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北京天伦王朝酒店,关键词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好像只出现过三个皇子,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关注到大家对于中国联赛中王朝的争论,我这个老球迷有些激动,不吐不快。再从成绩来看,以前的王朝都没有赢得亚州各俱乐部的那怕一点尊重,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如何评价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前后在位45年。虽然在位时间很长,但嘉靖本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这主要是因为他长时间“不理朝政”,曾经创造过20多年不上朝的记录,而且在嘉靖一朝,还出现了严嵩这样的超级大奸臣,把整个朝政给搞了个乌烟瘴气。长时间不理朝政、20多年不上朝,还出了大奸臣,这样的标签贴上,我们一般会认为嘉靖是个又懒又笨的皇帝,如果不懒的话,怎么会20多年不理朝政呢?如果不笨的话,怎么会让严嵩这样的大奸臣长期胡作非为呢?但是如果你翻看明代的史料,只要提到嘉靖皇帝,虽不见得有什么好话,但基本所有的材料都评价嘉靖皇帝是一个英断之主,意思就是说他非常地聪明,也非常地英明,对朝政的控制也非常地严密。

从我们一般对嘉靖的印象,再结合大量的史料,我们会发现我们对嘉靖的评价会出现很大的出入,那么嘉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按照史学家、文学家李洁非先生的观点来说,嘉靖是一个利用文字的、精神的、心理的因素去驾驭权力的一个大家。要说明这点,我们就要从嘉靖的生平说起了。初登皇位,一个不简单的少年嘉靖生于公元1507年,当皇帝的时候是在1521年,大约是在他14岁的时候,他能够继承皇位并不是因为他老爹死了,他作为皇帝老爹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而是他之前的皇帝明武宗死的时候非常年轻,只有30岁,又没有儿子,按照血缘关系来说,就应该兄终弟及,可明武宗偏偏又没有兄弟,是他老爹明孝宗的独苗,所以没办法就只好在武宗的堂兄弟里面去选,结果选来选去,血缘关系最近的就是嘉靖,于是嘉靖就继承了明武宗的皇位。

从亲属关系来说,嘉靖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是明武宗同父异母的兄弟,封地在今天湖北的钟祥县。明武宗死后,朝中最能说上话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明孝宗的皇后,此时的太后张太后,另一个就是内阁首辅大臣杨廷和,他们一商量就决定把嘉靖从湖北接到北京来当皇帝,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个决定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第一,当时嘉靖的年龄很小,才14岁,这样小的孩子也闹不出什么动静;第二,作为一个王爷来说,突然能继承皇位,当上皇帝,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一定会高兴坏了,自然不会想太多;第三,是张太后和杨延和力挺嘉靖当皇帝的,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嘉靖也一定会对他们感恩戴德。

但是没想到的是,一个14岁的孩子竟能表现出一个权谋大家的本色,而作为一个权谋家的第一素质是什么?是政治敏感,嘉靖皇帝朱厚熜从湖北来到北京,可到了北京城边的时候,朱厚熜并没有马上急着进城去登基,而是就礼节问题闹起了别扭。按照当时的安排,朱厚熜要先从崇文门进,然后绕道东华门进宫,之后在文华殿继位为皇太子,最后登基。

朱厚熜就跟接待他的人说,要我继位为太子,那么我是谁的太子呢?我爹又是谁呢?我爹是兴献王,不是明武宗,我凭什么要以皇太子的身份登基呢?其实这种事情换了我们一般人,如果真的出了这样的好事,让我们直接去当皇帝,我们任何人都会高兴得直冒鼻涕泡了,那会管这些事呢?过程繁琐一点就繁琐一点吧,先当皇太子再当皇帝也无伤大雅吧,但朱厚熜就偏偏要计较这个事情。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个程序呢?其实这个程序很可能是张太后加上去的,意思就是说,你朱厚熜先过继给我张太后当儿子,然后你再当皇帝,那我张太后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后。但张太后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14岁的小孩竟会有如此的政治敏感,就嫩是不上她的套。于是朱厚熜就以礼仪为由拒绝进城,这可就急坏了内阁首辅杨廷和,他跑到朱厚熜面前反复劝也没用。

这个时候杨廷和和张太后也被逼得没办法,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就跟朱厚熜反复讨价还价,才达成了最终方案:朱厚熜从正中间的正阳门进城,经大明门进入紫禁城,之后先拜祭先帝明武宗的灵位,再拜见张太后,最后到奉天殿(今太和殿)登基。这个方案其实是各得其所了,对于张太后来说朱厚熜是在登基前拜见的她,她就是朱厚熜的妈了,对于朱厚熜来说,只是路过看了一眼张太后,并没有认张太后这个妈,这就给后来的大礼议事件埋下了隐患,因为双方都有解释的空间。

之后到了登基典礼的时候,朱厚熜又因为继位诏书中的一句话就不干了,跟大臣们闹了半天,那么是那一句话呢?就是“奉皇兄遗诏入奉宗祧”这句话,而且问题只出在后半句,“入奉宗祧”,就是继嗣的意思,结果就为了这半句话开始闹了半天,最后朱厚熜还是妥协了,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这句话不太重要,也就没太坚持。登基之后就要定年号了,为了年号小皇帝又闹了,我们今天都知道他的年号是嘉靖,可一开始大臣们给他定的年号是绍治,主要是因为绍是继承的意思,小嘉靖表示坚决不继承,最后就用了他自己定的年号,嘉靖。

