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代的白酒叫什么,古代卖酒的叫什么

1,古代卖酒的叫什么

古代卖酒的叫酒保。
酒肆

古代卖酒的叫什么

2,酒在古代的雅称是什么

酒的雅称有:1、琼露、瑶浆、香蚁、琼浆、黄娇、玄醴2、金波、玉友、玉蛆、玉蚁、玉醅、玉酒3、玉酝、玉醑、玉液、玉液金波、玉液琼浆玉人杯4、玉浆、玉膏、玉沥、玉西东、玉东西、玉尊5、玉觞、玉醴、玉髓、芳醁、芳蚁、芳醪、芳醑6、芳樽、芳醴、春盎、春醁、春醅、春醠、春酝7、春醴、春蚁、春酿、老春、旨酒、醑、香曲8、香醪、醁、醁波、醅、醁醑、醽、甘醪、甘醴9、杜康、白堕、中山、云液、十旬、狂药、祸泉

酒在古代的雅称是什么

3,古代的酒是什么样的

10度左右的黄酒,也叫米酒,一般现代人都能喝他个1坛子!
那个时候的斤和现在的斤计算方法不同。 半斤八两嘛,这个词语就是形容这个计算方式不同的。 胖子啊,你在那里喝酒啊?

古代的酒是什么样的

4,古人笔下的白酒趣称你知道哪些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酒的名称,别称,雅称,美称,蔑称,戏称,形形色色,大概有百余种之多。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公元196年,曹操将古井贡酒的前身九酝春酒及酿酒秘笈《九酝酒法》进献给汉献帝,自此九酝春酒成为皇家贡酒,年年进贡,岁岁受宠。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史。做到适量饮酒。注意身体健康。让美酒飘香,让中华醉美。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美酒的别称有九酝、欢伯、扫愁帚、钩诗钩、般若汤、绿蚁、碧蚁、曲生、曲秀才、天禄、青州从事、清圣、浊贤、玉液、流霞、红友、绿醪、金波等。不同时期的古人和诗人对就的美称不同。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内容丰富,如杜康,玉液,红友,绿醪,清圣,流霞等,本人知识浅陋,所知甚少。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与产地、人物、酒的品种有关!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为欢伯。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闻味道层次,感知强烈度。品尝味道,与看和闻获得的信息相比对,并感受平衡度、回味、味道复杂度。

5,中国的古代有什么白酒品牌

古代的酒是很多的,种类也有很多,至于你说的品牌,杜康并不是一个酒品牌的名字,杜康是酿酒人的祖师爷,在古代诗句中,经常以杜康代指酒。曹操的诗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宋朝时酒的分类已经有很多种了,当然有各自的品牌。如武松上景阳冈,店小二就说他家的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
其实古代的酒那才叫酒 现代的酒都已经变味了

6,古人喝的酒是什么酒

高粱酒,我们看明清古装剧和小说。古人一喝酒就喝十几碗。而现代人能喝半斤白酒,也算是不错的白酒量了。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古人的酒量那么好?其实古代人的酒量并不比现代人好多少,只是喝的酒和现代人不一样。古人喝的酒主要是黄酒。大家都很熟悉,比如女儿红,状元红剑南春。这些都是黄酒,十几度而已,比啤酒略高。古人喝酒用的碗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白瓷碗。古人喝酒用的是多用灯。它比碗小,比碗浅,比盘子大。它看起来像一个漏斗。之所以用它,是因为在古代,酒是装在坛子里的,坛子口大,往坛子里倒酒不容易洒出来。除了米酒,古代还有米酒,也就是现在的米酒,口感甜,酒精度低,4度左右。用汁和渣混合的米酒叫浊酒,用酒糟过滤的米酒叫清酒。《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护送金银担,吴智胜生辰纲”,杨志等人被施以汁渣混酒。原著小说用的是“白酒”,很多人不知道大热天为了解渴喝白酒是合理的。其实这是把“白酒”理解为现代烧酒。现代白酒,又称烧酒,出现于唐宋,传播于明清。它最早用于净化变质的黄酒。蒸馏提纯的白酒,酒精度更高,后来是从现有的白酒中衍生出来的。《水浒传》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客,宋武景阳冈打虎”,景阳冈的酒楼卖烧酒,所以门前挂了一条“三碗无丘”的横幅。一般客人吃三碗就醉了。三碗大约等于现在白酒的五六倍,可见古代人的酒量和现代人差不多。宋武喝惯了十多度的黄酒,所以没注意“三碗黄酒”。但我喝第一碗的时候,就忍不住赞叹“这酒好厉害”“好酒”。酒保受不了宋武的辛苦,打破了“三碗”惯例,一口气卖了十五碗酒给宋武。没想到这酒后劲很大,一不小心就成了流传千年的打虎英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的酒文化和无数的“饮酒事件”。了解一点古代白酒的基础知识,看古代白话小说就没有那么多困惑,看古代电视剧也经常能发现漏洞。顺便说一句,任何酒精饮料对你的健康都没有好处。酒驾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意外险公司也不会赔付。长期酗酒导致的严重疾病,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所以,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尽量少喝或者不喝。据说美国有一个研究小组曾经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为题进行过研究,但后来被叫停了,因为这个研究小组实际上是由几家酒厂赞助的。今年过年喝酒了吗?

