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品评白酒怎么记录,品酒应该怎么品

1,品酒应该怎么品

品酒如品人生,酸甜苦辣都有。
白酒品评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红酒品评:  第一步:酒温 冰镇后红酒味道较涩  传统上,饮用红酒的温度是清凉室温,18至21摄氏度之间,在这温度下,各种年份的红酒都在最佳状态下。一瓶经过冰镇的红酒,比清凉室温下的红酒丹宁特性会更为显著,因而味道较涩。  第二步:醒酒 红酒充分氧化后才够香  一瓶佳酿通常是尘封多年的,刚刚打开时会有异味出现,这时就需要“唤醒”这支酒,在将酒倒入精美的醒酒器后稍待十分钟,酒的异味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让酒和空气的接触面最大,红酒充分氧化之后,浓郁的香味就流露出来了。  第三步:观酒 陈年佳酿的酒边呈棕色  红酒的那种红色足以撩人心扉,红酒斟酒时以酒杯横置,酒不溢出为基本要求。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红酒杯横置在白纸上,观看红酒的边缘就能判断出酒的年龄。层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颜色均匀的是有点岁数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陈年佳酿。  第四步:饮酒 让它在口腔内多留片刻  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时已能领会到红酒的幽香,再吞入一口红酒,让红酒在口腔内多停留片刻,舌头上打两个滚,使感官充分体验红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萦绕其中。  第五步:酒序 先尝新酒再尝陈酒  一次品酒聚会通常会品尝两三支以上的红酒,以期达到对比的效果。喝酒时应按照新在先陈在后、淡在先浓在后的原则。
这很复杂的.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红酒有红酒的品法,白葡萄酒 有白葡萄酒 的品法.起泡酒也有起泡酒的品法.甜酒也有甜酒的品法..所以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全部都适合的.

品酒应该怎么品

2,白酒品评有哪些步骤

1.眼观其色:白纸作底,举杯对光观察白酒色泽、透明度、清亮度、有无沉淀、悬浮物。也可轻晃酒杯观察、正视和俯视观察。对于瓶装白酒则应轻轻倒置观察,不能振动。白酒国家标准规定,“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低于10℃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或失光,但恢复到10℃以上时应逐渐恢复正常。2.鼻闻其香:闻香时必须保持每杯酒酒量一致,鼻子与酒杯距离1-3cm,对酒吸气,吸气量一致(不能呼气),按顺序嚊闻、仔细辨别酒香是否纯正、有无异香、是否符合该产品香气标准,以及香气大小、强弱等,做好记录,然后反顺序嚊闻一次,即可确定香气评语。若香气相近的酒样可稍事休息片刻再闻一次比较。一轮酒嗅闻次数不超过三次。3.口尝其味。酒液入口慢而稳、平心静气地吸入2-3ml酒液,入口时先接触舌尖,慢浸两侧,后入舌根,均匀平铺在整个舌面、用舌头接触上颚,反复咂辨滋味,用秒持值法计算香味的长短、浓厚,随后吐出酒液或下咽三分之一量,边尝边做记录,然后适当加大酒量,评定酒体回味长短、后味是否干净、是回甜或是后苦、是否净爽、有无余香、刺喉和不快之感等。最后写出细腻、醇厚、绵甜、柔顺之评语。尝味时注意进口量保持一致,低度酒可入口2-4ml,同时注意按闻香浓淡、好坏顺序,先从闻香淡的品尝,由淡到浓,再由浓到淡品尝,并注意将暴香和异香的留到最后尝评,以防止对味觉的干扰。酒液在口中保留时间5秒钟左右,吐出酒液后闭口呼气,体会酒的后味、回味,每杯酒品尝次数不超过三次。4.综合判断,确定风格。风格又称酒体典型性,是色、香、味的综合表现,是由原料、工艺、勾兑、贮存相结合创造出来的。各厂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七分工艺、三分技艺。由勾调人员掌握、控制把关好产品风格,保持质量稳定。

