白酒中千分之0.5-2之间。

5,谁能看懂这张国标白酒理化指标图

白酒中含有多种酸,乙酸乳酸等,在测定酸度是不能进行区分,所以只能是以一种酸计,另外白酒中的乙酸含量还是很高的,是主体酸之一。酯也是同样的道理。

6,白酒四大酯类是哪些

各种白酒的风格主要取决于微量芳香成分的种类、数量及配比,乙酯类物质是白酒香气的主体部分,各种乙酯具有各自的香气特征,乙酸乙酯的香气较清纯优雅,含乙酸乙酯较多而其他酯类较少时,白酒则呈现清香优雅的风格,习惯称为“凤香型”;若白酒中各种酯类较多,特别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已酸乙酯,香气浓郁纯厚,回味悠长,这类白酒称为“浓香型”;蒸馏型白酒因制备过程不同,基本上不含芳香酯类成分。
白酒所合的乙酯类物质以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的量为最多,被誉为白酒的三大酯类

7,乙酸乙酯 红外光谱图 怎么看

乙酸乙酯分子式为CH3COOCH2CH3,红外主要是看官能团或不同的键的振动。所以在红外谱图上,主要看CH2, CH3的饱和C-H键,出在2900左右;酯基的C=O,出在1700左右;1200左右是C-O的伸缩振动。主要就这些了。

8,白酒生产过程中怎样提高己酸乙酯的含量

白酒中己酸乙酯,需要很复杂的酶类相互配合才能合成己酸乙酯。 现在企业多是人工老窖泥培养,然后建窖池,通过几排发酵,才能逐渐提高。 为了己酸乙酯高,所以人工老窖泥至关重要。 发酵机理很复杂,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些较普遍的方法: 1、己酸菌的使用能够对老窖泥己酸乙酯的生成很重要。 2、C、H、O、N、P、K等微量的营养物质要均衡。 3、促进己酸乙酯酯化的酶也很重要,现在很多企业用红曲霉。 4、腐殖质的使用,对己酸乙酯的生成有一定帮助。 5、甲烷菌、生香酵母菌等对己酸菌的生长也有很好的辅助功能。

9,乙酸乙酯 红外光谱图 怎么看

乙酸乙酯分子式为CH3COOCH2CH3,红外主要是看官能团或不同的键的振动.所以在红外谱图上,主要看CH2,CH3的饱和C-H键,出在2900左右;酯基的C=O,出在1700左右;1200左右是C-O的伸缩振动.主要就这些了.

10,红外谱图怎么鉴别是乙酸乙酯还是丙酸甲酯

C-C(=O)-O键在1100-1300有强吸收,乙酸乙酯约在1240,甲酸乙酯约在1180
这两者的氢谱差别蛮大的丙酸甲酯,ch3(1)-ch2(2)-coo-ch3(3),1号h大概在0.8-1.0ppm的化学位移,三重峰;2号h大概1.8-2.1ppm,四重峰;3号h大概3.78ppm左右,单峰。三者积分值比3:2:3乙酸乙酯,ch3(1)-coo-ch2(2)-ch3(3),1号h约在2.1ppm附近,单峰;2号氢大概3.9-4.1ppm,四重峰;3号氢约1.0-1.2ppm,三重峰。三者积分比3:2:3简单的说,将0.8-1.2ppm附近的出峰积分值定为3,那么:1.8-2.1ppm附近的氢为单峰,则是乙酸乙酯;若为四重峰,则是丙酸甲酯;积分值为3,则是乙酸乙酯;积分值为2,则是丙酸甲酯。3.7-4.1ppm附近的氢为单峰,则是丙酸甲酯;若为四重峰,则是乙酸乙酯;积分值为3,则是丙酸甲酯;积分值为2,则是乙酸乙酯。或者按照低场到高场的积分值顺序,3/2/3的就是丙酸甲酯;2/3/3的就是乙酸乙酯如果你对氢谱了解足够深入,这两者在使用cdcl3作为溶剂时,3.778ppm出峰的就是丙酸甲酯——一般酯键的甲氧基都是出在这个位置

11,白酒色谱图怎么看

如下:色谱峰:1.乙醛2.丙酮3.甲酸乙酯4.丁醛5.乙酸乙酯6.乙缩醛7.甲醇8.乙醇9.丙酸乙酯10.异丁酸乙酯11.双乙酰12.叔戊醇13.仲戊醇14.丁酸乙酯15.正丙醇16.乙酸正丁酯17.2-己酮18.异丁醇19.仲戊醇20.戊酸乙酯21.正丁醇22.乙酸正戊酯23.异戊醇24.己酸乙酯25.正戊醇26.乙酸己酯27.正己醇28.庚酸乙酯29.乳酸乙酯30.2-庚醇31.乙酸32.正庚醇33.糠醛34.丙酸35.异丁酸36.乳酸37.乙二醇38.丁酸39.癸酸乙酯40.糠醇41.琥珀酸二乙酯42.戊酸43.2-丁基乙酸44.苯乙酸乙酯45.己酸46.月桂酸乙酯47.贝他苯乙醇48.庚酸49.十四酸乙酯50.壬酸

