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汾神演义酒,为什么汾酒才是国酒

1,为什么汾酒才是国酒

据称,汾酒才是国酒的印象应该是来源是在共和国开国大典晚宴期间,用酒就是汾酒的这段历史。但是实际上,汾酒并不是国酒,我们国家官方也从未表示指定汾酒或者是其他白酒品牌是国酒。汾酒这个牌子历史比较悠久,曾经蝉联了五届中国名酒称号。然而有些网友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一些资讯,说汾酒才是国酒,据称,汾酒才是国酒的印象应该是来源是在共和国开国大典晚宴期间,用酒就是汾酒的这段历史。但是实际上,汾酒并不是国酒,我们国家官方也从未表示指定汾酒或者是其他白酒品牌是国酒。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为什么汾酒才是国酒

2,汾酒 四大名著系列

分好多种的 一般的20—180不等 超过180的是礼盒 没几种 最贵的只有520左右
目前,汾酒集团与河南世嘉公司合作,支持经销商在周口建立“中华汾酒专卖店”。据一位经营中华汾酒专卖店的业内人士介绍,修建专卖店的费用是厂家负担的,汾酒还通过在店内设立促销员等帮助经营,加强厂商沟通。笔者在其中一家专卖店发现,在这间20多平方米的店铺中,集中了20多种产品,从20元左右的杏花村“四大名著”到100元左右的老白汾酒,再到550多元的国藏汾酒都有,产品体系和价格体系比较丰富完整。在周口市场,老白汾十五年陈酿的零售价在170元(225ml×2)左右,特制53度老白汾105元左右,珍品十年53度老白汾116元,珍品十五年45度老白汾180元左右(450ml),38度竹叶青45元,裸瓶装40元左右。
1。50ML老白汾酒 2。50ML金老白汾酒 3。50ML十五年汾酒 4。50ML十五年陈酿汾酒 5。50ML贵宾汾酒 6。50ML金牧童汾酒 7。50ML乐福汾酒 8。50ML玉液汾酒 9。50ML代表汾酒 [2种] 10.50ML*4套汾酒 [2种] 11.50ML*4汾酒“香花造得”迷你珍藏酒 12.50ML*4套青花汾酒