白酒品评有哪些步骤

3,白酒品评的术语怎么分辨香型

白酒品评一、品评的目的、意义白酒品质优劣的鉴定,通常是通过理化分析和感官检验的方法实现的。所谓理化分析,就是使用各种现代仪器,对组成白酒的主要物理化学成分,如乙醇、总酸、总酯、高级醇、甲醇、重金属、氯化物等进行科学测定(通称卫生指标测定)。所谓感官检验,就是人们常说的品评、尝评、鉴评等,它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鼻、口来判断酒的色、香、味、格的方法。具体说,就是用眼观察白酒的外观、色泽和有无悬浮物、沉淀物等,简称为视觉检验;用鼻闻白酒的香气,检验其是否有酸败味及异味等,简称为嗅觉检验;将酒含在口中使舌头的味觉与鼻子的嗅觉对白酒形成综合感觉,简称为风味(又称风格)检验。白酒是一种味觉品,它的色、香、味、格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各种理化成分的数量,还决定于各种成分之间的协调平衡、微量成分衬托等关系,而人们对白酒的感官检验,正是对白酒的色、香、味、格的综合性反映。这种反映是很复杂的,仅靠对理化成分的分析不可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白酒的色、香、味、格的特点。因此,对白酒品质的鉴定,更多地是依靠感觉器官的尝评方法来弥补其不足。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任何精密仪器都代替不了人的味觉和嗅觉,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白酒类微量香味成分对1/10万g含量的物质是可测定出来的,但超过这个极限则无法检测。而人的感官对1/100万g的含量的微量成分却能感觉出来,尤其有的感觉指标是不能用数据表示的。因此虽然现代的科学仪器能把白酒的微量成分分析出来,但是仍然不能准确地测定白酒内在质量,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白酒的品评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是国内外鉴别食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世界上鉴定酒类优劣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品评是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鉴定和检验产品的质量等级的有关依据,它标志企业的管理水平。二、实验材料及仪器1 材料各香型白酒代表酒,酱香型茅台酒,浓香型五粮液,清香型汾酒,米香型桂林三花酒,其它香型西凤酒等。麸曲酒,糖化酶酒,纪录纸。2 仪器品酒台,品酒杯,漱口杯。三、实验方法1.评酒标准评酒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产品质量标准。在产品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白酒感官标准技术要求。它包括色、香、味和风格4个部分。目前在产品质量标准中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法规定,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执行产品标准,首先要执行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的要执行行业标准,无行业标准的要执行企业标准。2.评酒标准白酒感官评定方法 感官评定是指评酒者通过眼、鼻、口等感觉器官,对白酒样品的色泽、香气、口味及风格特征的分析评价。3.品酒环境评酒室要光线充足、柔和、适宜,温度20~25℃,湿度为60%左右,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无香气及邪杂气味。4.品酒杯酒杯的形状是郁金香型高脚,无色、透明、无花纹,厚薄均匀,杯高100mm,脚高46mm,杯身最大直径45mm,杯口直径33mm,厚度为0.7±0.2mm,杯脚座直径39mm。5.评定方法(1)色泽: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的品酒杯中,在明亮处观察,记录其色泽、清亮程度、沉淀及悬浮物情况。(2)香气: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的品酒杯中,先轻轻摇动酒杯,然后用鼻进行闻嗅,记录其香气特征。(3)口味: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的酒杯中,喝入少量样品(约2ml)于口中,以味觉器官仔细品尝,记录口味特征。(4)风格:通过品尝香与味,综合判断是否具有该产品的风格特征,并记录其强、弱程度。6.记分标准 表1色泽与香气记分标准及表2口味与风格记分标准。表1 色泽与香气记分标准色泽分数香气分数无色透明+10具备固定香型的香气特点+25混浊-4放香不足-2沉淀-2香气不纯-2悬浮物-2香气不足-2带色(除微黄色外)-2带有异香-3有不愉快气味-5有杂醇油气味-5有其它臭气-7注:“+”表示加分,“-”表示扣分。表2 口味与风格记分标准口 味分数风 格分数具有本香型的口味特点+50具有本品的特有风格+15欠绵软-2风格不突出-5欠回甜-2偏格-5淡 薄-2错格-5冲 辣-3后味短-2后味淡-2后味苦(对小曲酒放宽)-3涩 味-5焦糊味-3辅料味-5梢子味-5杂醇油味-5糠腥味-5其它邪杂味-6 注:“+”表示加分;“-”表示扣分。7.品评步骤 名优白酒的感官质量,主要包括色、香、味、风格四个部分。品评就是通过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尝其味,并综合色、香、味三个方面感官的印象,确定其风格的方法完成尝评的全过程如下: (1)色白酒色泽的评定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的。先把酒样放在评酒桌的白纸上,用眼睛正视和俯视,观察酒样有无色泽和色泽深浅,同时做好记录。在观察透明度、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时,要把酒杯拿起来,然后轻轻摇动,使酒液游动后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对照标准,打分并作出色泽的鉴评结论。由于白酒的发酵期和贮存期较长,成分也颇为复杂,通常都带有极微的黄色,这是许可的。失去光泽浑浊或夹有杂物、悬浮物、沉淀物等,则应视为酒色不正常而扣分 酒色的评语一般用无色、清澈透明、微黄色、黄色、微浑浊、较透明、有沉淀、有渣滓等术语来表示。酒色的国家标准是:无色透明给10分,酒色不正常应扣分,有浑浊现象扣3~4分,沉淀和悬浮物扣2~5分,色泽过黄或不能显示透明扣2分。总之,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2)香气 白酒的香气是通过鼻子判断确定的。当被评酒样上齐后,首先注意酒杯中的酒量多少,把酒杯中多余的酒样倒掉,使同一轮酒样中酒量基本相同之后才嗅闻其香气。在嗅闻时要注意: ①鼻子和酒杯的距离要一致,一般在1-3cm。 ②吸气量不要忽大忽小,吸气不要过猛。 ③嗅闻时,只能对酒吸气,不要呼气。在嗅闻时按1、2、3、4、5顺次进行,辨别酒的香气和异香,做好记录。再按反顺次进行嗅闻。经反复后,综合几次嗅闻的情况,排出质量顺位。再嗅闻时,对香气突出的排列在前,香气小的、气味不正的排列在后。初步排顺位后,嗅闻的重点是对香气相近似的酒样进行对比,最后确定质量优劣的顺位。闻评时可根据个人嗅觉器官的灵敏情况和耐力进行闻评。如果耐力强,可按上面闻评方法再重新闻评一次、二次结果相对照,对意见不同的重新闻评。这样可以防止顺效应、后效应、顺序效应和个人印象的差错。对不同香型酒混在一起品评时,闻评则更为重要。闻评时首先分出各编号属于那种香型,而后再按清香型、米香型、酱香型、浓香型、其它香型的顺序各自依次进行闻评。对不能确定香型的酒样,在尝评时综合确定。闻评时发现有不是本轮次的香型酒样,放到最后单独去闻评。为确保嗅闻结果的准确,可采用把酒滴在手心或手背上,靠手的温度使酒挥发来闻其香气,或把酒倒掉,放置10~15min后嗅闻空杯。后一种方法是确定酱香型白酒空杯留香的惟一方法。检查香气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检查有无香气,属于何种香型,香气正或不正,也就是说主体香是否突出,放香大或小等项目。如果没有香气、香气短而淡薄或有其他异杂味,则应在尝评记分表的“香”一栏内酌情扣分。香这一项目在国家评酒规定中是25分。酒香的评语一般是用芳香、特殊芳香、芳香悦人、芳香浓郁、香气优雅、窖香浓郁、浓香馥郁、窖香、浓香、糟香、曲香、酯香、果香、芝麻香、米香清雅、清香悠久、清香纯正、酱香突出、固有的香、特有的香、应有的香、有异香、微香、香短和香不足、香不明显、放香小、不香、香冲鼻、香不纯正、有醛臭、有乙缩醛气味、有焦糊气味、有腐败臭、丙酮臭、油臭、杂醇油臭及其他臭气味等术语来表示。酒香的给分标准是:具有本香型的特点,香气悠久而舒畅给23—25分;香不足,欠纯正扣2—4分;有不愉快的香气扣4分;有杂醇油和其他臭气扣5~10分。(3)味白酒的味的检验主要是通过人的味觉器官——舌头对酒样的反映来实现的。白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苦、辣、涩、咸等。白酒的味的感官检验标准应该是在香气纯正的前提下,口味丰满浓厚、绵软甘冽、尾味净爽、回味悠长,各味协调。过酸、过涩、过辣都是酒质不高的表现。先将盛酒样的酒杯端起,吸取少量酒样于口腔内,品尝其味,在品尝时要注意:①每次入口量要保持一致,以0.2~2.OmL为宜。②酒样布满舌面,仔细辨别其味道。 ③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吸气,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④品尝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品尝后茶水漱口,防止味觉疲劳。酒味的评定首先是将盛有酒样的酒杯按闻香好坏的排列顺序,先从香淡的开始尝起,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注意将暴香或有异味的酒留到最后尝,以防止异味对味觉器官的干扰。同时,必须严格掌握每种酒样的入口量要相等。开始时可先含少量酒,沾满全舌后将酒吐出或咽下。在尝高度酒和验收基础酒时,最好不要咽下以免醉倒。最后,用舌头尝酒的滋味是否调和,边尝边作记录。一般讲,舌尖对甜、辣味较敏感。用舌尖和舌边配合尝感味要明显一些,而要领略酒样是否有涩味则最好用移动舌面,使之与整个口腔磨擦的办法为佳。初尝以后,可适当加大饮量,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有无刺喉等不愉快之感。再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判断优劣,写下评语,记下得分。酒味在100分制的品评评分中满分是50分,占应得分总量的50%,是得分最高的一项。酒味的评分标准是具有本香型酒的回味特点,各味谐调的可给48~50分;欠绵软,欠回甜,味稍淡等均扣2—4分;冲辣,后味苦,有涩味等扣3~6分;有焦糊味、辅料味、杂醇油味、酒尾味的扣5—10分;有其他邪杂味扣10分以上。评分一般没有硬性规定,总之根据各种味道的不同程度酌情记分。酒味的评语一般用醇和、浓厚、酒体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净爽、圆润、绵软甘冽、入口绵、落口甜、酸甜适口、各味协调、有甜味、回味悠长、后味怡畅和有药味、杂味、味短、寡淡、有辅料味、生粮味、窖泥酸味、杂醇油味、霉味、酒糟味、焦糊味、涩味、苦味、暴糙、麻味、有其他不知名的邪味和不愉快的味道等术语来表示。(4)格格,指风格,也称风味、酒体、典型性,是指酒色、香、味的综合表现。它是由原料、工艺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各种香型的名优白酒,都有自己独特的格,它是酒中各种微量香味物质达到一定比例及含量后的综合阈值的物理特征的具体表现。换句话说,格就是人们对各种酒的典型的色、香、味等方面的综合性感官印象。对名优酒的格通常都是用四句话来描述。例如:茅台酒(52。~53。),是用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好而著称(酒倒后,不洗杯较长时间后仍留有酒香香气变化很小)来描述它的格。剑南春,则是用芳香浓郁、绵软甘美、清冽净爽、余香悠长来描述它的格。酒的格在100分制的尝评评分中满分是15分,占应得分总量的15%。酒的格的感官检验一般用独特固有的风格、优雅(极好)、美好(上等)、清香、酱香、浓香、米香、芝麻香、其他香、各味协调、渚昧调和、自然协调、酒体完美恰到好处,或一般风格、大路货、不突出、偏格、错格、风味不悦人等术语来表示。 酒格的评分标准是:具有本香型独特优美风格的给15分;风格不突出或偏格的扣3—5分,错格的扣5分以上。在尝评中,不论是香、味还是风格,都由评酒委员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酌情评分,没有具体的非常明确的标准界限。

