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法酒曲配方(古法制曲配方)

1. 古法酒曲配方

1. 古法酒曲配方

、制曲

  酿造黄酒之前,必须要提前半年做好酒曲,一般做酒曲选择在天气炎热的伏天制作,利用麦仁、酵子、麻叶等经过装填、发酵而制成传统的酒曲,使用这种酒曲酿造出来的黄酒酒香四溢,同时也更加的传统和古朴。

2、浸米

  黄酒酿造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每年的腊月附近进行,腊月里由于气温低,小米在水中浸泡不容易变质,同时低温可以保证小米黄酒的慢发酵,以免温度过高,酒质容易变酸,再者腊月天气没有蚊虫,可以避免黄酒沾染蚊虫变质。

  做黄酒要选用煮酒专用的小米,俗称酒米,这个小米和我们平时在商场见到的小米还有不同之处,商场的小米俗称饭米,是煮饭专用的,这里选用的是酒米,试着自己做的朋友在卖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当地市场没有酒米出售可以选择使用糯米代替,在黄酒的口感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小米在冬季要提前24小时左右浸泡,可放在室内,避免室外低温结冰,同时小米要保证一直被水淹没,防止小米离水变酥。煮出来的酒渣就成稀糊状了。

  在小米充分浸泡完毕之后,反复淘洗几次就可以捞起放在竹筐中沥干水分,充分浸泡可以保证在煮黄酒的过程中小米可以熟透,没有夹生。小米沥干水分可以在煮酒前半小时进行即可。

3、备曲

  这是酿造黄酒的另一大原料,小麦大曲(这是我们自己家里制作的, 具体制作时间和方法可以参看网站的具体介绍,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解释了)里面一圈褐色的环状是由于小米发酵造成的,这是优质大曲的表现,闻着有一股小麦腐败的气息,但是就是这种味道造就了黄酒的醇香。

  在酿造黄酒之前,要把小麦大曲切碎,大小适中即可,可以方便的拌在煮好的小米之中。在切大曲的时候要切记不能沾染食盐、水分、油脂等,避免黄酒在发酵过程中变质。在小麦大曲的存放过程中难免有返潮等现象,在切碎大曲之后,可放在太阳下暴晒,让水分蒸发,避免生水引起的黄酒变质现象。

4、煮酒

  酿造黄酒之前,要把锅周围的瓷砖清洗干净,避免在煮酒的过程中粘稠的小米溢出浪费。先在锅中放三分之二的水烧开等待下如小米。

  锅内水烧开之后就可以下如小米了,小米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水分太多煮出来的酒颜色浅、酒质不好,水少的话小米容易反生,黄酒容易变酸。

  小米放入锅内之后就要不停的搅拌了,搅拌最好使用香椿木做的手柄搅动,这样的酒质就会更加的醇香。不停的搅拌有助于小米受热均匀,避免锅底结渣。

  随着锅内水分的不断蒸发,小米也变得越来越粘稠,这是要加快搅拌的频率了,同时要看锅中的小米颜色变化,在水分过少的情况下,可以搅动小米往锅的周边加烧开的热水。这个时候水蒸气比较大,有条件的可以打开市内的排气扇,或者在室外进行。

  随着时间的变化,锅内的小米由于高温变成深褐色,这样就快要煮好了,在小米变成深褐色之后可以捻一下米粒,看有没有硬芯,如果没有的话,就算煮好了,这时候就停止烧火了。

5、拌曲

  把煮好的小米用铲子铲到事先准备好的簸箕内,上面颜色比较重的小米,是在锅底部由于高温造成的,这是传统酿造黄酒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您在喝黄酒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小米样子的黑渣子,不要认为是假冒勾兑的黄酒,这恰恰证明了是纯手工酿造的黄酒。

  把煮好的小米摊平,利于散热,待温度之后就可以拌进大曲了,放在缸底部的可以多拌一点大曲,放在上面的可以适当的少放一点大曲,这样有利于黄酒的发酵。同时也可以利用往年的老酒酒糟帮助发酵。一般一斤麦曲可以发酵十斤左右的小米。

6、入缸发酵

  发酵是酿造黄酒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的手工黄酒遵循古法,采用一冬一酿的传统冬酿工艺,只有在每年的冬至前后才开酿,这样酿造出来的黄酒由于室内温度低,发酵时间长,所有黄酒的营也更加的丰富,一般发酵室温控制在摄氏10度左右,过高的温度容易导致黄酒快速发酵变酸。一般冬酿黄酒经过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压榨了。

