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中国多少年历史(旗袍在中国多少年历史)

1. 旗袍在中国多少年历史

1. 旗袍在中国多少年历史

一、民国时期20年代

民国时期20年代的旗袍,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风行于2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起源于中国上海,旗袍当时是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脱胎与清代满族妇女之袍,故称其为“旗袍”。旗袍是有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二、民国时期30、40年代

民国的30到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就是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的改良旗袍在结构上吸收西式裁剪方法,袍身更为称身合体,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旗袍样式也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等,领有高龄、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杈、低开杈,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三、旗袍文化介绍的演变成长历史

不少旗袍文化介绍中有资料表明, 60.70年代是旗袍文化被冷落的20年,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文化的灾难。80、90年代的旗袍已经辉煌难再,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并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但出人意料的是只有少数人在穿,并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礼仪小姐、迎宾小姐和女性服务员)。

四、90年代以来旗袍的发展趋势

近20年来,改良旗袍受国际时装流行思潮影响颇大,低领、无袖、紧腰、高开衩、超短、袒胸、裸背等各种形式变化无穷,珠片、刺绣、毛皮饰边、织物印花等工艺装饰大放异彩,颜色绚丽、跳跃,浓重、柔和,大胆突破了旗袍就有的模式;既保留了原有的特点,有融入了创新的意识,旗袍与时装了联手共存,从一种崭新的角度,用一种崭新的观念,抒发着一种崭新的情怀,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2. 旗袍始于哪个年代

2. 旗袍始于哪个年代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属于国风文化圈

3. 中国最早的旗袍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4. 中国旗袍是从什么时候

旗袍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开来,盛行于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上海是贵妇、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奢华的社交生活并追赶时髦,带领着旗袍的流行风尚。

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因此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5. 旗袍在中国多少年历史了

刺绣、旗袍、中国结、花鼓、花灯、剪纸、昆曲、变脸、泥塑、京剧、楹联、秦腔,等等。

一、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

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二、旗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三、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精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四、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花鼓小锣、打花鼓等。是一种安徽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凤阳花鼓与花鼓灯、凤阳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起源于元末,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五、花灯

花灯,又名灯笼。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花灯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6. 旗袍流行多少年

据中国传统文化资讯报道,30年代始,旗袍已成为中国都市女性的重要服装。名媛明星、女学生、工厂女工尽数接受,仅面料、做工和搭配略见差异。形成具有海派文化特点的民国典型服饰形象,造就了中国现代服装史上的一页辉煌。

旗袍于20年代出现,早期旗袍未完全摆脱满装和短袄的宽大,1929年旗袍底摆上升,至膝盖以下处。1930年的旗袍长及膝盖,腰身收小,下摆收拢。1931年短旗袍兴盛,整体造型紧窄合体,腰部有较明显的曲线。1932年后,旗袍下摆复长,及脚踝或腓下部,穿高跟鞋方可行走。袍身加长对旗袍的现代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修长旗袍使下摆开衩成为必要,开衩旗袍也成了现代改良旗袍的重要标志。1933年始,旗袍从低衩或无衩变成高衩。当红明星顾梅君常穿高衩旗袍出入交际场,衩高过膝甚至及臀,因了明星效应,遂成流行。

1932年后,旗袍也曾流行花边装饰,凡衣缘处必镶之,使旗袍更显妩媚。到1935年后,名交际花陈玉梅、陈绮霞提倡低衩,故旗袍开衩趋小,依旧长度及地,完全盖住双脚,时人揶揄为“扫地旗袍”。长旗袍毕竟不实用,随抗战爆发,复回利于行走之长度。作家曹聚仁说:“一部旗袍史,离不开长了短,短了长,长了又短,这张伸缩表也和交易所的统计图相去不远。”

这个时期的我国“美术者”在商品广告画上很有点成就,那就是家喻户晓的月份牌广告画。月份牌广告画以应时的美女和时装为主要题材,在传递商品和时尚信息方面真是功不可没。月份牌广告画风靡了那个年代,是对民国年代上海滩的民众生活、时髦心理最准确、最典型的历史写照。 女装倒大袖已风光不在,袖型细窄合体,短至肘上。

1937年后,旗袍的袖长更是缩至肩下两寸,几近无袖,形成史无前例之特色。传统的中式长裙日渐式微,年轻时髦女子穿着旗袍,其余便是袄裤。袄裤的风格是比较宽松、随意。这时的袄裤也于前不同,裤子开始采用西式裁剪方式制作,肩、胸、袖的裁剪都较为称身合体,自腰以下逐渐放松,显得随意、舒适。西式服装是大都市女性追羡的,在上海等大都市里也时兴西式衣裙。

自南京政府颁布新的服制令以后,民国初年制定的西洋燕尾服作为大礼服的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同时退出的还有东洋式的军服。中式礼服——马褂,也悄悄地逐步消失,仅限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还有穿着。通过前二十年的摸索,民国模式的男装形式基本确立:西装、中山装、军装及长衫。

7. 中国的旗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迄今为止有四种说法。

1、以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

2、以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以及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

3、以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为代表,认为中国妇女所穿的袍,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

4、以卞向阳教授《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认为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

8. 中国的旗袍至今已有多少年

1840-1911年

晚清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晚清 旗袍的起源

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女星身体的曲线好不外露。旗袍裁制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这时候的旗袍染上了古典诗的韵味,寂寞惆怅谁人诉?!她湿润、柔软成一枚清词,长满了细细密密的青苔般的相思。

1912-1949年

民国

寻求解放的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民国年间,旗袍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展现东方女性的婉约之美,体现中华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终于从“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宅大院中姗姗走来。

民国 内敛的时尚

一袭旗袍,百样风情。民国时期的四大美女:林徽因,清秀、智慧;陆小曼,美艳、婉约;周旋,天真、甜美;阮玲玉,骨感、妩媚。

我们身处民国,热爱上了西方的美学。随着西方文化东进,表现在女性服饰上,从遮掩曲线到追求突出曲线却又保持内敛成为时尚。

1981-2000年

现代

中国女性历来以贤淑、端庄为美,时间轮转,时代变迁。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职能有所变化,旗袍仍然是展现贤惠、典雅中华女性之美的元素。

现代 旗袍的盛行

我们开始重拾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而承载着东方人对时尚的诠释、对美的注解的旗袍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国的国服,并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2001-至今

世界

一袭旗袍造就了完美东方女性的经典,即使没有金银相称、珠玉点缀,一领一叉的窈窕,优雅内敛的表达,把女人的妩媚、温柔与性感演绎到极致。

百年旗袍 华丽转身

东方元素备受国际时尚界瞩目的今天,旗袍不像其他文化遗产会被送进博物馆,而是成为了时尚尖端的顶级时装设计师与社会潮流人士的挚爱,但它在与时尚为伍时,却永远都是那么的高高在上,旗袍与美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