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想象,曹操留给关中的人口能有多少。不是陕西被称为“关中”,而是陕西包括“关中”。如上边所说,关中包括了陕西省的四个地市,关中盆地把陕西省分为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区域。关中曾有天府之地的美誉,比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经济繁荣足足早了半个世纪。
关中是指哪里?
谢邀!我是出版社的编辑,喜欢中华文化,欢迎来liao!平常我们所说的“关中”,基本上指的是陕西省的渭河平原地带。我来简单说说。“关中”都包括哪些地方?渭河平原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陕西省的地市和山西省的运城和临汾两市,总共秦晋两省六个地市,这也是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包含的城市。由于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自宝鸡流入陕西境内,自西向东流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由于渭河流经地方都是冲积平原,所以在陕西省域来说,称为“渭河平原”“关中平原”,站在我国疆域范围来说,称为“关中盆地”。
关中平原地处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和秦岭山脉之间,这一片地域十分辽阔,因此还被称为“天府之国”,有条友会说,这不是说成都的吗?其实,这词最早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形容关中的。不是陕西被称为“关中”,而是陕西包括“关中”。如上边所说,关中包括了陕西省的四个地市,关中盆地还把陕西省分为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区域。
狭义地来说,陕西的关中包括了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而为什么叫作“关中”,这是因为渭河平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四个易守难攻的很著名的古代关隘。关隘?是的,就是古代打仗时守备的关隘,分别是东函谷关(后亦称潼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这四关也被称为“秦之四关”。由此,在这四个关之中的范围就被称为了“关中”,或者“秦中”,也被大家称为“八百里秦川”。
这四个关隘,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可谓战功赫赫,所以,就引来了“关中”之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东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西大散关之间的部分,被称为“关中”,这种说法不太被认可,四关之说比较受大家欢迎。综上,关中广义是指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等城市,狭义是指陕西省的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
陕西的古镇有哪些?
陕西最美古镇朝九晚五的你,是否仍倔强地在心底保留了一座毫无沾染的城池?也许心灵与灵魂的距离遥不可及,但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让你怦然心动,成功的喜悦,恋人的笑脸,久违的挚友,一份意料之外的礼物,或者仅仅是一个地方,就如这古镇,魂牵梦绕,挥之而不去。于是,把最坏的心情留给过去,最好的心情留给最美丽的景致.提起凤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沈从文故居,很少人知道,在陕西的柞水,也有着一个美丽的凤凰古镇。
秦岭南坡,凤凰镇依山傍水,社川河、皂河、水滴沟河三水交汇于此,形成三角洲,凤凰镇便依山傍水建在这肥沃的三角洲上。镇政府所在地的凤镇街距柞水县城45公里。据《柞水县志》记载,凤凰镇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宋时名“三岔河口”(社川河、皂河、水滴沟在此交汇),元代称“社川河乡都”,明成化十五年后(公元1479年)称“社川里”、“上孟里”,清嘉庆年间改名为“凤凰嘴”(因其西南有山名凤凰山而得名),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更名为“凤凰镇”。