7、压榨

  黄酒在经过漫长的发酵之后就要进行压榨了,压榨主要是去除黄酒中的酒糟,得到析出的酒液,如果是自己喝的话,不用过滤也是可以的,黄酒带酒糟喝更加的有营养,压榨只是为了方便装瓶出售。

  黄酒压榨采用传统的重力压榨,采用木质的器械经过黄酒自身的重力慢慢的透过纱布析出澄清的酒液。

8、装瓶

  最后一个步骤——装瓶,虽然条件比较简单,比不上现代化的灌装生产线,但是我们会尽可能的做到干净卫生,所有的瓶子都是一次成型的新瓶子,然后经过凉开水冲洗,保证干净卫生。

  所有装瓶的黄酒都是客户预定之后才装的,然后第一时间的发货,没有接到客户预定之前的黄酒会存放在缸中,这样更容易保证黄酒的质量。

2. 古法制曲配方

2. 古法制曲配方

2000年竹叶青酒45度1588的价格。竹青酒45度以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古法制曲。原材料精选晋中地区的高粱、大麦、豌豆。汾酒产地有佳泉,水质纯净自然。其口感极佳,有着清醇甜美的口感。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有汾酒和药材浸液形成的香气,芳香醇厚,人口甜绵微苦、温和、无刺激感,余味无穷。

它没有白酒的浓烈,也没有葡萄酒的酸涩,下咽不辣喉,肠胃有一种暖暖的感觉,饮后香甜爽口,无刺激性,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 酿酒曲配方

1、制曲工艺

用小麦制曲,称为麦曲,一般认为“伏曲”质量好。通过生产实践,只要生产设备和操作技术到位,其他季节同样可生产好曲。常说“看酒必先看曲”,即酒好必须曲好,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制曲工艺要点介绍如下。

(1)原料

小麦原料质量好,要求颗粒饱满,干燥,无霉变和虫蛀。粉碎适当,粗粉为65%,细粉35%,感官检查无粗块,以手摸不糙手为宜。拌曲用水要清洁,其用水量为小麦粉量的37%~40%。

(2)踩制曲坯

踩制曲坯前,要加曲母粉,为3% ~5%,有利于提高麦曲的质量。曲坯较大,中部凸起,称为包包曲。过去是人工踩曲,现多改为机械制成,要求曲坯平整光滑,以四周紧中心较松为宜。

(3)入房培养

曲坯“收汗”后,人房培养,掌握好堆积品温。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产生大量热,培养6~7天,品温上升至61 ~64摄氏度,即进行第一次翻曲 ,可闻到轻微的曲香和酱香;再经8-10天,品温又复上升,则进行第二次翻曲,曲坯香气要比第一次翻曲浓些,并有酱香。大约经过40天出房。

(4)人库贮存

干曲坯放置8~ l0天,待水分降至15%以下,运至曲库贮存3个月为成品曲。

经检测,好曲为黄褐色,具有浓厚的酱香和曲香;曲块干,表皮薄,无霉臭等气味;以细菌为主的传统大曲,制曲过程中芽孢杆菌最多,属高温酒曲,有氨态氮含量高和糖化力低等特点。

2、茅台酒、郎酒制曲工艺要点

影响酱香型酒曲药质量的因素甚多,主要是制曲温度高低和培菌管理。制曲温度高低适当,曲药质量好;反之,曲药质量差。

重水分曲,第1次翻曲温度并不高,但第2次翻曲前温度升高很多,第3次翻曲后仍有55摄氏度左右;轻水分曲,整个培菌过程温度都不太高,且温度下降快,后火不好。对照曲升温较快,以后温度逐渐下降。

从曲药质量来看,重水分曲尽管黑曲多、酱香好、带焦煳香,但糖化力低,在生产中必然加大用曲量。这种曲若少量使用可使酒产生愉快的焦香;若用量大,成品酒煳味重,并带有苦味,影响酒的风格质量。

轻水分曲自始至终温度没有超过60摄氏度,实际是中温曲,没有酱香或酱香很弱,糖化力高。这种曲在生产中不易掌握工艺条件,若按常规加曲,则出窖糟残糖高,酸度高,产酒很少,甚至不产酒,产出的酒甜味、涩味大,酱香差。要使生产正常,就要减少曲药用量,减曲的结果是酒酱香不突出,带浓香味。所以,轻水分曲对酱香型曲酒风格质量影响很大。