从以上的这些事情我们就能看出,嘉靖自小就有权谋家的素质,有超常的政治敏感,而且他还知道分寸,他知道什么该争,什么可以不争。他争的都是一旦落入那个圈套就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东西,比如认张太后当妈、启用绍治这个年号,而对于其他的东西,他就可以不争。大礼议之争,权谋家的初放异彩大礼议之争是嘉靖朝非常著名的一场争议,其实争的就是嘉靖和他亲生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要争这种问题那简直就是有病,但在嘉靖朝来说却是天字号的事件。

大致来说,按照儒家的礼法,皇帝死后由儿子继位,如果皇帝没有儿子,就在近亲皇族中选一个来过继给先前的皇帝当儿子,将皇统延续下去。但嘉靖却偏不当张太后的儿子,他只承认兴献王是他爹,这样一来嘉靖继承的就无法继承武宗一脉的皇统,那么皇统就无法延续下去,但是儒家对于这一现象又没有合理的解释,也就造成了当时的大礼议之争。

在嘉靖继位的第三天,他就派人去湖北接他亲妈到北京来,又过了几天他就问朝臣,我亲妈过来了,我得管我亲妈叫什么?我亲爹叫什么呢?你们拿个方案出来。这在朝臣看来也不是个事,首辅杨廷和过了几天就上奏表示,嘉靖可以管他亲爹叫皇叔父兴献大王,管他亲妈叫皇叔母兴献王妃,管死去的明孝宗叫皇考,因为您已经过继给他了。在杨廷和看来,这个方案已经很给嘉靖面子了,在他爹的名号里多了两个字,一个是皇字,一个是大字,于是兴献王就成了皇叔兴献大王,多有面子呀。

对于嘉靖来说,他自然是不会接受这个方案的,不过他也没闹,而是心平气和地要大臣们去重拟,杨廷和觉得可能是嘉靖不懂礼仪,便把前朝的先例,从汉朝到宋朝的很多例子一一给嘉靖做了说明,写了第二封奏折呈给了嘉靖,嘉靖在看了第二封奏折后,选择了留中不发,将奏折暂时压了下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出嘉靖权谋家的本色了,因为他知道继续闹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是就等,等新的机会出现。

这个机会就是文官集团的分裂,除了首辅杨廷和,下面还有很多想升官的官员,一看杨廷和跟皇帝杠上了,他们就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出手站在皇帝一边,自己就会有机会替代杨廷和成为首辅大臣。后来过了两个月,就有人看到了嘉靖和杨廷和之间的裂隙,这个人便是张璁,他就跳了出来坚决地站在了嘉靖一边,跟杨廷和死磕了起来,其中争议的细节就没什么意思了,基本都是咬文嚼字的事情。

大致过程就是先给嘉靖的老爹兴献王争到了一个帝字,从兴献王变成了兴献帝,于是嘉靖的老爹成了皇帝,嘉靖的皇位自然就可以解释为从他老爹哪里继承过来了。接着再争下去,兴献帝就成了兴献皇帝,再接下来就是一堆的狗血剧了,兴献帝进了太庙、兴献帝的祭祀礼节与其他皇帝一样等等,这个事情贯穿了嘉靖的前半生,争来争去的最终结果就是兴献王这位从未当过皇帝的人,就享受了与其他皇帝一样的待遇。

当然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其中最高潮的事件是发生在嘉靖三年,当时杨廷和已经告老还乡,他的儿子杨慎接过了父亲的战旗,带着200多名官员就跪在宫门之外,搞了一出群体性事件。对于这样的事情,嘉靖没有丝毫手软,直接把在场的200多名官员全部廷杖,其中19人当场死去。权谋家的大棋,争夺制高点其实按照嘉靖的逻辑来说,他是个藐视一切规则的人,他自己就是规则。

从大礼议之争中我们也能看出他的又一特点,就是对时机的分寸把握得特别好,改认怂的时候认怂,该等的时候等,该动手的时候丝毫不会手软。嘉靖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段,前段的一二十年嘉靖是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后二十多年则天天躲在后宫修仙炼丹。不过他前半生的勤奋基本都在争礼制问题,比如祭天时候的礼节、祭祖的礼节、祭孔的礼节,只要他不喜欢的他都要改。

所以我们看《嘉靖实录》这种原始史料,前半段基本是没法看的,嘉靖就天天搞各种学习班,开各种研讨会,不厌其烦地争论礼制问题,到了后来这些学习和研讨也出了成果,一个是《明伦大殿》,一个是《大礼全书》,全是他研究礼制的心得,不仅全国刊印,还卖到了海外。经过长时期的学习钻研,嘉靖竟然成为了有明一代在礼制学术上非常有成就的一个人。

那么嘉靖费怎么大劲去争礼制,为的是什么呢?其实目的很简单,也彰显了他权谋家的本色——权力。这个里面的故事非常多,其中有个例子,就是我们都知道一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庙号都叫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建立了明朝。而明朝却有两个祖,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外,另一个祖就是成祖朱棣了,而给朱棣加上祖字的,就是嘉靖。

那么为什么嘉靖要给朱棣加祖字呢?其实嘉靖就是这么个逻辑,因为朱棣的皇位是自己争来的,不是继承过来的,而他嘉靖也一样,他的皇位是自己争来的,从中我们就能看出嘉靖的城府能有多深,其目的还是为了权力。那争礼制这种问题跟权力有多大关系呢?其实在当时的社会来说,关系非常大,在明朝来说,儒家意识形态已经完全占据了社会的主流,嘉靖在礼制上的争夺,其实争的就是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当他把这个制高点争到了以后,对于任何臣子,对于任何事情以及任何人,就能够达到绝对掌控的效果。