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至1961年属陕西省镇安县,同年9月划归柞水县。 凤凰镇老街弯曲的街道和两边遍布的明清老房是这里的最大特点。在这条东西一千多米长的古镇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沿主街有一条石板覆盖的小溪,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商铺后面是住宅。
临街大门一般用结实耐磨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用土漆油染,明净光亮;门墩为石雕花卉。商铺铺面宽不盈丈,宅深却达三四十米,据说铺面的间数和房屋的纵深度都代表了当时主人的富裕程度。特色美食:当地的特色农家饭,锅盔,米汤、腊肉、豆干、土鸡蛋等等,腊肉和豆干还有豆豉是当地的特产,还有苞谷酒。自驾线路:西安到柞水下高速,到古镇大约43公里乘车路线:火车站乘坐到凤凰镇的旅游大巴位于陕西韩城市区东北9公里,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被称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华夏五千年,孕育了无数人类生息繁衍的村落,又有多少古村落城湮没于历史长河。韩城的党家村是无数明珠中的一颗幸存者,在秦陕大地的角落里熠熠生辉。古时候,这里的人们盖起高堂广厦,筑起堡垒碉楼,坚守着自己的香火与财富;如今,他们的后代修缮墙垣,广纳游人,依然在这里坚守着祖先留下的屋宇,和行将淡漠的古风。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
那些精美奇巧的门楣、木雕、砖雕、与壁刻家训使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又受到中 党家村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作事的哲理。 城墙、看家楼、泌阳堡、及夹层墙哨门等攻防兼备古代防御体系,是党家村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体现出在战乱年代有钱的党家村人当时的心态。党家村选址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木、石、砖三雕俱全,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而现存的古代题字及生活用品完整的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文化氛围。
党家村集古代中国文化、建筑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在考察党家村时欣然题词称之为“民居瑰宝”。乘车线路:坐车到城东客运站,两到三个小时的车程后抵达韩城,再从韩城汽车客运站乘发往下峪口的中巴车,在党家村入口处下车,距党家村还有2公里,可以徒步看看两边的乡土风情,也可以搭车。自驾线路:从西安的任一高速出口上高速,走临潼,潼关方向。
从2号线下,就是西禹高速了。大约两个小时车程到达韩城,会经过“芝川黄河特大桥”,“司马迁祠”在高速公路上能看名胜古迹的提示牌。从龙门收费站下,走108国道往回折一点就到了。108国道是韩城境内的唯一一条国道。停留住宿:跟所有的古城、小镇一样,在党家村最好能住下,因为白天的游客比较多,只有晚上,你才能体验喧嚣过去后古老村子的底蕴。
特色美食:小吃:芝麻烧饼、过桥馄饨。特产:“大红炮”花椒、旱实核桃、山楂、苹果。媲美周庄的人间仙镜青木川古镇位于汉中市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据考证,青木川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是羌汉杂居地区,曾先后称“草场坝”“回龙场”“永宁里”“青木川”。青木川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历经岁月沧桑,现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等历史遗迹。
一条“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两边的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雕刻精美的窗棂、门楣、瓦当风格典雅,古朴的青石板街道尽显古镇的静谧安详。当然了,这里也是前段时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一代枭雄》故事里的地方,你可以去曾经繁华的回龙场看看,感受当年何辅堂的气势!特色美食:豆浆稀饭、菜豆腐、腊肉、豆干、魔芋、酸菜、厥菜、热面皮、核桃饼、及农家“七大碗”等。
自驾路线:从西安出发,乘火车可选择开往四川方面的多列火车,到阳平关站下车,车程约10小时;然后转乘阳平关到青木川的长途汽车,车程3小时。乘车路线:自驾车建议走西宝高速公路,具体路线为西安—眉县—太白—南河—马道—石门—汉中东—宁强—七里坝—阳平关—燕子砭—广坪—青木川,全程550公里----炉山不夜 文化传承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属铜川市印台区所辖。
