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魂塘畔风送爽的歌词
香魂塘月朦胧我心寒意冷——演唱:杨红霞 香魂塘月朦胧我心寒意冷 似有那往日的冤魂悲泣声 环环我曾有过多少女儿梦 女儿梦醒一场空,一场空啊 心上人两分离不见踪影 看见了傻墩子想起了他我揪心疼 老天哪为什么让我遭不幸 命运哪你对我环环太不公,太不公啊 我不如咬紧牙关投水去 一死百了都轻松 环环哪,爹娘生养我二十载 疼儿疼女一片情 两家的苦乐我一人定 怎能让亲人再把这痛苦担承 我咽下这把辛酸泪 荆棘路上我走一程七岁上啊爹娘逃荒离乡井——演唱:汪荃珍 七岁上啊爹娘逃荒离乡井 把我当童养媳卖到沈家营 十三岁逼我圆房哭天天不应 差一点跳进这香魂塘中 到头来心再强也得认命 熬日月有饭吃俺就谢天有灵 现如今改革开放过上好光景 我才算熬出头人前挺胸 只可惜墩子儿是娘的一块心病 环环你呀是咱全家的福星 娘我愿为你干 娘我愿为你挣 娘我愿为你拉断牛皮套绳 金项链娘给你早就选定 未过门娘给你记了一功 沈家这神窑沈家这门庭 从今后都由你来支撑 环环儿你能干你聪明 你要想得开别学糊涂虫 可别让娘心疼这日子叫人怎么过——演唱:汪荃珍 这日子叫人怎么过 这屈辱叫我向谁说 钧窑厂名声在外风风火火 回家来这冤家套难以解脱 只求换来一个好名声 贤妻良母好婆婆 有谁知我一颗心我掰成两半过 有谁知我暗中眼泪流成河香魂塘畔风送爽——演唱:孟祥礼 香魂塘畔风送爽 香魂塘畔风送爽 香魂塘内荷花香 钧瓷生意多兴旺 广交会上美名扬 半生风雨钧窑场 丢不下香香情意长月下洗衣熬长夜——演唱:杨红霞 月下洗衣熬长夜 姗姗归迟月西斜 这几日婆婆多喜悦 我心中疑问层层叠 玲芝她和墩子同是一母生 为什么相差天地别 寻思答案似有解 有解心中疑更切 婆婆呀你心中几十年冷暖怎么写 为什么像水像火又像铁你不要闷着葫芦不开腔——演唱:汪荃珍 杨红霞 你不要闷着葫芦不开腔 可知道人比人气死人道理平常 有钱人百十块买口甲鱼汤 没钱人两毛钱烧饼他啃着香 嫁墩子委屈你话已明讲 我为啥给你家还债又盖房 三五年钧窑家业你执掌 穷丫头就变成金凤凰 若要是不听话胡思乱想 别怪我翻了脸不像个好娘 依你说人穷人富不一样 俺就该两毛钱烧饼啃着香 依我说再穷再富人一样 谁不知夏天热来冬天凉 多少回反反正正两面想 硬着头把你的媳妇当 一念你辛苦创业不容易 两万元帮我家非同寻常 二念你钧窑事业多诱人 七彩窑变传四乡 三念你怜子心切可体谅 墩子他弱智人需要扶帮 我的娘啊娘啊 亲眼见你挨打受欺装笑脸 亲眼见你两副面孔渡时光 同床异梦苦你从不对外讲 说到底你也是心强命不强 我知道墩子是你唯一的希望 你指望他成个家 为你生子立后续火添香 就凭墩子他他他那个样 这辈子你咋能把奶奶当环环她低头无言轻轻离去——演唱:汪荃珍 环环她低头无言轻轻离去 千斤石压我心身瘫气虚 到如今她对我没半点恶意 见伤疤如雷电击我心扉 两万元我把环环娶 她好似当年我卖身沈家童养媳 我人生已误沼泽地 怎叫她再学我苦熬日月走荆棘 她可曾忍过多少悲痛 她可曾咽下多少委屈 她可曾夜半枕上暗哭泣 她可曾胸中火焰燃又息 她可曾香魂塘边想轻生 她可曾香魂石上常叹息呀 我已是进退两难错上错 却又来用绳索捆绑夫妻 一面镜子左右照 她是我我是她 难分她我你 分明是一个女字辈叹息 今日媳妇明日婆 今日婆婆昨日媳 如今已是啥年月 我不能再让环环学自己 自省自问拿主意 我还是撕破牢笼让鸟飞 黄连苦酒我自饮去 送环环自由身另选佳婿吧你走了这千斤担谁来帮我——演唱:孟祥礼 汪荃珍 (香香 唱)你走了这千斤担谁来帮我 你走了我有难向谁诉说 神窑连着咱两个 少了一个神气落 你为啥此刻要离开我 为什么女人再强也软弱 我心中左右两个我 一个叫我离 (石忠 唱)一个叫我合 (香香 唱)一个叫我冷 (石忠 唱)一个叫我热 (香香 唱)我心中有火为啥这样冷 (石忠 唱)欲断难断情更热 有了你啊我才是我 有了你啊歌才是歌那一年风雪夜我饿昏在窑场 演唱:汪荃珍 孟祥礼 (石忠 唱)那一年风雪夜我饿昏在窑场 为送饭把你的手脚冻伤 香香姐一碗热面送我手上 我满眼的热泪滚滚洒胸膛 (香香 唱)头一次领工钱你二话没有讲 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裳 你还是破衣烂衫旧棉被 一件新衣亮透了你的心肠 (石忠 唱)一天不见香香姐 水不甜来饭不香 (香香 唱)一天不见小窑匠 总觉得心里空荡荡 你疼我爱阵来线往 (合唱)心心相印梦成双 (石忠 唱)多少回梦里唢呐响 (香香 唱)多少回梦里拜花堂 (石忠 唱)多少回梦醒来泪眼相望 (香香 唱)多少回想同你远走他乡 (石忠 唱)夜黑路断手牵手 有伴不怕鬼打墙 (香香 唱)苦涩的日子有盼望 盼望着天天相聚在窑房 (石忠 唱)月亮系着咱的情和爱 (香香 唱)星星伴着石忠与香香 (石忠 唱)钧窑火把咱心照亮 (合唱)凝聚咱两颗心地久天长娘的话叫环环又惊又喜——演唱:杨红霞 (香香)环环,你跟墩子离婚吧 (环环)娘—— 娘的话叫环环又惊又喜 不是梦不是幻我心生感激 原以为这婚姻将我一生来系 不料想忽然间自由门开枷锁落地 环环我又有了选择的权利 娘,走吧 轻回头猛看见娘的眼泪 我忽然头难抬步也难移 多少次睡梦中高飞远走 此时刻却生出层层犹豫 我走后谁照顾墩子和你 我走后你肯定更加孤凄 娘啊娘你毕竟上了年岁 谁跟你常相伴两情依依 墩子他常犯傻不能自理 公爹他被拘留不知道啥结局 实忠叔此一去千里万里 钧瓷窑还需你独挑大旗 操了一辈子心 流了一辈子泪 受了一辈子苦 忍了一辈子屈 谁都知你争强好胜名传乡里 现如今路在脚下你不能再苦自己
2,景色优美的词语有哪些
景色优美的词语1、天朗气清: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2、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3、雪月风花:①代指四时景色。②比喻男女情事。经典文章欣赏4、未能免俗:没能够摆脱开自我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5、和风丽日:谓天气温暖而晴朗。[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6、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来源: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7、日丽风和: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自信的名言8、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9、水碧山青: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10、烧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完美的事物。11、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12、含苞欲放: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貌。13、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来源:唐·吕从庆《丰溪存稿·小园》:“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4、寻花觅柳: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同“寻花问柳”。15、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情绪。16、林寒涧肃: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17、临风对月:应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十分容易引发人的思绪。18、良宵好景:完美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来源: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与你捧瑶殇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良宵好景。”19、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20、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21、纷纷扬扬:扬:在空中飘动。形容雪花飘落或似雪花般散片细物纷乱飘扬22、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来源: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23、风清月朗:风凉爽,月明亮。24、别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25、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26、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27、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透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能够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来源:《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28、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来源: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29、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完美的景色而情绪愉快。来源: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30、水光山色:泛指山水景色。31、枝繁叶茂:枝叶繁密茂盛。32、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来源: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33、移步换形:移动脚步,情景也随之变换。