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百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蒸馏白酒如何增加口感,一般的白酒可以怎么调

本文目录一览

1,一般的白酒可以怎么调

你可以加红牛调一下,白酒一般用30ml,红牛150ml,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稍作改变,希望有用。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一般的白酒可以怎么调

2,怎么能让酒里同时具有酸甜苦辣四种味道调配的方法

甜的酒不可能会浮到其他酒的上面。。一般都是把甜的酒放到最下面。因为甜酒的密度比较大
白酒是辣的!不过喝时间长就不是了!而且你越喝越想喝!啤酒也很香,尤其夏天热的时候喝上一杯,爽!!!!

怎么能让酒里同时具有酸甜苦辣四种味道调配的方法

3,如何让白酒变得更好喝

加点雪碧,不过要适量,这样虽然好喝但饮料中成份更容易让血液吸收酒精,重而导致上头速醉
你好! 白酒又不是鸡尾酒,也不是威士忌,可以加冰块,苏打水,改善口感。 喝白酒,放到热水里温一下,再喝,会芳香无比。 试试啦,,, o(∩_∩)o...

如何让白酒变得更好喝

4,如何快速增加酒的口感

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气氛
呵呵口感是自己亲自品尝出来的,不是标识出来的,你应该知道:即使国际大师回答你这个问题都一样答案,你自己认为(感觉)的红酒就是最好的红酒!包括口感、年份、产地、葡萄品种等等,至于进口酒辨别还是有一定技巧的,首先要有海关进口手续,外观查看国际条形码,光滑深凹的瓶底,关键是要打开尝尝才能判定!至于你的第三个问题:赤霞珠是葡萄酿制品种,原产于法国,国内早已引进种植,国产酒不管名字是否特级不特级,品质在那里放着呢。进口酒稍好些但要是真品。如有需要可以加我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我是北京专业做葡萄酒的公司。希望对你有帮助

5,白酒如何勾兑 让酒不上头 不口干

勾兑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也是每个酒厂技术的核心之一。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成品酒都是已经经过反复勾兑优化之后的,消费者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酒即可。一般来说,名优酒喝完之后不容易上头
一般的都是勾兑的 有粮食勾兑 酒精勾兑 建议和少量 柔和型的酒 QQ1799759887
你说的应该是固液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这关键看你做什么口感,不同口感添加的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都是不一样的,原料合格,技术过关,添加的比例协调一般不会出现你说的上头,口干,头疼。
勾兑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也是每个酒厂技术的核心之一。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成品酒都是已经经过反复勾兑优化之后的,消费者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酒即可。一般来说,名优酒喝完之后不容易上头——这个回答不错!
这就是技术了哈,如果是酒勾酒的话,是你酒体的酸酯比例不协调或是酒中杂醇油含量过高等原因造成。如果是酒精酒的话,一是你原料含杂质高,二是你酸酯比例不协调哈!
最好是不要和,很伤身体的

6,如何解决液态法白酒风味差的问题

液态法白酒里面香味物质少,口感自然不行的。改善液态法白酒口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香味物质含量:1、串蒸,把液态法白酒加入固态发酵蒸馏的甑锅底部,通过酒糟串蒸,可以增强液态法白酒的香味。2、勾兑,液态法白酒与固态法白酒掺和,达到固态法白酒的口感。3、通过使用食用香精、香料达到香味物质含量。
概述液体发酵法是借助于液体介质来完成面团的发酵,即先将酵母置于液体介质中,在液体中经几个小时的繁殖,制成发酵液,然后用发酵液与其他原辅料搅拌成面团。欧美等国家多采用此法进行大批量自动连续化生产面包。 液体发酵法的特点: 缩短了面团发酵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原辅料处理到成品包装可实现全部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提高了面包大的贮存期,延缓了老化速度;缩短了发酵时间。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原料混合→液体发酵→热交换器→冷藏贮存→搅拌→延续发酵→整形→醒发→烘烤→冷却→包装。液体发酵有两种形式:无面粉发酵液和含面粉发酵液。无面粉发酵是发酵液中没有加入面粉,面粉主要加入到面团中。发酵液中主要是酵母与水的比例变化,一般在(4~20)∶1范围内变化。无面粉发酵所需要的时间为45~90min。液体发酵完成以后,发酵液要冷却到4~7℃,并放置在冷却箱内,可以贮存24~48h,甚至更长的时间。含面粉发酵液与无面粉发酵液发酵的主要区别是在发酵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面粉。面粉的添加范围是10%~60%,如果超过60%,其现象类似于普通种子面团,失去了液体发酵的优点。

