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工业术语GBT15109-2008》3.4.56勾兑调昧。“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一种技术手段,不是新工艺白酒的代名词,现在市面上的白酒制法主要有三种,这是一个法规漏洞,白酒执行标准里并没有对用于勾兑的食用酒精有等级要求,外国很多烈性白酒是完全用食用酒精勾兑的,而且只是酒精和纯净水,很少有其他的添加剂,譬如伏特加。
1、“食用酒精”和“勾兑”到底有多可怕?白酒究竟是否要勾兑呢?
一切误解都来源于不了解事情真相,白酒知识宣传任重道远。“食用酒精”主要原料是玉米或木薯,经糖化发酵而成,人们对酒精广为诟病是因为对新工艺白酒的不认可,新工艺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食用酒精,其实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酒精质量还是有保证。普通级食用酒精甲醇含量国标要求≤150mg/L,实际含量一般在一百以下,
优级酒精甲醇含量几乎为零,杂醇油含量也非常低。所以只要是使用正规大厂生产的食用酒精,安全性是没问题的,“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一种技术手段,不是新工艺白酒的代名词。“勾兑”也可以叫“酒体设计”,它由传统白酒组合调味发展、演变而来,主要包括了品评、组合、调味三个部分,白酒品评又叫鉴评,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现阶段还不能被仪器所代替;组合是指在同一香型白酒中,把不同质量、不同特点的酒按不同比例搭配在一起,使酒的色香味格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协调和平衡;调味就是在组合的基础上。
2、为什么有人说市场上的白酒是勾兑酒呢?
这句话就不成立,说的太绝对,勾兑,是白酒最终的核心技术!市面上的流通的白酒都需要勾兑。而勾兑,在现在的语境下是说的是品质差的液态法白酒,这样的白酒拉低了受众对于白酒的直观审美!但不是说液态法白酒就不好!固态法白酒,如果工艺不成熟,勾兑技术差,最终也一样五味杂陈,现在市面上的白酒制法主要有三种:固态法、液态法、固液态法。
尤其是液态法白酒,往往被人诟病,价位也最便宜,液态法白酒的制作,是白酒发展的过程的中的现代工艺,也就是新工艺白酒。简单的来说就是用食品酒精进行人工调和、添香和勾兑,这就是很多人认为的市面上的勾兑酒制法。与其说勾兑,不如说是调配更贴切,这样的白酒最大的特征是粮食精华不明显,酒精和香精味较重,喝了容易上头,离开原粮酿造的本意。
但是液态法白酒有几个好处:便宜、生产量大、稳定、快、能满足市场不同层级人们需求,这几点和原粮酿造法是对立的,原粮酿造时间漫长、出酒率低、生产和最终勾兑把控度不能自如,都存在未知因素。最大的原因是原粮酿造出来的白酒不能满足市场普遍需求,因此,固态法白酒在单位生产时间上注定不能普天同庆,液态法就是在这种生产能力之下应运而生的。
不管是食用酒精勾兑调和,还是原浆年份等等,好不好喝,喝到嘴里最终都让人大脑颅内高潮,简单说无论是什么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一样。所以液态法白酒生产的便捷,能满足庞大的人口基数需求,同时在价格上也能人们的消费水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上的白酒都是勾兑酒的原因。那么你现在你来看看,固态法酿造的白酒无论什么香型,都价格不菲,动辄就千儿八百元,
3、酒精勾兑的白酒到底能不能喝?
摸着良心说,国产的酒精酒可以喝,但是不主张喝,因为目前酒精酒的生产,在食品安全、行业标准和口味美感上,还存在着一些根本问题。换句话说,市场上的酒精酒基本属于粗制滥造性质,并不适合作为日常的食物性饮料,分析如下:第一,酒精酒应该用什么样的食用酒精勾兑。外国很多烈性白酒是完全用食用酒精勾兑的,而且只是酒精和纯净水,很少有其他的添加剂,譬如伏特加,
为什么好喝,喝着很纯,酒后口不干,头不痛?主要在于酒精。他们用于勾兑白酒的酒精非常纯,根据我国GB10343-89《食用酒精》标准,共分三档:普通级、优级、特级,主要由两个物化指标区别,也叫做卫生标准:①甲醇;②高级醇,也就是杂醇油,其中,甲醇决定着食用安全,杂醇油决定着味道。固态法白酒的安全指标均达到优级,甲醛含量不超过50mg/L,所以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