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贵州日报》第15版特别报道版,整版刊发文章《习酒:苍茫山中一抹绿》,聚焦习酒公司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下为全文内容:
习酒:苍茫山中一抹绿
习酒厂全貌
涓涓习酒如水流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
“十四五”开局,我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对贵州而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贵州突破工业化和信息化两道门槛、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白酒产业不仅是贵州的标志性产业,还是贵州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回望历史长河,贵州白酒产业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的嬗变,林林总总的酒企也从小富即安的“邻家铺子”蜕变为规模化的大企业集团,名酒企业销售半径从方圆百里不觉间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特别是近十年来,以茅台为首的贵州白酒拨开市场迷雾,持续引发酱酒热潮,带领中国白酒稳步迈入新一轮黄金发展周期。
回首来路,不少酒企发现自己已走在了新型工业化的大道上。
聚焦习酒,它的新型工业化又是什么?
山水绿 记得住乡愁
从贵阳到习酒厂,不到300公里的高速公路,越靠近酒厂,空气中弥漫的酒糟香气就越发浓烈。
透过车窗,隐藏在山间的赤水河奔流而下,阳光反射下的河水碧波荡漾;穿过酒的沉静和火热交织成的习酒小镇,沿河农田阡陌纵横;厂区里,承载着岁月的办公楼依山而建,道路树影婆娑;车间里,制酒工人挥汗如雨;工地上,机器轰鸣井然有序……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酒对新型工业化的答案。
3月12日,在全国第43个植树节来临之际,习酒在构树湾开展2021年“保护赤水河·习酒在行动 ”全员义务植树、植草活动。
“活动至今开展6年了,光采购植物就花了300多万元,累计植树2万余株,植树、植草面积近800亩。而且每次活动,公司高层和一线员工都会参加,人人都是主人翁。”习酒公司生态环境保护部主任任伯俊介绍,习酒还先后向赤水河投放8万余尾中华倒刺鲃鱼苗。
地面有树、有草,河里有鱼。“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绿色环保对习酒而言,并不是逢年过节“秀一波”,而是持续、不断、全方位推进的系统工程。
“做食品就是做生态”,生态环境对白酒行业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赤水河流域目前有白酒企业(作坊)近2000家,白酒(酱香型白酒为主)产量约50万千升,废水年排放量约1400万吨。
随着未来发展,预计“十四五”白酒产能将进一步增长,环境保护压力也进一步增加。
一面是产业的飞速发展,一面是环境承受能力的困境,“工业废水”这个难题摆在了政府和企业的面前。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习酒的选择,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更不能走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
2013年,习酒投资1300万元,建成黄金坪生产废水处理厂1号系统;2019年至2020年,又投资近4亿元,高标准建设黄金坪生产废水处理厂2号系统和中渡污水处理厂。
“习酒的排污标准,目前是赤水河沿岸乃至白酒行业最高标准设计,远超国家标准。”任伯俊介绍,习酒还垫资1213万元修建习酒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使习酒镇范围内居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同时,投资近100万元对“三供一业”移交政府的职工宿舍生活污水管网进行改造,确保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收集处理。
2014年,习酒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冷却水循环设施,对制酒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然而习酒并未止步于此,仍然不断寻求更好的节水方式。2018年,习酒开始采用风冷设施,利用风冷替代白酒蒸馏冷却过程中的水冷,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习酒生产的取水量和排水量。
如果说风冷设施的启用是习酒对赤水河水资源的一种尊重,那么习酒推行绿色生产,全面开展锅炉“煤改气”,就是对赤水河流域大气满满的爱意。
早在2017年,燃煤锅炉便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燃气锅炉。锅炉“煤改气”,不仅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还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进一步保护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2020年以来,习酒还在厂区所在地开展小溪沟、排洪沟和赤水河的水质年度监测工作,建立了水环境数据库,为水质溯源、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投资62万元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站一座,开展习酒厂区及赤水河段空气全年监测工作,建立空气质量数据库,为赤水河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一个企业、一个小镇、乃至一段河流,相较于一个大环境而言,习酒做的可能“微不足道”,但守住绿色生态的拳拳之心,见微知著。
产品好 看得见品质
习酒生产工艺环节之润粮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白酒属于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但事实上,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习酒,却很不“传统”。
比如,在数字化工具赋能上,一瓶一码技术就诞生在习酒的生产车间。2012年,习酒就启动了一瓶一码的研发,当时是白酒行业里最早使用二维码的。
二维码,如今这个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东西,在2012年用在一瓶酒上,既“大胆”又“心细”。
作为每瓶酒独一无二的身份凭证,一物一码以可变二维码的形式为每一件产品提供唯一身份ID,建立品牌与用户沟通的最佳渠道。
业内人士分析,习酒整个流水线上实现了产品全部上码,通过引进一物一码技术,结合扫码领红包的玩法吸引消费者扫码查证产品真伪,不仅大幅提升了中低端习酒的促销效率,同时还解决了习酒的防伪和窜货问题。
“通过一瓶一码的数字化营销,习酒整个渠道营销链都打开了!”从产品到厂商到经销商,最后到终端渠道和消费者,每瓶酒“从哪来,到哪去”都清清楚楚,窜货问题从技术上得到了有效解决。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百亿”之前,习酒通过数字化全面链接了消费者和经销商,在品牌商、商家、消费者三方之间搭建起一条信息化高速公路,为习酒的腾飞奠定了广大消费基础。
