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朋友圈赞红星二锅头酒厂怎么写
用子弹放倒敌人,用二锅头放倒兄弟。,周末如约而至,与好友相约小酌是最快乐的事。红星二锅头酒厂如今品牌地位,更大更强,酒味醇香浓厚,让干杯成为周末的解放宣言。没有酒,说不好故事,红星二锅头让我们敬兄弟,敬自己吧。,,作为北京特产,红星一直引领二锅头品类的发展,坚守,品质是红星品牌的生命线,在历次国家质量抽检中均为合格产品,荣获多项优质产品称号,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充分信赖,也成为老百姓认可的,放心酒。
2,石花酒的所获荣誉
1980年,石花酒厂生产的“石花大曲”获得全省第一名;“石花特曲”酒获得全省第二名;1983年,石花酒厂生产的石花大曲获得全省清香型白酒评比第一名;1985年,石花酒厂生产的“石花大曲”、“石花特曲”双双被评为全省清香型白酒第一名;1986年,石花特曲获得全省清香型白酒第二名;1987年,石花大曲再获全省清香白酒质量第一名;同年举办的全省白酒感官评比中位列全省第二名; 对于石花酒厂和王万才本人,1987都是难忘的年份,这一年,在全省130多家白酒生产厂家中,石花酒厂生产的“石花大曲”、“承恩大曲”等三种产品夺得三个第一名,成为本届评酒会的明星。《消费时报》、《湖北日报》、《轻工报》、《襄樊日报》和多家电台对这个消息进行了报道。这时候的中国消费市场,广告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南方一批先知先觉的沿海企业已经懂得用广告诱导消费者,而内地的几乎所有企业仍处在被动的依赖新闻报道上。不过这时候的新闻媒体还因其自身的公正性在受众中尚有较高的权威性。权威机构组织的质量评比加上新闻媒体的权威报道,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王万才的聪明得到验证,高度重视评酒评奖活动的思路得到回报。1987年是石花酒开始步入快速上升时期的开端,这一年,石花系列酒不仅牢固的占据着已有的市场份额,并且不断开疆拓土,扩大销路。不仅国内20多个省份都有了石花酒的订单,而且走出了国门,石花系列18个品种行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新闻媒体把王万才炒成“酒王”(资料来源于石花酒厂报刊剪辑)从这年开始,新闻媒体开始关注石花酒厂,酒厂厂长王万才也因为获得省劳模称号开始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媒体从简单、客观的报道石花酒的各种产品和荣誉演变为主动宣传厂长王万才本人。地方报纸开始不惜版面、连篇累牍刊发王万才和石花酒的文章。1988 年3月29日《襄樊日报》发表《运筹帷幄儒将风》的长篇通讯;同年5月4日,《襄樊日报》再次发表通讯文章《美酒酿成不自醉,改革路上进一程——记石花酒厂厂长、省劳模王万才》;1988年8月19日,《湖北日报》刊登了《石花大曲溯源》的文章,详尽叙述了龙王四太子与石花酒厂“双泉井” 的关联传说。省报为一家企业产品公开刊发明显带有神话传说的文章并不多见,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这篇文章出台的内幕,但凭这一点足可以证明当时石花酒在省内的地位。1988年9月26日,也就是神话传说发表一月之后,《湖北日报》再次刊发石花酒厂的报道《石花酒香飘海内外的秘诀》;1988 年10月5日,即《石花酒香飘海内外的秘诀》发表10天之后,《湖北日报》再次刊发《谷城石花酒厂向技改要效益》新闻综述性文章;1988年11月13 日,即上篇文章发表后不到一月,《湖北日报》在“改革者足迹”栏目里,刊发了题为《1351工程录——记石花酒厂厂长王万才》的长文;此后的5年间,关于王万才的名字高密度的出现在全国各种媒体上——1989年5月,《长江文艺》刊发报告王万才的报告文学《1351工程》;《襄樊日报》连载描写王万才个人事迹的长篇通讯《石花酒王》;市委组织部一位干部编写的一本叫着《汉江潮》的书将描写王万才的《石花酒王》收录在显要位置;1989年1月11日,《消费时报》刊发了《石花溢香,华夏扬名——湖北石花酒厂纪实》的通讯;1989年7月19日的《消费时报》以头版位置刊发了“构建工作一体化格局——湖北石花酒厂政治思想工作纪实”的长文;1990年1月11日,《襄樊日报》报道了王万才同县政府签订承包经营责任合同的消息;1990年,北京《经济通讯》杂志发表《走在青山绿水间》的长篇通讯;1992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消息《石花酒厂荣获轻工部双奖》;1992年《襄樊日报》公布了襄樊市首届知名商标评选结果:石花酒、金蝶香烟成为包括随州在内的700多万襄樊人公认的最知名品牌;那篇《酿成美酒不自醉》的文章在各种报刊转载使王万才意识到了广告的作用,王万才开始在《湖北日报》和《襄樊日报》、湖北电视台、襄樊电视台做石花系列酒广告,广告词简洁明快“喝酒选最佳,好酒在石花!