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公里,地形为土石低山梁塬丘陵地貌。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特色美食:菜面馍馍、地三鲜凉拌苜蓿菜、五柏芽、槐花麦饭、辣子蒜羊血、面食、饺子,这里的什么都是就地取材,普通的菜都作得非常的鲜香自驾路线:走包茂高速王益出口下,走宜园路乘车路线: 从西安火车站旁的汽车站或城北客运站乘发往铜川长途车,在铜川转乘去陈炉古镇的中巴车。
----古道驿站 军事要冲华阳古镇始于秦晋,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傥骆古道),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古华阳县县城墙残垣轮廓尚在,宋元时期的华阳镇古塔和古戏楼风格独特,文武官员衙门,客栈,当铺,酒楼,茶楼等铺板门一条街600多米300余间为主体的明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
是深山中罕见的明清时期古镇风貌。特色美食:珍稀黑米酒、华阳土蜂蜜、香米、黑米乘车路线:西安高客站—经西汉高速—洋县—洋县客运司—华阳古镇自驾路线:从西安出发,沿西汉高速到龙亭下高速,然后进秦岭69公里即到华阳镇。预计全程4小时。----貂蝉的故乡米脂古称“银州”,因当地盛产小米,“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
米脂的米不光养育了西夏王朝奠基人李继迁、明末清初农民领袖闯王李自成这样英武盖世的男儿和貂婵这样的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同时也养育了无数革命人士如郭洪涛、马明方、常黎夫和民主人士杜斌丞、李鼎铭等。陕北有句俗语:“米脂婆姨绥德汉”,谁能说清米脂婆姨的俊美聪明,敢爱敢恨与小米没有关系﹖旅游小贴士:米脂气候属中温带干旱气候。
主要的气温特点是日夜温差大,春季多风沙,夏季多雨,适合秋季前往,旅行时一定要备御寒衣服和雨具。特色美食:蒸丸子:又名“洋芋擦擦”,米脂传统米酒饭食之一。米酒:色泽黄亮,酸甜适口,口味绵醇,可当饮料。糜子油糕:香甜可口乘车路线:到米脂只能坐汽车,从榆林长途汽车站乘汽车到米脂约需1个多小时,西安到米脂车程约需8小时,延安到米脂车程约需4小时。
中原是指陕西关中一带吗?
陕西关中在古代号称中原之龙首,是最早被称为中原的地方。《诗经·小雅》中讲:“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把这四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漆水和沮水流淌过的地域,就是天子居住的地方,看这一望无际的中原,真好大啊!漆水和沮水均在陕西关中平原,天子之所,就是周天子居住的镐京,即关中平原,也就是说,这里的"中原"指的是陕西的关中地区。
古代关于关中就是"中原"和“中国"的出处很多:明•缪希雍《葬经翼》:“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即意味着侵犯中原地区)。诸葛亮•《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山脉之南,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关中,旧都指西汉都城长安)。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宋•薛季宣《浪语集》:“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宋•陆游:“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元•方回《瀛奎律髓》:“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清•王猷定《四照堂诗文集》:“以通漕实关中,为经理中原之首”。后来“中原"一词所包含的意义和地域不断延伸和扩大,把广大汉人居住的地方也称为中原,把在广大汉人居住的地方建立的王朝称为中原王朝。
但古代“中原"不论怎么变化,陕西关中中原龙首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须要注意的是,古代“中原"多指政治意义上的天下之中,即指一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现在在地理位置上可能处于中间地域意义上的“中原"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谈到中原,不能把古代中原和现代中原混为一谈,也不能把中原文化简单的看成就是河南文化,所谓《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极其荒谬,就根本站不住脚!。
关中的北大门萧关,到底在哪里?
