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到底应该怎么选,kaesler红酒怎么样

到底应该怎么选,kaesler红酒怎么样

而德军士兵怎么样呢?同样是1939年。喝酒只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重要的不在喝什么酒,而在于喝酒的状态和氛围,因此,红酒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不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伙食怎么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首先,在二战之前,德国人的生活水平就比较高。美军士兵回忆,他们从诺曼底登陆前后,去过了北非、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其中,他们认为和美国最为接近,也最文明富裕的,竟然就是德国。其次,二战期间,希特勒非常重视军人的生活。在希特勒看来,德意志民族的精英,全部都在军队。因此,军人应该享受超过德国普通平民,大体相当于中产阶级的各种待遇。

反应在伙食上,德军伙食标准非常高,让苏军之流瞠目结舌。1939年开始,德国吸收一战经验,实行配给制。普通德国平民的配给如下: 1939年底平民每天的食品配给:  340克面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面包(重体力劳动者)。  70克肉类(普通平民)或170克肉类(重体力劳动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体力劳动者)。

  每日所需热量折算:  普通平民:2570大卡  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4652大卡德国人的饮食本来像其他欧洲人一样以肉类为主,每周只配给七八百克的话,做熟之后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鲜蔬菜和鱼也很难看到。在肉铺和地货铺的门前,常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队、手持菜篮的主妇。如果看见妇女带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烟纸店前则是衣冠楚楚的男士们,他们排上一两个钟头的长队,只是为了买几支雪茄或者一听香烟。

要是这些瘾君子们运气好,买到了想要的商品,想进酒馆喝杯啤酒透透气,那么他们除了酒钱外还要再加一种“战时附加税”。而德军士兵怎么样呢?同样是1939年。每日定量,国防军的野战伙食定量标准:冷餐(前线没有能力生火做饭情况下):750克面包。150克脂肪(以黄油,炼乳,60-80克人造奶油,70-90克凝块动物或植物油〉。

120克香肠(新鲜的或罐装的)或者鱼罐头或者奶酪。7根香烟或者2跟雪茄。热餐1000克土豆250克新鲜蔬菜或150克罐头蔬菜125克面食,或者部分以米饭,黑麦、西米或大麦替代。至多250克新鲜肉类(烹调用油从士兵冷餐用油中扣除)。15克调料(盐、香料)。8克咖啡或10克人造咖啡(有可能的话以茶叶替代)。

如条件许可可配给鸡蛋、水果和巧克力。总热量:4500大卡(德国联邦国防军野战食品迄今仍沿用这个热量配给标准)。可见,德军士兵的伙食远远高于德国平民,尤其是肉、奶供应充足。战时只要补给线不被切断,德军伙食供应严格控制在24小时内。也就是,食物最多延迟24小时,一定会送到阵地,哪怕四面都是苏军火力炮火封锁。

为此,德军死伤无数炊事兵。供在一线作战的士兵食用的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锅煮出来的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半块大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

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东西都吃光,因为下一次食物供给可能在24小时之后才能送到。”(Velten.Wilhelm.:Vom Kugelbaum zur Handgranate.Der Weg der 65.I.D(从火网到手榴弹,第65步兵师战史)Neckargemuend 1974,第125页 )直到1944年,德国国内因为轰炸和战败,平民物资供应已经非常困难。

但德军的伙食标准,只是略有降低,食物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其中肉类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有意思的是,德军中有一只著名的青年部队,“希特勒青年团“武装党卫军第12装甲师,别名为“婴儿师”。这支部队编组时,多是17岁的少年,还没有到18岁的兵役年龄。给他们的补给很高,但将成年士兵享受的香烟和酒,换成了糖果和巧克力。

有些年轻人更愿意喝红酒,中国的白酒文化是否会没落?你如何看待?

谢谢邀请。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酒的典故、千古佳句数不胜数。酒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受众,也有着坚实的情感基础。酒文化并不特指中国的传统白酒,也指米酒、果酒、黄酒等各种酒类。所以,喝什么酒与文化的传承没有直接的影响。“杯酒释兵权”,“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牧童遥指杏花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与酒有关的典故,名句数不胜数。

武松打虎,井阳岗上豪饮十八碗,其实古代的酒就是类似于米酒非蒸馏类的,类似果汁的低度酒。三国时期,酒作为一种饮品,一种礼仪,一种生活方式存在,酒在古代算得上奢侈品,是达官贵人,豪门贵族的一种待人接物的生活礼仪。酒文化作为中国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刻的含义。古代,出征时要喝壮行酒,凯旋归来时要喝庆功酒,庆典有庆典酒,过生日有祝寿酒。

现代人更延伸、丰富了酒局的内容,髙兴时,三五好友小聚,叫借酒祝兴。失落时,叫借酒消愁。没什么事时,喝酒叫打发时间。但无论怎样,酒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到中华文化之中。喝酒只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重要的不在喝什么酒,而在于喝酒的状态和氛围,因此,红酒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不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