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矿泉水温度适宜,喝着痛快,想喝多少随便。原来是这个人随身携带的茶杯里装的就是酒,当他揭开茶杯盖喝它时,酒气就香出来了,同时,也让我知道了这个人早已把酒当茶水喝,再也从不喝水了的故事,史料上的古人,不仅能喝得了,而且喝完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1、有些人为什么喝白酒时要喝矿泉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依然是五条理由,看看有没有道理。头条,可以降度,其实低度酒多是采用,高度酒加水的工艺。只不过大厂出品的纯粮酒,又进一步勾调,使味道香醇均匀,坐在酒场上,没有勾调的条件,直接往白酒里加水,不失一条降度的捷径。次头条,可以快谢,因为矿泉水的介入,酒融进血液后,被有限地稀释了。这样以来的好处是,可是加速代谢的速度,把酒融解并代进沟里去,
理论上讲,可以解酒,不容易喝多喝醉。三条:可以代茶,所谓代茶,是如我一族的习惯。怎么讲?《木空酒语》讲,茶能解酒是误传,相反茶中碱与酒中有关物反应,更易喝难受,而喝矿泉水,虽不是解酒药,但能缓冲与酒的反应。倒二条:可以顺嘴,也就是说矿泉水温度适宜,喝着痛快,想喝多少随便。尤其性子急者,喝热水嫌热,耐不住性子,不得不选喝矿泉水,
2、汉代人喝得什么酒,高度白酒?低度米酒?还是其它什么酒?
我国有非常悠久的酒文化,从夏商周的上古时期开始就有“杜康造酒”的传说,不过,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的话,古人的酒量似乎一直是个谜。印象里,很多古人喝酒就跟喝水一样,那酒量真的是高得离谱,话说回来,古人喝的酒跟咱们现在喝的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酒大多都是低度发酵酒,并非高纯度的蒸馏酒,因此古代很多“海量”之人,实际上根本经不住现代的酒水。
史料记载当中,汉朝名将韩延寿,可以“饮酒石余”,而于定国则是“食酒至数石不乱”,古代一石的量是非常吓人的,别说这么多酒,就是喝这么多水都很难受,然而史料上的古人,不仅能喝得了,而且喝完跟个没事儿人一样。事实上,这些海量的古人所饮的,全都不是如今流行的蒸馏酒,从上古先秦到元朝之前,国人主要流行饮用的,几乎都是低度的发酵酒,酒精度数通常在十度之内,
最初的酿酒传说,就是说因为发现堆积在一起的果实还有被水泡了的粮食,就逐渐产生出酒精等物质,这个过程也就是发酵,人们偶然之间,发现了酒。对于发酵来说,酒精度数不能高,一旦超过十度,就会停止发酵,通常来说,用同等的粮食酿酒,出酒量越低,说明其度数越高,在古代超过十度的酒都被称作是上品,价格是相当不菲的,因为上好的酒,需要消耗很多的粮食。
《汉书》当中记载,西汉时期的酿酒情况是“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而后来的东汉就发展成“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樽”,度数明显有了上升,古人形容度数高的酒是“美酒为毒”,并且价格也很贵。汉朝时期,北方人主要用高粱、粟米酿酒,而南方则使用稻谷,当时的粮食产量仍旧是比较低的,因此需要消耗众多粮食才能酿的酒,即便度数低,还是很贵,
因为酿酒技术的差异,古代的发酵酒,其实更像是如今的酒酿之类,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是非常低的,这跟后来出现的蒸馏酒,完全是两码事。宋元时代,蒸馏酒出现,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将酒精分离,提高酒精度数,汉朝距离蒸馏酒出现的时代,有千年岁月,当时根本就没什么高度的酒,再怎么高也不会超过二十度,喝多了喝得肚子胀,倒是比醉酒的可能性更大。
3、酒量厉害的人,真的可以拿白酒当水喝吗?你怎么看?
即使酒量厉害,过度饮酒也会对身体有危害,消化系统过量饮酒对胃的影响酒精在进入消化道之后,首先就经过胃部的消化继而在消化系统进行吸收入血,所以酒精对胃的影响显然不容忽视。不同的饮酒类型与胃癌的联系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饮烈性酒的危险性高于饮啤酒,在食管癌患者中,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者仅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