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代白酒什么样子,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有区别吗度数高吗

1,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有区别吗度数高吗

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当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而且古代的酒度数其实并不算是特别的高。01、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在种类上其实是有一定差别的。现在的酒种类是非常多的,不过大致上我们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白酒,红酒,还有啤酒,当然了,像一些水果酒之类的我们就不谈了。但是在古代的时候,酒就没有这么多的分类了,通常就只有白酒一种。而且古代的白酒全部都是由粮食酿制而成的,在古代一开始其实只有米谷,所以最初的时候,古代的酒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米酒。02、古代的酒和现在的酒在度数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众所周知,现在的酒度数都是特别的高,动不动就是50多度,就算你酒量再好,喝不了多少酒可能就会倒下了。但是在古代却不一样,古代由于酿酒的技术并不是特别的高超,所以通常酒的度数也就在10度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古代人酒量特别好的原因,动不动就是喝好几大碗,甚至是喝好几十碗,说白了就是因为古代的白酒度数很低,就相当于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啤酒一样,大家想想看,现在社会当中喝个几大碗啤酒不也是正常现象吗?03、古代酒和现代酒的质量也是不一样的。古代酒的质量肯定是比不上现在酒的质量了,不过随着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酒的质量肯定也是越来越好。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武松在打虎的时候是喝了70碗酒,放在现代社会当中,如果喝70万白酒那是什么概念,恐怕人早就被喝死了。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古代的酒质量其实也就一般般,根本就没有办法和现代社会的酒相对比。

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有区别吗度数高吗

2,古人喝的酒是现在的白酒吗白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古代人喝的并不是现代的白酒,而是黄酒。因为古时候人们的酿酒技术比较落后,酿出了的酒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额米有经过蒸馏,所以呈黄色液体。至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蒸馏技术酿出的白酒,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为什么能断定古代人喝的是黄酒而不是白酒呢?原因很简单,看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都知道,剧中的英雄人物,大多数都有在客栈喝酒的场景,可他们喝酒和我们现在的喝酒不一样。我们是倒酒后即可一饮而尽,而他们还要煮上一煮。因为那时候的他们喝的还是黄酒,只是经过了一个步骤酿出的酒,杂质比较多,所以需要通过煮酒将其中的乙醇以及其它杂质蒸发掉,才不至于中毒。而且煮过后的酒喝起来口感也比较好,喝醉了以后头也不会疼痛。所以古时候都喜欢煮酒论英雄,或者窗下煮酒对饮。至于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白酒,那还真不知道,历史上也没有明确记载,酒这个东西在皇帝时期就出现了,经过千年的演化过后,才有了酿酒的蒸馏技术,这种白酒与之前的黄酒是有一定的区别。首先在其颜色上,它不在是黄色,而是白色,所以称之为白酒,其次他口感也更好,不用再费心煮酒也能喝下,而且不会中毒。所以渐渐的,就没人在煮酒了,因为不管煮不煮,酒的口感都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已经没办法判定白酒出现的确切年代,但是酒文化在我们国历史长河中历经千年,衍生出了很多类别的酒,比如说高粱酒、果酒、白酒等等,甚至还形成了独特的酒桌文化。就算目前的酒桌文化不太让人喜欢,但是它也算是我国历史文化标志之一。