表面上看起来嘉靖争的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实际上,嘉靖争这些就恰恰体现了他权谋家的特质。嘉靖朝出过很多能力出众的人,如高拱、徐阶、张居正,包括大奸臣严嵩,但即便是这些人,见到了嘉靖这位爷也只能认怂,因为谁都玩不过他。也正因为嘉靖获得了舆论的制高点,所以他相较于其他皇帝来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嘉靖朝的个人崇拜达到了一个顶峰,而其他的皇帝,一般都是崇拜皇位,而非皇帝这个人。

比如在万历朝的时候,就有人上书说万历皇帝酒色财气样样俱全,也照样没事,为什么海瑞出来骂嘉靖的时候,还没怎么骂的时候就名满天下了呢?因为那个时候敢出来骂嘉靖的人就跟今天的大熊猫一样,太稀缺了。所以当海瑞骂嘉靖的那封奏疏到了嘉靖手上的时候,嘉靖是气得手发抖的,因为嘉靖搞了一辈子的礼制学术,为的就是防范海瑞这种骂他的人出现。

那么到后来嘉靖为什么没杀海瑞呢?还是要保护稀缺物种呀,像海瑞这么二的人,老子是一辈子都没见过。权谋家嘉靖的最高境界那么嘉靖玩权谋,最后到了什么境界呢?那就是可以无视一切规则的境界,因为儒家所定下来的规矩,老子嘉靖可以一概不认,所以嘉靖就可以二十多年不上朝。不过嘉靖的不上朝和后来万历的不上朝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万历的不上朝就完全是跟大臣们怄气,皇帝罢工了,什么事情都不管了,到后来官职出现了空缺,比如吏部尚书死了要补一个,某个侍郎死了要补充一个侍郎,这些万历都不做声,以至于到了万历晚期的时候,整个朝堂出现了大量的空缺,但朝政就是没人管。

而嘉靖虽然不上朝,但他对朝政的管控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先是大量的东、西厂、锦衣卫特工人员遍布朝堂,每一个大臣哪怕是一点细微的动作嘉靖都了如指掌;其次虽然小事他基本不管,但他会经常面见一些重臣,面授机宜,他白天炼丹,晚上批奏折,要搞到早上五点才睡觉。再比如说当时的内阁,其实在一个政策发布之前会为皇帝草拟圣旨,这叫票拟,但内阁出的票拟经常被他大篇幅地修改,即便一篇票拟已经非常符合他的心意了,他也会找几处不重要的地方改一下,以显得大权仍在他手上。

所以嘉靖只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执政,他只是无视一切规则礼法而已,这就是嘉靖的权力境界。权力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利用职务直接对事情施加影响,比如嘉靖是皇帝,他可以直接命令某个大臣去替他办件事情;第二层是影响议事的议程,比如内阁讨论财政问题的时候,是将财政主要用在水利上,还是用在军事上,或是用在民生上,这是对议程的影响,属于权力的暗中应用;第三个层次是权力的无形运用,用权力去改变社会,改变整个社会中人的偏好,说白了就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而嘉靖在这三个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现。其实在这三个层次之外,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一个化境的层次,表面上看起来权力没有运用,但它一直都在场,说白了这就是玩人了,而嘉靖就是个玩人方面的超级高手。比如在首辅方面,嘉靖一朝用了好几个首辅,刚开始是杨廷和,第二个是杨一清,第三个是支持他的张璁,之后就是夏言,然后是大奸臣严嵩,最后是徐阶。

嘉靖在用首辅的时候,先把这个首辅立起来,表示自己非常看重这个首辅,然后在首辅背后安排一个年轻人,并不断地暗示这个年轻人,要这个年轻人去攻击这个首辅,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就把首辅撤下,把攻击他的人立为首辅,然后在新立的首辅后面再安排一个年轻人。他这样做,就是不想让任何人在首辅位置上待的时间太长,在他羽翼丰满之前就干掉这个人,如此皇帝就握有最终的权威了。

嘉靖最大的对手,严嵩那么既然嘉靖是一代英主,既然是超级权谋家,那么在他的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严嵩这样的奸臣呢?严嵩当奸臣,一边陷害忠良,一边贪污受贿,还一边糊弄皇帝,而嘉靖并不是好糊弄的这点又怎么说呢?更为奇怪的是,严嵩怎样就在嘉靖这样一个有着凌厉权术的皇帝面前,干了20年大学士,15年的内阁首辅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他非常能干,他是最能体会嘉靖心里想什么的人。

比如嘉靖晚年的时候经常喜欢写纸条子出来,意思写的模棱两可,他就是要让底下的人去猜,这也是他巩固权威的一种方式,而猜来猜去,也只有严嵩猜的最准,后来严嵩到了80了,严嵩就让他儿子严世蕃来猜,也猜得非常准;第二在于严嵩非常勤快,嘉靖手下有大量的特务帮他刺探大臣们的日常,每次特务回来的时候都会报告嘉靖说严嵩特别勤奋,在家熬夜点灯为您写青词;第三点在于严嵩经常替嘉靖背黑锅,比如杨继盛事件,其实就是杨继盛上书说严嵩有五奸十罪,说严嵩是个大奸臣。