对照曲与生产中用的曲几乎一样,此种曲不但酱香好,曲香也好。生产中用这种曲,酒酱香突出,风格典型,酒质好。

上述情况说明:酱香型酒曲药质量好坏取决于制曲温度,制曲温度高而适当,曲药质量好,反之曲药质量差;曲药升温幅度高低与制曲加水量有密切关系,制曲水分重,升温幅度大(与气温、季节有关),反之升温幅度小。总之,要因时因地制宜,调节制曲水分和管理,有效地控制制曲升温幅度,确保曲药质量。

曲药质量好,产酒酱香突出,风格典型,质量好;曲药质量差,产酒风格不典型,酒质也差。制曲温度达不到65摄氏度以上,曲药酱香、曲香均差。因此,高温制曲是提高酱香型酒风格质量的基础。

为什么制曲水分多少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呢?原因分析如下。

①高温多水条件很适合耐高温细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耐高温的嗜热芽孢杆菌,它们自始至终存在于整个过程并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制曲的高温阶段,而这个阶段正是酱香形成期。这些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分解力和水解淀粉的能力,并能利用葡萄糖产酸和氧化酸。它们的代谢产物在高温下发生的热化学反应生成的香味物质,与酱香物质有密切关系。

②在高温多水条件下,有利于蛋白质的热分解和糖的裂解。这些蛋白质、糖分解后产生加热香气如吡嗪化合物(原轻工业部发酵研究所曾在茅台酒中检出加热香气物质四甲基吡嗪)。另外,在高温条件下,小麦中的氨基酸和糖分不可避免地发生褐变反应一致氨反应,这种反应也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温度越高,反应越强烈,颜色也越深。其反应的褐变物呋喃类化合物,程度不同地带有酱香味。

4. 古法酒曲制作方法

一、原料:传统制法以黄酒糟为主要原料,但产量较低,现改为优质糯米。

二、辅料:麸皮、稻壳、食盐、食糖。

三、配料:糯米1000kg、麸皮1700kg、稻壳940kg、酒曲4kg、麦曲60kg、食盐40kg、食糖12kg。

四、工艺:糯米→浸泡→蒸煮→酒曲→酒发酵→麸皮、稻壳→醋发酵→加盐→陈酿→淋醋→煎醋→成品。

五、操作:

1、浸泡糯米,要求米粒浸透无白心,一般冬季浸泡24小时,夏季15小时,春秋季18—20小时。然后捞出放入箩筐,用清水反复冲洗。沥干后蒸煮,要求熟透,不焦、不粘、不夹生。蒸饭取出后用凉水冲淋冷却,冬季至30℃,夏季25℃,然后拌人酒药,拌匀后装缸搭窝成“V”型,再用草盖封缸,防止污染和注意保温。

2、保持发酵品温,一般发酵4天后,饭粒上浮,汁有酒香气,再添加水分和麦曲、保持品温。24小时后开耙,以后每天开耙1—2次,直到酒醪成熟。

3、将酒醪中加入麸皮拌匀,取发酵好的成熟醋醅适量,再加少许稻壳及水,用手充分搓拌均匀,放于醅面中心处,再上复一层稻壳,不须加盖,进行发酵。

4、发酵3—5天后,即将上复稻壳揭开,把上面发热的醅料与下层醅料再加适量稻壳充分拌匀,进行过勺,一缸料醅分10次逐层过完,每天一次,每次皆添加适量稻壳,并补加部分温水。过勺完毕,原缸“露底”,料醅全部过到另一缸。

5、过缸后,应天天翻缸,即将缸内的醋醅全部翻过装入另一缸。期间应注意掌握温度。经过7天发酵,温度开始下降,酸度不再上升,即表明发酵完毕。

6、醋醅成熟后,立即向缸中加盐,并进行拼缸,做到缸满醅实,醅面上复一层食盐,缸口用塑料布封严,进行陈酿。封缸七天后,再翻缸一次,整个陈酿期20-30天,陈酿时间越长,风味越好。

7、将陈酿后的醋醅加水加色浸泡,进行淋醋,采用套淋法,循环泡淋,每缸淋醋三次。

8、将头汁醋加糖搅拌融化,澄清后过滤,加热煮沸,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存放。

5. 古典酒配方

炸鸡架:

主料: 鸡架2个(约2斤),淀粉2汤匙,花椒粉少许。

香炸鸡架脆脆的的做法:

1.鸡架洗净以后放如盆中,放入香酥炸粉,面粉,淀粉,糖,盐,花椒粉,然后在放入2大匙的清水。

2.拌匀,腌制15-20分钟。(加的水能让鸡架挂住浆就可以了.)

