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客家黄酒酿制多少白酒,客家黄酒的酿造工艺

本文目录一览

1,三斤黄酒等于多少白酒

以度数来说,1斤黄酒相当于3两白酒。一般黄酒的度数为14-20度,白酒的度数在38-60度之间。黄酒以15度为例,白酒以45度为例,即1斤黄酒相当于3两白酒。

三斤黄酒等于多少白酒

2,客家黄酒的酿造工艺

有掌勺经验的大厨都知道,绍兴花雕绝对不是最好的料酒。不可一世的上海人,不承认黄酒是客家人的绝活,改称为上海黄酒。只酿酒不喝酒,把红酒糟用活的却是福州人。总的来说,客家人的黄酒在烹饪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广东人的蟹黄鱼翅,在上桌时爱浇上一点洋人的白兰地,但是在烹煮时却是少不了黄酒的。黄酒堪称料酒之王。把黄酒发扬光大的是台湾人。台湾小吃风靡全球与客家文化脱不了关系。台湾小吃不是纯种的客家小吃,就是与福建小吃的结合体,外省食品想靠边站都没门。广式小吃逐渐受到排挤,香港点心师傅也在积极的接纳台湾小吃,准备来个“台为港用”。这些小吃中很关键的就是客家黄酒。香港的原住民,本来就是客家人,香港点心本来就离不开黄酒。客家媳妇一怀孕,婆婆就准备替她酿黄酒。客家婆娘坐月子,至少干掉二十个啤酒瓶的黄酒。孙儿满月那天,奶奶的任务就是为他酿酒,这酒可要存放十几年,为男孙酿的叫状元红,为女孙酿的就是女儿红。深圳在搞基建的时候,推土工人经常在老榕树底下推出一坛、一坛的美酒,可乐坏了。半夜三更到老树下扒酒,正是客家青年的最佳课外活动。客家黄酒的酿造工艺简单。主要材料就是糯米、酒曲(酿酒酵母)、红曲(红霉酵母)和水。所需要的器材就是一口蒸笼、一个酿酒的大坛子和装酒的瓶子。蒸糯米可是须要一些小技巧的。糯米一定要浸泡隔夜,所用的水最好是井水,自来水要放置隔夜,让水中的氯气挥发掉。泡糯米的黄水可千万不要倒掉,用来腌泡酸竹笋、咸芥菜可比一般的淘米水多一分甜味和香气。也可以加些蕹菜、豆芽、丁香、八角让它发酵成为腌渍臭豆腐的臭汤。蒸糯米最好用盛器装盛,加入比煮饭略少的水,三十分钟就能蒸熟了,要不然你可要蒸上五、六个小时。蒸好的糯米乘热倒在干净的桌面上摊凉。盛器中残留的米粒,用一点清水处理好,加到蒸好的糯米中。酵母菌有一千多种,酿酒用的酵母菌和做馒头的酵母菌是一样的,俗称为酿酒酵母或面包酵母,一般超市都有供应。酵母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氧气充裕的状态下,将淀粉糖分解为它所需要的能量,释放出二氧化碳,这就是为什么面包、馒头会松软充满汽泡。在缺氧的状态,酵母菌将淀粉糖转化为它所需要的能量时,释放的是酒精(乙醇)。酿酒不能完全没有空气,坛子中一定要留有三分之一的空间。传统封坛是用玉扣纸和黄泥,加上坛子是陶土做的,会有微量的空气渗入。现在多数用白钢桶或塑料桶,用塑料薄膜封口,塑料薄膜最好用绳子绑,不要用胶贴纸,保留一点空气渗透的空间。传统的酵母菌称为酒曲或酒饼。最好的酒饼产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这是连台湾客家人都承认的实事。沙巴州是个奇特的地方,客家文化的保留,比国内任何一个客家区域都要来的道地,至今每年都还举办客家山歌对唱会。我这个老福建就是在沙巴沾染了整身客家人的习气。我参观过当地酒饼的制作过程,是用野黄蜂的蜂王浆(白蜜)引菌。就是将蜂王浆加水和面,让它自然发酵。一般都是在夜里做,隔天加干面粉搓揉,捏成小饼状,中间戳个洞,晒干后用绳子串起来就成了。这是很科学的方法,蜂蜜杀菌,除了所需要的菌株外,一切杂菌都不能成活,所培养的菌种是最纯正的。我在纪录片中看过台湾人拿了湿面团到深山老林去引菌,到底能引些什么菌呢?又怎会有野黄蜂的蜂王浆中的酵母菌来的纯正呢?酿造黄酒所需要的第二个菌种是红曲(麯)。红曲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健脾、消食、活血、化瘀、收敛伤口等功能,尤其是对产后妇女的调养有着神奇的功效。客家婆娘产后一周就能参加劳作,这都是红曲的功劳。红曲要算福建南平生产的最好。红曲自然引种不容易,将现成的红曲米研粉加入泡水的糯米中,两天后沥水晒干,你就有永远用不完的红曲了。红曲水用来下碗猪肝汤,是补品中的极品。不过,还是卖现成的方便。有好的水才能酿出好的酒。好的啤酒要用一千尺以下的地下水来酿造,黄酒也一样。城市里没有井水,非得用自来水不可,自来水一定要放置隔夜,让水中的氯气挥发。一公斤糯米煮成的糯米饭允许加半公升的水。水加多了酒淡,加少了酵母菌的活动量不足出酒少。趁糯米饭还有些微温时,放入坛子中,加酵母、红曲(研成细末)、水拌匀,就可封坛了。发酵二十一天就够了,二十一天酵母菌的生命力最旺盛,时间长了,糖分被消化殆尽,酒质就变得不好。一公斤糯米配一小茶匙的酵母粉,一大汤匙的红曲米就够了。起酒时最忌挤压,用筛子将酒好酒糟分开,酒糟不宜滤得过干,酒糟是很好的食材,用盒子贮存在冰箱中慢慢吃,弄个酒糟鸡、酒糟汤圆、酒糟馒头什么的,或加冰块、糖浆就这么吃,有助提升免疫能力。浑酒就让它在锅子里或玻璃瓶里慢慢沉淀,两天后,将清酒倒入啤酒瓶内封紧,空气尽量减少。刚酿好的黄酒不好喝,用来烧菜还可以。黄酒一定要让它醇化,醇化过程最少三个月,十五年最理想,这种酒就叫做“醪”,是非蒸馏酒中的极品,也就是所谓的“状元红”、“女儿红”。黄酒不需要煮,一煮酒精和二氧化碳就流失了,但要确保不受杂菌感染,一切过程中所有的器皿和双手都要干净。要提升酒精浓度,可适量的加点黑糖(原蔗糖)。我个人的配方是一公斤糯米加一百克黑糖、一百克新疆青葡萄干,喝起来还真有一点红酒的味道。加茉莉、桂花、菊花酿出来的就是香酒。新起的黄酒,可以直接泡药。十全、八珍、六味都可以泡酒。最好依个人的状况,请医师为你开个方子。两公升的黄酒,泡五十克的生田七粉,是我对治心脏病的养生方。?