7,古代的酒名叫什么

  四京:香泉、天醇、苏醣、琼酥、瑶洫、坤仪、觞玉、庆会、膏雷、亲贤、琼腴、兰芷、五正位、桩令、嘉统醋、重酿、玉沥、诗字、公雅、成春、献卿、香琼、琨琼、情醇、褒公、光忠、嘉义、美减、玉液、酴醣香、金浆醒、香桂、法酒、桂香、北库、琨泉、眉嘉、和旨、他醒、玉液、瑶液、王酝、琼浆、流霆、清风、玉髓、玉醋、碧光、琼波、千日春、延嘉、玉浆、瑶光、法清、大桶、仙酴、琼酥、羊羔、美禄。河北东、西路:金波、玉液、中和堂、宜城、莲花、延相堂、碧琳、石门、宜城、拣米、细酒、银光、碎玉、中山堂、九酝、瓜曲、错着水、沙酷、金波、宜城、香桂、梧泉、洛酒、玉瑞堂、夷白堂、玉友、玉酷、风曲、法酒、瑶波、巡边、银条、知训堂、杏仁。 河东路:玉液、静制堂、甘露堂、干和酒、岁寒堂、琼、金波、琼酥、珍珠红。   陕西路:天禄、舜泉、陕府、蒙泉、莲花、冰堂、上、静照堂、玉泉、江汉堂、瑶泉、清洛、清心堂、清白、风州酒、回酒。 淮南路:白桃、琼花房、金城、金斗城、杏仁。   两浙路:竹叶青、碧香、白酒、秋自露、梨花酒、蔷薇、流香、思堂春、风泉、宣赐、碧香、玉练槌、有美、中和堂、言酷、真珠泉、皇都春、常酒、和酒、皇华、爱咨堂、齐云、清雷、爱山堂、得江、留部春、静治、第一江山、北府兵屁、锦波香、秦淮春、清心堂、丰和、思政堂、庆远堂、清白堂、蓝波香、秦淮春、情心堂、丰和春、恩政堂、庆远堂、清白堂、蓝桥、风月、紫金泉、庆华堂、元勋堂、眉寿堂、万象皆春、济美堂、胜茶、十州春、木兰堂、白云泉、双瑞、金波、双鱼春堂堂堂露 堂萼 浆谷溪春、蒙泉、萧酒泉、常州、金斗泉、龟峰。   江南东、西路:芙蓉、百桃、清心堂、银光、池阳春、双泉、金波、谷廉、金盘露。   四川路:忠臣堂、玉髓、锦江春、枭花堂、刺麻酒、蜜酒、廉泉、琼波、竹叶青、东溪、葡萄、金波、长春、香桂、银液、仙醇、香糜、至喜泉、法醮、法酝。   荆湖南、北路:金莲堂、白玉泉、法酒、琨光、香桂。福建路:竹叶、谢家红、劈震春。   广南东、西路:十八仙、香蛇酒、换骨、玉泉、古辣酒、瑞雷 。   京东、西路:舜泉、近泉、清燕堂、真珠泉、莲花清、银光、三殴、白羊、荷花、风曲、白怫泉、香桂、重酪、朝屋、玉液、寿泉、拣米、宜城、细波、杏仁、拣米、清虚堂、风曲、冰堂、汉泉、香桂郢酒、白云楼、银倏、淮原、泌泉、银光、香桂、琼酥、金沙、宜城、檀溪、竹叶青、香泉、寒泉、香菊、甘霹、仙醇、河外、金泉、潺泉。 元朝是烧酒崛起的重要时期,烧酒的名称有阿刺吉、汗酒、烧刀子、火酒等。其它酒类名称在流传至今的文献中记载不多。"元氏缪庭记"说元朝宫中有"五团春、石冻春、葡萄春、风干脑、蔷薇霹、录膏浆"等。   明清两代的酒名,在现存的文献中亦无完整的记载,据《道生八陆》、《本草纲目》所载,明代约有近百种酒。《道生八陆》中的酒名有:桃源酒、香言酒、碧香酒、脑酒、建昌红酒、五香烧酒、山芋酒、萄萄酒、黄精酒、白术酒、地黄酒、莒蒲酒、羊羔酒、天门冬酒、松花酒、菊花酒、五加皮、三骰酒。《本草纲目》共载有六十九种配制药酒。 清朝有多少酒名,难以统计,据"清京道人"所着的《听雨轩笔记》云:"酒之种类,难以枚举。"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险园食单》所载酒名有:金坛于酒、德奶虑酒、四川郎筒酒、绍兴酒、潮州浔酒、常州兰陵酒、溧阳乌饭酒、苏州陈三白酒、金华酒、山西汾酒、山东膏梁娆、苏州女贞、福贞、无燥、宣州豆酒、通州枣儿红、扬州木瓜。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载有清代广东的酒名:阳江春、醴泉、龙漳清、严树酒、荔支酒、倒捻酒、甜娘酒、七香酒、龙眼之 、杏之冻、蒲桃之冬白、仙茅之春红、桂之月月黄、荔支之烧春、龙江烧、百花酒等。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和《情秆类钞》载有北京的酒名:中国公、黄连液、茵陈线、桔豆青、潜酒、徕酒、易酒、冬酒、木瓜、千榨、良乡酒、玫瑰雷、苹果露、山植雷、莲花白等。   元人宋伯仁《酒小史》所例的一百余种酒,大致是从春秋至元代的历代名酒。   春秋椒浆酒 杭城秋露白 西京金浆胶 相州碑玉 蓟州意珏仁酒 金华腑金华酒   高邮五加皮酒 长安新丰市酒 汀州谢家红 南唐脑酒 处州金盘露 广南香蛇酒   黄州茅柴酒 燕京内法酒 汉时桐马酒 关中桑落酒 平阳襄陵酒 山西蒲州酒   山西太原酒 郎孙郎筒酒 淮安苦蒿酒 云安曲米酒 成都刺麻酒 建章麻姑酒   荣阳士窟春 富平石冻春 池州池阳酒 宜城九酝酒 杭州梨花酒 博罗颢桂醣   剑南烧春 江北括酒 唐时玉练槌 灞陵崔家酒 汾州于和酒 山西羊羔酒   安阳宜春酒 路州珍珠红 魏征厅醮翠涛 闳中霹雷 岭南琼琴醉 苍梧寄生酒   唐宪宗李花酿 宋昌王桂 普阮籍步尔 曹提介寿 隋炀帝玉兹 孙思邈酴酥   王公权荔枝绿 廖致平绿荔枝 谢世昌蜜酒 肃王兰香酒 汉武兰生酒 蔡攸棣花酒   陆士卫松醒 淮南荼豆酒 华氏荡口酒 顾氏三白酒 风州清白酒 刘拾玉露春   曹成保平 宋刘后玉腴 王师约琨源 秦松表勋 宋开封瑶泉 宋高后香泉   梁简文见花 刘孝标云液 宋德隆月波 定郡王洞庭春色 东坡罗浮春 范至能万里春   段成式湘束美品 魏贾将昆仑觞 刘白坠好酒 燕昭王瑞氓膏 洪梁鼯洪梁酒 高祖菊花酒   梁孝王缥玉酒 汉武百味旨酒 扶南石榴酒 辰溪够藤 梁州诸蔗酒 兰溪河清酒