7,白米为主的酿白酒法

这种传统的酿酒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将大米蒸熟 后拌曲发酵,然后蒸馏得成品酒。具体操作起来就更复杂一些,其工艺如下:浸米—蒸煮—扬冷、拌曲—入缸固态培菌糖化—半固态发酵—蒸馏—成品酒。  其中仅是蒸煮工序就很麻烦,操作要求较为严格。例如:将浸好的大米倒入甑内,待园气后初蒸15~20分钟,然后泼入热水,还要上下翻倒几次,又上盖, 待园气后再蒸几十分钟,再进行第二次泼水、翻倒、再蒸。同时还要求所蒸煮的大米外硬内软、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等等。如那一环节掌握不 好,达不到要求都可能影响到出酒率。v采用生大米酿酒就简单得多了。生大米不需要淘洗,不需要浸泡,当然更不需要蒸煮。将市售的大米买来后,每公斤大米加入6克生料曲种,加入三公斤冷水搅拌、密封发酵,经蒸馏就得成品酒。所以,有人戏称生料酿酒技术为“傻瓜酿酒技术”。v生料酿酒,可以说就谈不上什么“工艺流程”,如果硬要编个工艺流程的话,那么这个工艺流程就是:配料(大米+曲+水)—发酵—蒸馏—成品酒。v采用生料酒曲酿制大米白酒,每斤米得一斤酒,45~50度,口感与传统酿制的一样,甚至超过。  由此可见,采用生料酿酒,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燃料和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出酒率,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由于生料酿酒操作简单,管理粗放,完全可采用规模化、机械化大生产。  由于生料酿酒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仅管这个新技术推广时间不长,宣传力度不大,但仍然受到许多酒厂的欢迎,尤其是受到那些文化不高、缺乏酿酒技术的小酒 厂和家庭酿酒作坊的普遍欢迎。例如:目前广西省内即有上千家小酒厂和家庭作坊在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大米白酒。江西、湖南、浙江、上海等也有许多厂家在采 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  然而,生料酿酒再简单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既是一门科学技术,就有一定的工艺规范和操作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出酒率就高;违背或不按这些规则操作,就达 不到出酒要求。原因是,由淀粉转变为酒是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假如改变了规定的作用条件,其代谢产物就不是酒,而是另一种代谢产物 ——如醋酸。  一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科学看成魔术,把生料曲种当成是“仙丹妙药”,以为在生大米中加点水,丢进去一点生料曲种,它就自然而然地“变”出酒来。一但没有变出酒来或变出的酒不多,就否定了生料酿酒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现将笔者采访数十家成功地采用生料酿酒厂家的经验和个人的心得,总结几条出来供已采用的厂家和对生料酿酒有兴趣的厂家参考。  我们知道,酿酒的希望和目的无非是两个:  一是能得到较高的出酒率;二是酿出的酒能有一个较完美的口感。但是,是否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关键环节,是在发酵这道工序。尽管曲种如何好,糖化力和发 酵力如何高;尽管大米的质量好,含淀粉多;尽管蒸馏设备如何先进、接酒技术如何高明。如果在发酵这一环节掌握不好,成品酒的得酒率也就不高。如何发酵,如何管理,一般酒厂和酿酒作坊都有一定的经验。但生料酿酒与传统的燃料酿酒方法还有不同之处。生料酿酒在发酵期中要特别注意和掌握温度、厌氧和发酵期这三个环节。  一、 温度(指室温℃)。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酵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0℃。  温度与发酵期的关系是: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具体说来,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一般是15~20天,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一般是10~12天左右。温度在30~40℃时,发酵期一般为8天左右。  生料曲种耐高温,在35~40℃时酵母仍能继续生长、繁殖,而且不会产酸。因此,采用生料酿酒。不存在“安全渡夏”问题。  但是,生料酿酒也存在如何安全过冬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温度20℃以下时,生料很难发酵,如温度在10℃以下则停止发酵,这时的酵母处于冬眠状态,不繁育生长。因此,室温在20℃以下时,要采取保温和升温措施,使室温升到20℃以上,生料发酵才能正常进行。  室 温在20℃以下时,除了采取保温、升温措施以外,还可以采取熟料发酵。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与传统的蒸煮有很大的区别。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是指将大料随便蒸 煮而已。