形容景色变化多端。亦比喻逐步起着变化。来源:清·戴名世《雁荡记》:“大抵雁荡诸峰,巧通造化,移步换形。”34、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35、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36、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来源: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37、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来源: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38、柳绿桃红:形容美丽的春景39、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来源: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因此清奇特,为天下寇。”40、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41、良宵美景:完美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42、凶年饥岁: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43、吟风咏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来源: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因此适,不知夫因此然而然。”44、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45、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来源: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46、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来源: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47、作如是观: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48、水流花谢: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49、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50、青山绿水:泛称完美山河。51、亭台楼阁: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52、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53、煮鹤焚琴: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完美的事物。54、楚囚相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用以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它变故。55、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56、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个性吸引人。57、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完美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58、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来源: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59、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来源: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60、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61、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情绪愉快。62、喷薄欲出:喷薄:涌起,上升的样貌;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貌。63、斑驳陆离: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64、风景不殊: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65、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忙。66、水石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同“水木清华”。67、光芒万丈:形容光辉灿烂,照耀到远方。68、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来源: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垧,问柳寻花到野处。”69、楚馆秦楼: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入宫;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建楼给她居住。指歌舞妓院场所70、舞榭歌楼: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71、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72、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73、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74、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完美。来源: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75、大块文章: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完美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资料丰富的长篇文章。来源: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76、花花世界: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77、绿暗红稀: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78、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貌,出现了一番新气象。79、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80、如花似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完美。81、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82、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来源: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83、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来源: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84、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85、大煞风景:损伤完美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86、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来源: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87、骇浪惊涛: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88、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来源: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89、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90、绿肥红瘦: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91、天末凉风: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来源: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短文学网duanwenxue)92、寓情于景:在景色的描述中寄托情感。93、梧桐一叶落: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94、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95、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96、花街柳陌:指妓院聚集的街市。