8,白酒在古诗词中有哪些称呼呢看到一些诗词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对爱喝酒

有现成的材料可供参考(改正个别错字,并给难字和较难的字加注音):酒的别称 晴耕雨读(豆瓣社区) 1。十旬一旬十天,十旬百天,一种酿制百天的清酒称“十旬”,后泛制称酒。2。三酉“酒”字是由“三点水”加“酉”字而成,故称。3。大辣酥蒙古人称酒为“大辣酥”。亦名“打剌孙”、“答剌孙”。4。千日酒亦称“中山酒”,本为一种酒名,后泛称酒。传饮此酒,醉后千日不醒。5。五云浆比喻酒好似五彩之云可变色,故美称之。6。五酘(dòu) 酒再酿名酘。原为酒名,后代称酒。7。火春烧酒度数高,饮之火辣辣的,故称。8。太和汤古代对酒的美称。宋邵雍《无名公传》:“生喜饮酒,尝命之曰‘太和汤’。”9。云液古代对酒的美称。10。天禄古人认为酒是天赐的福禄,故称。《汉书。食货志》“酒者,天之美禄。”11。天禄大夫对酒的拟人称谓。传隋末王世充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12。玉友好酒者以酒为友,常饮之,故美称为“玉友”。亦泛指美酒。13。玉东西本指酒杯,亦代称酒。14。玉蚁本指酒上浮起的酒沫,代称酒。15。玉酒古称醇美的酒为“玉酒”。亦指仙酒、御酒。16。玉浮梁酒未发酵成熟称“玉浮梁”,代称酒。17。玉蛆本指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亦代指酒。18。玉浆原指仙人饮用的甜美泉水,后喻美酒。19。玉液喻称美酒。也称“玉液琼浆”、“玉液金波”。20。玉酝对酒的美称。21。玉斝(jiǎ)本为对酒器的美称,亦代指酒。22。玉尊指玉制的酒器,亦代指酒。23。玉觞(shāng)玉酒杯,亦代指酒。24。玉膏玉的脂膏,食之不死,代称美酒。25。玉醅(pēi) 对酒的美称。 [醅,没滤过的酒。杜甫:“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6。玉醑(xǔ)对酒的美称。27。玉醴(lǐ)好似醴(甘甜泉水)的美酒,故称。28。玉露对酒的美称。29。玉髓原指服之可成仙的玉膏,后代称美酒。30。仪狄传说是夏禹时发明酿酒的人,故代称酒。31。玄醴(lǐ)原指黑黍酿制的酒,后泛指酒。32。甘波对酒的美称。唐杨夔《溺赋》:“且酒不可甘,甘之则沉。吾命酒曰甘波。”33。甘醪(láo)对酒的美称。34。甘醴(lǐ) 古代把甜酒称为“甘醴”。35。甘液对酒的拟人称谓。宋秦观《清和先生传》:“清和先生姓甘名液,字子美。”后代称酒。36。平原都邮对酒的拟人戏称。《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37。白堕酒的别称。《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河东人刘白堕善酿酒。他的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当时的王公贵族把他酿的酒作为礼品馈赠。38。欢伯酒的别称。汉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39。百药长古人认为酒可作药治百病,故称。《汉书。食货志》“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40。扫愁帚古人认为喝酒可以消忧解愁,故喻称。41。红友古人自己酿酒,招待朋友,故称酒为红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且黄土村的人,在苏东坡南迁北归路经此地时,为尽地主之谊,携酒招待苏轼,说,此“红友也”。后以红友代指酒。42。曲生酒的拟人称谓。唐郑启《开天传信记》载:某日,数十名客人拜访道士叶法善,谈笑间有人想饮酒。忽然一位自称曲秀才的人高傲的走进来,与诸人谈论时词锋敏锐。叶法善怀疑他为鬼魅,用剑刺之于阶下,化为一瓶美酒。众人品尝后揖之曰:“曲生风味,不可忘也。”43。曲居士 酒的拟人称谓。44。曲道人酒的拟人称谓。45。曲部尚书酒的拟人称谓。46。狂水醉酒使人发狂,故称。47。狂药古人认为酒是消忧解愁的药,故称。48。杜康相传酒是周朝杜康发明的,故称。49。含春王对酒的美称。50。君子觞(shāng)古代士大夫对酒的爱称。51。忘忧君古人以为饮酒可以忘忧解愁。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亦名“忘忧物”。52。抛青春饮酒使人低沉丧志,虚度光阴,故称。53。芳樽本指精美酒器,代称美酒。54。芳醴(lǐ) 香甜的美酒。55。金波酒色似金,在杯中浮动似波,故称。56。钓诗钩饮酒可激发人的灵感和诗兴,故称。57。杯中物酒的代称。晋陶潜:“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58。青州从事酒的拟人称谓。例见“平原督邮”。59。瓮头春指初熟的酒,后泛指好酒。60。瓮醅(pēi)酒的代称。瓮,盛酒器;醅,未过滤的酒。61。春唐时称酒为“春”。因饮酒后脸颊红润,满面春色,故称。62。春酒冬季酿制,及春而成,故称。亦名“冻醪”。63。春酎(zhòu)酎,醇酒。泛指酒。64。春盎盎,酒盎。泛指酒。65。春旆(pèi)旆,本指酒旗,亦代指酒。66。春醅(pēi) 唐人以春命酒,故以春醅泛称美酒。67。春醁(lù)指美酒。68。春醠(àng)同"春酒"。69。春瓮代指美酒。70。春蚁春日酒瓮上所生的浮蚁,代称春酒。71。春酿春天酿造的酒,故称。72。春醪同"春酒"。73。春醴(lǐ)同"春酒"。74。香蚁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故美称之。75。香糯代称糯米酿制的酒。76。美禄禄,俸禄。古代帝王常用美酒赏赐将士,故称。77。壶中物壶中所盛为酒,故名。78。壶浆酒盛壶中,故称。79。壶觞(shāng)壶、觞均为酒器,代称酒。80。顾健康对酒的拟人雅称。《梁书。顾宪之传》:“元徽中,(顾)为建康令... ...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故京师饮酒者得醇旨,辄号为‘顾健康’。” 后以“顾健康”代称酒。81。流霞把酒比喻为流动的云霞,故称。82。般若汤“般若”,梵语“智慧”的译音。般若汤为僧侣们对酒的隐称。83。酎(zhòu)酎,指反复酿制的醇酒,亦称“三重酒”,代称美酒。84。酌本指斟酒,代称酒。《礼记。礼曲下》:“酒曰清酌。”85。酏(yǐ)酏,用黍米酿制的酒,泛指酒。86。酏醴(yǐlǐ)用黍米酿制的酒,代称酒。87。浮蚁原指浮在酒上的浮沫,后代称酒。88。浮醪(láo)本指浮在酒上的蚁沫,代称酒。89。酒醴(lǐ)古称醇美的酒为“酒醴”。90。黄汤原指黄酒,后蔑称酒为“黄汤”。91。黄娇关中地区以儿女喻称酒为“黄娇”。92。黄流用黍酿酒加以郁金草,使酒为黄色,故称。93。甜娘本为草名,可用此发酵造酒,故代称酒。94。渌蚁“渌”同“醁”,本指酒上的浮蚁,代称酒。95。祸泉因醉酒使人神志昏沉,易若灾祸,故称。96。清圣对酒拟人的尊称。古人把酒喻为清闲的圣人。97。清酤(gū)古称清酒为“清酤”。98。醁(lù)古称美酒为“醁”。99。琼巵(zhī,古同“卮”)本指玉制的酒器,后为酒的美称。100。琼香因酒醇香袭人,故称。101。琼液古称美酒为琼液。102。琼腴(yú)古人对美酒的别称。103。销忧药古人认为酒可消忧解愁,故称。104。尊罍(léi)本指酒器,代称酒。105。酥印度称酒为“酥”。106。酪浆对酒的美称。107。福水古人认为喝酒可增寿、享福,故称。108。缠口汤因爱喝酒的人喝了还想喝,故称。109。瑶浆古人对美酒的别称。110。瑶樽指玉制的酒杯,代称美酒。111。醁(lù)波古人称美酒为“醁波”。112。醁醅(lùpēi)   古称美酒为“醁醅”。亦名“醁醑”(lùxǔ)、“醁醽”(lùlíng)。113。醅(pēi)未过滤的酒,名醅。泛称酒。114。醅酎(pēizhòu)古代称美酒为“醅酎”。115。醇酎(zhòu)醇厚味美的酒称“醇酎”。亦称“醇糟”、“醇醴(lǐ)”、“醇醲(nóng)”、“醇酽(yàn)”。116。醍醐(tíhú)本指乳酪,喻称美酒。117。醝(cuō)古称白酒为“醝”。《本草纲目》:“《饮膳标题》云:‘酒之清者曰酿。......红曰醍,绿曰醽,白曰醝。’”118。醑(xǔ)古代称美酒为醑。119。糟曲本为酿酒用的酒母,代称酒。120。糟浆酿酒有糟,故称酒为糟浆。121。醪(láo) 酒的总称。122。醴(lǐ)泉侯对酒的拟人戏称。《镜花缘》九七回:“那正面也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下面落的款是:“醴泉侯”偶题。”123。醴醪(lǐláo)古代称美酒为醴醪。124。魔浆酒能让人丧失理智,似中魔一样,故称。125。醽(líng)古代称美酒为“醽”。亦名“醽醁(línglù)”。126。酒娘用江米做的带糟的甜米酒。127。醴(lǐ)用江米做的带糟甜酒。亦名“醪醴(láolǐ)”、“醪醩(láozāo)”。128。酥醪(láo)奶酒的别称。129。十酒古称清酒为“十酒”,因其十旬酿成,故称。130。沉齐清酒,因发酵期长,滓沉,故称。131。醥(醥)指清酒。132。泛齐浊酒的别称。133。醠(àng)指浊酒。134。醍(tí)齐古称红酒为醍齐,亦名“缇齐”。135。醴(lǐ)酒古代称药酒为醴酒。136。秬鬯(jùchàng)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137。黄封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138。昔酒指久酿的酒。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 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139。曲蘖(niè)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 140。茅柴对劣质酒的贬称。冯时化在《酒史·酒品》中载,“恶酒曰茅柴”。141。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142。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 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143。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144。“家酿”指自己家里加料精工酿造,以供自用的好酒,自然口味佳面非一般酒肆中所能沽到的。145。缥(piǎo)酒指绿色微白的酒。[缥,青白色,淡青色。]

