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战国时的白酒多少度,白酒最多可存放多少年

1,白酒最多可存放多少年

保管好若干年都行,从战国墓中出土的酒到现在打开时都是酒香扑鼻,只是由于时间长了,有些氧化作用,酒的颜色有些绿了。所以说,只要密封好,低温干燥窖藏就没事。
50度以下的低度酒不宜长时间存放,50度以上的酒精度越高的可以长时间存放. 白酒的好坏与保质期长短关系不大,主要看是不是纯粮酿造,现在市场上50元以下的酒大多为酒精勾对

白酒最多可存放多少年

2,古代白酒一般多少度

古代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超过二十度,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习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古代白酒一般多少度

3,请问秦汉时的酒大概多少度

非常之低。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时的酒尚属米酒;汉时才开始出现白酒酿造技术,但直至发展到北宋也不过十四五度。秦汉酒过不了十度
30-40度之间吧
都比较低,应该知道,查马王堆汉墓应该有吧?印象那里出土了几坛子……
貌似没有秦汉酒吧,是不是西凤秦沣酒~~~~~~~~

请问秦汉时的酒大概多少度

4,春秋战国时期酒到底多少度

谈起古代的酒,好么,好多人直接三个字蹦出嘴,而且还是在完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女儿红,完全是受电视剧的影响,谈起女儿红,不得不说,好酒世间酿啊,钻石不是有个广告嘛: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我想女儿红也可以这样来个广告:女儿红恒久远,一坛几百年。跟你们这么说吧,几百年都是少说了,钻石还会丢,酒可不会。元代以前,南宋为止,那时候的酒啊,都是发酵酒,度数超低的,二十度应该打头了,也可以说是现在的啤酒,不过那时的酒可比现在的啤酒有营养多了,现代词:液体面包,但是如果你要是说它是百事可乐的话,那我也没有意见,毕竟百事可乐是酒中的农夫山泉嘛:有点甜。自北宋时期辽国、金国、元朝等进驻中国以后,才有蒸馏酒的首创,说白了,就是饮高度数的酒驱寒。

5,我见好多古装剧里 拿酒当汽油用 烧东西 可是古代的就不是度数很低吗

看没看《战国》,明明是冷兵器时代,还出来爆炸的场面,太假了,很多艺人都没有文化,不能相信电视电影,没事多看看二十四史吧。至于酒,实际上燃烧的是酒挥发之后的蒸汽,你可以拿酒做做实验,但是要注意安全,在考虑充分安全并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完成动手实验。
你好!古代酒的度数一般10~18度,后期可能有蒸馏酒也就是烧酒大概50度吧,电视剧里少部分是真的除外,其他的都是假的,所以有些是不能信的如有疑问,请追问。
现在很多导演编剧都是神经,我还看到过秦朝有街市的呢
也有高度的呀!像那个“三碗不过冈”

6,古代的酒有多少度

古代的酒一般度数都在十度以下,最高不会超过十五度,酿酒技术再差点的可能就三五度了。关于古代酒的度数很低这一点,可以从历史记载的史料中得到证实。《史记》中有一处关于古人酒量的记载,战国时期齐威王分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回答:最开心的时候,可以喝上八斗酒。按照当时齐国的计算方式,一斗不到现在的5斤,八斗也就是不到40斤。一个人喝40斤的酒而不醉,足见早期的酒度数之低。古代的酒口感更偏甜美醇香,不容易上头。味道就好比现在女生喜欢喝的果酒,在古人看来大约就等于饮料了,以解渴为主要特点,所以就算喝上几碗,顶多也是个微醺状态。所以说,武松上景阳冈打虎前喝了十八碗酒,就相当于喝了六七瓶啤酒那么多。古代的酒度数的发展过程:考古学家发现距今5000多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时期,所使用的盛酒陶器和酿酒用具。也就是说,黄帝时期、夏禹时期,酿酒工艺就已经出现了。这个时候的酒还是用五谷或者果子酿造而成,那些含糖丰富的食物,经过自然界中酵母菌的发酵,自然形成酒精,才产生了酒,这种酒因其颜色黄亮,被称为黄酒,也是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春秋战国时期,关于酒的记载也有很多,《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这里的醴也是酒的一种,系甜酒。到了汉代,以蘖酿造的醴逐渐消失,汉人制曲,多以麦为原料,有大麦、小麦、细饼等多种酒曲。到唐代,酿酒技艺较之魏晋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出现了以大米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养而成的红曲,有更强的糖化力和酒精发酵力。度数达到8、9度上下。北宋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采用了连渣拌饭法,将酒精的度数提到了11-18度。直到北宋末年,游牧民族将蒸馏酒工艺传入我国,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7,古代酒纯度多少