白酒品评的术语怎么分辨香型

4,木桐酒庄的品鉴记录

风格木桐酒的风格比较另类,风格介于拉菲和拉图之间,特别是它的酒香十分独特,带有浓烈的咖啡香味,喜欢咖啡的朋友会特别钟爱。在一些较优的年份,木桐酒的酒体相当丰厚,且回味悠长,酒质纯净,没有杂质,给人很优雅的感觉。但如果碰上较差的年份,酒的风格会变得平庸,毫不突出。木桐酒缺乏稳定性,好的时候给人以惊喜,不好的时候又很平庸,因为这种特性让酒客们对它又爱又恨。特点木桐的红葡萄酒以赤霞珠葡萄(Cabernet Sauvignon)为主,根据年份不同,加入不同比例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美乐(Merlot) 和味而多(Petit Verdot) 。木桐的酒具有典型的赤霞珠特征,成熟的黑加仑子果味,咖啡、烤木香气,单宁劲道,需在瓶中陈年7-15年方可以饮,是世界顶级收藏酒之一。1945年说到木桐的酒,1945年的木桐酒是二十世纪的世纪之酒。1945年二次大战胜利,也是波尔多二十世纪中最佳年份之一,木桐酿出完美无缺,被酒评家评为100分的酒,大大高于顶级酒庄拉菲和拉图的评分。世界著名酒评家小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 Jr.) 评论这款酒时认为,1945年的木桐酒是一款持之以恒的100分酒(因为他的评分范围只到100分) ,是二十世纪真正流芳百世的酒。到52年后的1997年帕克品评时,果香依然丰富,口感浓郁醇厚,酒却依然年青。令帕克认为可以再收藏50年,那得到2045年了。葡萄酒真的非常奇妙,如果要体验中国“流芳百世” 这句成语的意义,只要品一品1945年的木桐酒就明白了。当时菲利普之所以想到请艺术家另设计酒标,就是因为他在品了这款酒之后,知道这是一款难得的好酒,才想到应有个性化的酒标设计。其他年份除了1945年的酒外,木桐历史上1959,1982和1986年份的酒都是满分酒。佳年顶级葡萄酒在50岁时依然年青,而绝大多数葡萄酒2-3年就老掉了。但是,新酒和陈酿50年后依然年青的酒的风格是大不相同的,新酒刚劲有力,陈年后依然年青的酒坚实醇厚。如果有机会,在不同年头上品一品,体会出变化中的不同,是一种无穷无尽享受。此外,同是顶级酒,不同年份也大不一样。我曾品五大顶级酒庄的不同年份的陈年酒,多数不是最佳年份的酒果香已消失了,酒的醇厚感也参次不一,当然这与酒的保存条件大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酒庄原存最佳年份的顶级葡萄酒有极大吸引力的原因。1996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木桐1996年的酒,这年的酒标由中国书画家古干创作的。古干由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介绍为木桐创作酒标,使木桐的酒标中有了中国艺术品的代表。1996年波尔多其它次产区年份稍差,但波亚克却非常好。这款酒呈漂亮的紫红色,黑加仑子香气,肉桂、香料和烤木香,香气复杂;酒质集中,单宁劲道,虽是中酒体,却可以说是体现出木桐酒的经典风格。说来也巧,这款由中国艺术家创作酒标的酒很可以让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体会一下木桐酒的特点。