9,古代有什么酒叫什么名字现在还有吗

你说的都有,只是产地不同。还有汾酒。
杜康,我就见过,这酒当年曹操就喝过。
杜康酒 现在还有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这些酒现在都有啊。我们山西这里竹叶青、汾酒这些白酒类很受欢迎;南方地区,比如绍兴就流行花雕、女儿红这些黄酒。
中国名酒谱 中国名酒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评酒机构,间隔一定时期,经过严格的评定程序确定的。中国名酒代表了我国酿酒行业酒类产品的精华。中国名酒按酒的种类分别评定。在全部名酒中,白酒类名酒数量最多。下面根据酒的种类重点介绍黄酒类和白酒类的国家名酒。 一 黄酒类名酒 黄酒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历史上,黄酒名品数不胜数。由于蒸馏白酒的发展,黄酒产地逐渐缩小到江南一带,产量也大大低于白酒。但是,酿酒技术精华非但没有被遗弃,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黄酒魅力依旧,黄酒中的名品仍然家喻户晓,黄酒中的姣姣者仍然像一颗颗璀灿的东方明珠,闪闪发光。 1 绍兴加饭酒 绍兴黄酒可谓是我国黄酒的姣姣者。绍兴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宋代以来,江南黄酒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尤其是南宋政权建都于杭州,绍兴与杭州相距相近,绍兴酒有较在的发展,当时的绍酒名酒中,首推"蓬莱春"为珍品。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对家乡黄酒的赞美之情。清代是绍兴酒的全盛时期。酿酒规模在全国堪称第一。绍酒行销全国,甚至还出口到国外。绍酒几乎成了黄酒的代名词。目前,绍兴黄酒在出口酒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国。绍兴酒酿酒总公司所生产的品种很多,现代国家标准中的黄酒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绍兴酒的品种及质量指标为依据制定的。其中绍兴加饭酒在历届名酒评选中都榜上有名。加饭酒,顾名思义,是在酿酒过程中,增加酿酒用米饭的数量,相对来说,用水量较少。加饭酒是一种半干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质醇厚。气郁芳香。此外,还有元红酒、善酿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质,远销国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 福建龙岩沉缸酒 龙岩沉缸酒,历史悠久。在清代的一些笔记文学中,多有记载。现在为福建省龙岩酒厂所产。这是一种特甜型酒。酒度在14-16%,总糖可达22。5-25%。内销酒一般储存两年,外销酒需储存三年。该酒在1963,1979,1983年三次荣茯国家名酒称号。龙岩沉缸酒的酿法集我国黄酒酿造的各项传统精堪技术于一体。比如说,龙岩酒用曲多达4种,有当地祖传的药曲,其中加入30多味中药村;有散曲,这是我国最为传统的散曲,作为糖化用曲。此外还有白曲,这是南方所特有的米曲。红曲更是龙岩酒酿造必加之曲。酿造时,先加入药曲,散曲和白曲,先酿成甜酒娘,再分别投入著名的古田红曲及特制的米白酒。长期陈酿。龙岩酒有不加糖而甜,不着色而艳红,不调香而芬芳三大特点。酒质呈琥珀光泽,甘甜醇厚,风格独特。 二 白酒 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评定的。现分为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等)。 1 贵州名白酒:茅台酒,董酒 酱香型名白酒有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酒。贵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虽产于两个不同的省,但是茅台酒的产地贵州仁怀和郎酒的产地四川古蔺在地理位置上却是非常接近的。这两地都分布在赤水河畔,前者位于黔北,后者位于川南。赤水河经贵州仁怀,习水,再流经四川古蔺等县,至四川合江县汇入长江。酱香型名白酒中以贵州茅台酒最为著名,有国酒之美称。 在清代,由于川盐入黔,赤水河是川盐从长江经泸州,合江等地的一条水上通道。清代诗人郑珍曾写道:"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正是频繁的盐业运输,促进了赤水河两岸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当地酿酒业的发展与兴旺。贵州茅台酒的美名开始流传开来。 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特殊风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茅台酒最大的特点是"空杯留香好",即酒尽杯空后,酒杯内仍余香绵绵,经久不散。茅台酒在历次国家名酒评选中,都荣获名酒称号。茅台酒还是许多重大的外事活动的见证人,因而被誉为"国酒","外交酒"。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也称茅台酒是美酒。茅台酒的独特风味,除了独特的酿造技术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产地的独特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茅台酒厂在赤水河之畔,该水系受国家有关政策的严格保护,周围不允许建有污染源的工厂。更为独特的是,川黔这一带的湿润,闷热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酒曲和原料上的繁殖,其复杂的生物代谢机理,使茅台酒的风味成份更加复杂,协调。这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模拟的。在贵州茅台以外的地区建厂,即使严格按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也无法酿制出真正的茅台酒。 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酿酒作坊酿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为"董酒"。1957年建立遵义董酒厂,1963年第一被评为国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评为国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浓香型,也不同于酱香型,而属于其它香型。该酒的生产方法独特,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融合在一起。 2 汾酒 汾酒产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东岳,晋中盆地西沿的汾阳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作为我国白酒类的名酒,山西汾酒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名酒。清代成书的<<镜花缘>>中所列的数十种全国名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清代名士的笔记文学中,曾多次盛赞山西汾酒。汾酒属清香型白酒。 3 四川名白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和沱牌曲酒 我国的各省名白酒中,四川所产的占的数量最多。原有五种国家名酒,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称,后又增加到六个。在第五次全国名白酒评比中,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四川沱牌曲酒荣获国家名酒称号。除郎酒属酱香型白酒外,其余都属于浓香型白酒。 五粮液,原名为"杂粮酒",产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该酒由高梁,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酿制而成,相传创始于明代。现在该厂还有明代一直留传下来的酿酒老窖,宜宾市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杂粮酒"的技术秘方。1929年定名为"五粮液。五粮液酒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被认为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称。该酒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泸州老窖特曲酒,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历届国家评酒均获"国家名酒"的称号。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当然,当时所指的剑南,是指剑门关之南,唐代所谓的"剑南道"之省称,绵竹作为当时剑南道属下的一个县。现今酒厂建于1951年4月。剑南春酒问世后,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4 古井贡酒 该酒产于安徽省亳县古井酒厂。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据当地史志记载,该地酿酒取用的水,来自南北朝时遗存的一口古井,明代万历年间,当地的美酒又曾贡献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贡酒"这一美称。古井贡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特点。 5 江苏名白酒:洋河大曲与双沟大曲 洋河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洋县洋河镇洋河酒厂。洋河镇地外白洋河和黄河之间,距南北大运河很近,在古代时,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是重要的产酒和产曲之乡。洋河大曲属于浓香型白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后,三次被评为国家名酒。双沟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1984年的第四次全国评酒会后,该酒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6 西凤酒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西凤酒属其它香型(凤型)。曾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10,古代的酒名都有哪些