3.腌制完以后,起锅,放入多一点的油烧热。

4.开始下入鸡架,开始炸....这是炸第一遍,不用炸的时间太长,炸到8分熟左右就行了。等把鸡架都炸完以后,还是用原来的油,把油稍微的烧一会以后开始炸第二遍。

5.如果家里有厨房用的吸油纸,最好把鸡架上的油吸一吸。

煎鱼:

用料

鱼 1尾

盐 2g

黑胡椒 1g

花雕酒/料酒 10g

玉米淀粉 3~5g

煎鱼~入味又不破皮”的简单方法的做法

煎整条鱼,一定不要选择肉太厚或鱼体太大的鱼。所以这次选择“黑鲳鱼”。将鱼洗净,去鳞去鳃、内脏,然后在鱼的两面打上一字刀数条,间距约为1cm。这样腌制时会容易吸收味道,煎的时候也更容易成熟。

放入容器,每一面撒上约1g盐和0.5g黑胡椒,5g花雕酒。撒好后用手涂抹均匀。腌制30分钟,中途需翻身一次。

腌好后取出。

用厨用纸巾吸干鱼体表的水份。

两面+肚膛内全部吸干。

在每一面均匀的涂抹上薄薄一层的玉米淀粉,每面约涂抹2g左右。

涂好玉米淀粉后稍微静置1-2分钟,让玉米淀粉回潮,这样煎的时候玉米淀粉不会脱落。

平底锅,炒锅,不粘锅,都行。如是不粘锅就不用烧得过热。如是普通炒锅就要烧到冒烟。

加入食用油,不必太多,能润开锅子即可。像这样我的油量为1汤匙左右。

放入涂好玉米淀粉的鱼。

盖上盖子,转中火。

大约煎1分钟左右,打开盖子。轻轻晃动锅子,让鱼稍微活动位置。此时由于玉米淀粉发挥作用,所以鱼皮已和锅子之间形成了保护层,轻轻晃动即可让鱼移动。

再盖回盖子,转小火,煎至3分钟后即可翻面。

翻面后盖上盖子,再用中火转小火的方法煎3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煎好的鱼,鱼肉鲜嫩入味,还带有肉汁。

鉴定鱼是否煎熟的方法是用筷子插入鱼肉最厚的部分,如能顺利穿透,说明已熟。

6. 纯中草药配方酒曲

生料酒曲:是生料酿酒成败的关健,决定着生料酒的口感和品质的好坏。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生料酒曲很多,其中绝大多数是采用单纯糖化酶和活性干酵母配制的,这种酒曲用之于生料酿酒,不仅醇、酯、酸比例失调,出现两高一低现象,而且邪杂味严重,还有糖化酶味、中药味和生味。但也有的生料酒曲不是单纯采用糖化酶和活性干酵母制作的。

对两种高效酒曲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复壮,选育出2株发酵力强的酵母菌,通过正交试验和优化试验确定生料酒曲配方,并与原生料酒曲进行发酵对比.最佳生料酒曲配方为:糖化酶26.88%,液化酶37.64%,蛋白酶3.23%,Y2酵母32.26%.发酵酒度达到19.2%,淀粉的表观消解利用率为25.68%,40°烧酒出酒率达到48%.生料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6,调酸pH为4.0~5.0,加曲量0.7~1.0%,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7~10天.生料蒸馏酒的品质与熟料传统工艺发酵酒无显著差别,酒液香气怡人,醇和,后味较长,入口稍辛辣,诸味较协调.

7. 古法酒曲配方大全

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

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

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

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

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酒,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

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

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

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三国的煮酒论英雄该是黄酒,,黄酒中最著名是女儿红酒(花雕),大约十几度。

据说武松打虎就是喝的这个,他喝了18碗,以酒性的烈度推算,差不多2瓶50多度的二锅头.