其实在明代来说,每位内阁首辅都被骂成过奸臣,严嵩被骂成奸臣也不奇怪,但杨继盛的奏疏坏就坏在一句话上,杨继盛跟嘉靖说,我说的都是实话,您要是不信就去问您的两个儿子,也可以找别的内阁大学士去问问。这句话坏在什么地方呢?潜台词就是你被蒙蔽了,你身边的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这是嘉靖最受不了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触了嘉靖的忌讳,就是找他的两个儿子去问,可嘉靖在修道的时候道士就跟嘉靖说过,嘉靖要健康长寿就必须二龙不见,就是嘉靖的那两个儿子中有一个必然会在将来当皇帝,所以嘉靖与他的两个儿子是不能相见的,所以杨继盛的这句话在嘉靖看来,就是要害死嘉靖了。

杨继盛的死,其实跟这句话是有着直接关系的,而严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实也算不了什么,这其中就牵涉到了严嵩的第四个特征,他是个特别阴柔而且低调的人。其实严嵩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个非常正直的人,只不过在嘉靖朝遇上了嘉靖这样的皇帝,他后来就不得不改变了行事的策略,可以说是一个虐待狂遇到了一个受虐狂,两人即相互欣赏,又互相不爽。

比如严嵩之前的首辅是夏言,嘉靖就要严嵩去攻击夏言,严嵩就不上这个当,对夏言非常恭敬。嘉靖见严嵩不上当,就先把夏言贬出了朝廷,把严嵩扶上了首辅的位置,后来又把夏言调回朝廷,让夏言继续当首辅,把严嵩给扒下来,就这么把两人一挪位,夏言就不可能不恨严嵩了。夏言回来后就天天罗织严嵩的罪名,要把严嵩搞倒,严嵩就带着全家跑到夏言的府上,跪在夏言的面前,几乎是哭求了,表示自己真没别的意思,就是完全不要脸了,夏言一看严嵩都服软到这地步了,就放过了严嵩。

后来夏言被嘉靖找了个理由给杀了,其实到了这里,嘉靖是想动手的,他想借严嵩的手去弄掉夏言,结果严嵩总是不动手,到最后没办法了,嘉靖就只好自己动手了。在夏言之后,嘉靖就接着给严嵩下套,他让严嵩当了一年的独相,就是内阁里就他一个大学士,让他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换了别人早就高兴得鼻涕泡都出来了。可严嵩呢,不断地上书皇帝,要求增加内阁人数,我一人责任太重,需要有人分担。

于是嘉靖就让他自己去选定内阁人选,这是让严嵩自己去延揽党羽,落下一些口实,将来好搞掉严嵩。可严嵩还是不上当,他推脱了自己选定内阁人选的权力。一看这下还不行,嘉靖就给严嵩封了个上柱国的封号,严嵩就说,这个不妥,上只能您用,我是不能用的,严嵩就搞得嘉靖特别没脾气,下什么套都不钻。但是严嵩最终还是没能玩过嘉靖,嘉靖在严嵩屁股后面又安排了一个人,那就是后来的首辅徐阶,所以当徐阶出现的时候,严嵩也知道徐阶的使命就是干掉自己的,徐阶也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搞掉严嵩的。

严嵩便又一次表现出了阴柔的一面,他把徐阶请到家里吃饭,酒过三巡后就把自己的儿孙都叫了出来,要他们当场都给徐阶跪了下来,严嵩表示自己的儿孙们将来能不能活,就看徐阶了,徐阶也当场答应了严嵩的请求,不过后来对严嵩下黑手的还是徐阶。严嵩最后的下场呢?其实非常惨,虽然他跟嘉靖过了15年的招,最后嘉靖还是没有饶过他,嘉靖利用徐阶扳倒了严嵩,把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给杀了,把严嵩的家也给抄了,最终严嵩以87岁的高龄贫困交加而死。

据说当人们最后看到严嵩的时候,严嵩可怜地待在别人的墓地里,吃着别人上坟用的贡品,可以说是悲惨至极了。好了,这就是嘉靖,在历史上一个看起来非常矛盾的人,也是最容易让我们觉得扑所迷离的这么一个人,其实扒开他所有的外衣,他就是一个权谋家,他玩了一辈子的权谋,将他的权谋事业做到了极致,因此到了这里我想对他的评价就没有任何疑义了吧——超级权谋家。

包拯长相真的很黑吗?

尽管包拯包大人在民间家喻户晓,但正史上关于包拯的记载主要是《宋史·包拯传》,传里只是比较简略地记载了包拯的一些生平事迹和性格特征。未提到他的外貌。包拯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从一个七品知县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做到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他严峻刚正,敢于直谏,同时又两袖清风,不徇私情。吴奎的《墓志铭》里也没有他是黑脸的记载,甚至对他的具体形象也无描述。

另外在安徽合肥的包公祠的包拯像也并非黑脸带月牙,这么明显的体貌特征正史里无记载,可见包拯真不是黑脸。那么民间流传的,包拯额头上一弯月牙的黑面包公形象是怎么来的呢?又为什么是黑脸呢?下面掌心就试着解答一下。第一个问题:包公黑脸造型是怎么来的。包拯的影响力北在宋还不算大,直到明朝出了话本小说《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三侠五义》,以及后来的戏剧《铡美案》、《狸猫换太子》、《乌盆记》、《铡包勉》等。

特别是民间传说中包拯死后成了神明“马国公”,使包拯的形象越来越神化,成了日审阳间,夜审阴间,无所不能,不徇私情,一心为民,伸张正义的神明,既然是神,那么其长相当然不能像我们普通人那样,一副铁面如墨的脸孔额上挂有一弯苍白明月,可以明辨忠奸,镇慑佞臣,符合老百姓的想象。包拯额头上的月牙也是有来历的。据《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记载,包拯额头上的月牙,是因为出生时脸黑,被其父扔掉时被莲叶杆锯伤。