古代名酒有: 1.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2. 2.白酒: 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绍兴花雕是从我国古代女儿酒演变而来。 3. 竹叶青酒 4. 杜康酒 5. 乳酒 6. 兰陵美酒 7. 状元红 8. 女儿红 除此以外,还有朝廷十大贡酒: 中国古代的十大宫廷贡酒: 1、九酝春酒 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的“九酝春酒”(即古井贡酒)以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刘协,自此“九酝春酒”(古井贡酒)成为历代贡品。 古井贡酒的商标注册却颇费周折:1960年2月26日,古井酒厂按级申请注册古井牌古井贡酒商标时,3月18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却致函答复:古井酒厂申请注册的古井牌商标可以使用,但“古井贡酒”最好改为"古井酒",也就是“贡”字不能用。后经据理力争,后经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使用古井牌古井贡酒的注册商标和产品简介。古井贡酒1960年5月被评为安徽省名酒,1963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八大名酒第二名。从此,古井贡酒进人中国名酒行列,名字也越叫越响。 十年浩劫期间,文化界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最严重的摧残。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最浓的“古井贡酒”也难逃劫难。1967年古井贡酒的“贡”字被戴上了“四旧”的帽子惨遭战害,数十万套“古井贡酒”商标被一举焚之,简易新商标“古井酒”以“革命”身份进人“革命者”手中。然而,文化的魁力是无法消退的。应消费者的强烈要求,古井酒厂1973年上报安徽省轻工业局请求恢复使用古井贡酒商标。1973年9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轻工业局下发文件,同意恢复古井贡酒名称的批复。 从此,古井贡酒这个历经政治、经济、文化沧桑的品牌才被固定下来,并为人们所钟爱。 2、鹤年贡酒 创立于明朝永乐三年的北京鹤年堂在明、清两朝就专门为皇宫配制御用养生酒、养生茶等而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现专供于中央国家机关的《1405·鹤年贡》系列养生酒系运用鹤年堂世传六百年御用养生酒酿制工艺精制而成,色泽瑰丽、口味醇香,酒性温和,营养丰富,养人养生,是中老年养生保健的上好嘉品。 鹤年堂把歧黄之术融于酒茶之道,他善长用佛手、桂花、金橘、茵陈、玫瑰等配以多种中药泡制成佳酿,制成后,酒的色泽瑰丽,红、绿、黄、紫无不晶莹剔透,花果之香浓郁,醇甜回味悠长,极投合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浪漫意境;而且具有解郁理气、保胆利肝、补气养血之功效,少饮养性,多饮微薰怡情,有酒意而无酒醉,且体无酒攻脾胃肝之害,人无酒后少德行之象,从永乐皇帝起,就把此酒列为皇宫御饮,永乐徐皇后、清朝慈安、慈禧等还以“金瑰酒”为养生养颜常用饮品。此方曾列为宫廷秘方,1927年曾按传承之方重新配制金佛酒、金橘酒、金茵酒、金瑰酒,深受京城名流雅士欢迎,甚至外宾也争相饮用。 鹤年堂重又按古方及工艺研发生产,《1405·鹤年贡》系列养生酒,一经推出,立即受到追求健康完美的人士所钟爱,成为名流聚饮、亲朋馈赠的上等嘉品,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也有人闻讯而至,未曾上市,就订购一空。 鹤年堂最负盛名的“鹤年寿酒”等功能性养生酒,更是具有传奇色彩。明嘉靖四年(1525年),当时才25岁的严嵩任南京翰林院侍读,文章书法已负盛名,来京公干时住在菜市口南边的江苏会馆,距鹤年堂很近。此时的鹤年堂已经从丁家转到浙江药商曹蒲飒的手中。当时人们称他为“曹菩萨”,口碑极好。一日严嵩偶染小恙来到鹤年堂,“曹菩萨”为他亲自开方配药,相谈甚欢,“曹菩萨”知道严嵩书法极好,就请他给药铺写个牌匾,据说严嵩当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鹤年堂”三个字,从此,围绕这块牌子匾,演绎了许多传说。据说此匾一挂上去,便吸引了过往的行人,人们对这三个雄浑大字赞叹不已,认为京师无二。 有一位山西的老举子,站在匾下端详许多,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字是好字,有功底,有韵味,可惜笔锋转折处,时时透出一股奸气。后来严嵩果然成为权臣,当然,这只不过是后人的附会。 严嵩题匾之后,从此与鹤年堂来往我了起来。后来严嵩嘉靖十五年(1536年)入京为礼部尚书,费尽心神,攀爬仕途,终于位至首辅,由于过于功于心计,官场明争暗斗错综复杂,如履薄冰,太过劳神,刚过花甲之年,就已老态龙钟。他到鹤年堂讨教调养之方,鹤年堂幼主曹永利用结合祖先之法,以培植中气、调节气血运行的原理给他配制了“鹤年长生不老酒”,用了年余,竟然白发变黑,脸色红润。严嵩和他的家人始终都在使用鹤年堂配制的中草药,“鹤年长生不老酒”更是每日必饮,身体慢慢调养的非常健康,严嵩一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竟然活了八十九岁(1408-1569)高龄。严嵩喝鹤年长生不老酒而神爽体健之事,后来传到了嘉庆皇帝的耳朵里,他是又喜又怒,喜的是世上竟然有此等妙方,怒的是“严嵩有此秘方,未尝呈录,可见人心是难料啊!”于是传旨命太医院到鹤年堂照方配酒,交将此方改名为“鹤年寿酒”,列为宫廷秘方,严令不得外传。此方也秘传至今,鹤年堂福、禄、寿、禧贡洒,就是用此系列配方配制,功效强,效果好,始终非常受欢迎。 3、枣集美酒 枣集镇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酒乡,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其酿酒历史久远,上可追溯至春秋,盛于隋唐,产出的酒被宋真宗赵恒钦定为“宫廷贡酒”,有“天赐名酒,地赐名泉”“枣集美酒,名不虚传”之美句流传。公元前51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祖师孔子问礼拜谒于道教祖师――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枣集酿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饮后遂留下“惟酒无量不及乱”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赵恒于在中祥符七年来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宫”饮用枣集酒后才思大发,命笔写下“先天太后赞碑”立于太清宫门前,并下诏地方每年进贡两万斤枣集酒作为宫廷之用。 4、酃酒 又名酃酉录酒。在北魏时就成为宫廷的贡酒,而且还被历代帝王祭祀祖先作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农民自制的“家作酒”,后逐步进入市场,民国24年上海版《中国实业杂志》载:清末民初,衡阳城内有酿酒作坊179家,每年产酒达32,600担。故城衡阳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赞。