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估值法,PE相对估值简单估计,就用PE就行了,一般企业的PE≈10~20。用的较多的估值法,PEGPE估值其实可以看做是现金流折现的简化版,如果企业未来生命期很长,企业经营稳定,那么就可以用PE估值,针对高成长企业的估值,在《估值就是讲故事》中,Dr2总结了私募股权投资最常用的两种估值方法。
1、相对估值法有什么缺陷?
作为投资人,经常被创业者问到关于估值的问题,而相对估值法也是常见的估值法之一,它主要的缺陷,在我看来是以下3个方面:竞品的团队价值是不能被评估。因为共享概念的原因,几乎大多数挂上共享概念的项目都是在对标滴滴与摩拜,但实质上,很多时候是媒体的对标让大家认为相同。两个团队的价值是没办法去在早期估值的,在融资低迷的时候,基本上不适用中早期项目的估值。
2、公司估值是什么意思?
借用Dr2在《估值就是讲故事:创业融资与投资》一书中的定义:公司估值是指着眼于公司本身,对公司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估,公司估值是投融资、交易的前提。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是要确定公司股价与公司实际价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值得买入;非上市公司的估值,通常发生在创投阶段,投资人要注入资金到公司,通过估值来确定应该占有的份额,
不管是哪种场景,估值都是一种前瞻性的预测,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变化,可持续经营的公司才有估值的基础。公司估值方法在很多经典的教材里,都对公司估值方法有详细的解读,在《估值的艺术:110个解读案例》这本书里,作者总结了6种比较常用的估值方法,并对其优劣势进行了对比。以上这些估值方法,是用于计算的数学模型,但是其实没有一个公认的能够适用所有公司的估值方式,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根据具体状况分析估值结果。
这也是估值的魅力所在,我们不得不把一些定性的外部因素,与一些定量的事实数据,有机地融合在一个合适的估值模型里,以便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为了保证估值的合理性,通常会选用多种估值模型,对不同模型的结果进行评估。而且,在实际的估值过程中,还依赖对市场的理解,对公司商业模式的认识,这是估值中艺术的部分,如果是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最好是先不要关注股价和当前市值,以确保估值的独立性,避免先入为主。
高成长企业的估值方法在数学模型之外,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并没有确定的规则,不同的投资机构对市场的理解不同,对估值对象的判断也会不同,所以,估值常常是动态的,成长企业因为未来的市场规模、用户需求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估值的波动区间更大。就比如小米的IPO,最开始有机构预计到1000亿美元,最终定价是540亿美元,中间的差距就很明显,
针对高成长企业的估值,在《估值就是讲故事》中,Dr2总结了私募股权投资最常用的两种估值方法:1、风险收益法其核心还是基于一定的利润倍数进行估值,只是在进行贴现时,要充分考虑到投资的风险。下图是书中提供的估值计算表格,其中50%的目标回报率,是投资机构期望的投资回报率,用于计算贴现终值,在传统的DCF估值模型里,比较难以确定的也是贴现率,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风险收益法里,目标回报率同样会是投资人和被投资企业双方博弈的结果,投资人要考虑投资失败的风险,考虑财务数据的水分;被投资企业则要考虑股权融资隐含的成本,考虑未来再融资的股权结构,考虑公司的真实价值。最后才能得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价格,2、比较法这是一种快速简洁的估值方法,通过寻找与估值对象有类似特征的公司,参考这些公司的估值,这些特征包括:未来的风险、增长率、资产结构、现金流、利润率等。
在《估值就是讲故事》中,对“二百七公司”的估值,就参考了H公司和P公司,最后得到一个合理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比较法进行估值时,不能但看一些关键指标,还需要从公司价值链的角度考虑估值对象与参照公司的差异,比如关键客户、供应商分布情况,运营管理能力、核心人才结构,技术储备研发能力等,都是考量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