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豫剧香混糖伴凤送爽,豫剧香魂女故事情节

1,豫剧香魂女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香嫂(香香)是童养媳出身,借改革东风,她依仗钧窑技术成为当地首富。但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她在家庭生活方面却很是不幸:丈夫二东的赌鬼,儿子痴呆弱智……她与忠实保持了二十多年的情人关系……香嫂为傻儿子娶妻环环,环环不为荣华所动,却又眼睁睁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苦痛,不得不与情投意合的恋人分开……香嫂家外风光,家内却被无赖的丈夫拳脚相加--她告诫"儿媳"不许声张……香嫂与情人欢聚,将要被情敌发现之时,环环本能相助……终于,香嫂决意放环环出走,弱智的儿子却抱住环环失声痛哭,环环也对婆婆的现状和将来充满忧虑……剧本由河南著名剧作家姚金成改编自河南邓州市(原属南阳所辖)作家周大新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人物魅力,用一种近乎纪实的笔法描述了郜家两代妇女不幸的婚姻和命运悲剧,婚姻对于郜二嫂、环环来说,不仅仅是夫妻间没有感情的结合,而且是一种因贫困伴随而来的屈辱、仇恨,一种精神与肉体的沉重创伤乃至人格的扭曲,作者由对郜二嫂婆媳爱情悲剧的叙写走向对造成女性情感、生命不幸的男权文化进行反思: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她们既可作为商品来交换,又可作为工具被使来唤去。父母把她作为商品换取了维持自己温饱的钱财,而丈夫则视其为满足性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由此看来,女性的真正解放除了经济地位的提高之外,还取决于对"男尊女卑"等观念的重新解构和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小说同时被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天津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为电影《香魂女》;先后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介绍到国外,其中英语译本被收入美国出版的《国际短篇小说选》一书。