5,白酒品评有哪些技巧

白酒酒度品评技巧:1、通过酒花状态来判断有的人评酒时,再酒度判断时,第一件事不是闻,而是用手心按住杯口,轻轻摇一摇,仔细观察杯中出现的酒花,通过观察酒花,对酒度有个初步的判断。他们凭经验,总结一些规律:60度以上的酒,酒花大,消失的比较快;52-56度之间的酒,酒花比较丰富,持久不散;40度左右的酒,酒花稍微细,持续时间比50度左右的酒稍微短一些;30度左右的酒,酒花特别细,持续时间特别短。2、通过鼻腔刺激感来判断酒度差不能仅靠香气大小判定,闻香可以作为初步参考。一般酒精度越高,闻嗅时对鼻子的刺激性越强,鼻子的疼痛感越强。若疼痛感基本一样,可以根据嗅闻时间长短判断酒精度。若短时间嗅闻即有刺激感,则度数高;长时间嗅闻才有刺激感,则度数相对来说低。但是通过白酒刺激性大小load判断酒精度数的高低的时候应注意适应性的影响,避免长时间嗅闻使酒精对鼻腔刺激的敏感性减低或改变,造成“有时限的嗅觉缺损”,这也是“久而不闻其嗅,久食不知其味”的道理。3、通过品尝来判断观酒花和闻气味对酒度做出大致的判断,为了避免误差,评酒师通常需要通过品尝,利用胃部感觉做出更为精确的判断。一般来说,度数高的酒下肚,胃部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度数低的酒,喝起来比较寡淡,冲击感很弱。关注《峡山五谷酿》微信公众号,关注各类酿酒技术、关注各类酿酒设备1、各种白酒技术培训(粮食风味、十二大香型白酒、特色白酒等)2、各类药酒技术培训(老人:延年益寿、风湿骨痛等;女人:美容养颜、补血滋阴等;男人:健身健体、补肾壮阳等;小孩:踢打损伤,保健防病等)3、各类水果酒技术培训(葡萄酒、苹果酒、香蕉酒、菠萝酒、柑橘酒、猕猴桃酒、芒果酒等等)4、精酿啤酒技术培训5、酒糟养殖技术的学习(养猪、养鸡、养鸭、养牛、养羊等)6、发酵液做各种辅料产品培训(饮料、果冻、奶茶、黄酒、桂花陈酒等十余种)7、早餐、卤制品、凉菜、烤鸭等

6,怎么评价白酒是否是好酒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3)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 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 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有稻谷香的就是好酒
年代,气味,香醇程度。当然也可以从价格看。(假酒不算)
看,闻,品尝,,,都是不可缺少的步骤。。。
标准区别好酒、坏酒的四大基本准则 香气 (smell /aroma) 深度 (depth) 复杂性 (complexity) 收结 / 回香 / 余韵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 1、香气 (aroma / smell) 喝红酒(香槟)前,专家建议先闻一闻酒散发的香气,愈香当然愈好。色香味俱全这道理,四海皆准。 神奇之处在于,有些红酒(香槟)香气还包含复杂性,譬如第一秒和第五秒的感觉可能全然不同。 2、深度 (depth) 喝红酒(香槟)如啤酒般痛快,简直是暴殄天物。好酒,入口后不应立刻吞下,而应用舌头四周轻轻撩动,细心感受酒的味道。随着时间增长,依然能继续保持相约程度的味道,更好的酒甚至味道会逐渐增强。 3、复杂性 (complexity) 上等红酒(香槟),味道一定有二种或以上,第一次活动用舌头,你可能感觉到杏桃味;第二次则有香草味;第三次则甚至有近似泥土的芳香! 4、收结 / 回香 / 余韵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 故名思义,余韵指的是吞下红酒(香槟)酒后,余留在口腔中的一点点味道。“齿颊留香”同样适用于红酒(香槟)。
喝不醉的酒就是最好的酒

7,白酒怎么评定质量好坏

品酒的步骤如下:白酒的品评主要包括: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4个方面。具体品酒的步骤如下:1、眼观色白酒色泽的评定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的。先把酒样放在评酒桌的白纸上,用眼睛正视和俯视,观察酒样有无色泽和色泽深浅,同时做好记录。在观察透明度、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时,要把酒杯拿起来,然后轻轻摇动,使酒液游动后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打分并作出色泽的品评结论。2、鼻闻香白酒的香气是通过鼻子判断的。当酒样上齐后,首先注意酒杯中酒量的多少,把酒杯中多余的酒样倒掉,使同一轮酒样中酒量基本相同之后才嗅闻其香气。在嗅闻时要注意:⑴鼻子和酒杯的距离要一致,一般在1—3cm。⑵吸气量不要忽大忽小,吸气不要过猛。⑶嗅闻时,只能对酒吸气,不能呼气。在嗅闻时按1、2、3、4、5顺次进行,辨别酒的香气和异香,再按反顺序进行嗅闻。经反复几次嗅闻的情况,香气突出的和气味不正的首先确定下来,之后再对香气相近的进行对比嗅闻,最后确定闻香结果,写出评语。3、口尝味白酒的口味是通过味觉确定的。先将盛酒样的酒杯端起,吸取少量酒样于口腔中,品尝其味,并反复品尝辨别,最后打分并写出品尝结果。在品尝时注意:⑴每次入口量要保持一致,以0.5—2ml为宜。⑵酒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应保持一致,一般停留10s左右,仔细辨别其味道,然后咽下或吐出。⑶酒样进口后,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体验酒的香味:一是蠕动法或振动法,利用上、下嘴唇的来回张闭,使酒液在口腔中运动;二是平铺法,酒进口后,立即将酒液平铺于舌面,把嘴闭严,让酒气充满口腔。⑷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吸气,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⑸品尝时,先按闻香的好坏排队,先从香淡的开始品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几次,注意把爆香和异香的酒放到最后品尝。⑹品尝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品尝后用水漱口,防止味觉疲劳。4、综合起来看风格根据色、香、味的品评情况,综合判定白酒的典型风格。望采纳。