的确!按照题主所问,萧关至今都没有公认的方位。萧关有许多种说法,如陇山关说、瓦亭关说、三关口说、硝河城说、开城说、古城说、固原城北十里铺说、海原县石硖口、同心县的红古城、环县说等。如果非要纠结萧关的具体地址,那么大福读史只能回答:萧关是历代王朝西北边防要地,它的设置是随着匈奴、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不同族群的入侵路线而选择的,但是大致都跳不出两大通道。
抛开萧关的具体设置地,关于以上萧关的争议地,如果翻来地形图,再将其代入的话,你会发现他们普遍都分布在四个地区附近——环县,平凉,固原,同心。实际上,这四个地方都处在陕北高原的河谷中。固原、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凉位于泾水河谷,历史上的汉萧关、唐萧关、宋萧关都位于此一路;环县则位于泾水河上游的马莲河河谷,这也是历史上秦萧关的遗址所在地。
对比马莲河一路,清水河—泾水一路则更为重要。依照图中所示,六盘山以西、同心——环县以北自古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一者:六盘山以西方向的少数民族若要入侵关中,则必须经过清水河与泾水和连接之处,然后他们或者顺着泾水直达关中、或直下陇县到达今凤翔地区(西汉时的回中宫即在陇县之北,故而人们又把自陇县至凤翔的通道称为回中道)。
北宋反击西夏修筑的平夏城二者:同心——环县以北的少数民族若要入侵关中则经常会经过清水河流域,他们所看重的即是清水河河谷水草丰美,地形开阔有利于骑兵奔驰。当然,环县一路亦是防范之一,但是相对而言就显得比较难行。历史上无论是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和吐蕃、宋朝时的西夏党项都偏向走清水河——泾水或六盘山——泾水或六盘山——回中道。
如果当年关中也属于刘备的蜀国,那么三国局势会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关中地区属于蜀国,这对三国的局势将会有变化,但我认为,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周朝就是从这里起航,开创了八百年的基业。大秦帝国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
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天子之附庸,号曰”秦赢“,秦国开始。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之后,秦襄公平定西戎,护送周平王东迁;秦穆公先后灭掉西戎十二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经过几代秦国君的经营,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兼并巴国和蜀国。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时间灭掉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秦朝。关中地区,自从战国时期,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就是依靠萧何坐镇关中,源源不断地把兵员和粮草提供给前线的刘邦,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从此开创了两汉四百年的基业。
但是,由于汉末黄巾起义及诸侯相互混战,特别是董卓胁迫献帝西迁之后,关中地区连年征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流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富庶之地。关中曾有天府之地的美誉,比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经济繁荣足足早了半个世纪。由于诸侯混战,大量人口迁徙到了汉中。后期,曹操在平定关中、凉州、汉中时,又把大量的人口迁徙到了东部地区。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时,全国人口5648万,到了三国蜀汉灭亡的时候,人口下降到了767万。人口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仅是兵员的保障,而且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在三国时期,人口迅速下降,人口的战略意义就更加突出。任何地区,都是大量的土地荒芜。曹操每征服一个地方,都大批量的迁徙人口到许都、邺城进行屯田。
既保证了核心控制区的生产力,还减少了边境地区叛乱的因素。可谓一举两得,此措施简直是神操作。没有查阅到具体的史料,记载当时关中地区的经济、人口状况,从诸葛亮历次北伐来看,多因粮草不继而退兵。由此得知,汉中地区,尽管是被刘备占据,但由于曹操征服张鲁后,大量迁徙汉中人口到了邺城,几乎是留给了刘备一座空城。诸葛亮北伐,还需要从成都调集粮草。
张鲁经营汉中近三十年,本来经济发展很不错,也由于人口不足,无法开展农业生产,不能给北伐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没有了人力,即便是诸葛亮也无法在短时期内恢复生产。从汉中的情况,可以推测一下关中的情形。尽管后期曹操控制了关中,但并没有在此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反而是除了掠夺财富,就是迁徙人口,对这一地区的破坏十分严重。
三国时期,曹魏人口最多,国土面积290万平方公里,也仅有443万。如此广阔的北方地区,就这点人口,还不如现在一个中等的地级市人口的数量,人口密度可想而知。今天的新疆,国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由此可以想象,曹操留给关中的人口能有多少。魏国人口密度是1.527,新疆人口密度是13.855,魏国是新疆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人口又多集中在许都、邺城地区。可见,关中等地区,人口多么稀少。蜀汉占据了关中,可以说整个凉州也会控制,但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哪?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军一到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叛魏降蜀。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撤军,也仅仅把一千多人口迁徙到汉中,别无收获。就当时的情况看,汉中、关中、西凉等地,几乎已经是荒芜之地。
如果蜀汉占据了关中地区,战略价值自然是十分重要。但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又不能在短时期内恢复生产,估计也不会有大的作为。如果关中不能提供足够的军事物质保障,蜀汉对曹魏用兵,还需要益州支援的话,那么这个困难就更大了。如果蜀汉能够控制了这一地区,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恢复,积蓄国力,然后对曹魏作战,那这个局势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