古人喝的酒是现在的白酒吗白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3,古代时期古人喝的酒和现在的酒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酒和现在的酒不一样,古代都是酿造酒,酒精度很低,发酵过了会酸化成醋。因为度数较低,一般饮用量较大,天气寒冷时不得不加热饮用,当然加热的目的不止如此,酿造酒加热味道更醇美,而且口感度数会高些。《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说明我国酿酒工艺在古代便已掌握,只是工艺没有现在的成熟。古人应该是用蘖酿出的酒,是一种甜酒,酒精度很低,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有些会加入草药,味道要更辛辣些,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酒度数约有50% 左右,这都是后来的了。所以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如三国时期喝的都是十几度的黄酒,类似现在的啤酒,所以才有千杯不醉呀!现代意义的白酒一般只蒸馏酒,度数在40-70度之间,因为酒性较烈,饮用量也小,所以现在很少有人再加热饮用,不过一些老人还有饮用温酒的习惯。这种酒一般认为是元代开始出现的,宋朝时梁山好汉动不动几大碗或者是整葫芦的酒一饮而尽,估计都是酿造的的低度酒,武松景阳冈喝过十八大腕,要是50度的蒸馏酒,估计早就酒精中毒而死了。其实,古代的酒和现在的糯米酒相似,就是所谓的水酒或者是米酒,度数较低,在我国南方的很多地方,逢年过节总是自酿一些糯米酒。虽然古代的酒和现在的白酒有一些不同,但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酒文化却是不容小觑的。

古代时期古人喝的酒和现在的酒有什么区别

4,古代喝的白酒和现在的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白酒就和现在的酒酿差不多,酒精含量很少,现在的白酒指烧酒、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白酒的名称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5,古代的酒是什么样子的