8,白酒如何品尝其味道的好坏

酒的感官检验,主要是通过人的眼、鼻、口等器官来判断。 (1)嗅觉 人能感觉到香气,主要是由于鼻腔上部的嗅觉细胞起作用,在鼻腔深处由于黄色粘膜,这里密集着象蜂巢状排列的嗅觉细胞。有气味分子随空气吸入鼻腔,接触到嗅膜后,溶解于嗅腺分泌液或借助化学作用刺激细胞,从而发生神经传动,传导至大脑中枢,发生嗅觉。人的嗅觉非常灵敏,但容易疲劳,嗅觉一疲劳就分辨不出气味。当鼻作平静呼吸时,吸入的气流几乎全部经过鼻道溢出,以致有气味的物质不能达到嗅区粘膜,所以感觉不到气味,为了获得明显的嗅觉,就要适当用力吸气或多次急促吸气呼气。最好的办法是:头部略向下,酒杯放在鼻下,让酒中的香气自下而上进入鼻孔,使香气在闻的过程中由鼻甲上产生空气涡流,使香气分子多接触嗅膜。 (2)味觉 味觉是经唾液或水将食物溶解,通过舌头上的味蕾刺激味觉细胞,然后由味蕾传达到大脑,便可分辨出味道。人的味蕾约有9000个,分布在口腔周围,大部分在舌头上,不同的位置的味觉并不相同。而且,味觉也容易产生疲劳。 2、白酒的尝评步骤与方法 白酒的感官质量,主要包括色、香、味、格四个部分,品评就是要通过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尝其味,并综合色、香、味确定其风格,完成品尝过程。 (1)色 白酒色的鉴别,使用手举杯对光,白布或白纸为底,用肉眼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及有无悬浮物、沉淀物。正常的白酒应是无色透明的澄清液体、不浑浊,没有悬浮物和沉淀物。 (2)香 白酒的香气是通过人的嗅觉器官来检验的,它的感官质量标准是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而无其他邪杂味。同时应考虑溢香、喷香、留香性。评气味时,置酒杯于鼻下7-10cm左右,头略低,轻嗅其气味。这是第一印象,应充分重视。第一印象一般较灵敏、准确。嗅一杯。立刻记下一杯的香气情况,避免各杯相互混淆,稍事间歇再嗅下一杯;也可以嗅完几杯再作记录。稍事休息再作第二遍嗅香,然后转动酒杯,急速呼吸,用心辨别气味。这样就可也对酒的香气作出准确地判断,一组酒经过2-3次嗅闻,既可根据自己的感受,按香气的浓淡或优劣排出顺序。若有困难,或酒样较多,可以1、2、3、4、5或5、4、3、2、1、的顺序反复几次闻嗅,同时对每杯酒的情况作出记录,写出特点。 对某种(杯)就要做细致的辨别或只有极微差异而难于确定名次的,可以采用特殊的嗅香方法: a、用一条普通滤纸,让其浸入酒杯中吸一定量的酒样,嗅纸条上散发的气味,然后将纸条放置10分钟左右在嗅闻一次,这样可判别酒液放香的浓淡和时间的长短,同时也易于辨别出酒液有无邪杂味及气味的大小。这种方法适用于酒质相似的白酒,效果最好。 b、在洁净的手心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样,在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其香气,以次验证所判断的香气是否正确,效果明显。 c、将少许酒样置于手背,借用体温,使酒液挥发,及时嗅其气味。此法可用于辨别酒香气的浓淡和香气的真伪、留香的长短和好坏。 d、酒样评完后,将酒倒出,留出空杯,放置一段时间,或放置过夜,以检查留香。此法对酱香型酒的评品有显著的效果。 鉴别酒的气味,应注意嗅闻每杯酒时,杯与鼻距离、吸气时间、间歇、以及吸入酒气的量尽可能相等,不可忽远忽近、忽长忽短、忽多忽少,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因素。 (3)味 味是尝评中最重要的部分。尝评顺序可依香气的排列次序,先从香气较淡的开始,将酒饮入口中,注意酒液入口时要慢而稳,使酒液先接触舌尖,次两侧,最后到舌根,使酒液铺满舌面,进行味觉的全面判断。除了味的基本情况外,更要注意酒味的协调及刺激的强弱柔和、有无异杂味、是否愉快等等。反顺重复几次(同样要注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优劣就能比较出来了。要一边尝,一边做好记录。最好给出分数。要注意每次入口的酒量,做到基本相等,可避免偏差。一般认为,高度白酒每次入口白酒量为2-3ml,低度白酒为3-5ml,酒液在口中停留时间为2-3秒,便可将各种味道分辨出来。酒液在口中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酒液和唾液混合会发生缓冲作用,时间过久会影响味的判断,同时还会造成疲劳。 (4)风格 风格又称酒体、典型性,是指酒色、香、味的综合表现。它是由原料、工艺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及时原料、供应大致相同,通过精心勾兑,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风格。酒的独特风格,对于名优酒更为重要。评酒就是对一种酒作出判断,是否有典型性及它的强弱。对于各种酒风格的正确描述,主要靠平时广泛接触各种酒类,逐步积累经验、通过反复评尝,反复的对比和思考,才能细致、正确的辨别。 (5)白酒尝评的方法 白酒的尝评方法一般采用差异品评法,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a、一杯品尝法:先拿出一杯样酒,尝后将样酒取走,然后拿出另一个酒样,要求品尝后作出两者是否相同的判断(有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b、两杯品尝法:一次拿出两杯酒,一杯是标准酒,另一杯是酒样,要求尝出两者的差异。有时两者均是标准酒,并无差异。这是用来考核评酒员的准确性。 c、三杯品尝法:一次拿出三杯酒样,其中两杯是相同的,要求品尝出那里哪两杯是相同的,不同的一杯与相同两杯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程度的大小,次法可测出评酒员的再现性和准确性。 d、顺位品评法:将几种酒样分别再酒杯上做好记录,然后要求评酒员,按酒度的高低或优劣,顺序排列。此法在我国各地评酒时常采用。勾兑调味时也常用此法作比较。 (6)白酒尝评时的评分 我国评酒主要采用顺位品评法,对尝评结果用评语和分数表示。酒的评分,是评酒员对所评酒样,按规定的项目和分数,结合自己的品评判断,给与一定的分数。各个项目的得分之和为该酒的总分数,根据每种酒得分的多少,即可排出优劣的名次。 我国白酒评比,采用100分制,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风格占15分。评酒时,评酒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对样品的色、香、味、格进行全面的鉴别,准
气味当然是用鼻子闻了,口味当然是用嘴尝了, 闻起来有种很香,闻起来口中就有一种带甜,喝起来先有点甘辣,一会就有甜的感觉 不过首先要会喝酒,要不你喝什么样的酒都一个味

9,评酒的白酒品评法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3)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10,怎样品酒