豫剧香魂女故事情节

2,香魂塘畔风送爽的歌词

香魂塘月朦胧我心寒意冷——演唱:杨红霞  香魂塘月朦胧我心寒意冷  似有那往日的冤魂悲泣声  环环我曾有过多少女儿梦  女儿梦醒一场空,一场空啊  心上人两分离不见踪影  看见了傻墩子想起了他我揪心疼  老天哪为什么让我遭不幸  命运哪你对我环环太不公,太不公啊  我不如咬紧牙关投水去  一死百了都轻松  环环哪,爹娘生养我二十载  疼儿疼女一片情  两家的苦乐我一人定  怎能让亲人再把这痛苦担承  我咽下这把辛酸泪  荆棘路上我走一程七岁上啊爹娘逃荒离乡井——演唱:汪荃珍  七岁上啊爹娘逃荒离乡井  把我当童养媳卖到沈家营  十三岁逼我圆房哭天天不应  差一点跳进这香魂塘中  到头来心再强也得认命  熬日月有饭吃俺就谢天有灵  现如今改革开放过上好光景  我才算熬出头人前挺胸  只可惜墩子儿是娘的一块心病  环环你呀是咱全家的福星  娘我愿为你干  娘我愿为你挣  娘我愿为你拉断牛皮套绳  金项链娘给你早就选定  未过门娘给你记了一功  沈家这神窑沈家这门庭  从今后都由你来支撑  环环儿你能干你聪明  你要想得开别学糊涂虫  可别让娘心疼这日子叫人怎么过——演唱:汪荃珍  这日子叫人怎么过  这屈辱叫我向谁说  钧窑厂名声在外风风火火  回家来这冤家套难以解脱  只求换来一个好名声  贤妻良母好婆婆  有谁知我一颗心我掰成两半过  有谁知我暗中眼泪流成河香魂塘畔风送爽——演唱:孟祥礼  香魂塘畔风送爽  香魂塘畔风送爽  香魂塘内荷花香  钧瓷生意多兴旺  广交会上美名扬  半生风雨钧窑场  丢不下香香情意长月下洗衣熬长夜——演唱:杨红霞  月下洗衣熬长夜  姗姗归迟月西斜  这几日婆婆多喜悦  我心中疑问层层叠  玲芝她和墩子同是一母生  为什么相差天地别  寻思答案似有解  有解心中疑更切  婆婆呀你心中几十年冷暖怎么写  为什么像水像火又像铁你不要闷着葫芦不开腔——演唱:汪荃珍 杨红霞  你不要闷着葫芦不开腔  可知道人比人气死人道理平常  有钱人百十块买口甲鱼汤  没钱人两毛钱烧饼他啃着香  嫁墩子委屈你话已明讲  我为啥给你家还债又盖房  三五年钧窑家业你执掌  穷丫头就变成金凤凰  若要是不听话胡思乱想  别怪我翻了脸不像个好娘  依你说人穷人富不一样  俺就该两毛钱烧饼啃着香  依我说再穷再富人一样  谁不知夏天热来冬天凉  多少回反反正正两面想  硬着头把你的媳妇当  一念你辛苦创业不容易  两万元帮我家非同寻常  二念你钧窑事业多诱人  七彩窑变传四乡  三念你怜子心切可体谅  墩子他弱智人需要扶帮  我的娘啊娘啊  亲眼见你挨打受欺装笑脸  亲眼见你两副面孔渡时光  同床异梦苦你从不对外讲  说到底你也是心强命不强  我知道墩子是你唯一的希望  你指望他成个家  为你生子立后续火添香  就凭墩子他他他那个样  这辈子你咋能把奶奶当环环她低头无言轻轻离去——演唱:汪荃珍  环环她低头无言轻轻离去  千斤石压我心身瘫气虚  到如今她对我没半点恶意  见伤疤如雷电击我心扉  两万元我把环环娶  她好似当年我卖身沈家童养媳  我人生已误沼泽地  怎叫她再学我苦熬日月走荆棘  她可曾忍过多少悲痛  她可曾咽下多少委屈  她可曾夜半枕上暗哭泣  她可曾胸中火焰燃又息  她可曾香魂塘边想轻生  她可曾香魂石上常叹息呀  我已是进退两难错上错  却又来用绳索捆绑夫妻  一面镜子左右照  她是我我是她  难分她我你  分明是一个女字辈叹息  今日媳妇明日婆  今日婆婆昨日媳  如今已是啥年月  我不能再让环环学自己  自省自问拿主意  我还是撕破牢笼让鸟飞  黄连苦酒我自饮去  送环环自由身另选佳婿吧你走了这千斤担谁来帮我——演唱:孟祥礼 汪荃珍  (香香 唱)你走了这千斤担谁来帮我  你走了我有难向谁诉说  神窑连着咱两个  少了一个神气落  你为啥此刻要离开我  为什么女人再强也软弱  我心中左右两个我  一个叫我离  (石忠 唱)一个叫我合  (香香 唱)一个叫我冷  (石忠 唱)一个叫我热  (香香 唱)我心中有火为啥这样冷  (石忠 唱)欲断难断情更热  有了你啊我才是我  有了你啊歌才是歌那一年风雪夜我饿昏在窑场  演唱:汪荃珍 孟祥礼  (石忠 唱)那一年风雪夜我饿昏在窑场  为送饭把你的手脚冻伤  香香姐一碗热面送我手上  我满眼的热泪滚滚洒胸膛  (香香 唱)头一次领工钱你二话没有讲  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裳  你还是破衣烂衫旧棉被  一件新衣亮透了你的心肠  (石忠 唱)一天不见香香姐  水不甜来饭不香  (香香 唱)一天不见小窑匠  总觉得心里空荡荡  你疼我爱阵来线往  (合唱)心心相印梦成双  (石忠 唱)多少回梦里唢呐响  (香香 唱)多少回梦里拜花堂  (石忠 唱)多少回梦醒来泪眼相望  (香香 唱)多少回想同你远走他乡  (石忠 唱)夜黑路断手牵手  有伴不怕鬼打墙  (香香 唱)苦涩的日子有盼望  盼望着天天相聚在窑房  (石忠 唱)月亮系着咱的情和爱  (香香 唱)星星伴着石忠与香香  (石忠 唱)钧窑火把咱心照亮  (合唱)凝聚咱两颗心地久天长娘的话叫环环又惊又喜——演唱:杨红霞  (香香)环环,你跟墩子离婚吧  (环环)娘——  娘的话叫环环又惊又喜  不是梦不是幻我心生感激  原以为这婚姻将我一生来系  不料想忽然间自由门开枷锁落地  环环我又有了选择的权利  娘,走吧  轻回头猛看见娘的眼泪  我忽然头难抬步也难移  多少次睡梦中高飞远走  此时刻却生出层层犹豫  我走后谁照顾墩子和你  我走后你肯定更加孤凄  娘啊娘你毕竟上了年岁  谁跟你常相伴两情依依  墩子他常犯傻不能自理  公爹他被拘留不知道啥结局  实忠叔此一去千里万里  钧瓷窑还需你独挑大旗  操了一辈子心  流了一辈子泪  受了一辈子苦  忍了一辈子屈  谁都知你争强好胜名传乡里  现如今路在脚下你不能再苦自己