横跨汴河水道的虹桥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河道两旁的邸店、茶坊、青楼、商铺,犹如乱花入眼,应接不暇,无不彰显宋朝的繁荣盛极。而这些繁华不过一席陪衬,《清明上河图》中最亮眼之处,还属那大大小小歌舞升平的酒肆,不同于城郊的脚店,城内的七十二户正店是宋朝,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文人骚客,谈古论今、娱乐消遣的重要场所,就连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的名著——《水浒传》中,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折点也都是在酒楼开场。?1?3宋都御街,酒家林立,绣旗相招,颇有遮天蔽日之势。其中龙头当属白矾楼,三楼相高,五楼相向,参差错落。楼宇之间,飞桥栏槛,明暗相通,屋顶采用“歇山式”,檐角上翘,远观时“如鸟斯革,如翼斯飞”,西楼作为主体,甚至可以俯瞰宋朝皇宫。门口朱红的杈子拦住了车马行人,彩楼欢门的檐上扎着山形的花架,其间形象生动的点缀着花鸟饰物,檐下垂挂的彩色流苏迎风而动。酒楼内有厅院,廊庑掩映,五步一室,十步一阁,修竹夹?ǎ?剂衷呀祝?耗袂锊酰???嘈??沽闭谀唬?闫?留粒?隹吐渥?螅?阌写道????簦?垩?绦渲?枰怨┕凵停?靖羯让呕?值母笞永铮?局试沧郎希?莆此椭粒?阌小翱床恕保??举杯,又换“细菜”,这些都由酒保穿梭其中频繁更替,逢迎讨巧之至。?1?3而至于其中最重要的美酒,若要一一详述,就得另行开文记叙,因为实在是争奇斗艳,各有千秋,至于品质之上成,种类之繁多,更是令人惊叹。白矾楼的眉寿,忻乐楼的仙醒,清风楼的玉髓,高阳店的流霞,会仙楼的玉醋,八仙楼的仙酵,时楼的碧光,班楼的琼波,中山园子正店的千日春,还有烫热来吃的剑南烧春??不胜枚举。?1?3若论佳酿,皇室贵胄何等骄矜,又如何肯委屈自己输给民间,如此杯中物自然少不了自行酿造,珍藏密敛,皇帝御用的有:蔷薇露酒、流香酒、鹿头酒;后宫、宗室及权臣自藏的有:高太皇的香泉,向太后的天醇,郑皇后的坤仪,郓王的琼腴,嘉王的琬醑,蔡太师的庆会,王太傅的膏露???1?3之前赘述,都是宋朝酒文化的真实再现。酒,似乎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都未曾缺席。?1?3夏朝便出现了酿酒始祖杜康,商朝时期,纣王的酒池肉林,展现出了饮酒风气在上层阶级的普遍与盛行,魏晋风范中,竹林七贤终日饮酒纵歌,肆意酣畅,北宋时期,宋太祖更是杯酒释兵权,可见酒在历史中也同样大放异彩,古代不论亲朋聚会,婚丧嫁娶,祭祀朝拜均离不开酒的存在,酒甚至成为了一种礼节的象征。不论男女老少,闲时或月下小酌或交杯畅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夫君赵明诚最乐在其中的游戏便是行酒令,并由此作出不少精妙诗篇。?1?3但古人饮酒往往用斗来计量,如西汉开国元勋樊哙,在鸿门宴上立饮斗卮酒,剑切啖彘肩,唐代诗仙李白,曾被杜甫笑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宋将曹瀚,饮酒数斗后仍能“奏事上前,数十条,皆默识不少差。”莫不是,古人酒量如此高超,令今人望尘莫及?其实,现实却并没有那么夸张,古代的酒,因为提取纯度不高,多为浊酒,颜色为浅绿,黄者为上等。这是因为酿酒时多有细菌、微生物侵入或装酒器皿为铜器其铜绿渗透至酒中所致,而酒面也常漂浮杂质,像白蚁一样,所以又名“绿蚁酒”,这种酒大概类似如今的醪糟,略有酒味,价格便宜且容易酸败,古人诗中“虽无挥金事,浊酒聊以待”,“默默平沙初落雁,黄花浊酒情何限。”等提到的浊酒便是此物。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更注重品质,那么便会制作出较之上等的黄酒,极品为琥珀色,味道甘甜,名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便是形容此酒,但是这种酒的价格要比前述的绿蚁酒高出许多:“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美酒的价格相当于千金的皮裘,可见寻常人家是无法饮用的。而这些酒的度数就不堪一提了,甚至不如今天的啤酒,烈酒即如今的蒸馏白酒的出现,至少在南宋以后了,所以《水浒传》中武松喝下十八碗的“三碗不过岗”,对于现代人来说,想必也不过是付之一笑罢了。?1?32003年6月21日,在西安市北郊出土的汉代高级贵族墓葬中发现的凤首铜钟里便盛放着26公斤青绿色的古酒,历经两千多年的美酒仍旧香气四溢,酒香醉人。?1?3除了粮食酿造的酒,古人也不会放过肉类、水果、花卉和乳品,常见的便有“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洞庭春色”黄柑酒、椰子酒、梨酒、青梅酒、荔枝酒、海棠酒、“他乡共饮金菊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菊花酒、“酿造时放入羊肉口感甘滑”羊羔酒、醍醐酒、鸡子黄酒???1?3如果生活在古代唐朝,或许你此时正满脸惬意的跪坐榻上,听着丝竹管弦,抿着果酒,遥望杜甫用当时的普通话吟诵绝句“两嘎黄列忙翠柳,一行爸落党蹭滕。相寒瑟冷岑秋雪,门爸东挪么里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酒家门前那位皓腕凝霜雪的老板娘正热情的招揽着络绎不绝的宾客??