8. 传统酒曲配方

工具/原料:酵母、小麦20kg;麻叶、曲模;新鲜麻绳。

1、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制作酒曲所需的小麦。

2、当小麦在外面晾干后,把它拿回来,用磨光机磨碎。

3、酵母在水中浸泡数小时后,与碎小麦混合均匀。

4、把麻绳放在弯曲模的底部,必须交叉。

5、用原材料填充模具,填充时用力按压。

6、密封它们,等待大约一个月,发酵成功。

9. 自制酒曲配方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产中,分别要以大曲和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分别以汾酒曲和药小曲为例作一简单介绍一、汾酒曲制作方法: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5.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二、药小曲又名酒药或酒曲丸。它是以生米粉为原料,添加中草药粉和种曲母制成的制作方法: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备用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细筛进行过筛3.配料接种:以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1/4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药草粉用量为酒坯粉量的3%,陈曲粉为2%,水为60%,相混拌匀4.制坯:拌匀后制成酒饼,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状,并用竹筛筛圆成酒药坯5.裹粉:把曲坯外面滚上一层细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为46%6.培曲:室温控制在28~31℃,把酒坯送入曲室,培养20小时后,霉菌菌丝生长旺盛,品温控制在33~34℃,最高不超过37℃,24小时后,为了促使曲坏中酵母繁殖,室温应控制在28~30℃,品温在35℃以下,保持24小时。入房共48小时后,品温下降,曲子成熟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晒干,贮藏备用。

10. 传统酒药曲配方

我国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只有5种:即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白酒的种类是丰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团,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绵并要甜(有“无甜不成泸”的说法),进口、落口后味都应甜(不应是糖的甜),不应出现明显的苦味。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乙酸乙酯),并有糟香或老白干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窖香和糟香要谐调,其中主体香(窖香)要明确,窖泥香要有,也是这种香型酒的独有风格,但不应出头,糟香味应大于香味,浓香要适宜、均衡,不能有暴香。 五粮液产于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宜宾位于四川省南部,坐落在金沙江和岷江汇合处,古称“叙州”、“戎州”,北宋时 改称宜宾。这里水质纯净,适宜酿酒,素有“名酒之乡”美名。 相传,早在2000多年以前,宜宾就出现了酿酒,素有“名酒之乡”的美名。自汉代以来,酿酒业迅速发展, 唐宋时期最盛。唐代大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到戎州,在他写的《 宴戎 州相使君东楼》诗中有“重碧拈青酒,轻红臂荔枝。”的诗句。据《叙州府志》记载, 宋朝王公权用三种原料造“荔枝绿”酒,曰:“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三物,三危露 以为味。荔枝绿以为色”。文中“三物”,即稻米、高梁、玉米。宋代大诗人、大书法 家黄庭坚谪居戎州时,在天柱山下劈石成谷,修建“流杯池”。他在《咏绿荔枝与荔枝 绿》诗中写道“王公权家荔枝绿,瘳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 肌……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赞美“荔枝绿”酒为“戎州第一”。 明代, 对采用多种谷物酿酒的也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说:“秦、蜀有咂嘛酒,用稻、麦、 黍、秫药曲、小罂封酿而成,以筒吸饮。”1929年,开始改名为“五粮液”。 该酒自问世以来,以“喷香浓郁、清洌甘爽、醇甜余香、回味悠长”的四大特点而饮誉国内外。五粮液酒是选用优质大米、糯米、玉米、高梁、小麦五种粮食,巧妙配方酿制而成。 在全国名酒评比中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三次荣获国家金质奖。 我国的五粮液属于浓香型。

11. 古法酿酒配方

1、酿酒原料:无论是现代酿酒还是古法酿酒,对原料的选择要求都是一样的,即要求新鲜、饱满、无虫蛀,无霉变。

2、对原料的处理,除大米、糯米外,可粉碎后加辅料、加配糟发酵,也可整粒蒸熟发酵。

3、酿酒的过程基本是: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槽→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4、生料酿酒成败的关键在于酒曲 ,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的出酒率和较完美的口感。

5、酿酒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方法进行。一口大灶上架一个大铁锅,把酒倒进铁锅,放上酒甑,再架个加满水的大铁锅。

6、蒸酒时火要匀火,柴要硬柴。蒸酒时要注意观察火势大小,不时用手测测天锅水温,水温不继上升,大概到三十度时就要舀出来,重新注入凉水,不然就不能起冷凝作用。大概换五六锅水,酒就烤得差不多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