97、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来源: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98、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完美的景色和完美的事物。来源: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中饭后,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99、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来源: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00、浪蝶狂蜂:轻狂的蜂蝶。比喻轻狂的男子。101、水碧山青: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102、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103、大杀风景:破坏兴致的意思。104、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但是来。105、背山起楼: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106、秦楼楚馆: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107、花下晒裈: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108、雨条烟叶:雨中的柳条,烟雾中的柳叶。形容凄迷的景色。亦比喻情意的缠绵。来源:宋·晏殊《浣溪沙》词:“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宋·晏几道《浪淘沙·丽曲醉思仙》词:“秾蛾叠柳脸红莲。多少雨条烟叶恨,红泪离筵。”109、一叶报秋:比喻透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能够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来源: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110、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111、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完美宜人的景色。112、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来源: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113、落花流水: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来源: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14、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115、旖旎风光: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116、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117、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118、奇形怪状:不一样一般的,奇个性怪的形状。119、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120、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121、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超多土地荒凉的景象。122、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来源: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123、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124、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125、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来源: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126、朗月清风: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127、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来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欲深似海。”128、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来源: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129、吟风弄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来源: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因此适,不知夫因此然而然。”130、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着名地方。131、水软山温:形容景色幽雅。132、名山胜川:风景优美的着名河山。133、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来源: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134、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135、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136、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137、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述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资料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感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138、无边风月:无边:无限;风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完美风景。来源:宋·朱熹《六先生画像赞·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139、柳暗花遮: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来源:元·吴昌龄《端正好·美妓》套曲:“漏永更长烛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140、光辉灿烂: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141、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胜。142、如花似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完美。143、蛛网尘封: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144、晓风残月: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145、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来源: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146、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来源: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147、杀风景:损坏完美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来源:宋·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诗:“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148、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149、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来源: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金风送爽,凉露惊秋。”150、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151、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来源: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152、贝阙珠宫:用珍饰品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153、惊涛骇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154、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来源:《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155、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来源:《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156、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来源: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157、眼开眉展:形容极度高兴。158、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貌。指颜色繁多,十分好看。159、柳陌花衢: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160、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能够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来源: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3,苏轼的资料和风格