汾酒 四大名著系列

3,金庸小说中的汾酒

仗剑江湖载酒行 ——金庸小说中的汾酒﹑竹叶青酒 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就如同读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琴棋书画、算术医学、周易八卦、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对酒文化的描写也很精彩独到。书中的侠客们大多嗜酒如命:豪爽仗义的乔峰、桀骜不驯的令狐冲,一日不可无酒、温文尔雅的段誉,敦厚老实的郭靖也常喝两杯,就连一心想做和尚的虚竹也曾喝得 “糊涂醉,情长计短”……而在读过金庸小说全集后,我们发现作者这个地道的南方人却对产于北方的汾酒、竹叶青酒情有独钟,他笔下的侠客们自然就成为汾酒、竹叶青酒的忠实消费者。而且各有各的喝法—— 原文:田伯光提起酒坛倒了一碗,道:“你尝尝,怎么样?”令狐冲举碗来喝了一大口,大声赞道:“真好酒也!”将一碗喝干,大拇指一翘,道:“天下名酒,世所罕见!”田伯光笑道:“我曾听人说,天下名酒,北为汾酒,南为绍酒。”——《笑傲江湖》 点评:田伯光这个好色之徒,对女人的眼光一流,对酒的眼光也是一流,与令狐冲这个好酒之徒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原文:只听得岸上也有人大声赞到:“好酒,好酒!”令狐冲举目往声音来处望去,只见柳树下有个衣衫褴褛的落魄书生,右手摇着一柄破扇,仰头用力嗅着从船上飘去的酒香,说道:“果然是好酒!”令狐冲笑道:“这位兄台,你没品尝,怎知此酒美恶?”那书生道:“你一闻酒气,便该知道是藏了六十二年的三锅头汾酒,岂有不好之理?”——《笑傲江湖》 点评:评酒师评酒要通过眼观、鼻闻、嘴尝,而祖千秋只是隔着老远闻一闻酒气就能准确辨出酒的种类及年份,倘若他不是生在《笑傲江湖》的时代,其实也可选择做一名评酒师,凭借他灵敏的鼻子,必能在品酒行业中修炼成一代宗师。 原文:内堂里咳嗽声响,走出一个白发老人来,说道:“客官请坐,喝酒吗?”说的是北方口音。郑镖头道:“不喝酒,难道还喝茶?先打三斤竹叶青来。老蔡哪里去了啦?怎么?这酒店换老板了吗?”那老人道:“是,是,宛儿,打三斤竹叶青。”——《笑傲江湖》 点评:这位镖头大哥显然不懂“一日三杯竹叶青,越喝越年青”的道理,要了三斤居然还有不够的意思。须知即便美酒也不能牛饮。 原文:店小二听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等他说完,道:“这八样菜价钱可不小哪,单是鸭掌和鸡舌羹,就得用几十只鸡鸭。”少年向郭靖一指道:“这位大爷做东,你道他吃不起吗?”店小二见郭靖身上一件黑貂甚是珍贵,心想就算你会不出钞,把这件黑貂皮剥下来抵数也尽够了,当下答应了,再问:“够用了吗?”少年道:“再配十二样下饭的菜,八样点心,也就差不多了。”店小二不敢再问菜名,只怕他点出来采办不到,当下吩咐厨下拣最上等的选配,又问少年:“爷们用甚么酒?小店有十年陈的三白汾酒,先打两角好不好?”——《射雕英雄传》 点评:开饭店最忌讳看人下菜,这位小二哥居然看貂皮大衣下菜,冲着一件貂皮大衣就安排了上等饭菜,十年陈的汾酒。殊不知穿貂皮大衣的是一个初入江湖的穷小子,而那个一心想吃白食的却是名满江湖的桃花岛主的独生女儿。 原文:那少女坐在甘亭镇汾安客店的一间小客房里,桌上放着一把小小酒壶,壶里装着是天下驰名的汾酒。这甘亭镇在晋南临汾县与洪洞县之间,正是汾酒的产地。——《鸳鸯刀》 点评:金庸先生虽然见多识广、博古通今,却把汾酒的产地搞错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看来金庸先生还得补补地理课。 原文:侍仆拿酒壶上来,无尘执壶在手,说道:“弟兄们都是粗鲁之辈,不能好好服侍皇上,请别见怪。”一面说一面筛酒,酒刚满杯,无尘忽然变脸,向侍仆怒骂:“皇上要喝最上等的汾酒,怎么拿这样子的淡酒来?”举杯一泼,将酒泼在侍仆的脸上。——《书剑恩仇录》点评:乾隆年间,汾酒已是宫廷贡酒,以至于乾隆皇帝只喝汾酒。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有乾隆年间两份奏折:乾隆二年八月初五日《甘肃巡抚德沛为陈烧酒毋庸严禁以免国法纷纭事奏折》中记载:“至通行市卖之酒,俱来自山西,名曰汾酒。因来路甚遥,价亦昂贵。惟饶裕之家,始能沽饮;其蓬户小民,虽欲饮而力不胜也。”乾隆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护理山西巡抚严瑞龙为报地方查禁酒曲及得雪情形奏折》中所记载:“第查晋省烧锅,惟汾州府属为最,四远驰名,所谓汾酒是也。”小说家的杜撰和真实史料对汾酒的描写竟如此一致,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 结束语:六千年酿酒史,一千五百年成名史,华夏大地上还没有哪种酒拥有这样悠久的历史、这样延绵不断的血统,它们被封装在土陶罐里,陈藏于遥远的侠客时代中,以侠借酒气,以酒助侠情,谱写了一出又一出传奇的江湖梦。若干年后,我们当记得,这些刀光剑影飞沙走石的江湖梦中,有鲜衣怒马的侠客,有削金断玉的利剑,有红袖添香的美人,也有让无数侠客们魂牵梦绕的山西汾酒。 作者:汾酒集团 张枝 (来自山西日报2012-6-13 C8)

金庸小说中的汾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