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锦衣卫是哪个朝代的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设立于公元1382年,其主要职能为侍卫仪仗、侦缉廷杖、对外情报,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管辖,下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职位,因需要出使异域,精通多种异域语言及风俗礼仪是其基本的职业技能。锦衣卫于1661年被废止。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驾驭不法群臣,《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不过,始作俑时心术已坏而造成的弊政是难以断根的,到燕王朱棣起兵夺得帝位时,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锦衣卫。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明初军制为“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五千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四十八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由于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因而使得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但是,锦衣卫的刑讯范围只针对官员士大夫,所以一般不会审讯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过正常的司法进行处理。
2,明朝的锦衣卫与正规军有什么区别
“锦衣卫”,很多人对这个名称都并不陌生,近年来很多影视剧中都出现过这样一个团体,有些人对他们的印象很差,但是有些人却觉得很好。锦衣卫诞生于明朝时期,单听名字可能就会觉得,它与平常所见的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正规军有所不同,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他们的差别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为太子朱标继承大统而铺路,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近年来诸如《绣春刀》,《锦衣卫》的一类电影,让我们认识了明朝锦衣卫这个官员群体,电影里的锦衣卫高大帅气,武功高强,因此就有人很好奇锦衣卫在明朝到底是一个什么存在,锦衣卫比起正规军来实力如何。 实际上明朝锦衣卫的建立是皇帝朱元璋出于监察的特殊需要,他们和正规军的职能不同,训练方向大为不一样,我们可以结合他们的职能差异来分析一下。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锦衣卫职能不同的有不同属,他们还负有担任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的指责,其次他们作为皇帝的贴身卫队,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时时出动,刺探可能威胁皇权、危害朝廷的行为和言论,并捉捕和审讯嫌疑人。他们的这项任务被皇帝特许,并逐渐演变为军事特务的职能。他们是中央集权的产物,被赋予极大的权力。 锦衣卫是的选拔非常严格,被选者必须家室干净,没有前科,他们由于职责特殊,训练非常严格,加上他们经常需要执行特殊任务,因此每一位锦衣卫的单兵作战能力都非常突出。 正规军的职能是通过团体作战,保卫国家,抵抗外敌,没有特殊的选拔方式,士兵可以是普通人,比如以明朝鼎鼎大名的戚家军为例,他们有着一位直接统帅,平时军纪严明,士兵同吃同住,接受军事训练,战阵排练,有着强大的集体作战能力,机动能力,一支队伍就是一个集体。正规军行动需要皇帝的许可,他们是受制于政权体制的。
3,大汉气魄之汉宣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陛下,龙体欠安其实另有原因,定是背后有人在谋害陛下。臣听说最近有人在宫中养一些巫蛊之物,用其可以诅咒陛下。望陛下让臣去彻查此事。”充满忠义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甘泉宫中,大臣江充立在玉阶前,恭恭敬敬的上奏道。 “什么?”已经年老的武帝在病床上挣扎起来,愤怒充斥在他的脸上,“准奏,查出来是谁在害朕!朕要将他碎尸万段!”汉武帝一声令下,赋予了江充极大的权力,巫蛊之祸正式爆发。 在这期间,汉武帝谁也不见,哪怕是皇后和太子数次来甘泉宫探望,也被江充一一挡在门外。武帝能见的,只有韩说、苏文等与江充同伙的人。之后,这些人联合上书,诬陷太子刘据谋反。武帝尚未下命令,但刘据知道他的性格,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好提前起兵造反。 但无奈刘据起兵失败,后来拒捕自尽而死。除了他之外,他的母亲皇后卫子夫自杀,太子妃、儿子刘进、两个皇孙及皇孙女先后皆遇害。当时株连的还有许多门客,鲜血直接染红了长安城。刘据的后代,只有出生几个月的孙子刘病已逃过一死,被安排在监狱里面。 这次惨案之后,为了杀尽巫蛊余孽,武帝派丙吉在监狱中进行追查。而丙吉则是大大的忠臣,他知道刘据并无谋反的意思,所以十分可怜刘病已,就自己出钱,让狱中的女囚犯细心照看他。本以为事情就此平息,之后有人告诉武帝,说长安的监狱之中有天子之气。于是武帝又下令,将长安所有监狱中的人全部杀死。所幸,丙吉死死保住刘病已,这才挽救了他的小命。而武帝得知后,终于明白自己做错了,下令赦免刘病已,并且让他加入皇家宗谱。 然后在昭帝时代,刘病已得以在民间安稳的生长,并且许多人都称赞他的雄伟身姿,觉得他日后必定大富大贵,有许多人出钱资助他学习,且为他操办了婚事,娶了许平君。长大后的刘病已兴趣广泛,不仅喜欢读诗经之类的书籍,也特别喜欢游侠,与一些民间人士广为结交。并且他还经常在京城附近探查,深刻的体会到了人民辛苦。 刘病已本以为就这样安然的在民间,然后某个一官半职即可,但是命运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当权大臣霍光,与群臣商量,迎昌邑王刘贺来做皇帝。刘贺行为放荡,有失帝王仪表,只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霍光等人废黜。 国家不能没有君主,就在群臣讨论谁可以继任皇帝之位时,大臣杜延年和丙吉向霍光等人推荐了刘病已。因此,同年7月,霍光以刘病已为武帝曾孙,尚有德行,可以作为昭帝继承人,正式请刘病已进入未央宫,继任皇帝位置,就是汉宣帝。 宣帝继位时期,汉朝因为之前武帝的穷兵黩武,已出现一些破败的景象。但宣帝文治武功齐备,使汉朝达到了新的兴盛时期,尤其是对待外部的征战,更是达到了汉朝疆域的顶峰。对内治国时,宣帝摒弃了之前专用儒生的思想,将霸道与王道并重,通过整顿官吏,来提高政治清明,数次打压地方的豪强乡绅,对普通民众则经常大赦,减少赋税,调节粮价。 对外关系上,宣帝派郑吉率兵打败车师,纳降匈奴,并在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然后乌孙求救,宣帝又起兵15万攻击匈奴,其中常惠将军消灭了匈奴主力,使匈奴内乱。之后匈奴出现了五个单于,各自纷争不断,最后留下了两个。其中一个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宣帝在渭桥接受了他的臣服。 自此,从战国时期就不时为祸中原的匈奴,历经秦始皇的蒙括北伐,汉初高祖、文帝、景帝等人的联姻,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频频出兵匈奴,到此时终于了结。汉武帝为攻打匈奴所耗费的大量军力物力,在此时得到了回报,可以说宣帝——这个汉武帝流落民间的曾孙,完成了汉武帝一生都未能实现的愿望。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在收复匈奴之后,同时也设立了汉宣定胡碑,其上就写着这样一句话。也唯有在汉宣帝时期的西汉王朝,才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在他统治期间,西汉国力达至顶峰,并且百姓安居乐业,物价极低,完全免除了武帝时期所遗留的问题,汉宣帝是真正的中兴之主。 刘洵:进过监狱又流落民间,却完成了汉武帝一生未竟的事业-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