12,怎么看色谱图

色谱图的横轴是保留时间,单位是分钟min。纵轴是电信号,单位是mAu,或者是mV。保留时间是定性的参数,也就是说每一个色谱峰代表一个物质,比如上图,有三个色谱峰,这三个峰代表有三个物质。比如物质X在18.278min出峰,那么以后在这个条件下,可以认为在18min左右出峰的就是物质X,也就是定性。另外纵轴算是定量参数。可以用峰高和峰面积来进行浓度的计算。还是说上图中18.278min出峰的物质X,比如它的峰高大约是48,峰面积是480,那么如果物质X的浓度稀释1倍,它的保留时间不变,但是峰高和峰面积都减少了1倍。峰高大约就是24左右,峰面积240左右。同一个物质,它的浓度和峰面积呈正比关系。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可以来看峰型。比如分离度,分离度大于1.5的情况下两个色谱峰算是完全分离,比如31min和35min的两个色谱峰,应该算是分离了。比如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数=5.54(保留时间/半高峰宽)2 (2是平方)。色谱峰肯定是“又高又瘦”会比较好,这样理论板数比较高。如果理论板数太低,色谱峰太宽可能会对积分产生影响。一般规定理论板数最少不得低于2000,新买的色谱柱标定理论板数会在15000+。
横坐标是保留时间,纵坐标是UV的吸收峰,物质浓度和对应峰面积成正比。色谱图简介:色谱图,又称色谱流出曲线,是指被分离组分的检测信号随时间分布的图象。色谱图形状随色谱方法和检测记录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迎头色谱和顶替色谱的色谱图为一系列台阶;在洗脱法色谱中,若采用微分型检测器时,分离组分的检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为近似于高斯分布的一组色谱峰群,色谱图的纵坐标为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横坐标为时间、体积或距离。

13,最近看洗冤录当中曾用醋和白酒鉴别已干燥洗刷干净的血

这个早有高手分析过,简单说:断案的原理是醋与血渍中的凝固了的蛋白质作用,使之溶解显现具体的看下面:原理是醋的固化的动物蛋白质的溶解作用,推理如下。查了一下资料,宋慈断案时用的是往往是酽醋和酒,也就是浓度相对高的醋。但是分析纯的乙酸(醋酸)和乙醇(酒精)在没有浓硫酸催化没有加热的条件下,要十几年才能反应生成产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乙酸乙酯。故我否定乙酸乙酯说。洗冤录第三集剧情介绍说到:想起了父亲遗书中提到过的一着验法,遂往火烧现场验证孟良臣死因。用酽醋泼地,果然见卧尸之处,浮现出一大片血迹。而用到酒的是:在《洗冤录》中有种叫地窖酒醋验骨,首先挖一个小坑,二尺多深五尺多宽,然后用火烧里边,把土全部烧红后倒上酒和醋,倒进去时高温就会产生蒸汽,这时把骨头往里一蒸,蒸的过程中骨头上原来的痕迹,包括血迹就会显现出来。那么,显现血迹的应该是醋,酒的作用是作为有机溶剂将渗入到骨头里面的血浸提出来,以使之可以与醋反应。那么,醋的作用是什么呢?洗涤剂中对有机酸的说明如下:对植物纤维如棉麻等,草酸作用最强,酒石酸次之,柠檬酸更弱,醋酸则不发生作用。浓有机酸无害于毛织品(浓度应掌握在1.0%~15%之间),但对人造丝有毁坏作用(若处理丝织品,醋酸和蚁酸浓度应控制在0.5%以下)。衣物血斑清洗法 血斑污迹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出现机会也较多。清洗方法如下:1.新鲜血迹 任何织物上的新鲜血迹,都可使用水洗去除。洗时应先用干净的冷水洗,再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洗。如用热水洗,不仅达不到清除目的,还会在衣服上留下洗不掉的痕迹。2.衣物上较陈旧的血迹 可用硼砂2份、浓度10%的氨水1份和水20份的混合液揩擦,待血斑去除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陈旧血渍还可以用柠檬汁加盐水来洗。3.考究的染色丝毛织品服装上的血迹 其上的血迹可采用淀粉加水熬成浆糊,调好后用浆糊涂抹在血斑上,让其干燥。待全干后,将淀粉刮下,先用肥皂水洗,再用干净清水漂,最后用醋15克兑水l升制成的醋液清洗,效果颇佳。4.白色服装上的血斑 可用硫代硫酸钠1份加水50份稀释溶解后加热至35℃,把白色衣物浸入此热液中泡至血色消失,再用水洗涤。当白色服装上的血斑较陈旧,且因已经煮过而牢固地粘附在衣物上时,可以用“退色灵”去除。还可采用浓度5%的焙烧苏打溶液或氨水浸渍,泡上一整夜后取出,再将血斑用漂白粉溶液浸湿(漂白粉1份、水10份),再用水仔细地漂清。去除白色织物上的血迹,也可将织物浸入浓度为3%的醋溶液中,放置12小时后,再用水漂清,效果也很好。可见,醋对动物蛋白有溶解的作用(羊毛、丝都是动物蛋白,而它对植物织品不损伤,植物织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并且人们早已经学会用醋来洗血渍了。然后我们来看血液的成分以及血渍的成分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红膜肽、纤维蛋白、县胃蛋白酶原等等),其次还有少量的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无机离子等。血液凝固的本质是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而日久的血渍水分蒸发殆尽,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血渍的主要成分是动物性的蛋白质。此外,根据中医理论,醋性温,有活血化瘀、消肿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醋可“散瘀血、治黄疸、黄汗”。《本草衍义》则记述“醋益血也”,认为醋具有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杀虫的功效。我们可以推断,所谓散瘀血,也跟其对凝固了的蛋白质的溶解有关。现在我们便知道,宋慈断案的原理是醋与血渍中的凝固了的蛋白质作用,使之溶解显现。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