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百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代一斤白酒能卖多少钱,古代的酒多少钱一斤酒在古人生活中又有哪些作用呢

1,古代的酒多少钱一斤酒在古人生活中又有哪些作用呢

在古代,三斤粮食换一斤酒,古代的粮食在 不一样的年代粮食的价格也不一样,在古代评论大约一升15文,一升约1.25斤,一文等于现在的一毛钱,所以一斤酒是0.8升,一斤酒是12文,也就去一斤酒的价格是一块二。酒在古代生活中有很多作用,酒在古代有消愁的作用,有人心情不好了就会去酒馆喝酒壮胆,酒在古代也有消毒的作用,有人受伤了会用酒消毒防止感染,酒在古代还有壮胆的作用。人类从古代就开始酿酒了,也有很多人开设酒馆,尤其是古代离别时,都会喝酒送行。古人用酒来表达恋恋不舍的伤感,伤感之情借酒消愁,用酒来慰藉自己,心里的千辛万苦,辛苦离酸,只能用酒来消化。在古代打仗发现战乱或者打架的受伤的时候,或者在医学上,酒都用来消毒,但是它具有刺激性,所以现在人们就改造了,没有继续沿用。酒在古代还有壮胆的作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在边塞军营有很多给壮士壮胆的情况,为的是让他们战斗更加神勇。酒就是起了壮胆的作用。到现在酒还有很多的功能,比如应酬的时候,用酒助兴,在古代也有美女伴舞和好酒助兴的作用。古代帝王也用这儿来表达对其他国家的欢迎,如果有别的国家来友好的访问,国王就会设宴好酒助兴来表示欢迎。酒还有庆功的作用,在古代在战士打了胜仗就会在军营里互相喝酒庆功。

古代的酒多少钱一斤酒在古人生活中又有哪些作用呢

2,古代的酒什么价格

古代的酒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汉昭帝时征收酒税,每升酒卖四钱,一斗酒是四十钱。《九章算术》记载,汉宣帝时节,今有醇酒一斗,直钱五十;行酒一斗,直钱一十。但是上述两种记载,并非酒的市场价格,而是政府规定价格。用今天穿越的话说就是“计划经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这三百钱是艺术构造还是真实价格,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酒价格肯定是艺术构造:“金樽清酒斗十千”这个肯定是夸张。元代丞相脱脱是最出色的史学家之一,他所编撰的宋史金史辽史是中国第一套全面记录社会各方面的史书,这也是第一次有正史记录酒价:“小酒。其价自五钱至三十钱,有二十六等;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自八钱至四十八钱,有二十三等。”小酒乃是古代黄酒。非现代黄酒,度数很低,大酒,蒸馏酒,度数高,甚至有香型区别,工艺极高。后来发现的古籍善本《四明续志》上说的,在宋理宗时,庆元府(今宁波)煮酒“一瓶价约八百文,一瓶三升”貌似通货膨胀的厉害。元人刘诜的《万户酒歌》:“城中禁酿五十年,目断吹秫江东烟,务中税增价愈贵,举盏可尽官缗千。”可知元时开河变钞的通胀灾害,难怪元统一中国不到半个世纪就亡了。明代高启《京师苦寒》:“陌头酒价虽苦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贵,一斗三百谁能论”价格又降低三百文..........明末《行香子》有词:“浙右华亭,物价廉平。一道会,买个三升。打开瓶后,滑辣光馨。教君霎时饮,霎时醉,霎时醒。听得渊明,说与刘伶:这一瓶,约莫三斤。君还不信,把秤来称。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看来古代也有卖假酒的!!!!!!清苏州《吴县县志》:“每粳米一石得酒八十余斤,约卖银二两四五钱。"一斤二十五文,比今天的酒便宜O_O且又清末诸多记载,光绪十七至十九年为酒价最廉时,烧酒每斤四十余文。光绪二十年后,烧酒一斤就由百文增至二百文。宣统时最为昂贵而最为劣质。最后,由于各个朝代度量衡有误差,并不能100%说明各朝酒价区别,仅供参考全手工制作,采纳一下又不会烂醉。