今衡阳四乡,每家每户都会酿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湖之酒用途广泛,除作饮料酒外,还用来作烹调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淀粉冲蛋,甜酒糟煮汤元等美味可口。 5、鸿茅酒 鸿茅酒始创于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产于内蒙古凉城县的鸿茅古镇。 独特的地域风貌,独特的气候环境,独特的原料宝藏,独特的上乘水质,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鸿茅基酒绵爽清冽,香醇宜人。 清乾隆四年,山西榆次县王家堡驰名中医王吉天行医至鸿茅古镇,见此等上乘好酒,便毅然收买了鸿茅基酒(当时叫鸿茅白酒或称鸿茅酒)酿制缸坊,将自家历代秘传的中草药秘方用该酒浸提,制成了功效卓著的鸿茅药酒。自此,王吉天便停止了此酒的销售,专用作鸿茅药酒的基酒使用,故使得此酒更加神秘,外界很少见得到。后道光年间,与鸿茅药酒一并被选为宫廷贡酒。抗战期间,贺龙元帅在凉城工作期间,常饮用此酒,以御塞外严寒。 6、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配方独特,用料考究,选用优质黍米、嫩羊肉、鲜水果及名贵中药材陈酿而成,酒业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药香于一体,酸甜适度,风格独特,具有滋阴润肺,增补元气,壮腰益肾,开胃健脾,养肝明目及乌发美容之功效。 三国时诸葛亮以羊羔酒犒赏三军,在《空城计》中,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时,诸葛亮在城楼上唱到:“大开城门将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唐代羊羔美酒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帝享用,唐玄宗李隆基给杨贵妃过二十岁生日时,从“沉香亭”贡酒中特意为杨贵妃选中了“羊羔美酒”以示祝贺,贵妃醉酒后,翩翩起舞,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玄宗酒兴排击奏乐。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同客人畅饮羊羔美酒时,挥笔写下了“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唐药王船”的精美诗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补元气”的滋补保健用品;清朝学者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记载羊羔美酒系栾城所产,并将羊羔美酒列为当时55种名酒之量。 7、杏花村汾酒 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宫廷贡酒。唐代大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闻名,妇孺皆知。《唐国史补》、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经》、窦革的《酒谱》、张能臣的《酒名记》、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都有关于杏花村美酒为历代名酒的记载。上世纪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优秀代表。 8、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称最古老的贡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关于它的配制有一段段优美的传说。 传说,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间,与凡人致中和相爱。因生活维难五公文提出要酿造一种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为难。五公文让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酿造,并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药。在投放中药时,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当归补心血,去瘀化湿用妾黄。甘松醒脾能除恶,散滞和胃广木香。薄荷性凉清头目,木瓜舒络精神爽。独活山楂镇湿邪,风寒顽痹屈能张。五加树皮有奇香,滋补肝肾筋骨壮,调和诸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凑足地支十二数,增增减减皆妙方。”原来这歌中含有十二种中药,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为了避嫌,将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据秦汉时期的〈申农本草经〉载,“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9、菊花酒 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据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是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溥杰先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秘方传禁苑,寿世归闻名。” 10、“同盛金”烧酒 1996年6月9日,一项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在辽宁锦州面世。人们搬迁锦州凌川酿酒总厂的老厂时,偶然在地下80厘米处发现了四个木制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内竟然完好地保存着香气宜人的白酒。这些酒海以红桦构筑,长为2.62米、宽1.31米、深1.64米箱内裱糊以约1500层、内蘸以鹿血的宣纸。这些宣纸上用汉字,涝文书写“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国”等字样。通过这些记载及其他遗迹、文物考古专家确认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这些酒不仅命长,而且十分好喝。 “烧酒”属陈香型,色微黄,酒精度53%,理化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由于是贡酒,它用鹿血蘸宣纸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渗入酒中,功效了得。 据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国食品工艺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反复考证后认为:这批清朝贡酒是世界上穴藏时间最长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木酒海"的发现,对中国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1,古代的酒也都是白酒吗