如果你不会喝酒,基本上你就会觉得没什么区别了,品酒是对于那些会喝酒的、喝过很多酒的人来说的,如果没喝过很多种类的酒,正所谓,无比较,怎知哪种更好,更谈不上品了。醇香型跟清香型制作工艺就不一样,口味更是大有不同,但对对于不会喝酒的人来说,只有一种味道--辣!
一、品尝葡萄酒步骤 1、开瓶 把瓶口的铅封用锋利的小刀旋开后,要用干净而柔软的布把瓶口擦干净,以免脏东西混进斟出来的酒里。 2、换瓶 白酒不用换瓶,但陈年红酒有换瓶的必要,因为红酒在贮存的过程中,会产生沉淀物,它们对气味没有影响,但会令酒色混浊,口感不快。把酒尽量慢地倒进水晶瓶里,剩下有沉淀的部分不要。 3、呼吸 换瓶后让红酒在空气中呆一会,白酒就不用这一步骤。经过呼吸的红酒,略显粗糙的部分会更柔和,增进了平衡度,口感受更佳,约不可忽略,一般放15-30分钟即可。 4、温度 饮白酒的最佳温度是10度,在这个温度酒的复杂口感与力度才能达到顶峰。一般人的病是把它冰的过冷,如果在5度以下,酒质明显会次一级。红酒的最佳温度是16-20度,如果温度太高,酒质会流入平面,欠缺深度,结构也较涣散,香味或者散失不集中。 在一般餐宴场合点葡萄酒,侍者把酒送上来时,应大声读出酒的年份和品名。点酒的人要清楚的检视瓶子上的商标招纸,看有没有上错。检验无误后侍者在桌前开封,把拔出来的水松塞给点酒者,你用两指用力捏一捏瓶塞,如果较湿,表示储存方法正确。倘若干涸不堪的话,用味觉尝试时就要谨慎了。 检视完瓶塞,侍者会给点酒人士斟上大约1/5杯的酒,这是检验来酒是否合格的最重要一关。比较考究的试法,是先轻轻嗅一嗅,然后把酒荡几荡,再嗅,第一感觉与第二感觉均满意时再用口试。轻轻呷一口,让酒在口腔里留一会,看酒有没有变化。然后再来一口,看酒是不是名符其实。品酒行家强调,品酒时需要一只长脚玻璃杯,杯身清澈透明,干干净净,长脚则方便你拿着酒杯轻轻荡漾,让杯中美酒慢慢散发醇厚酒香。 做好这些准备功夫后边可把酒杯贴近鼻子,细闻酒香,并在脑子里建立香味的图像:是芬芳的清香,还是含蓄的幽香?是轻盈、怡神、还是浓厚、辛辣强烈?品过香气,才喝进嘴里。含一小口在口中回荡,感受其复杂的味道结构。当完全了解了酒味后,才让其缓缓流入咽中。 二、葡萄酒的味道 葡萄酒有几种基本味道,喝酒的人品尝的就是这些味道以及它们之间的分量结构。基本味道有四个方面: (1)酒香 就是闻到的香气。凡酒必有香,只是一些较为浓郁,一些较为清淡。酒香取决于酿酒所选用的葡萄品种及质素,至于酒酿发酵方法及所用器皿(如橡胶木桶)也会影响酒香。 (2)酒酸 葡萄酒都有酸味。假如酸味过浓而其他味道过淡,则只是单调的酸水,不是好酒。欠缺酸味的酒,也不是好酒,只是含酒精的果汁。而如果酒酸适中,则可令人精神大振。 (3)酒味 所有葡萄酒都是果味,即所谓酒味。有的是葡萄味,有的果味则很奇特,令人想起荔枝、苹果、西瓜、蜜糖、烟丝、干叶等 (4)丹宁酸 与其说丹宁酸是一种味道,不如说它是一种口感。葡萄酒中微涩的感觉就是丹宁酸的作用。如果单宁酸含量过高,则会令口腔产生干涸不适的感觉,特别是上颚。 以上四个方面味道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酒质结构的整体风味。 酒质结构 酒质结构有均衡与不均衡之分,均衡的酒,基酸味、香味、丹宁酸含量及酒精浓度配合适中和谐,不均衡就刚好相反。只有好酒才有均衡的酒质结构,酒质结构是葡萄酒的骨干,均衡酒质能是普通的“酒精葡萄汁”升华,成为一种能引起饮家兴趣,可被玩味、品尝的真正葡萄酒。 错综风味 葡萄酒的品级越高,其酒味就越加错综复杂,因此只有佳酿才能用这个相容词。葡萄酒的香味及味道层次越多,其酒味的错综程度便越高,一般来说,在葡萄丰收季节酿造的酒有最错综复杂的味道。 白酒品评法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3)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 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 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11,白酒品酒的五个步骤

白酒品酒的五个步骤(1)色。白酒色的鉴别,用手举杯对光,白布或白纸为底,用肉眼 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及有无悬浮物、沉淀物。正常的白酒应是无色透 明的澄清液体、不浑浊,没有悬浮物和沉淀物。(2)香。白酒的香气是通过人的嗅觉器官来检验的。它的感官质量标准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而无其他邪杂味。同时应考虑溢香、喷香、留香性。评气味时,置酒杯于鼻下1-3cm左右,头略低,轻嗅其气味。这是第一印象,应充分重视。第一印象一般较灵敏、准确。嗅一杯,立刻记下一杯的香气情况,避免各杯相互混淆,稍事间歇,再嗅下一杯;也可以嗅完几杯再作记录。稍事休息再作第二遍嗅香,然后转动酒杯,急速呼吸,用心辨别气味。这样就可对酒的香气做出准确地判断,一组酒经过2-3次嗅闻,即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可以1.2.3.4.5 或5.4.3.2.1的顺序反复几次闻嗅,同时对每杯酒的情况做出记录,写出特点。 对某种(杯)要做细致的辨别或只有极微差异而难以确定名次的,可以采用特殊的嗅香方法:a、用一条普通滤纸,让其浸入酒杯中吸一定量的酒样,嗅纸条上散 发的气味,然后将纸条放置10分钟左右再嗅闻一次,这样可辨别出酒液放香的浓淡和时间的长短,同时也易于辨别出酒液有无邪杂味及气味的大小。这种方法适用于酒质相似的白酒,效果最好。b、在洁净的手心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样,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其香气,依次验证所判断的香气是否正确,效果明显。c、将少许酒样置于手背,借用体温,使酒液挥发,及时嗅其气味。此法可用于辨别酒香气的浓淡和香气的真伪,留香的长短和好坏。d、酒样评完后,将酒倒出,留出空杯,放置一段时间,或放置过夜,以检查留香。此法对酱香型酒的品评有显著的效果。鉴别酒的气味,应注意嗅闻每杯酒时,杯与鼻的距离、吸气时间、间歇以及吸入酒气的量尽可能相等,不可忽远忽近、忽长忽短,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因素。(3)味。味是品评中最重要的部分。尝评顺序可依香气液入口时要慢而稳,使酒液先接触舌尖,次两侧,最后到舌根,使酒液铺满舌面,进行味觉的全面判断。除了味的基本情况外,更要注意酒味的协调及刺激的强弱柔和、有无异杂味、是否愉快等等。反复几次(同样要注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优劣就能比较出来了。要一边尝,一边做记录,最好给出分数。要注意每次入口的酒量,做到基本相符,可避免偏差。一般认为,高度白酒每次入口白酒量为2-3ml,低度白酒为3-5ml,酒液在口中停留时间为2-3秒,便可将各种味道分辨出来。酒液在口中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酒液和唾液混合发生缓冲作用,时间过久会影响味的判断,同时还会造成疲劳。(4)风格。风格又称酒体、典型性,是指酒色、香、味的综合表现。它是由原料、工艺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即使原料、工艺大致相同,通过精心勾兑,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风格。酒的独特风格,对于名优酒更为重要。评酒就是对一种酒做出判断,是否有典型性以及它的强弱。对于各种酒风格的正确描述,主要靠平时广泛接触各种酒类,逐步积累经验、通过反复评尝,反复对比和思考,才能细致正确地辨别。(5)白酒品评的方法:白酒的尝评方法一般采用差异品评法,主要采用以下方法:a、一杯品尝法:先拿出一杯样酒,尝后将样酒取走,然后拿出另一个酒样,要求品尝后作出两者是否相同的判断(有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两杯品尝法:一次拿出两杯酒,一杯是标准酒,另一杯是酒样,要求尝出两者的差异。有时两者均是标准酒,并无差异,这是用来考核评酒员的准确性。c、三杯品尝法:一次拿出三杯酒样,其中两杯是相同的,要求品尝出其中哪两杯是相同的,不同的一杯与相同两杯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程度的大小,此法可测出评酒员的再现性和准确性。d、顺位品评法:将几种酒样分别在酒杯上做好记录,然后要求评酒员,按酒度高低或优劣,顺序排列。此法在我国各地评酒时采用,勾兑调味时也常用此法比较。