古代的酒什么价格

3,在古代一斤酒值几个铜板

网上很多答案都感觉不靠谱,为了小说中写得比较合理,我去专门的查了一下,也顺便在这里回答一下,期望能方便后来者查阅(查这些破资料花了我几天的时间)。中所周知,出售酒的价格应该是成本+收益。先忽略掉收益不谈,我们先说成本,首先古代的酒大都是粮食酿造,所以我们要考虑粮食的价格,再者要考虑到人工的价格,其次则是税收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我曾查过资料,十八世纪末,粮食的价格大概是每升十文钱,而雇佣一个短工,薪资大概是每日20-60文,当然每个地方的环境不同,可能粮价和工薪也不同,丰年可能一升粮食只需要8文,荒年就能涨到二十多文。同样的道理,薪资也可能会因为工作职业和工作环境有所变化,例如我在某个资料上看到了,某个城市的短工日薪达到了一百文以上,也在某些资料中看到了某个城市因为失业人口太多,哪怕只是几文钱,也有人愿意做工(很多人做工时当工人,找不到活计就去当劫匪度日,这个来源于一段文字记载,具体忘了在哪了)。说到粮食酿酒,就不得不说出酒率,我在贴吧上去查找了酿酒,一位朋友第一次酿酒,得到了“...30斤高粱蒸馏出55度白酒16斤多。掐头3两...”的成绩。这还是蒸馏过的,明代之前,大多数人喝的都是没有经过蒸馏的低度酒,有资料提到水浒传中武松喝的酒是高度酒,这也是为何酒家自夸三碗不过岗的原因,如果推论正确,这至少说明了,高度酒是在明初时流传开来的,事实上网上也查到了高度酒是宋末元初时期出现的,不过资料也提到了或许是价格过于高昂的缘故,直到清朝才开始大规模地被市井之人所饮用。古代又有三斤粮食一斤酒的说法,不过显然这个应该是比较夸张的描述,应该是为了说明酿酒浪费粮食,不过古代的技术或许也达不到那位朋友第一次酿酒的出酒率,所以应该是在这两种之间,大概30斤出30斤10度左右的酒。查找资料,明代一升(1升=1035现代毫升)粮食大概是现在的0.6—0.9公斤左右。明清代一斤有说596.8克有说594.6克(《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认为明代一石重153.5斤,一斤重594.6克)我们就取的低一点0.6公斤方便计算,也就是说一升粮食约等于一斤(明清)粮食。现在比较明白了,10文钱的粮食可以得到1斤酒,而明代一斤=16两,去掉那些收益税务雇工等费用,大概可以卖到1文钱一两。根据简单计算明代一两=37克左右,乙醇密度为 0.791g/cm3 ,水的密度1g/cm3,忽略杂质。(37*0.1)/0.791+(37*0.9)=37.98毫升,也就是一两10度的酒是40毫升。假设一壶酒大概是200ml(淘宝上的古式酒壶),那么也就是5两5文钱,别忘了我们之前的粮食和出酒率选择的比较低,所以,最终价格可能是2文-5文。我们都读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其中有提到“...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里的碗也不会是大碗,现在一瓶啤酒300-500ml且1-2.x度,若是换成200ml的10度酒,怕是就要醉了闹事了,所以大抵是不会超过5两的,可以看出我们的估算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个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酒价,若是再往前,粮食价格会增高(清朝大规模种植高产作物拉低了粮价),但也不会太高(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也会增长),酒价也会增高(时间越早技术越低出酒率越低),货币价格越高(美洲白银明末开始大量流入,金属铜冶炼技术水平)。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估计,明末酒价10度五两大概2-3文,明初大概1-2文。当然酒的种类不同,价格也会有不小的差异,但不管怎么变,基本上也就是几文钱的价格,哪怕到了鲁迅那块,也不过涨到了十几文。小说里,可以写给小二丢出几个钱,毕竟铜钱,也有小平钱和折几钱的面值之分,完全可以糊弄过去。

在古代一斤酒值几个铜板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