《中国地方风物传说选》则说是被月牙型的马蹄踩伤的。总之就是一块疤痕。据说这个月牙的开口也有讲究的,月牙开口朝右是包公阳间审案,朝左则是包大人到阴曹地府审案。还有说这弯月牙代表清正皎洁。第二个问题:把包拯的脸“抹黑”有什么讲究?这主要是戏剧脸谱的功劳,从宋元以来,戏剧就有黑脸、红脸、花脸、青脸、蓝脸之分。

这些脸谱的颜色都有一定象征意义,红脸代表英勇正义,比如关羽;白代表奸诈多谋,比如曹操;蓝色代表坚毅勇敢,比如窦尔墩;黄脸代表勇猛残暴,比如典韦。《宋史·包拯传》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胡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包拯是个极其严肃之人,严肃得让坏人遇见他就像遇见阎罗一样害怕,“铁面无私”形容包拯最恰当不过了,所谓的“铁面”自然是黑色的了。

为什么满清会黑朱元璋?

清朝抹黑朱重八?请问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这种给美化明朝的假大空是谁说的?特么的清朝对明朝的美化要多恶心就多恶心。看看《明史本纪三》后面的赞就知道,轻便给朱重八吹的有多恶心: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

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

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唯一的真话也许就是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为什么说就这句是真话呢?前半截说重八出身小农,后半截则阐述了朱元璋的执政理念: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所以,朱重八开启了中华文明最值得可惜的降维时代。如果大清真的要抹黑朱重八,一堆例子可以用。

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者,诛其身而灭其家。这一条也是历史罕见,导致明初元遗民大量选择殉节,而非归隐。相比之下,康熙充分尊重明遗民的选择,不仅不强迫他们入仕,还叮嘱地方官员不得骚扰。罢孟子配享,删《孟子》85条,编成《孟子节文》。原因很简单,因为孟子多少有些轻君的思想,比如民贵君轻以及君视臣若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所以朱重八这个贼王八就坐不住了,如果不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争取,《孟子》说不定就成了禁书。大肆屠杀勋贵。当然,能这么玩只有两个泥腿子出身的,一个是刘季,另一个是朱重八。历朝历代都打击勋贵,但是大多数都是采用架空、剥夺兵权、改授闲职等这种柔性手段;而朱重八没那个智商,直接采用大清洗这种玩法,以巩固君主集权。

代价也很明显,就是明初明军就迅速衰退,要不然朱四的叛军也不会打的明军吃土。还有最致命的一条,就是明朝这个降维。这个降维是中华文明在明朝以后断绝了向工商业文明的升维过程,重新退回到了农业文明,并彻底巩固。朱重八亲手摧毁了本国的工商业发展和自由贸易,设置海禁壁垒,阶级固化、限制人口流动等等。比如,明朝的田赋是元朝的九倍,也远高于后面的清朝,因为明朝的工商业和自由贸易被摧毁,明朝无法从中抽税,所以国家财政全部转移到田赋。

为了让老百姓老实重地,人口禁止流动,出远门都得找县太爷开路条,并且要按时销假。军人也要给国家当农奴,一辈子不能脱籍,子孙后代也要当农奴,导致军人要承受国家和各级官员的双重盘剥,导致军人更加赤贫,进而丧失了认同感和战斗力。同时,工匠也因为社会身份限制成了朝廷的世袭奴隶,只能按照朝廷的要求进行手工制作,无法凭劳动创造价值,所以明初军事技术以及工艺品制作方面就大幅退化,因为工匠也因为创造不了价值而丧失劳动积极性。

所以,明朝中后期,边境地区就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农民、军人、工匠逃亡到蒙古,尤其是逃亡到俺答汗那里的最多,他们开发了河套地区,建造了呼和浩特,加速了河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辽东也有类似的呼声,生于辽不如走于胡。当然,这都是朱重八种下的恶果,但是清朝基本上都给抹了。如果清朝真的愿意,压根就没必要美化朱重八,只要忠实于历史就可以。

为什么说雍正得罪了所有读书人?

关于雍正,民间的传说很多,“改诏夺位”,“骨肉相残”,“不得善终”等等。事实上雍正是一位勤政的皇帝,他在位十三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减轻百姓负担国库充盈。可他还是落下个”恶名”。雍正的“恶名”,正是他得罪了读书人。古代的读书人多是靠科举图功名,入仕途,以功名成就,光宗耀祖。所以,读书人相当一部分是当官的。

雍正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清欠,由此落下贪财的名声。由于康熙时期,解决了三番分裂战争,又收复台湾,出征准格尔等,用去了清朝大量的财政收入。朝廷内贪腐成风,大小官员都以借款为名,动用国库,却无能力还,造成国库亏空。雍正派出钦差大臣,查处贪污腐败官员及其亏空不还的官员。从户部,包括自己的十二弟,一律从严处理。

后来,雍正直接才用官员钱以凯的建议:抄家。凡事亏空国库的官员,一经查处,立即查封其家产,家人监控起来,追索变卖财务,防止转移家产。曹雪芹家族便是这时候被抄家的,雍正以此成了“抄家皇帝”。雍正这种不近人情的高压政策,得罪了各个阶层的官员,应该说这直接影响到雍正的整体评价,他犯的不是“民怨”,而是“官怒”。