6,澄怀说酒事丨上古时期的酒是啥样的

上古的酒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又是如何酿制的呢?尽管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出土的酿造器具加以推测分析。1979年,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了距今五千年的成套酿酒器具,为掲开当时的酿酒技术之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这套酿酒器具包括煮料用的陶鼎,发酵用的大口尊,滤酒用的漏缸,贮酒用的陶瓮,同处还发现了饮酒器具,如单耳杯、解形杯、高柄杯等,共计100余件。据考古人员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位职业酿酒者。 1974年和1985年,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发现了一处完整的商代中期酿酒作坊。设施也类似于上述大汶口文化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酿酒器具中,都有陶鼎或将军盔之类的煮料用具,说明原料是煮熟后才酿造的。经过蒸熟的原料,便于微生物的作用,制成酒曲;也便于被酶所分解,发酵成酒,再经过滤,滤去酒糟,得到酒液(也不排除制成的酒醪直接食用)。 可以推测,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采用酒曲酒的方式,酿酒工艺也比较完善,大致包括谷物蒸煮、发酵、过滤、酒等几个过程。 有关酿酒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周礼》之中。 《周礼》是先秦古籍,著名的典籍“十三经”之一,此书记载了周代的社会制度、典章文物、审美写尚和工艺水平等,也透露出当时的酒业状况。《周礼?天官》记载:“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八人。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也就是说,西周王朝建立了一整套机构对酸酒、用酒进行严格的管理。“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为公酒者,亦如之”,意思是说,酒正掌管有关酒的一切政令,根据造酒的法式拨给酒人各种制酒的材料,凡是乡射饮酒等公事所需的酒,也照此办理。可见,这套机构中,有专业的技术人オ、固定的酸酒法式、原料供应的措施等一系列制度。 那么,当时造的是什么酒呢?《周礼天官》是这样说的:“辨五齐之名,一日泛齐,二日醴齐,三日盎齐,四日绳齐,五日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日事酒,二日昔酒,三日清酒”。所谓“五齐”“三酒”,就是当时制作的各类米酒,总体上分为两类:“五齐”是类,齐和斋,在古代是同一个字,齐就是斋祭的意思,“五齐”就是用以祭祀的五种不同规格的酒,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酒味薄而未经过滤,仅供祭祀所用,摆摆样子的。“三酒”,则是经过过滤,供人饮用的酒。 具体地说,泛齐,就是糟滓上浮的薄酒,如同现在不去的老白酒。醴齐,是汁滓相和的薄酒,麴多米少,一宿而熟,味道有点甜,就像现在的甜酒酿。盎齐,是酒液呈白色的浊酒。缇齐,为酒液红色的浊酒。沈齐,则是糟滓下沉,酒汁成清水状的稍清之酒。 “三酒”,是供人饮用之酒,事酒,即临事而酿之酒,也就是供节令,典礼,祭祀所需,随时可酿可饮的新酒,储藏时间不宜过长,容易发酵变质。黄酒,是酿制时间较久的酒,冬酿春熟,比昔酒更醇厚,更清冽。 这说明,西周时期的酿酒技术已经比较完善。因为在远古很长一短时期,酒和酒槽不是经过分离就直接食用的。如今,这类浑浊的薄酒“五齐”,仅仅作为祭祀的摆设,人们饮用的,是较为精制的“三酒”。20世纪80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了两瓶古酒,距今已有2200年左右,分别贮藏在一圆一扁的青铜瓶里,共约10多斤,一种为黛绿色,一种为陈酿美酒,如果不是高超的工艺酿造出高度精纯优异的曲酒,怎么能存放2200多年而不变质呢。可是,在我国古籍中根本找不出类似记载,说明在酒的问题上,还有不少有趣的、难解的谜。 三酒之类的制作过程,可以参看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的一幅庖厨图。图中部分画面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酿酒情况:一人跪着捣碎曲块,旁有一口陶缸用以浸泡曲末,一人在加柴烧饭,一人劈柴,一人在甑旁拨弄米饭,一人负责将曲汁过滤到米饭中去,并把发酵醪拌匀。有两人负责酒的过滤,还有ー人拿着勺子,大概是要把酒液装入酒瓶。下面是发酵用的大酒缸,都安放在酒垆之中。大概有一人偷喝了酒,被人发现后,正在挨揍。滤酒的材料可能用绢袋,用手挤干。过滤后的酒放入小口瓶,进一步陈酿。 专家依据此图设想东汉时期酿酒的工艺程序为: 酒曲块----捣碎----浸曲----过滤曲汁 酿酒原料----蒸熟----冷却----入大口缸发酵(酒垆)---过滤---入小口酒瓶 澄怀认为:中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这对造酒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中国先人从自发地利用微生物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条件选优限劣而制造酒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可以说,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