跟现代的白酒有点不太一样。有名的酒1.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2. 2.白酒: 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绍兴花雕是从我国古代女儿酒演变而来。 3. 竹叶青酒 4. 杜康酒 5. 乳酒 6. 兰陵美酒 7. 状元红 8. 女儿红 除此以外,还有朝廷十大贡酒: 中国古代的十大宫廷贡酒: 1、九酝春酒 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的“九酝春酒”(即古井贡酒)以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刘协,自此“九酝春酒”(古井贡酒)成为历代贡品。 古井贡酒的商标注册却颇费周折:1960年2月26日,古井酒厂按级申请注册古井牌古井贡酒商标时,3月18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却致函答复:古井酒厂申请注册的古井牌商标可以使用,但“古井贡酒”最好改为"古井酒",也就是“贡”字不能用。后经据理力争,后经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使用古井牌古井贡酒的注册商标和产品简介。古井贡酒1960年5月被评为安徽省名酒,1963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八大名酒第二名。从此,古井贡酒进人中国名酒行列,名字也越叫越响。 十年浩劫期间,文化界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最严重的摧残。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最浓的“古井贡酒”也难逃劫难。1967年古井贡酒的“贡”字被戴上了“四旧”的帽子惨遭战害,数十万套“古井贡酒”商标被一举焚之,简易新商标“古井酒”以“革命”身份进人“革命者”手中。然而,文化的魁力是无法消退的。应消费者的强烈要求,古井酒厂1973年上报安徽省轻工业局请求恢复使用古井贡酒商标。1973年9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轻工业局下发文件,同意恢复古井贡酒名称的批复。 从此,古井贡酒这个历经政治、经济、文化沧桑的品牌才被固定下来,并为人们所钟爱。 2、鹤年贡酒 创立于明朝永乐三年的北京鹤年堂在明、清两朝就专门为皇宫配制御用养生酒、养生茶等而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现专供于中央国家机关的《1405·鹤年贡》系列养生酒系运用鹤年堂世传六百年御用养生酒酿制工艺精制而成,色泽瑰丽、口味醇香,酒性温和,营养丰富,养人养生,是中老年养生保健的上好嘉品。 鹤年堂把歧黄之术融于酒茶之道,他善长用佛手、桂花、金橘、茵陈、玫瑰等配以多种中药泡制成佳酿,制成后,酒的色泽瑰丽,红、绿、黄、紫无不晶莹剔透,花果之香浓郁,醇甜回味悠长,极投合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浪漫意境;而且具有解郁理气、保胆利肝、补气养血之功效,少饮养性,多饮微薰怡情,有酒意而无酒醉,且体无酒攻脾胃肝之害,人无酒后少德行之象,从永乐皇帝起,就把此酒列为皇宫御饮,永乐徐皇后、清朝慈安、慈禧等还以“金瑰酒”为养生养颜常用饮品。此方曾列为宫廷秘方,1927年曾按传承之方重新配制金佛酒、金橘酒、金茵酒、金瑰酒,深受京城名流雅士欢迎,甚至外宾也争相饮用。 鹤年堂重又按古方及工艺研发生产,《1405·鹤年贡》系列养生酒,一经推出,立即受到追求健康完美的人士所钟爱,成为名流聚饮、亲朋馈赠的上等嘉品,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也有人闻讯而至,未曾上市,就订购一空。 鹤年堂最负盛名的“鹤年寿酒”等功能性养生酒,更是具有传奇色彩。明嘉靖四年(1525年),当时才25岁的严嵩任南京翰林院侍读,文章书法已负盛名,来京公干时住在菜市口南边的江苏会馆,距鹤年堂很近。此时的鹤年堂已经从丁家转到浙江药商曹蒲飒的手中。当时人们称他为“曹菩萨”,口碑极好。一日严嵩偶染小恙来到鹤年堂,“曹菩萨”为他亲自开方配药,相谈甚欢,“曹菩萨”知道严嵩书法极好,就请他给药铺写个牌匾,据说严嵩当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鹤年堂”三个字,从此,围绕这块牌子匾,演绎了许多传说。据说此匾一挂上去,便吸引了过往的行人,人们对这三个雄浑大字赞叹不已,认为京师无二。 有一位山西的老举子,站在匾下端详许多,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字是好字,有功底,有韵味,可惜笔锋转折处,时时透出一股奸气。后来严嵩果然成为权臣,当然,这只不过是后人的附会。 严嵩题匾之后,从此与鹤年堂来往我了起来。后来严嵩嘉靖十五年(1536年)入京为礼部尚书,费尽心神,攀爬仕途,终于位至首辅,由于过于功于心计,官场明争暗斗错综复杂,如履薄冰,太过劳神,刚过花甲之年,就已老态龙钟。他到鹤年堂讨教调养之方,鹤年堂幼主曹永利用结合祖先之法,以培植中气、调节气血运行的原理给他配制了“鹤年长生不老酒”,用了年余,竟然白发变黑,脸色红润。严嵩和他的家人始终都在使用鹤年堂配制的中草药,“鹤年长生不老酒”更是每日必饮,身体慢慢调养的非常健康,严嵩一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竟然活了八十九岁(1408-1569)高龄。严嵩喝鹤年长生不老酒而神爽体健之事,后来传到了嘉庆皇帝的耳朵里,他是又喜又怒,喜的是世上竟然有此等妙方,怒的是“严嵩有此秘方,未尝呈录,可见人心是难料啊!”于是传旨命太医院到鹤年堂照方配酒,交将此方改名为“鹤年寿酒”,列为宫廷秘方,严令不得外传。此方也秘传至今,鹤年堂福、禄、寿、禧贡洒,就是用此系列配方配制,功效强,效果好,始终非常受欢迎。 3、枣集美酒 枣集镇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酒乡,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其酿酒历史久远,上可追溯至春秋,盛于隋唐,产出的酒被宋真宗赵恒钦定为“宫廷贡酒”,有“天赐名酒,地赐名泉”“枣集美酒,名不虚传”之美句流传。公元前51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祖师孔子问礼拜谒于道教祖师――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枣集酿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饮后遂留下“惟酒无量不及乱”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赵恒于在中祥符七年来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宫”饮用枣集酒后才思大发,命笔写下“先天太后赞碑”立于太清宫门前,并下诏地方每年进贡两万斤枣集酒作为宫廷之用。 4、酃酒 又名酃酉录酒。在北魏时就成为宫廷的贡酒,而且还被历代帝王祭祀祖先作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农民自制的“家作酒”,后逐步进入市场,民国24年上海版《中国实业杂志》载:清末民初,衡阳城内有酿酒作坊179家,每年产酒达32,600担。故城衡阳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赞。今衡阳四乡,每家每户都会酿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湖之酒用途广泛,除作饮料酒外,还用来作烹调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淀粉冲蛋,甜酒糟煮汤元等美味可口。 