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中锰含量应低于多少,gbt107811白酒是什么标准

1,gbt107811白酒是什么标准

GB/T10781.1标准代表固态法浓香型白酒标准。其中,"GB" 是国家标准的首拼,"T" 是推荐标准,"10781" 是标准号,".1"是文件号。扩展资料:一,白酒指标:1、感官。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分析和感官检验的方法来判定,正确的反映出酒的色、香、味的内容,必须依靠人的感官鉴定。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色、香、味、格四个部分。要通过眼、鼻、舌三方面的形象来判断酒体。2、酒精度。在20℃时,100mL酒样中含有酒精的毫升数或100g酒样中含有的酒精的克数。3、固形物。白酒固形物是指在100~105℃下测定,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4、甲醇。国家标准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以其他原料生产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甲醇指标按 100%酒精度折算)5、铅。国标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b计)。铅超标会引起中毒。6、锰。卫生标准要求锰在酒含量中,不得超过2mg/l(以Mn计)。锰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二,白酒的执行标准有如下几种:1.GB\T10781-2006是固态发白酒的执行标准,是采用纯粹粮食为原料,用经固态发酵生产的白酒,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好酒;2.GB\T20822-2077是固液结合法白酒的执行标准,也就是说由一部分粮食酒加一部分酒精酒组成;3.GB\T20821-2007是纯酒精酒的执行标准,有此标准的说明完全是由酒精勾兑而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酒标准汇编(第二版)

gbt107811白酒是什么标准

2,现在白酒纯粮酒国标执行标准是什么

白酒的执行标准主要指产品执行标准,其主要是按香型分: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GB/T23547-2009浓酱兼香型白酒;GB/T20823-2007特香型白酒;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GB/T16289-2007豉香型白酒;GB/T14867-2007凤香型白酒;GB/T20824-2007芝麻香型白酒;GB/T20825-2007老白干香型白酒;GB/T26761-2011小曲固态法白酒;DB50/T15-2008小曲白酒;DB34/T1315-2010柔和型白酒;DB34/T1258-2010淡雅型白酒;DB34/T1791-2012明绿香型白酒;SB/T10713-2012白酒原酒及基酒。扩展资料:纯谷物酒是一种完全由谷物制成的葡萄酒。谷物酒的主要风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制作技术;二是酿造技术;三是地窖泥技术;四是调合技术。1、主要原料:纯谷物固态发酵工艺,根据高粱香味、玉米甜味、大米洁净、小麦躁狂、糯米、大麦洗涤等特点,选择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主要酿造原料。要求:全粒、干、杂质少、无霉变,并经过严格分级去除杂质,将高粱碾碎成4-6粒,玉米最大颗粒不超过0.2mm,糯米、大米粉碎成2-4块,麦皮要求破碎。2、辅助材料:稻壳。酒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淀粉浓度,填补酒糟的轻酸性,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疏松性,有利于酒糟的发酵。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味,金黄色。3、酒水:清澈透明,略带甜味,清爽清爽。感官。白酒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理化分析和感官检验来确定的。人的感官评价必须正确地反映酒的颜色、香气和味道的含量。白酒指标:1、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颜色、香气、味道和果壳。身体应该根据眼睛、鼻子和舌头的形象来判断。2、酒精。在20℃时,100毫升样品中的毫升酒精含量或100克样品中酒精的克数。3、固体。在100~105℃范围内,对乙醇、水等挥发性组分蒸发后的固液进行了测定。4、甲醇。按照国家标准,粮酒和粮酒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其他原料制酒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甲醇指数转化为100%乙醇)。5、铅。国家标准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InPb)。过量的铅会导致中毒。6、锰。健康标准要求酒精中锰的含量不得超过2mg/l(Mn)。锰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人体会引起中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纯粮酒