雍正不光得罪了当官的,更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文字狱在雍正年间尤其严重,由其是读书人曾静案,最有影响。曾静由于受到明末文人吕留良的诗文影响,锐意反清,让其徒弟张熙找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试图劝岳反清,结果被岳举报了,曾静入狱。这样的谋反罪名一般是诛九族的,雍正却没有杀曾静,让其在狱中忏悔。曾静也很配合,并写了《归仁说》表示悔意。

然而,从曾静那里查抄出的物品中,多是关于雍正夺位,杀兄,谋父,贪财好杀淫色等内容。曾静由于忏悔,被雍正派官员押解到南方何处宣讲。同时,雍正派人吕留良戮尸灭族。吕留良案成了清朝最有名的文字狱案。曾静在乾隆年才被杀了。但其事情在民间的传播非常之快,使雍正多了一条罪证就是,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雍正得罪的官员,也是读书人的代表。

得罪的如曾静那样的民间读书人,更代表了民众的眼睛与舌头。他们津津乐道的传播宣扬雍正的谣言,官员们也不会制止。所以雍正丑恶的形象,就在这“口诛笔伐”中,进入大众的意识里,一时难以改变,就连雍正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也被演义出不少的版本来。诏书上写“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诏书不是一种汉文,是满汉两种文字的。

为什么有人会抹黑历史上隋炀帝的功绩?

隋炀帝被丑化,根源在于取代了隋朝的唐代的历史过于漫长,一个新的朝代只有狠批前朝最后一个皇帝才能为自己的政权找到合法性,而接近三百年的唐朝自然就使得隋炀帝难以“鲤鱼翻身”了。其实,我们应该把隋唐并在一起说,也就是说,隋唐在本质上是一个朝代,唐代的地理版图、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基本面都是隋朝甚至是隋炀帝确立的,唐高祖、唐太宗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直接承袭了隋朝的衣钵。

大连王朝和恒大王朝谁才是中国顶级联赛不可逾越的王朝传奇?

关注到大家对于中国联赛中王朝的争论,我这个老球迷有些激动,不吐不快。中国职业联赛从94年正式开始,起步还是不错的,在甲A头几年,群雄逐鹿,成就了特点鲜明的球队和明星球员,球市也异常火爆,范志毅也就是那个时候当选亚洲足球先生。但好景不长,后来假球黑哨横行,什么谢亚龙,阎世铎,韦迪之流的不作为乱作为把中国足球带向了谷底,球迷也渐渐对联赛失去了信心。

再从成绩来看,以前的王朝都没有赢得亚州各俱乐部的那怕一点尊重,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即使有一点点成绩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试问一下你们体会过在亚冠比赛中的各大惨案和小组即回家的给所有球迷带来的痛苦吗?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俱乐部还有他们身后的国家和球迷啊。而恒大的出现改变了大家的看法。他依托职业化的理念和运作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我们这些球迷又吸引了回来。

可以看到凡是恒大的比赛必是全中国全亚洲球迷关注的焦点。许家印说要5年内要夺取亚洲冠军的时候(当时的恒大已经有孔卡等外援了),这些所谓的王朝,豪门,专家,知名球员,球迷都觉是个笑话。可后来的结果打了他们所有人的脸,当看到日韩媒体从不屑到最后折服的时候;当看到日韩球迷在讨论区里崇拜的表情;当郑智当选亚洲最佳的时候;当一家中国俱乐部长期霸占亚洲TOP1的时候,涨的是所有中国人的脸,试问这种荣耀又是哪个王朝可以给的!王朝是需要把挑战最高的目标当成永远的追求。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见蜡烛都未捻后,为何确定是太监要作乱?

其实周培公判断出太监作乱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发现蜡烛没有捻,而是送蜡烛的太监趁乱逃跑了,他才得知宫中的太监们已然开始逼宫行动,而周培公早已从卧底太监小毛子口中得知,一个关于朱慈炯密谋了数年的惊天阴谋,他在宫中编织了一张“网”,而这张网的可怕之处是因为网的本身是由一群不要命的“杀手”组建而成,为等待杀康熙的死命令而沉睡多年。

为什么周培公直到发现蜡烛没有捻才大喊出让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呢?其实周培公早知知晓禁宫中会有太监作乱,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时间,就在太监送上无捻蜡烛趁乱逃走之时,周培公幡然醒悟,大声告诉胡太医。 “哎,蜡烛怎么都没年啊?” “胡太医,注意太监作乱”不知大家在看这个桥段时有没有发现,周培公告诉众臣蜡烛无捻时旁边递送蜡烛的太监急忙转身离去,而且桌台上的蜡烛几乎燃尽,太监们知道这正是灯下黑下手杀康熙的好时机,周培公话音刚落,潜伏的太监们已然换衣带刀冲杀而出。

胡太医带领太医院的将士们从救死扶伤,被逼成了杀敌猛将,可想而知康熙的处境是多么悲惨,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连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愿站出来替康熙挡一刀,可见康熙气数未尽,帝王之气还是在向康熙这边倾斜。康熙以苦肉计为为影,成功把太监小毛子送入朱慈炯的卧底之中,打探出宫中确实有太监为朱慈炯的同谋,待机而发。杀鳌拜时康熙已然知道在对自己不利和自己不相信的人行列中安插眼线卧底,更何况现在的康熙帝也算是经历尽磨难,看尽朝中百态之人,怎么能没点心机果策?不是康熙太“狡猾”,而是朱慈炯太愚蠢。

当时的康熙是如此的看重周培公,怎能不把此时告知周培公呢?所以周培公由此才准确无误的断定此时太监们必有所行动,大喊:胡太,医小心太监作乱。可惜人算不如康熙算,更不如孝庄太后神算,早已在宫中布下天罗地网,引蛇出洞,群聚而歼之。图海带领久经沙场的手下和胡太及其下属联动行动,内外包夹,分散剿灭,在两者联动的情况下将宫中的造反的太监及朱慈炯的虾兵蟹将被杀的支离破碎,片甲不留。

朱慈炯及其信徒未能坚持到吴三桂大军的到来已然兵败,只能趁机让手下故作佯攻,自己扮作小兵趁乱逃走。朱慈炯及吴三桂等人太过于轻视康熙及孝庄太后的情商和智商,贸然行动,首尾未能呼应,而且两人也是心怀不轨,互相利用,最终自食恶果。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如何评价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大量历史通俗书对朱元璋和明朝直接破口大骂?