5、鸿茅酒 鸿茅酒始创于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产于内蒙古凉城县的鸿茅古镇。 独特的地域风貌,独特的气候环境,独特的原料宝藏,独特的上乘水质,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鸿茅基酒绵爽清冽,香醇宜人。 清乾隆四年,山西榆次县王家堡驰名中医王吉天行医至鸿茅古镇,见此等上乘好酒,便毅然收买了鸿茅基酒(当时叫鸿茅白酒或称鸿茅酒)酿制缸坊,将自家历代秘传的中草药秘方用该酒浸提,制成了功效卓著的鸿茅药酒。自此,王吉天便停止了此酒的销售,专用作鸿茅药酒的基酒使用,故使得此酒更加神秘,外界很少见得到。后道光年间,与鸿茅药酒一并被选为宫廷贡酒。抗战期间,贺龙元帅在凉城工作期间,常饮用此酒,以御塞外严寒。 6、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配方独特,用料考究,选用优质黍米、嫩羊肉、鲜水果及名贵中药材陈酿而成,酒业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药香于一体,酸甜适度,风格独特,具有滋阴润肺,增补元气,壮腰益肾,开胃健脾,养肝明目及乌发美容之功效。 三国时诸葛亮以羊羔酒犒赏三军,在《空城计》中,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时,诸葛亮在城楼上唱到:“大开城门将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唐代羊羔美酒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帝享用,唐玄宗李隆基给杨贵妃过二十岁生日时,从“沉香亭”贡酒中特意为杨贵妃选中了“羊羔美酒”以示祝贺,贵妃醉酒后,翩翩起舞,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玄宗酒兴排击奏乐。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同客人畅饮羊羔美酒时,挥笔写下了“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唐药王船”的精美诗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补元气”的滋补保健用品;清朝学者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记载羊羔美酒系栾城所产,并将羊羔美酒列为当时55种名酒之量。 7、杏花村汾酒 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宫廷贡酒。唐代大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闻名,妇孺皆知。《唐国史补》、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经》、窦革的《酒谱》、张能臣的《酒名记》、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都有关于杏花村美酒为历代名酒的记载。上世纪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优秀代表。 8、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称最古老的贡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关于它的配制有一段段优美的传说。 传说,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间,与凡人致中和相爱。因生活维难五公文提出要酿造一种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为难。五公文让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酿造,并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药。在投放中药时,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当归补心血,去瘀化湿用妾黄。甘松醒脾能除恶,散滞和胃广木香。薄荷性凉清头目,木瓜舒络精神爽。独活山楂镇湿邪,风寒顽痹屈能张。五加树皮有奇香,滋补肝肾筋骨壮,调和诸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凑足地支十二数,增增减减皆妙方。”原来这歌中含有十二种中药,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为了避嫌,将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据秦汉时期的〈申农本草经〉载,“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9、菊花酒 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据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是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溥杰先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秘方传禁苑,寿世归闻名。” 10、“同盛金”烧酒 1996年6月9日,一项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在辽宁锦州面世。人们搬迁锦州凌川酿酒总厂的老厂时,偶然在地下80厘米处发现了四个木制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内竟然完好地保存着香气宜人的白酒。这些酒海以红桦构筑,长为2.62米、宽1.31米、深1.64米箱内裱糊以约1500层、内蘸以鹿血的宣纸。这些宣纸上用汉字,涝文书写“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国”等字样。通过这些记载及其他遗迹、文物考古专家确认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这些酒不仅命长,而且十分好喝。 “烧酒”属陈香型,色微黄,酒精度53%,理化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由于是贡酒,它用鹿血蘸宣纸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渗入酒中,功效了得。 据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国食品工艺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反复考证后认为:这批清朝贡酒是世界上穴藏时间最长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木酒海"的发现,对中国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酒的别称 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秬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秬鬯一卣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