词牌子(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 △ △ △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 (本是单三十五字,宋人改为双调。)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江城子 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词作鉴赏 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述。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补充: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非常欣赏苏轼的这首词。想象着苏轼夜半拭泪醒来,仍恍如不知其妻王弗是真的香魂归来或者只是一个梦? 真的只是一个梦吗? 那般地对镜理红装,那般的浅笑盈盈,竟只是十年前的片段?那般的那般又是何时深植于这物逝飞快的十年记忆的呢? 于是苏轼微叹了口气,满复愁思只换作轻轻地道出:十年生死两茫茫…… 爱情与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有着死亡段落的爱情。 老Rose握着“海洋之心”站在曾经吞噬Jack的雾海上,回想当年划破冰海之夜的字字句句,想说的,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38岁的渡边在飞机上偶尔听到Beatles的《挪威的森林》,想起曾在直子脑后的发夹,念叨的,也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陆游如果路过唐婉的坟墓,“错,错,错”已毫无意义,不如插上一支白菊,叹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等到痞子蔡有家有室之后,每次喝到咖啡,想起那个一身brown的舞者,脑中浮现的也应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至尊宝会一直记得那个一身嫁衣含恨而逝的紫霞,会忍着心头剧痛而说:“一直有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虽然是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曾经相濡以沫的爱人永隔阴阳已经多少个黄昏,思之不得见之,念之不得语之,只留得记忆中残存的欢景愉时,当作泡过千次的茶,反复温习着熟悉的味道,凭吊十年前的红袖添香;“十年生死两茫茫”,“茫茫”的何止“生死”,十年了,一切皆“茫茫”,皆“今非昔比”了。也只有这份感情没有 “茫茫”而去了,即使死者已逝,但生者永记,在每个月明相思之夜,不思量间,自会神回小轩窗,自会肠断短松岗,思念、无奈、悲切、感慨,一句“茫茫”,诉尽心事! 至尊宝带上紧箍咒前曾经问过观音姐姐,为什么恨一个人可以几十年几百年地去恨,其实爱一个人也可以几十年几百年地去爱。 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让我在过往与现时的纷乱迷离中看到一滴可以保存千年的眼泪,看到一朵香坟前不败的白菊花。 江城子 苏轼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诗人陶渊明斜川之游,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词中表达了对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片后四句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遗物之感。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同时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陶渊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后来未再出仕,五十岁时作斜川之游。苏轼这时已经四十七岁,躬耕东坡,一切都好像渊明当日的境况,是否也会象渊明一样就此以了余生呢?那时政治黑暗,苏轼东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产生迟暮之感,有于此终焉之意。结句“吾老矣,寄馀龄”的沉重悲叹,说明苏轼不是自我麻木,盲目乐观,而是对余生存深深的忧虑,是“梦中了了”者。 这首词的结构颇具匠心。首句突兀而起,议论中饱含感情。其后写景,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紧扣首句的议论,景中寓情,情中见理。结拍与首句议论及过片后的写景相呼应,总括全词,以东坡雪堂今日春景似渊明当日斜川之景,引出对斜川当日之游的向往和逆境中淡泊自守、怡然自足的心境。“都是斜川当日景”,这看似平淡的词句,是作者面对远去的历史背影所吐露的心声。江城子 和凝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1]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江城子 和凝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江城子 和凝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江城子 和凝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江城子 和凝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月,太迟生。江城子 韦庄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江城子 韦庄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江城子 朱淑真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江城子 张先镂牙歌板齿如犀。串珠齐。画桥西。杂花池院,风幕卷金泥。酒入四肢波入鬓,娇不尽,翠眉低。 江城子 张先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江城子 崔敦礼吴王台上雨初晴。远烟横。柳如云。门外西风,催踏马啼尘。声断阳关人去□,遮落日,向西秦。不教容易纵归程。语酸辛。黯消魂。且共一尊,相属莫辞频。后夜月明千里隔,君忆我,我思君。 江城子 黄 庭坚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 江城子 晁端礼幽香闲艳露华浓。晚妆慵。略匀红。春困厌厌,常爱鬓云松。早是自来莲步小,新样子,为谁弓。画堂西下小栏东。醉醒中。苦匆匆。卷上珠帘,依旧半床空。香灺满炉人未寝,花弄月,竹摇风。 江城子 晁端礼石榴双叶忆同寻。卜郎心。向谁深。长恁娇痴,尤殢怎生禁。内样双眉新画得,还印了,在罗襟。相思幽怨付鸣琴。望来音。久沈沈。若论当初,谁信有如今。瘦尽标容羞见也,明镜子,任尘侵。江城子 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锺。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江城子 秦观枣花金钏约柔荑。昔曾携。事难期。咫尺玉颜,和泪锁春闺。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玉笙初度颤鸾篦。落花飞。为谁吹。月冷风高,此恨只天知。任是行人无定处,重相见,是何时。宋 - 贺铸 - 江城子【年代】:宋【作者】:贺铸【题目】:江城子【内容】:麝熏微度绣芙蓉。翠衾重。画堂空。前夜偷期,相见却匆匆。心事两知何处问,依约是,梦中逢。坐疑行听竹窗风。出帘栊。杳无踪。已过黄昏,缠动寺楼钟。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北宋? 谢逸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注释】①溶溶:水流动貌。②素光:形容月光皎洁。【评解】杨柳浓阴,碧水溶溶。野渡无人,山色淡远。杏花村馆,环境清雅。这首词由写景到怀人;由眼前到过去,又由过去写到现在。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怀人的幽思。全词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饶有韵致。【集评】《复斋漫录》:无逸尝过黄州杏花村馆。题《江城子》于驿壁。过者索笔于馆卒。卒苦之,因以泥涂焉。其为赏重如此。薛砺若《宋词通论》:其婉约处不亚少游矣。“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等句,清新韵藉,婉秀多姿。 江城子 五代.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