谢谢邀请:明朝和清朝因为从时间跨度上离我们最近,其史料也记录的最完整,为现代人研究提供了方便。网上明粉和清粉的辩论如火如荼,即活跃了文化市场,也给各大平台增加了流量。因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其认识也许有失偏颇。当代学者易中天,作为央视百家讲坛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曾经在百家讲坛里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说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清朝比明朝好的多。

这个观点一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但是他的观点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迎合了当前的文化市场,吸引更多眼球。个人吸粉无数,电台增加了收视率,各大平台也增加了流量。现在我们闲暇时打开电视,国产影视剧最多的清宫剧。很少有明朝宫廷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中后期的官员动不动就批评皇帝,黑化最高领导。

相比明朝一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种高深度的哲学理论,大部分人还是更爱清朝的宫廷戏。另外,各文化主管部门,清朝后裔所占比例较大,因为掌握了话语权,对现代影视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明朝的哲学、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各方面都是中国出类拔萃的时代,杰出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如科学家徐光启,思想家黄宗羲,哲学家王阳明等等。

包拯死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归宿如何?历史没有记载,但结局如何?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其实出现的非常晚,是清朝石玉昆根据历代包公传说写的小说《三侠五义》里的虚构人物。这几个人被设定为包公的四大侍卫,但出现的时间非常晚,明朝小说《包公案》里并没有这四个人,可见是后人加上去的。但包拯的身边肯定有类似四大侍卫这样的人,他们就是:长随。长随,并不是官员,而是随着官员一起做官的仆人,与包拯的关系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主仆关系。

也就是说,长随的工资是要靠官老爷发的。这是因为,古代的官员,为了避嫌,要异地为官,也就是说,自己老家不能去当官,而是去异乡。大家都知道,每个衙门都有当地的胥吏衙役,固定在本地工作。所以外来的官,难免要被欺负一番,更差的还有被本地衙役架空的危险。这时候,长随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作为老爷的心腹,会为官员在任的地方可以顺利的行使职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雍正王朝》中,弘时死的时候为什么一边打自己耳光一边骂“阿其那”、“塞斯黑”?

弘时,是整部剧中唯一一个被赐死的皇子,尤其是临死的时候,他一边抽着自己的耳光,一边骂着“八叔,阿其那,阿其那”。那么弘时为什么前面还谢八叔指点,后面又开始骂他呢?一、雍正帝一共有十个儿子,但是活到成年的只有四个,分别是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六子弘曕。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好像只出现过三个皇子,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

有人说弘曕也出现过,就是在雍正帝即位的当晚,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到雍亲王府找邬思道时。当时有一个镜头,年秋月揽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得跟小时候的弘历一模一样。如果不是穿帮镜头,那么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弘曕!好吧,就当是吧,只是今天的话题不是讲这个弘曕,而是讲他的三哥弘时。当年邬思道是同时教这三个阿哥,弘历是最认真的一个,比如在热河狩猎时,弘历面对邬思道的提问,回答的头头是道。

反观弘时,只是一味的抓脑袋,并说不出什么来,还动不动就要去尿尿。也正是那次尿尿,错过了邬思道关于康熙帝狩猎一事的讲解,从而错过狩猎场上的一番表演,错过了金如意,错过了皇爷爷的宠爱,最终错过了皇位。也就是说从那之后,大家心中都知道了,康熙帝是希望皇位最终传到弘历手中的。而弘时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是一个闲散王爷,那时候还没有想过争夺皇位的事!毕竟一个通过偷考题卖钱的皇子,指望他有多么大的抱负,也是太抬举他了,他就类似于他的十叔胤蛾,指望弄点钱修个戏院,逗逗蝈蝈什么的。

而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偏偏他跟张廷璐密谋泄题之事被老八胤禩获知了,这里要简单讲一句弘时跟老八胤禩的感情。在弘时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老四胤禛去扬州募款,有一次生病,四福晋着急的请太医,还是康熙帝派去的医生,老八胤禩等人陪了一晚上,还说病好了带他去放鹰。由此可见,他们感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二、正是有了这个前科,虽然科场舞弊案最终雍正帝也没有细查,草草杀掉张廷璐结了案。

但是却留下了一个隐患,这个隐患,就是老八胤禩手中的张廷璐供词。正是这个供词,老八胤禩紧紧地握在手中,使得弘时变成了一颗潜伏在老八手中的棋子,关键时刻拿出来,就是致命的!可以说,弘时的悲剧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当老八胤禩找到弘时的时候,弘时也有自知之明,不想无事生非,也不想跟老八胤禩走得太近。但是当自己的把柄被老八胤禩亮出来之后,他就再也不是自己了,沦为了老八胤禩政治斗争的棋子。