香魂塘畔风送爽的歌词

3,豫剧简介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豫剧音乐丰富多采,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豫剧传统剧目约有七百余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建国以后,经过推陈出新,出现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还有改编演出的历史剧《花木兰》,神话剧《白蛇传》,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由于音乐工作者的创新与出新,谱写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音乐唱腔,从而使豫剧成为全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形式。豫剧的行当和班社,俗话说:“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豫剧历史上有名的演员,据邹少和先生回忆:“宣统间,小旦李剑云者,阳武人,天赋佳喉,清脆圆润,高下疾徐,婉转曲折,玑珠走盘,无不如意,又复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剧风为之一变,优伶界中感叹为空前绝后之才”。比较著名的须生有张小乾、张同庆、澎海豹、许树云。名小生有黄儒秀(黄娃、黄马褂)、王金玉(筱火鞭)。红脸王唐玉成,武曹彦章等。自从出现女演员后,著名的演员有:王玉枝、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等。解放后的著名演员有:魏云、王善朴、高洁、陈新理、马琳、柳兰芳等。扩展资料在中国地方戏大家族中,有许多源远流长、魅力独具的剧种,昆曲、越剧、黄梅戏、川剧、豫剧等,可以列出一串很长的名字。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这些剧种大都只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流传,“变脸”虽奇但不出川,昆曲虽美但不过江,黄梅戏虽俏但只存在于一定的区域。唯有豫剧不同,它虽是河南的地方戏剧种,但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了河南。有案可查,豫剧在最兴盛时期,流传到包括台湾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从三秦大地到“天府之国”,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皆有豫剧的专业院团和固定的观众群体。就是在戏曲不很景气的今天,豫剧还仍然在全国13个省市保留着167个专业剧团、1300多个业余剧团的十万从业人员。仅就这一点而言,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戏剧种都只能望其项背。可以说,豫剧虽然姓“豫”,但豫剧不是河南豫剧,而是中国豫剧,是“大豫剧”。豫剧之“大”体现在它深厚的文化传承上。一种曲调,一种声腔,一种语言,其实都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一种文化基因,延续着一种文化传统。豫剧产生于河南,它的母体是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豫剧经过300多年的发展,不仅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剧种,更成为一枝传承中原文化的艺术奇葩,中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恋家念祖的故土情结、有容乃大的天下意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始终是豫剧表现的主要内容。这种深厚的文化滋养,使豫剧有了一种先天的文化优势。我们在欣赏古希腊悲剧时,总会感受到一种仰视而见的威严崇高,一种无法抗拒的精神力量,为什么?就是因为古希腊悲剧的文化母体是产生于人类轴心时代的古希腊文明,它唤醒的是一种人类的共同记忆。同样,我们在欣赏其他地方戏时,可能只唤醒对局部文化某一个阶段的记忆,但欣赏豫剧时则不同,那种家国情怀,那种乡土气息,那种酣畅淋漓会扑面而来,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铮铮铁骨、大义担当,会立即唤醒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记忆。正是承载了这种深藏于一代又一代人血液里、灵魂中的文化基因,豫剧被赋予了一种巨大的生命气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一听到豫剧,哪怕是不经意之间,就会从心底迸发出一种家国意识,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从而实现精神的回归。豫剧之“大”体现在它超强的传播能力上。一个剧种的产生发展,必然依赖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一旦离开了这种文化土壤,这个剧种就很难生存下去。如越剧也曾在全国20多个省市有专业剧团,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后又回到了它的原生地。但豫剧不同,它走到哪里就会在哪里落地生根,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和顽强的适应性。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之前一个小小的豫剧队到达台湾,在两岸长期隔绝的情况下,它竟然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成为台湾与京剧并列的两个公办剧团之一。豫剧之所以能够传播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原因在于它是与中原文化一起向外传播的。试想,当年台湾如果没有50万河南籍老兵,也就不可能成就台湾豫剧团。因为在两岸隔绝的状态下,听豫剧就是台湾老兵排遣乡愁的文化寄托,就是他们思乡的文化想象。豫剧在全国其他省份的发展大概也如此,如果没有当年数万河南戍边将士,没有当年无数河南支边知青,没有当年大批河南人向外迁徙,就不可能有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省豫剧团的出现。可以说,河南人出现在哪里就会把中原文化带到哪里,当然承载着中原文化基因的豫剧也就会被带到哪里。