客家黄酒的酿造工艺

3,一瓶黄酒等于多少白酒

一瓶500ml的黄酒等于10两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所以酒精度数普遍都比较低,一般都在15-16度。通常白酒的度数在45度左右,黄酒15度左右,以此为例,一瓶500ml的黄酒等于10两白酒。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一瓶黄酒等于多少白酒

4,1斤黄酒相当于几两白酒

一斤黄酒等于一斤白酒。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相关知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黄酒品种琳琅满目。酒的名称更是丰富多彩。最为常见的是按酒的产地来命名。如房县黄酒、代州黄酒、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陵酒、河南双黄酒等。这种分法在古代较为普遍。还有一种是按某种类型酒的代表作为分类的依据,如“加饭酒”,往往是半干型黄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封缸酒”(绍兴地区又称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浓甜型黄酒;“善酿酒”表示半甜酒。还有的按酒的外观(如颜色、浊度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酒

5,一斤黄酒等于多少白酒

一斤黄酒等于一斤白酒。黄酒(Yellow Rice Wine/Shaoxing Wine[1]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山东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吴江的吴宫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黄酒;上海老酒、鹤壁豫鹤双黄、福建闽安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江苏金坛和丹阳的封缸酒、河南双黄酒、广东客家娘酒、张家口北宗黄酒和绍兴加饭酒(花雕酒等)、广东珍珠红酒等。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2]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6,3斤黄酒等于多少白酒

3斤黄酒等于1斤白酒。1斤黄酒相当于3两白酒。一般黄酒的度数为14-20度,白酒的度数在38-60度之间。黄酒以15度为例,白酒以45度为例,即1斤黄酒相当于3两多白酒。黄酒属于低度酿造酒,白酒属于高度酒,即烈酒,则3斤黄酒等于1斤白酒。江苏地区销售的白酒大多在42到48度的洒精度白酒,黄酒的酒精度大约是15度左右,因为黄酒品牌不同,质量档次差距大,洒精度数也相差。黄酒的实用指南黄酒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酒曲及酒药等共同作用而酿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但浓度很低,一般为8%到20%,很适应当今人们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而对饮料酒品质的要求,适于各类人群饮用。黄酒饮法有多种多样,冬天宜热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会使黄酒变得温和柔顺,更能享受到黄酒的醇香,驱寒暖身的效果也更佳,夏天在甜黄酒中加冰块或冰冻苏打水,不仅可以降低酒精度,而且清凉爽口。一般黄酒烫热喝较常见。原因是黄酒中还含有极微量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物质的残留量,人们一般将黄酒隔水烫到60到70度左右再喝,因为醛、醚等有机物的沸点较低。一般在20到35度左右,即使对甲醇也不过65度,所以其中所含的这些极微量的有机物,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黄酒中所含的脂类芳香物随温度升高而蒸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