后来老八胤禩八王议政逼宫,为什么一定要带上弘时?这里就得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隆科多。老八胤禩要想八王议政逼宫成功,就必须要得到九门提督隆科多的支持,否则,根本不可能会成功。而隆科多可以说对雍正帝的上位有拥立之功,而且职务也已经做到了顶端,按理说他并无造反的动机。但是雍正朝也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隆科多不得不找好退路,毕竟六叔佟国维也告诉他佟家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没有一条路走到黑。

诺敏案告诉隆科多,雍正帝不再信任他,而且会杀清官;年羹尧的经历告诉隆科多,只要上书的大臣够多,雍正帝也是可以杀功臣的;再到后来隆科多因为儿子跟刘墨林在妓院闹事,去雍正帝门前跪了一天没有得到接待……从这之后,隆科多就开始为自己找后路了,但是因为当年佟国维举荐老八胤禩当新太子一事,隆科多是举报的佟国维,就等于得罪了老八胤禩。

即使自己这次帮了他,对自己来讲没有任何好处,搞不好还会被老八胤禩干掉。但是如果是弘时找到自己,希望扶弘时上位的话,那么隆科多就能继续保佟家几十年平安。毕竟在他们看来,雍正帝命不久矣,不要以为只有老八胤禩能看出来雍正帝脸色不好,其他人也都能看出来的。三、弘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万一八王议政逼宫不成怎么办?难道自己跟八叔一起玩儿完吗?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他拉上了弘昼,让看似憨厚老实的弘昼成为了替罪羊假传圣旨。

当然他被弘昼反套路,以及被雍正帝下套的事,我们前面也讲过,这里不提。果然,在弘昼和老十三胤祥等人的干涉下,八王议政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把弘时逼上了绝路。目前他最怕的是三个人,分别是隆科多、老八胤禩、弘昼,最怕他们几个供出自己:所以,为了尽快撇清跟他们的关系,弘时也做了好几件事:先是去探望弘昼,结果那小子在玩“活出丧”,弘时再三确认弘昼是真心不想参与政事之后,也就饶过了弘昼。

当然这时候也没有完全饶过他,如果后来弘昼敢在雍正帝面前说不好的话,说不定先死的就是弘昼。所以,这里也可以看出,弘昼是绝顶聪明,一方面迷惑了弘时,一方面也暗示了雍正帝。本想闷声发大财,等弘时把弘历干掉,自己再供出弘时,到那时自己就可以坐享皇位了,当然后面大家也清楚了。再次就是派人去灭口隆科多,利用晚上睡觉压麻袋的方法,想弄死隆科多,以免他供出自己。

只是图里琛太了解隆科多了,而且图里琛之前也分析过,他也是一个投机倒把之人,当时早就跟弘历眉来眼去了。不要觉得弘历当时离开了京城就什么也不管了,实际上一直靠图里琛监视着呢。果然,半夜里图里琛巧妙地引来雍正帝,最终隆科多供出了弘时。第三件事则是去抄老八胤禩的家,顺便心狠手辣地把老八胤禩所有府上的人发配云南。

另外还担心老八胤禩会供出科举案,虽然当时把张廷璐的供词撕掉了,但是保不齐还有备份,结果抄家时并没有抄到相关证据。倒是老八胤禩推心置腹地把八爷党名单给他,还给他出主意,让他做一次李世民!这里还是挺有意思的,当年老四胤禛也是跟邬思道说:“先生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其实最像雍正帝的就是弘时,尤其是这一点上,都想当李世民啊!四、弘时再次听了老八胤禩的话,却没有好好思考一番,老八胤禩真的是帮他吗?他只不过是故意气雍正帝罢了,弘时杀掉了弘历,雍正帝自然痛苦万分,弘时杀不掉弘历,雍正帝也痛苦万分。

只要弘时动了杀弘历的念头,那么老八胤禩的目的就达到了。等到任务失败之后,弘时还假做镇定,去迎接弘历,弘历也假装镇定,笑脸相迎。两个人都不过是心知肚明的演戏罢了,可惜弘时还是没有弘历老道,在雍正帝面前几句话就让弘时陷入了绝境。“皇阿玛圣明,儿臣实在不愿因为这件事兴起大狱,更不愿因为儿臣,使皇阿玛和皇额娘伤心……只是刘墨林可惜……”随后,跟着弘历一起进京的李卫又在雍正帝面前说了一句话:“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明明知道八爷他们使坏、使绊子,还要加封他们亲王贝勒,这不是,到您这里麻烦了,把这些难题都留给主子了!”至此,弘时再无活路,面对雍正帝的质问,他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死期已到,还给自己想了几条退路:像对待几位叔叔一样圈禁我?雍正帝摇了摇头;想发配我到岳钟琪军中效命?雍正帝又摇了摇头;难道想让我学顺治帝出家?雍正帝竟然怒了:“难道非得逼朕落个杀子的罪名吗?”弘时一下子傻了,到这时才想起了自己的悲剧根源,根源就在于某一天老八胤禩拿着张廷璐的供词硬把自己绑到了他的船上。

而本来想做个闲散王爷的弘时,最终却死在了亲身父亲手下,这种被算计的感觉太难受。而弘时一时间也搞不清状况了,先是喊“八叔”,突然又改口“阿其那”。说到底,他终于明白了,八叔并配不上“叔”这个字,只有“阿其那”才配他,而抽自己的耳光,也表明,自己真的做错了,为什么要卖考题,为什么要相信“阿其那”?最圣明不过是雍正帝啊,给老八胤禩起“阿其那”的名字,并不是乱起的!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世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关注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