具体操作就是将生大米加入三倍冷水,然后用火煮,待煮到大米基本过心即离锅冷却到36℃以下时,加生料曲种搅拌、密封发酵。采用这种熟料发酵方 法,五天左右即全部发酵完毕,然后蒸馏即得成品酒。另外,也可将大米蒸煮成米饭,无夹心即可。  二、 厌氧。所谓厌氧,就是将生大米或煮熟的大米加曲加水装入发酵容器后要密封,使之在没有或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尤其是在发酵的中期和后期,更要特别注 意厌氧发酵。因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游离氧参加。如果在发酵中有氧气参加,酵母菌则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将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 量菌体使酒精的产量大为减少。  其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醋酸,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酒精。所以,如果你不想要醋酸的话,就一定要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怎样进行厌氧发酵呢?许多酒厂的实践经验是:在发酵初期,采用半密封。所谓发酵初期,是指自生料投入发酵容器,至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这段时期。进入发酵中期和后期,就绝对采用全密封式发酵。所谓中期和后期,是指自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起至整个发酵完全结束止。  有 的厂家则与此相反,重视发酵初期的密封,但在发酵中期和后期就不重视了。当原料投入发酵容器以后,他们很重视密封,但从此就无人过。二氧化碳将塑料薄膜冲 破了,捆绑的绳索松脱了,无人检查、更换,使空气中的杂菌大量进入发酵容器,醋酸菌大量生长、繁殖、甚至把酒精作为它的养料,这就是有些厂家反映出酒率不 高的原因。  三、 发酵期。发酵期是指,从投料到蒸馏前的这段时间。  上面已讲过,发酵期的长短决定于温度的高低。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我们不能说发酵期越短越好,当然也不能说发酵期越长越好,如何适当地掌握这个发酵期的长短,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的口感和重要环节。  适当的发酵期,首先是看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其次是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后,还要延长发酵期一二天,以利于酯化、增香。  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的标志是:生淀粉已完全转化为糖,糖已完全转化为酒精。用检测残余淀粉的含量和总残糖的含量方法就能确定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了。当残余淀粉和残余总糖的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时,即说明原料已得到完全、彻底发酵。  一些小型酒厂和酿酒作坊没有检测设备,怎能掌握了解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呢?笔者于1996年编著的《生料酿酒工艺及其操作方法》一书中,曾介绍了用眼睛看、耳朵听、口尝、手摸等方法。由于篇幅关系就不再详述。这里只介绍一种眼看、手摸的简单方法供参考。  手摸,是用母指和食指挤压正在发酵中的米粒,如无硬心、无粗糙感,一挤就化,就说明原料已基本上完全、彻底发酵了。  用眼看,一是看原料,二是看颜色。  当漂浮于发酵液面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发酵液由浑浊变青,而且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窜动时,就说明整个发酵过程已完毕,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了。  看颜色,就是看发酵液的颜色变化。从投料起至发酵开始冒小泡时的这段时期发酵液是清亮、透明的。从发酵开始至发酵结束这段时期,发酵液由清亮、透明变为米汤色。从发酵结束至酯化时期,发酵液由米汤色变清,最后变成暗淡的淡茶色。  实践证明,适当延长一点发酵时间,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香味的重要措施。  要延长多少时间才能算适当呢?笔者主张,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时,再延长一二天即为适当。从颜色上看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由清变为暗淡的淡茶色即可进行蒸馏。  为什么要延长一二天发酵时间呢?因为酒的芳香物质,是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经生化反应而成为芳香物质。这个生化反应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酯化时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