不太知道现代人为什么说古代的酒度数低。。虽然古代的蒸馏技术不太发达,但古人知道“三蒸三酿”等手法,例如齐桓伐楚的借口就是“苞茅不供”,就是没有进贡用来过滤酒的东西。尤其是成书战国时代的周礼就已经把酒分成了很多种,最差的 醴 等说白了就是 酒糟一类的东西,度数比较低,但不代表所有的酒都是低度的。例如粮食酒一般都很烈,燕赵间较多。其它的倒了唐代的贞观期间,已经有非常多的烈酒了。应该说有明确记载的烈酒的时代是在东汉末年,例如著名的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尤其是在名士风流的魏晋,酒与药共撑起了玄学的优游。
元代以前的酒,都是属于米酒性质的,度数一般不会超过20度。高度酒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从酒具上也是可以看出来的。明,清的酒杯明显和现在的酒杯没有区别了,比较小。这种杯,比较适合喝高度的白酒。
正在让人醉的当时出了酒精之外,还有甲醛。在酿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甲醛,人饮用后有醉的感觉。当时酒的度数不高,单凭酒精很难醉到人,
按我们这里人的习惯,喝酒就要喝50度以上的酒!度数太低的酒没有感觉!
不同时代,不同的酿制工艺,不好说
古代酒的度数比较高貌似都能烧着的 估计再72.5度以上和喝酒精差不多

8,低醉酒度的酒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低醉酒度是2008年1月丰谷酒业与四川大学强强联合,开始深入低醉酒度项目研究,项目研究,应用工作2010年3月全部完成。所以低醉酒度的酒正式出现应该是2010年吧。并且丰谷酒业在“低醉酒度”科研项目中还完成了“四大突破”:首次找出了影响浓香型白酒醉酒度的主要因子;首次建立了科学的白酒醉酒度评价动物模型;首次确定了生产低醉酒度白酒的关键技术;首次实现了低醉酒度白酒的规模化生产。低醉酒度的面世,对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低醉酒度,其实就是指饮用同等量、同等酒精度的酒,其醉酒的不适反映程度低。而目前市面上通过“低醉酒度”成果鉴定的白酒,就有丰谷酒业的丰谷酒王。
在蒸馏技术出现前 都是低度数的酒 考古学家在公元前2000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里,找到了陶制酒器,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酒;而在商代的出土文物中,酒器占七成。春秋战国时期,百酒杂陈,谷物酿酒工艺愈趋高超。《吕氏春秋》中记载,越王勾践在会稽(今绍兴)卧薪尝胆时,曾把酒倒在江中,百姓喝了后,勇气陡増。低醉酒度是指饮用同等量的酒其醉酒的不适反映程度低。低醉酒度的产品就算是饮用过量,也会让人醉得舒适,醒得快;而高醉酒度产品往往使人身体不适,醉后长时间不能恢复。2008年7月丰谷酒业和四川大学合作研究,通过动物试验建立低醉酒度评价动物模型,利用动物模型筛选低醉酒度优质浓香型白酒,并初步探索低醉酒度优质浓香型白酒在降低急性和亚急性的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可能性。

9,揭秘古代酒的计量单位是怎样的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中国的计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舜出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夏禹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传世的商代古尺,尺长15.8cm,分十个寸格。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同时制发了成套的权衡和容器标准器,发到各地,把商鞅在战国时代秦国实施了100余年的度量衡单位制推行到全国。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制沿用了2000多年,形成了中国古代计量单位制独特的体系。 古代计量单位。常用于量酒,一角为四升。(《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所谓角,是指古时候类似爵一样的饮酒器皿,无流无注,属于低等贵族使用的饮酒器。爵、觚、觯、角、散均为饮酒器皿。一角酒就是现在二两酒,也就是四升酒。 豆其实是古代盛肉盛菜的器皿,常用以装酱、醋之类的有汁调味品,但也用来盛酒。《考工记》有“食一豆肉,饮一豆酒”的记载,有人说豆和斗字通,斗也是盛酒器。 斗也是酒器,不能和量器升之斗相混。但它确实是容量比较大的酒器。《诗·大雅·行苇》有“酌以大斗”的诗句,京剧《珍常寨》里李克用的唱词也有“太保传令换大斗”的句子。斗酒大概是平常人的适宜酒量,一斗是一大盏。 觥是一种平底、有把、口上刻有牛凹图形的大口酒器。《诗·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凹觥”的诗句,旧注说:“觥大七升,以凹角为之。”但并不一定是角制的,考古家发现有铜凹,容量确比通常酒杯为大,所以后人常泛称大酒杯曰觥。 角是一种圆形的酒器,同时也是量器。《吕氏春秋·仲秋》:“正钧石,齐升角”意思是要校正给一量器和衡器。注说:“石、升、角、皆量器也”。依次序排列,角在升之后,显然比升要小,后世酒肆里卖酒用来从坛里舀酒的长柄酒提子就是角。

10,中国古代如三国时期酒里面的酒精含量是多少啊还有其原料

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酒,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是啊。大多都是黄酒吧。
《水浒传》是虚构的,人物除了宋江其它都是虚构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还说张顺在水底能呆七天七夜呢。《三国演义》中提到的这些人物是真的,但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战争谋略型的小说,又不是什么古代生活剧,作者光是写这些就弄了120个回合,还有什么空去写谁谁酒精肝了,那接下去准备怎么个写法。。。再说,三国演义也是七分虚,人物真的,事情是假的。李白苏轼这种文人,活的久的一个都没有,当时又没有很发达的医疗技术,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得过酒精肝呢?万一有酒精肝,但那时候的人不懂,那也没办法啊。肝脏本身是没有神经的,所以一般有一些炎症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和疼痛感的,等到疼痛的时候,是因为肝脏肿胀,碰到其他器官了,其他器官感到不舒服了,那时候肝病已经很严重了。所以有些人生前感觉不到不适也是很正常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