湖北石花酿酒厂厂址:谷城县石花镇,厂长王万才。”王万才的知名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人做过这样的判断,在外地,王万才知名度超过了当地的省长、市长、县长,在襄樊和谷城,则家喻户晓,妇孺皆知。1987年元旦春节期间,襄樊市公共关系协会与市经委、市文联联合举办的“襄樊市文艺家企业家新春联谊会”,纪念品由石花酒厂独家赞助,每人送一盒精装小瓶礼品酒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著名书法家王树人、涂延多等襄樊名士均为石花酒题写过商标,并收藏有各个时期的石花系列酒样品。 石花酒厂的名声随着王万才同步提升。为了扩大影响,王万才与《襄樊日报》等媒体共同发起各种社会活动、以石花酒为专题的征文以及以“石花酒”冠名的各种征文。笔者至今仍记得读过的两篇记忆最深的关于石花酒的获奖征文:一篇写的是两个谷城藉士兵在东北黑河的战友家作客,主人声言要用自己认为最好的酒招待客人,两个谷城战士猜了许多名酒均未猜中,最后主人拿出来的却是战士家乡的“石花大曲”,两个战士“他乡遇知音”,感动得抱着酒瓶泪如泉涌,开怀畅饮,回连队正赶上大比武,趁着石花酒的魅力充分施展才华,结果双双争得总分第一受到连队嘉奖……另一篇则更带传奇色彩,说是一个老农去看女儿,女婿拿出当时最好的石花大曲招待岳父,老岳父贪恋好酒喝成一个“醉八仙”,不顾女儿劝阻执意要回家。路上晚风吹拂,酒力发作,腾云驾雾般醉倒在一口长满野花的荷塘边,却自以为到境,在幸福中一觉酣睡至天明。醒来后方记起昨日在女婿家喝酒之事,好生奇怪,背起布袋欲走时却被什么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大吃一惊,他昨夜睡过的草地上躺满了一地老鳖(甲鱼),原来自己醉酒之后躺在荷塘边,散发的酒香吸引了满塘的老鳖争相爬上岸来,老汉身上散发的酒香使老鳖们醉卧花丛,在当时野生甲鱼已卖到100多元一斤,老汉喜出望外,将老鳖们一一请进布袋,回家一称竟有80余斤,老汉背到镇上餐馆卖了8000多元,然后赶到石花酒厂又买了一箱上好的石花酒作为对石花酒厂的答谢……记得这些征文曾引起了一些争议,因为第一篇故事尚有可信感人之处,第二篇便有些近于聊斋故事的荒唐。但评奖标准是受酒厂左右的,只要王万才认为是好文章便给发奖金。这也是王万才的聪明之处,他要的就是别人的争论,有争论就说明有人关注,关注文章就是关注石花酒,这种争论无形中加深了对石花酒的印象。在当时本地的广告业刚刚起步,这些广告意图十分明显的征文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亦真亦幻难区分的效果使其广告效应成倍的放大,无形中增加了石花酒的魅力。石花酒厂开始步入她的辉煌时期。石花酒销售量成倍增长,不仅市场占有率高居不下,而且还为武汉“黄鹤楼”和上海酒厂和一些知名品牌白酒厂家提供基酒,许多包装精美的名酒都是用石花酒酿制的基酒勾兑而成。《谷城日报》副总编帅瑜满怀激情写出的长篇通讯《你与石花酒齐名》先后在各种媒体发表、转载;文中列举的闪光的数字更让人兴奋不已——1987年,石花酒厂年产白酒为3600 吨,上交利税212万元;在全省白酒行业占第5位;1990年生产白酒4800吨,上交利税325万元;跃居湖北全省白酒行业第三位;1992年,石花酒销售达到鼎盛时期,当年上交利税突破1000万元大关,成为谷城县财政的支柱型企业。这年5月,王万才继湖北省劳动模范之后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也是他一生获得的最高荣誉。王万才的个人知名度与石花酒的广告效应同步攀升,谷城县委机关报对石花酒厂和王万才的报道更是频繁,省报、市报、县报的记者穿梭般往来,省报每月都有关于石花酒厂的消息,《襄樊日报》隔三岔五就有关于石花酒厂的报道或广告,《谷城日报》几乎天天有石花酒厂或王万才个人的动态,酒厂通讯员涂明春成了厂里的专职“新闻部长”,每天拿着不同的稿子往返于襄樊与谷城之间,成为两级党报上稿率最高的通讯员。直线上升的税利使石花酒厂和王万才的地位扶摇直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活动都喜欢选择石花酒厂作为示范试点。那个时期,王万才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各级报社记者们的新闻由头,石花酒厂的每项工作都可能成为指导全县的经验加以推广。许多经验由县委的笔杆子加工后不断见诸上至《人民日报》下至《谷城日报》的各级重要报纸。“五一奖章”的获得、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报刊媒体轰炸性的渲染,使王万才从《美酒酿成不自醉》的优秀厂长很快升格为“石花酒王”。声名达到极至。渐渐地,“石花酒王”取代了王万才的名字,石花酒厂甚至被“石花酒王”个人的光辉渐渐遮盖。石花酒和王万才都走到了生命的巅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