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顶山茶理真甘露为什么这么好喝
理真甘露,产于四川雅安市名山蒙顶山,属绿茶,是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产品。其原料产于蒙顶山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基地,海拔800m以上区域。蒙顶茶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西部,由上清、玉女、井泉、甘露、菱角等五峰组成。诸峰相对,状若莲花,山势巍峨,峻峭挺拔。全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2000—2200mm,常细雨蒙蒙、烟霞满山。这种云雾弥漫的生态环境,能减弱太阳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于茶叶中合氮物质的形成,也增加了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茶素、维生素C的含量。 鲜叶采收采摘原则:按照采摘原料标准适时、分批采收。采茶方法:手工采茶应提(扳)采,不宜掐采、抓采或捏采,应保持完整、匀净、新鲜。机械采茶应保证采摘质量,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园、土壤、茶树和鲜叶。茶叶贮存: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茶叶运输: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加工点。运输工具清洁卫生,不应与其他易污染的物资混运,运输过程避免日晒、雨淋,不应挤压、叠放,有足够空间、通风透气,保持新鲜,防止发热及劣变。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初揉→复炒(烘)→摊凉→二揉→初干(炒或烘)→曲毫(炒)→分选→拼配→提香→定量装箱入库。品质特点理真甘露的品质特点: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
蒙顶山茶“理真甘露”的核心产区是在蒙顶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这里常年雨水充沛,环境湿润,温度适中,能让茶叶避免阳光直射,形成合氨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形成了理真甘露的独有风味和特质。
2,蒙顶山茶理真甘露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蒙顶甘露制茶工艺 蒙顶茶采摘细嫩活鲜,每年春分时节,当茶园中有5%左右的茶芽萌发时,就开园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古时的蒙顶茶采制极为隆重神秘。蒙顶茶每逢春至萌发茶芽时,地方官即选择吉日“火前”(即是清明节之前),进行焚香淋浴,穿官服,鸣锣击鼓,燃放鞭炮,率领僚属并全县寺院和尚,朝拜“茶仙”。朝拜后,“官亲督而摘之”。贡茶采摘由于只限于七株,数量甚微,最初采六百叶,后为三百叶、三百五十叶,最后以农历一年三百六十日定数,每年采三百六十叶,由寺僧中精制茶者炒制。炒茶时寺僧围绕诵经,制成后贮入两银瓶内,再盛以木箱,用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启运时,地方官又得卜择吉日,朝服叩阙。所经过的州县都要谨慎护送,至京城供皇帝祭祀之用,此谓“正贡”茶。在正贡茶之后采制的,是供宫廷成员饮用的,制法亦精,有雷鸣、雾钟、雀舌、白毫、鸟嘴等品目。 蒙顶茶,产于地横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飘扬蒙顶茶的诗句,寓意颇深,传说扬子江心水,味甘鲜美,用这种水泡蒙山中顶的仙茶,是人间最美的佳饮,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蒙顶茶”爱慕之至,赞语不绝。茶圣陆羽在评价名茶时曾说:“蒙顶第一,顾诸第二”(顾诸茶产于浙江长兴,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 蒙山,古时属于祀祭的名山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时,曾在此致祭。佛教传人中国,蒙山逐渐成佛教胜地。山顶上的五大峰——上清、菱角、毗罗、灵泉、甘露、其命名都与佛教有关。蒙山的贡茶圆,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严密,各守其职。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品名,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的蒙顶茶的代表。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 蒙顶茶的种类 1、蒙顶甘露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经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观,条索紧卷我毫,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汤黄微碧,清澈明亮。 2、蒙顶石花 嫩芽经杀青后,即在锅中整形,后经摊凉再入锅复炒,低温烘干。银芽扁直整齐,汤色黄碧,香气纯鲜,味甘隽永。 3、蒙顶黄芽 制法与石花大同小异,唯杀青后要揉捻。色泽黄亮,芽呈金黄色,香纯清,味浓鲜,汤色清黄明亮。 4、万青银叶和玉叶长青 是迟采的稍大芽叶制成,制法与甘露相同,唯茸毫减少,品质较甘露稍次。 总之,蒙顶甘露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经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观,条索紧卷我毫,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汤黄微碧,清澈明亮。
蒙顶山茶“理真甘露”的制作工艺沿用的是传统制作技艺,从材料到成品,再到包装入库,都有着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体系。先是鲜叶摊放;再是杀青、摊凉;又是初揉、复炒(烘);摊凉、二揉、初干(炒或烘)、曲毫(炒);最哦后就是分选、拼配、提香;再定量装箱入库。一整个流程下来才能产出上好的理真甘露产品。
对的,理真甘露采用的是“烘炒结合,三炒三揉”的非遗技艺。在2021年6月,入选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