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茅台酒酿造工艺在茅台酒的发展史上,开发茅台酒的酒师是陕西人,茅台酒的定型也是在陕西商人经营茅台酒的这一时期,这也是茅台酒长足发展的时期,当时酒的年产量约170吨。茅台酒酿造工艺茅台酒的开发、定型和前期发展的经营主体是清代的陕西盐商,茅台酒虽然与西凤酒、汾酒等北酒香型不同,但是从酿造技术上来是在继承了这些北酒名酒的基础上,开创出了一种新的名酒---贵州茅台酒。
1、茅台酒好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茅台酒成为了“国酒”?
茅台酒首先是纯粮酒,采用高温制曲丶高温馏酒,注重阴阳结合,如女工负责制曲,男工负责酿酒,如采取阳发酵与阴发酵相结合其次酿造周期从制曲到出酒要一年,而且还要把七个批次蒸馏的酒分批次存放五年再次把存放五年的基酒由勾调大师进行勾酒,还要根据风格需要添加调味酒,调味酒主要是存放不同年份老酒一个产品受消费者持久追捧,首先一定是有它的过硬品质!至于茅台酒为什么成为国酒,一是品质的确白酒行业是一流的,国人皆追捧,二是国家领导人出访与国宴上接待外宾都会用茅台酒,因为确实好!。
2、茅台酒真的是供不应求吗,还是人为的炒作?
我是茅台印象,我来回答,不论是供不应求还是炒作,都是钱的问题,看在钱的份上,来说几句。茅台酒目前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定价权在卖家手中,这种赚钱的机会,谁能轻易放弃啊,具有定价权的产品,越稀少,价格越高,即使厂家产量在提升,但就是买不到,并不是自然形成了稀缺性,而且人为强行的制造了稀缺性。就像这样的店面,一次性囤几十箱上百箱茅台坐等涨价,
很多茅台酒,不是在仓库里,就是在去下个仓库的路上。炒作的本质都是为了赚钱,这样囤积居奇,就是为了让茅台价格不断上涨,坐收渔利,但这样的炒作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囤积居奇是大商和机构。这点酒,还不够他们塞牙缝,才几十箱,才几十万一百来万的货而已,不入眼。他们囤积的茅台酒,以吨为单位,他们拿到的指标,将茅台酒做成理财产品,做成抵押贷款的信物,套取资金,并且坐等茅台每年的10%的增值,撬动数十倍的资本,这个杠杆非常吓人。
3、假如掌握了茅台酒的配方、工艺,能不能酿出一模一样的茅台酒?
在现实中,就有一款酒和茅台酒是同宗同源的,那就是陕西的西凤酒,清代,陕西商帮垄断西南井盐,按照当时清政府的规定的“川盐入黔”的经营体制,陕西商人通过赤水河水运把盐巴运到贵州省怀仁县茅台村,上岸后用骡马驮运至贵州。因此茅台村商贾云集,成为了货运繁忙的水陆码头,当时有语云:“盐走赤水河,秦商聚茅台”。由于大量的陕西盐商聚集在茅台镇,这里曾一度改名为“盐商镇”、“盐镇”,陕西商人来自酒的故乡,大多好酒,
中国的粮食酒,自从有了蒸馏酒后,就分为南酒和北酒两大类,也可以说是南黄北白。南酒,主要指的是浙江的花雕、太雕、竹叶青、女儿红等绍兴黄酒,它们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而北酒是白酒,白酒是现代人对蒸馏酒的称呼。唐代时北酒也被称为烧春,蒸馏酒问世后,先是在北方流行,后传到南方,元代以后北酒就专指蒸馏酒。蒸馏酒南酒最大的缺点是最怕摇晃,如动荡厉害,酒就混浊变酸,
贵州的地貌特征是地无三尺平,要把当时产于江浙的南酒原汁原味运输到贵州,难度非常高。蒸馏酒没有黄酒怕摇晃的毛病,贵州当时的上流社会,要喝到外省的特优烧春,尤其是近邻四川的名酒,并不是件太难的事,但是当时的贵州并没有什么好酒,茅台镇本地人也有酿酒的习惯,这其中既有蒸馏酒,也有发酵酒,俗称茅台春,口味寡淡,非常不合这群北方商人的口味。
陕西凤翔柳林镇的西凤酒有些年头,西岐有凤,鸣于岐山。西周时期,周公创造了凤酒,秦汉时期已经非常流行,视为国酒;唐代时凤翔西街昌顺号所酿的凤酒已经是“开坛十里香,隔壁醉三家”,被列为皇家御酒;到了明代,西北成为军事重镇,边塞的军人出征,酒壮行色,更使凤翔的烧锅遍地,满城飘香,因此陕西人对西凤酒的喜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