12,如何品酒

1、白酒品评法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3)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 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 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黄酒品评法 黄酒品评时基本上也分色、香、味、体(即风格)四个方面。 色 通过视觉对酒色进行评价,黄酒的颜色占10%的影响程度。好的黄酒必须是色正(橙黄、橙红、黄褐、红褐),透明清亮有光泽。黄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种原因增加的: (1)黄酒中混入铁离子则色泽加深。 (2)黄酒经日光照射而着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应。 (3)黄酒中氨基酸与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4)外加着色剂,如在酒中加入红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黄酒的香在品评中一般占25%的影响程度。好的黄酒,有一股强烈而优美的特殊芳香。构成黄酒香气的主要成分有醛类、酮类、氨基酸类、酯类、高级醇类等。 味 黄酒的味在品评中占有50%的比重。黄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涩等。黄酒应在优美香气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调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种口味,就会使酒出现过甜、过酸或有苦辣等感觉,影响酒的质量。一般好的黄酒必须是香味幽郁,质纯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鲜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谐,余味绵长。 体 体,即风格,是指黄酒组成的整体,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质(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质(醇、酸、酯、醛等)。由于黄酒生产过程中,原料、曲和工艺条件等不同,酒中组成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随着不同,因而可形成黄酒的各种不同特点的酒体。在评酒中黄酒的酒体占15%的影响程度。 感观鉴定时,由于黄酒的组成物质必然通过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来,所以必须通过观察酒色、闻酒香、尝酒味之后,才综合三个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断其酒体。现行黄酒品评一般采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评法 (1)干白葡萄酒 色麦秆黄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鲜怡悦的葡萄果香(品种香),兼有优美的酒香。果香和谐、细致,令人清心愉快,不能有醋的酸气味感。 味完整和谐、轻快爽口、舒适洁净。不应有重橡木桶味,不应有异杂味。 典型庆有清新、爽、利、愉、雅感,具有本类酒应有的风格。 (2)甜白葡萄酒 色麦秆黄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鲜怡悦的葡萄果香(品种香),有优美的酒香,果香和酒香配合和谐、细致、轻快,不应有醋的酸气感。 味甘绵适润,完整和谐,轻快爽口,舒适洁净。不应有橡木桶味及异杂味。 典型应有清新、爽、甘、愉、雅感。具有本类型酒应有的风格。 (3)干红葡萄酒 色近似红宝石色或本品种的颜色,不应有棕褐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鲜怡悦的葡萄果香及优美的酒香,香气谐调、馥郁、舒畅、不应有醋气感。 味酸、涩、利、甘、和谐、完美、丰满、醇厚、爽利、浓洌幽香。不应有氧化感及重橡木桶味感,不应有异杂味。 典型应有清、爽、馥、愉、醇、幽的味感及本品种的独特风格。 (4)甜红葡萄酒(包括山葡萄酒) 色红宝石色,可微带棕色或本品种的正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怡悦的果香及优美的酒香,香气谐调、馥郁、舒畅,不应有醋气感及焦糖气味。 味酸、涩、甘、甜、和谐、完美、丰满、醇厚爽利,浓洌香馥,爽而不薄,醇而 不烈,甜而不腻,馥而不艳。不应有氧化感及过重的橡木桶味,不应有异杂味。 典型应有爽、馥、酸、甜感,和谐统一,具有本品种的特殊风格。 (5)香槟酒 色鲜明、协调、光泽。 透明澄清、澈亮、无沉淀、无浮游物、无失光现象。 音响清脆、响亮。 香果香、酒香柔和、轻快、不具异臭,具有独特风格。 味纯正、协调、柔美、清爽、香馥、后味杀口,轻快,余香,无异味,有独特风格。 总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音响得分×15%+香得分×25%+味得分×40% (6)果酒 色鲜明、协调、光泽、无褪色、变色。 透明澄清,澈亮,无沉淀,无浮游物,无失光现象。 香具有原果香、酒香(配制酒具原果或植物芳香),柔协,浓馥持久,不具异臭,具有独特风味。 味纯正,完美协调、柔美、爽适,有余香,无异味,有独特风格。 总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香得分×35%+味得分×45% 4、啤酒品评法 (1)黄啤酒评分标准 色淡黄,带绿,淡黄,黄而不显暗色 透明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或沉淀物 泡沫泡沫高,持久(8-15°C,5min不消失)细腻、洁白、挂杯 香气有明显酒花香气、新鲜、无老化气味及生酒花气味 口味口味纯正、爽口、醇厚而杀口 (2)黑啤酒评分标准 色泽黑红或黑棕。 透明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或沉淀物。 香气有明显的麦芽香气,香正,无老化气味及不愉快的气味。(如:双乙酰气味、烟气味、酱油气味等) 口味口味纯正、爽口、醇厚而杀口。 甜味、焦糖味、后味苦、杂味等均不作为醇厚感,反正是不纯正、不爽口的表征。 参考资料:中华酒韵
很奇怪的问题,估计是发错地方了吧!!!