如果二维码只是习酒一个个小小的“取巧”,那多年来坚持不断对品质技术的研发,便是大大的“守拙”。
品质,白酒的生命线。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却是8000多人的不懈努力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习酒的研发经费是销售额的1%!”习酒技术中心李岭卓介绍,近年来,习酒陆续引进赛默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安捷伦顶空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等先进分析仪器,提升装备技术水平。
付出终有收获。
近年来,习酒陆续成功申报了“贵州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白酒品评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2018年荣获“全国食品工业科技竞争力卓越企业”称号;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等。
这一切的根本,直指一个核心——让品质可控,让品质更好。
这些听起来离消费者太遥远,但对习酒的技术人员来说,却是每天殚精竭虑都在考虑的问题。
“通过建立风味数据库,以风味技术为导向,利用数据智能分析,让白酒品质‘看得见’,实现科学管控。”习酒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尤小龙表示,“十四五”时期,习酒还将打造从生产酿造到包装销售的“智慧习酒”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为习酒品质保驾护航。
以上的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对于目前的白酒行业来说,传统的“肩挑背驮”早已是过去式,“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
“年收入26万,缴纳六险二金,享受一套过渡性住房,50万元购房补贴……”2021年,习酒首次将博士研究生纳入招聘对象,以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向高学历人才抛出了橄榄枝。
“目前习酒发展势头迅猛,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习酒人力资源部副主任何浪介绍,除了优厚的薪酬福利,公司还为高学历人才配套了科研经费,规划了晋升通道,考核期满一年且合格后,可直接聘任为中级管理人员(中二)或转聘技术职务(对应中二待遇)。
业内专家表示,白酒新型工业化不是局限于短期内或单方面的思考,更不是偏执于对某一生产环节的改造,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构建权威的信息化体系、科学处理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正确看待并履行行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
习酒,高质量发展路上往前冲。
产业兴 摸得到幸福
“因酒而兴,因酒而富,因酒而强。”这句话对贵州而言,不仅指仁怀,也包括习水。
依托习酒这棵“梧桐树”,习水先后引入了安酒、步长贵州洞酿洞藏、小糊涂仙心悠然酒业、京糖酱酒等项目,培育一批十亿产值的白酒企业,打造以习酒、茅台201为龙头企业带动,腰部企业发力,“2+3+N”白酒产业格局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白酒产业集群效应。
与此同时,习水经开区聚焦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大招商,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做足酒文章,在发展白酒产业的基础上,极力培育新的增长极,推动白酒包材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招商引进17家白酒包材企业,打造白酒产业全产业链,形成了温水、二郎白酒配套产业园区。
“我们不光要招商,还要招好商,招强商!”在习水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苟明利看来,企业入驻,不光要数量,更要质量。
走进温水白酒配套产业园区江苏中彩印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流水线上进行包装盒糊盒、装配、成型等工序,现场一片忙而不乱的景象。
“通过引进购置一批德国进口CTP制版设备和高端的全自动酒盒包装设备,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该公司生产厂长荆爱芳介绍,每天车间能达到110万元左右产值。
在习水晶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的酒瓶生产车间,一台发散着热气形似锅炉的大设备引起了笔者关注:一个个乳白色的酒瓶从这套高尖端机械设备的传送带上“新鲜出炉”。
该公司董事长王文海介绍,习水晶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是贵州首家酒瓶生产企业,去年12月建成投产,目前每天能生产12万个酒瓶。
“下一步公司二期项目玻璃瓶深加工生产线建成达产后,还将增加玻璃贴花、印花、蒙砂、仿陶等工艺。”王文海介绍,到时产品的附加值将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江苏、四川、浙江、广东等地区的11家包材企业落户温水园区,7家投产。预计习水县白酒包装配套产业集群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年生产包装纸盒3.8亿个、酒瓶2.4亿个、酒盖5800万个、纸箱6700万个,手提袋2000万个,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以上,实现工业产值60亿元,占贵州省白酒包材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可辐射习水、仁怀、泸州、宜宾等白酒产区。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由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全产业链拓展,从全产业链到产业集群化,习水白酒产业正由“点上突破”迈向“全面开花”。
作为习水白酒产业至关重要的支撑点,截至目前,习酒主动作为、积极发展,已经解决当地几万人生计,加上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习酒带动近10万人就业。习酒普通员工年均收入超12万元,当地家庭只要有一人在习酒上班,全家就稳步小康了。
从小镇烧坊到国营酒厂,再到今天的中国知名品牌,走上新型工业化的习酒在传承创新中华丽蝶变,已然是魅力十足的“中国符号”与“贵州名片”。
酒香风正、勇担社会责任的情怀早已深深铭刻进习酒人的血液里,成为他们砥砺前行的正能量。
正如习酒负责人所说:“习酒发展得好,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要生活得好。”其言虽简,却切中习酒君品文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义。
多年来,习酒以大党建帮扶格局,持续投身对周边地区的帮扶。有计划、分阶段、政策性地为地方提供就业岗位,全力助推地方就业、税收、经济增长。
习酒作为一个长在深山的企业,要发展,就得走出大山,而回归大山之后,洗尽铅华,势头更甚,脚步更稳。
一饮一啄,皆是缘法。
文章来源于:贵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