正是中原文化“根”文化的特性和兼容并蓄的品格,为豫剧的传播提供了动力,并最终成就了中国豫剧。豫剧之“大”体现在它取得的丰硕成果上。作品是一个艺术家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一个剧种繁荣的标志。衡量一个剧种是否有创新的活力,最关键的是看它能否不断地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豫剧恰好作出了最生动的说明。历史上,河南曾创作出《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众多豫剧经典剧目,一个《朝阳沟》就传承了三代人,演出了5000余场,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同时,还产生了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唐喜成、牛得草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豫剧名家,他们如璀璨的明星,闪耀在新中国的艺术天空。新世纪以来,豫剧更是厚积薄发,突飞猛进,《程婴救孤》《铡刀下的红梅》《清风亭上》《香魂女》《常香玉》《村官李天成》《苏武牧羊》《焦裕禄》等,接连获得“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数量雄居全国地方戏剧种之冠,展示了豫剧繁荣发展的强劲活力。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新世纪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河南戏剧的崛起,而河南戏剧的崛起主要是豫剧的崛起,形成了全国戏剧看河南、河南戏剧看豫剧的大好局面,标志着豫剧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豫剧之“大”体现在它敢与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的交流争锋上。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应该有拿到世界上去交流的勇气与构想,因为,只有在与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的交流碰撞中,才能够去了解世界,才能够去认识自己。在这一点,豫剧也进行了很好的实践与尝试。自2008年起,豫剧《清风亭上》赴巴黎参加中国戏曲节,赴土耳其参加第14届黑海国际戏剧节;《大祭桩》赴意大利参加阿维利诺国际戏剧节,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交流演出;《画皮》赴比利时参加第九届那慕尔国际艺术节;豫剧电影《香魂塘畔的香魂女》荣获第48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两项大奖;河南豫剧团还与台湾豫剧团合作,在新加坡举办“亚洲豫剧论坛”。此外,在配合“中非合作论坛”“欢乐春节”“中韩文化交流年”“中泰文化交流年”“中巴文化交流年”等国家重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都有豫剧人的身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豫剧《程婴救孤》先后赴意大利、法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交流演出,并登上纽约百老汇舞台,而且完全按照百老汇的游戏规则,采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创了中国地方戏首登百老汇舞台的先河。戏曲电影《程婴救孤》荣获第15届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戏曲片奖,刷新了中国戏曲电影在该领域里的空白。日前,该剧组又接到国外有关机构邀请,今年将第三次赴美到百老汇、好莱坞演出,并到加拿大开展文化交流。豫剧代表着中华文化,站在了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对话的最前沿,不仅提振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为民族文化参与人类跨文化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豫剧之“大”体现在全国豫剧交流合作的大格局上。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全国豫剧院团一直缺乏深入的交流,更谈不上卓有成效的合作。但这种局面现在终于被打破。2013年7月,河南豫剧院成立之后,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心系全国豫剧的发展,既管好脚下又兼顾天下,上任伊始就多次到外省调研豫剧在当地的生存状况,并尽最大努力对他们进行帮扶,如邀请新疆石河子豫剧团到河南参加黄河戏剧节,并在河南巡演;派专人到河北沙河市,帮助组建沙河市豫剧团。为加快全国豫剧人才的培养,促进全国豫剧院团的交流合作,2015年又先后举办了“首届全国豫剧高级表演人才培训班”“全国豫剧院团交流工作会”。为展示全国豫剧的艺术风采,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豫剧院、恒品文化·戏缘承办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已于3月12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6个省市13个豫剧院团的23台优秀剧目轮番上演。这是全国豫剧首次联合在北京展演,其时间之长、剧目之多、阵容之大,在豫剧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在全国地方戏中也首开先河,标志着全国豫剧交流合作、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必将促进豫剧在全国的繁荣发展。“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党和国家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大豫剧”奏起的是中国戏曲的盛世交响,展现的是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吹响了豫剧进军全国和世界的集结号。“大豫剧”的旗帜将更多地飘扬在世界各地,成为“中国梦”中最动人的华彩篇章。参考资料:光明日报-“大豫剧”是如何唱响的人民网-[中原文明]河南豫剧

豫剧简介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