13,品酒须注意什么

如同我们东方社会文化的茶艺一样,在西方社会,品尝葡萄酒被视为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专业领域,是有优雅气质及尊重传统文化的表现。 在品酒中应该注意避免其他异味,例如香水味,烟味,使用干净无异味的器皿和光滑无色透明的高脚杯,然后将室温控制在合适的温度,最后再准备一个愉快的品酒心情去体验美妙的葡萄酒,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情绪会影响您的判断。 一、 品酒的时间 约于用餐前,早上11时为或傍晚6时都比较符合。 二、 光源 以自然阳光(光源)为最佳。 避免荧光性光源,这种光线会使红色像棕色或紫色。烛光可强化葡萄酒外观,在正式品酒场合里,用以观察葡萄酒的真正纯净度;并多数使用在酒窖内观察从酒桶里抽出的浅龄葡萄酒;或者在过酒、换瓶时使用。 三、 背景物 白色的背景物,用以衬托葡萄酒,观察其色泽。如:白色桌面或白纸等。 四、温度(室温、酒温) 1、室温 理想的品酒室温为18-20℃,湿度约60%,场内通风良好,不可吸烟,不能有异常气味(如香水味)。 2、酒温(酒杯的温度也应该与葡萄酒的温度相同) 饮用葡萄酒时,温度对酒香及人的味觉影响非常大。酒温太低,酒的芳香会被锁住无法释放,酒温过高侧会使酒精味太重,也有可能产生一些其他气味。适当地调整酒温可以发挥葡萄酒的特性(可修正葡萄酒本身的不足或缺陷)。 葡萄酒类型 温度(℃) 醇厚红葡萄酒 15—20 清淡红葡萄酒 12—14 干白葡萄酒、干性桃红葡萄酒 7—10 甜白葡萄酒 4—6 香槟、起泡葡萄酒 6—8 五、酒杯。 应根据要品评的葡萄酒准备所需的酒杯,并应准备水杯及装载吐出酒液的器皿。 1、 酒杯应当是清洁无色透明、无异味的,以便观察葡萄酒的颜色。 2、 品尝葡萄酒的酒杯:形状应当是郁金香型。杯的内部有较大面积,当摇动酒杯使酒液与空气接触时,葡萄酒液里的芳香物质挥发得更迅速;杯子内部到杯口有足够的空间让酒液的气味发展;杯口小于杯身,以便凝聚酒香;杯子带有高脚,捏住杯脚,避免手碰到杯身,让手的温度影响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 3、 品尝香槟及气泡葡萄酒的酒杯:形状纤长的(笛形)直身杯或敞口杯,其杯身可令酒中金黄色的气泡上升过程更长,不会轻易散掉,让人欣赏从杯体下部升腾至杯顶的气泡线条。 4、 品尝干邑及白兰地的酒杯:白兰地杯的杯身底部面积较大,便于持杯时用手心托住杯身,借助人的体温来加速酒的挥发,以获得更丰富的香气。 5、 另外还有适用于品尝其他葡萄酒的酒杯。 葡萄酒类型 适用的酒杯 1、白葡萄酒 小号郁金香型高脚杯(标准酒杯) 2、红葡萄酒 郁金香型高脚杯(波尔多酒杯与勃艮第酒杯) 3、香槟 (气泡葡萄酒) 香槟酒杯(杯身纤长的直身杯或敞口杯) 4、干邑及白兰地 白兰地杯(郁金香球型矮脚杯) 六、品酒的次序 品酒次序:先淡后醇,先新后陈,先白后红,先干后甜,先年份轻后老。 年份较差的葡萄酒,即使陈年时间较长,也应该安排在前面。 七、开瓶的时间和步骤 1、开瓶的时间 为了让葡萄酒在饮用时更能释放出其芳香,喝起来更柔顺,应预先开瓶让葡萄酒呼吸透气,稍微氧化。 葡萄酒类型 预先开瓶时间 清淡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 半小时 甜白葡萄酒或贵腐葡萄酒 1小时 一般的红葡萄酒 1-2小时 未到成熟期、单宁重的红葡萄酒 2小时 成熟期的红葡萄酒 半小时 2、开瓶的步骤 A. 静态葡萄酒的开瓶方法(切勿一边转动瓶身一边开酒) 1)瓶口向上,紧握酒瓶,用小刀沿着瓶颈突起的上沿(离瓶顶1/4寸)或瓶颈突起的下沿(离瓶顶1.5公分)处切入金属箔,旋转两次,每次180°。 (建议采取在离瓶顶1.5公分处割开金属箔的做法,这样可以防止酒液倒出后产生的倒流,比较符合卫生。) 2)将开瓶器的尖端抵住瓶塞的中心点插入,以拇指引导方向,顺时针轻轻转动开瓶器, 使开瓶器完全深入瓶塞。拔出软木塞时,应保持向正上方缓缓拔出,以避免瓶塞断裂。若是比较长的瓶塞,则应先拔出部分软木塞,再继续深入旋转开瓶器,然后再缓缓拔出整个瓶塞。 3)拔出瓶塞后,用清洁的口布小心把瓶口擦拭干净。 4)取出的瓶塞要保留,以便让客人嗅味,鉴别酒质和陈年时间,并可查看瓶塞上可能注明的生产年份、酒名等资料。 5)从酒桶中取出酒时要擦干瓶身再斟酒。 6)倒酒时从酒杯的中心倒入,倒满酒杯的1/4—1/3即可。 B. 香槟与起泡葡萄酒的开瓶方法 1)将瓶口的锡箔平整撕下。 2)左手握住瓶颈,用大拇指紧压瓶塞,右手小心拉出铁丝环,方向朝上倾斜成70度角,注意瓶口不能向人或电灯。左手拿着口布将瓶塞包紧,右手握瓶身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木塞徐徐往上移动,(移动瓶身时应注意瓶内的气压把瓶塞压迫突然往上冲出,要以左手按住瓶塞,避免发出突然的爆响),缓缓旋转瓶身,瓶塞便会轻轻弹出。 3)取出的瓶塞要保留,以便让客人嗅味,鉴别酒质和陈年时间,并可查看瓶塞上可能注明的生产年份、酒名等资料。 4)从酒桶中取出酒时要擦干瓶身再斟酒。 5)倒酒时沿杯壁倒入,倒满酒杯的1/2—2/3,以便观察酒色和气泡。(为免酒液溢出,可能要分两次倒酒,)
白酒品评法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3)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 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 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黄酒品评法 黄酒品评时基本上也分色、香、味、体(即风格)四个方面。 色 通过视觉对酒色进行评价,黄酒的颜色占10%的影响程度。好的黄酒必须是色正(橙黄、橙红、黄褐、红褐),透明清亮有光泽。黄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种原因增加的: (1)黄酒中混入铁离子则色泽加深。 (2)黄酒经日光照射而着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应。 (3)黄酒中氨基酸与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4)外加着色剂,如在酒中加入红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黄酒的香在品评中一般占25%的影响程度。好的黄酒,有一股强烈而优美的特殊芳香。构成黄酒香气的主要成分有醛类、酮类、氨基酸类、酯类、高级醇类等。 味 黄酒的味在品评中占有50%的比重。黄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涩等。黄酒应在优美香气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调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种口味,就会使酒出现过甜、过酸或有苦辣等感觉,影响酒的质量。一般好的黄酒必须是香味幽郁,质纯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鲜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谐,余味绵长。 体 体,即风格,是指黄酒组成的整体,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质(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质(醇、酸、酯、醛等)。由于黄酒生产过程中,原料、曲和工艺条件等不同,酒中组成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随着不同,因而可形成黄酒的各种不同特点的酒体。在评酒中黄酒的酒体占15%的影响程度。 感观鉴定时,由于黄酒的组成物质必然通过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来,所以必须通过观察酒色、闻酒香、尝酒味之后,才综合三个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断其酒体。现行黄酒品评一般采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评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