现在白酒纯粮酒国标执行标准是什么

3,酒中的有害物质知多少

酒中的有害物质知多少一般人认为,酒中除乙醇外,就是水。但酒中的有害物质有哪些,并非人皆所知。酒中的有害物质来源于原料,酿造方法及过程等。一.蒸馏酒(白酒)中有害物质甲醇 是酿酒原料水解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毒性大,摄入4~10克可致中毒。而且甲醇在体内具有蓄积作用,不易被排除体外,其氧化产物为甲酸或甲醛,毒性更大,甲酸毒性比甲醇大6倍,比甲醛大30倍。因此,较小量的甲醇有时也可以引起中毒。我国规定粮食白酒每100毫升应≤0.04克,以薯类代替粮食的白酒每100毫升应≤0.12克。醛 包括甲醛和乙醛,有较大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醛是在酒酿制过程或酒精酸败时,部分醇可氧化成醛。饮含有10克甲醛的酒可致人死亡。通常消毒和浸泡尸体的消毒剂就是40%的甲醛液(又称福尔马林)。酒中醛含量极少时可增加芳香味,如每升酒中含量达30克,即可对粘膜产生刺激作用(灼烧感和呕吐)。在蒸馏酒时酒头含量最多,经过贮存会逐渐会发一些。人们经常喝乙醛含量高的酒,容易产生酒瘾。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83倍。因此它在白酒中的含量必须是非常微小的。我国规定白酒中总醛含量每100毫升≤0.02克。杂醇油 又称高级醇,主要包括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戊醇等。杂醇油是酿酒原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和糖分解而成,含量过高时,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其毒性和麻醉力与碳链的长短有关,碳链越长毒性越强,如戊醇的毒性比乙醇大39倍。杂醇油含量过高时,不仅酒味不正,而且使中枢神经系统充血,产生头痛和大醉,这就是所谓的“上头”。由于杂醇油在体内氧化慢,停留时间长,容易引起恶醉。因此,国家规定蒸馏酒及配制酒杂醇油含量(以异丁醇和异戊醇计)每100毫升应≤0.20克。氰化物 用木薯或果核为原料酿酒时,原料中氰甙经水解后可产生氢氰酸,氢氰酸分子量低且易挥发,可随水蒸汽一起进入酒体,酒中可含氰化物,此系剧毒物,中毒者可在数分钟至2小时内死亡。国家规定以木薯为原料的白酒中氰化物应≤5毫克/升,以代用原料的白酒应≤2毫克/升。铅 酒中铅主要是从酿酒、盛酒器具、销售器具中溶蚀而来。蒸馏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少量的有机酸,如丙酸、丁酸、酒石酸和乳酸等,含有机酸的高温酒蒸汽能使蒸馏器壁中的铅溶出,总酸含量高的酒往往含铅量也高,锡的纯度是影响铅含量的主要因素。果酒等不需蒸馏和冷凝的酒,应该是无铅的,但掺兑白酒就可能带入铅。铅是有毒有害金属,饮酒者发生铅急性中毒者罕见;因铅在体内有蓄积作用,排出慢,所以长期酗酒者可发生慢性铅中毒;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记忆减退、手握力减弱、睡眠不佳、贫血等。有研究认为,铅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所以,我国对酒中铅的含量有严格限制,国家规定蒸馏酒及配制酒中铅含量(以铅计)每升应≤1毫克。锰 酒中不应含有锰。然而,在以高锰酸钾处理甲醛含量高的白酒或有铁混浊的白酒时,若不经重蒸馏常使酒体残留较高的锰。尽管锰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因为其安全范围窄,长期过量摄入仍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故我国规定白酒中锰含量每升应≤2毫克。 农药残留 如果酿造酒的原料如粮食或薯类被农药污染严重,那么酒中就会有农药残留,如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而被植物体吸收,就会残留在种子里或块根中,用这种原料酿酒就会有农药残留。所以国家规定每公斤粮食每六六六不得超过0.3毫克,滴滴涕不得超过0.2毫克。塑化剂 塑化剂又叫增塑剂可塑剂,其成分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添加到塑料制品中,可增强材料的柔韧性。 酒中塑化剂主要来自于塑料制品,如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用塑料袋、塑料瓶包装的成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会逐渐增加。因此,购买白酒时最好避免塑料制品包装。二.发酵酒发酵酒系指含糖和淀粉的原料,经糖化和发酵后不需蒸馏而成的的酒类,包括啤酒、果酒和黄酒等。乙醇含量通常较低,各种发酵酒乙醇含量差异较大,一般在4%~20%之间。发酵酒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以下几种:N—二甲基亚硝胺(强致癌物) 这类有害物质主要存在于啤酒中,其含量的多少与生产方法有关。我国关于发酵酒的卫生标准(GB2785—1981)规定,啤酒中N—二甲基亚硝胺每升应≤3微克。黄曲霉毒素B1(强致癌物) 啤酒、果酒和黄酒等是不经蒸馏的酒类。如果原料受到黄曲霉毒素和其他非挥发性有毒物质的污染,将全部保留在酒体中。因此,对发酵酒来说,原料的卫生问题比蒸馏酒意义更大。故我国规定发酵酒的黄曲霉毒素B1每升应≤5微克。二氧化硫残留 酿造葡萄酒和果酒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某些抑制杂菌侵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等,这类物质如含量过高也会有害。我国规定果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以游离得二氧化硫计)每公斤应≤0.05克。微生物污染  由于发酵酒乙醇含量低,尤其是生啤酒除了糖化工艺外再无杀菌过程,微生物污染和繁殖的机会相对较多。一般认为啤酒通过发酵,污染的细菌数量随酸度和酒精度的升高而大为削减。因此,为保证啤酒的质量,首先应有足够的发酵期,其次是严格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我国规定发酵酒菌落总数应≤50cfu/ml,大肠菌群MPN≤3个/100ml,生啤酒大肠菌群MPN≤50个/100ml。三.配制酒 系指以蒸馏酒和发酵酒为酒基,添加可食用的辅料(包括水果和水果汁、食用糖、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配制而成(也称露酒)。对于酒基和辅料都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不得使用工业品为原料。提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九条:如饮酒应限量。限量饮酒不仅可以减少酒精带来的危害,而且也能减少酒中其他有害物质摄入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酒中的有害物质知多少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