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至善文化与九八七酒业,重庆至善明德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名字咋样

1,重庆至善明德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名字咋样

听起来挺霸气的

重庆至善明德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名字咋样

2,本山酒的历史背景

本山酒的“泉酿”工艺据说是传承东北老一辈祖先“采撷深山活水,清泉入酒”的独有历史酿酒工艺

本山酒的历史背景

3,论道酒的档次如何送领导合适么

论道酒被誉为“中国第一文化酒”,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档次自然没的说,而且论道酒选取了最好的陶制器皿容器,外观华贵高档,重要的是论道酒口感独特,饮之醇美沁人心脾,撩人心扉。

论道酒的档次如何送领导合适么

4,中国名酒舍得排例第几位

连名酒都算不上吧 不是说酒不好 而是没有历史 茅台 即墨老酒 惠泉酒 丹阳封缸 西凤酒等虽然现今没做广告 甚至没落了 但是有历史有文化 舍得还是太年轻了
21位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酒水不是直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酒的酿造工艺是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酒: 第一批:407Ⅷ-57茅台酒酿制技艺、贵州省;408Ⅷ-58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四川省泸州市;409Ⅷ-59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山西省汾阳市;410Ⅷ-60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浙江省绍兴市。 第二批:927 Ⅷ-144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 河北省衡水市、平泉县、承德县;山庄老酒传统酿造技艺、 山西省朔州市;板城烧锅酒传统五甑酿造技艺、 辽宁省沈阳市;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吉林省通化县;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河南省宝丰县;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 四川省宜宾市、成都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 绵竹市、古蔺县、射洪县;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沱牌曲酒传统酿造技艺;928 Ⅷ-145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 江苏省丹阳市、金坛市;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浙江省金华市。

6,酒的发展历史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中国酒的历史极为悠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05-10-27 -------------------------------------------------------------------------------- 在我们的祖先尚为猿的时候,就已经和酒发生了关系。因为,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是陶器的制造。否则,便无从酿起。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在尧时,酒已流行于社会。“千钟”二字,则标志着这是初级的果酒,与水差近。《史记》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是以粮酿酒的发端。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酒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恐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的核心之点,是说酿酒的程序,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蒸馏。所谓突破,其本质就是酒精提纯。这一生产模式,已和现代基本相同了。清代乾隆年间,直隶宣化对酿酒户征收烧锅税,标志着白酒业的兴旺发达。 自古及今,酒一直在陪伴着历史兴亡的脚步前进。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写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兴也有酒,亡也有酒,确可谓经盛衰而无废,历百代而作珍。“酒之为祸久矣”,其实不然,人的品格优劣,是由生理基因决定的,与酒无干。善者为善,恶者为恶,有酒无酒,喝与不喝,都改变不了什么。智愚在人,我们无须对酒颂之过高,责之过重。我们对酒的态度,该是不禁不纵,有节有仪,趋其利处,避其弊端。
1.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2.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唐朝风靡世界

7,儒家明明德格物和至善是什么意思

一、解词:1、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2、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3、至善:最好的最高的境界。二、解析:《大学》指出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末。以这四者为方法的修身是对“明明德”的实践,属于“修己以敬”的修养工夫。由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先修己,后及人,由个人推广到社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说来修己就是为了治人因此从修身、齐家发展到治国、平天下,后者是修身的终极。因而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也是在“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到矣”的理论前提下提出来的。这个“本末”,我认为就象树一样有了根,充分吸收营养,才能长大,枝繁页茂,所以这个本末之说,是由自然之理上升到社会理性的。这样就可以说,事物本来就有先有后,有始有终,你不开始,那有结束,只有找住了根本,实质的东西,有主有从,先后有序,由始到终地去做,这样就离“道”不远了。三、详解:【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读解】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