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宋朝时期的酒政及酿酒业,宋朝浓度最高的酒

本文目录一览

1,宋朝浓度最高的酒

宋代 浸米,烫米,蒸煮 ↓ 合酵,酒曲→酴米(主发酵)←酸浆 ↓ 甜糜(酒曲)→投__(喂饭发酵) ↓ 压榨→酒糟→再次发酵(冷泉酒) ↓ 澄清 ↓ 煮酒(或火迫酒) ↓ 成品酒应该是荔枝绿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宋朝浓度最高的酒

2,中国的酿酒技术起源于哪朝哪代

绝旨酒?是司酒造业的“工匠”,还是夏禹手下的臣属?他生于何地、葬于何处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昔者,他是怎样发明酿酒的呢?《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钦而甘之,遂疏仪狄?《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他到底是从事什么职务呢,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曰。 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进之禹,曰:“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禹饮而甘之?都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那么:‘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中国的酿酒技术起源于哪朝哪代

3,宋朝的酒业可以民间私酿吗

不行,私人要向官方买然后转卖或者你可以租官方的作坊来酿酒。北宋的酒政主要有三种形式:酒的专卖、曲的专卖和税酒。即对不同的地方,分别实行三种不同的政策:三京地区实行酒曲专卖;州城内则实行酒的专卖;县以下的地方或实行纳税,或实行酒的专卖。其中酒专卖的做法是酒坊归官府所有,生产资料、生产费用、生产原料由官府解决,酒户从官府租来酒坊组织生产,酿成的酒由官府包销。比较接近你私酿的做法。而税酒就是酒客自带米到公家的酒店,然后米给酒店后再给酿造钱和份子钱后就可以喝酒了。 不过很奇怪的是宋朝的酒库(产酒的)虽然都是公营,但是各个酒库又是相互竞争的。他们会搞那种烟酒大会和打各种广告进行促销。
应该不能吧。

宋朝的酒业可以民间私酿吗

4,酒经在宋代技术中一年中制作酒曲最好的时期

六月三伏
你好!A.六月三伏  于六月三伏中踏造,先造峭汁,每瓮用甜水三石五斗,苍耳一百斤,蛇麻、辣蓼各二十斤,锉碎烂捣入瓮内。  那个被采纳答案气死我了!  掌阅书虫过来的小伙伴一定要给我点赞啊!!记得给问豆啊!
《酒经》。又名《北山酒经》,著者北宋人朱肱(字翼中) ,曾在杭州开办酒坊 ,有丰富的酿酒经验。《酒经》载有酒曲13种,除传统罨曲外,还出现了风曲和曝曲,作曲全部改用生料,且多加入各种草药,表明北宋时制曲工艺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要进步得多。关于酿酒技术,《酒经》特别强调酸浆的重要,它能调节发酵醪的酸度,提供酵母菌良好的营养料,抑制杂菌生长,有利酵母菌的繁殖 。《酒经》还记载了当时加热酒液杀菌保存的新技术.
六月三伏。北宋《酒经》:凡法曲,于六月三伏中踏造。

5,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有什么不同

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 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不能继续发酵,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0%。采用蒸馏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其挥发性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易挥发的酒精(乙醇)蒸馏出来,蒸馏出来的酒汽中酒精含量较高,酒汽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70%(v/v)的蒸馏酒。http://www.e1000e.com/food/culture/alcohol/2005-12-23/5943.shtml宋代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http://www.3320.net/blib/c/read/9/4408/6856.htm

6,蒸馏酒源于中国古代的

应该是吧 不清楚呢 有没有什么依据呀
蒸馏酒源于:先秦时代尚未之有。有之,则自唐代始。
蒸馏酒就是俗称的烧酒,起源现在有些争议:唐代时候就有了烧酒一词,但是是不是值得蒸馏酒还有待考证。宋代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赞同0|评论
历代关于蒸馏酒起源的观点,不尽相同,现将主要的观点归纳如下:  1 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 蒸馏酒元代时外国传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3 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在<< 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 >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  (2)考古发现了金代的蒸馏器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龙县发现了被认为是金世宗时期的铜制蒸馏烧锅(<<文物>>,1976年第9期,也有人认为很难肯定是金代制品)。  (3)宋代文献中关于“烧酒”的记载更符合蒸馏酒的特征  宋代的文献记载中,烧酒一词出现得更为频繁,而且据推测所说的烧酒是蒸馏烧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录> >卷四记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拨其毒 "。这里所指的烧酒,有人认为应是蒸馏烧酒。"蒸酒" 一词,也有人认为是指酒的蒸馏过程。如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卷四的< <镇江酒库>>记有"一酒匠因蒸酒堕入火中 "。这里的蒸酒并未注明是蒸煮米饭还是酒的蒸馏。但" 蒸酒" 一词清代却是表示蒸馏酒的。<<宋史食货志>>中关于"蒸酒& quot;的记载较多。采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种"大酒",也有人认为是烧酒。但宋代几部重要的酿酒专著(朱肱的<<北山酒经>>,或苏轼的 <<酒经>>等)及酒类百科全书<<酒谱 >>中均未提到蒸馏的烧酒。  4 唐代初创蒸馏酒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补 >>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的烧酒。  5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  近年来,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 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7,宋朝一般都有些什么酒

宋朝的名酒 宋朝的酿酒业是从唐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黄酒的酿造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进步。特别是江浙一带,黄酒酿造业兴旺发达,名酒很多,有些名酒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宋朝的名酒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宫廷名酒 宋朝的宫廷酒也叫内中酒。实际上宫廷酒是从各地名酒之乡,调集酒匠精心酿制而成的。宋朝的宫廷酒有: 蒲中酒:蒲中是指山西境内的蒲州。蒲州酒在北周时候就名扬天下,到隋唐时期经久不衰。宋时宫廷蒲中酒,就是用此法酿造的。 苏合香酒:这是北宋宫廷内的御用药酒,甚为珍贵。每一斗酒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能调五脏,祛腹中诸病。苏合香丸在《备急千金药方》中有记载。 鹿头酒:一般在宴会快要结束时才启封呈上。 蔷薇露酒和流香酒:这是南宋皇帝的御用酒。皇帝庆寿时,宫中供御酒名蔷薇露酒。赐大臣酒谓之流香酒。 长春法酒:这是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贾秋壑献给皇上的酿法。共用三十多味名贵中药,采用冷浸法配制而成的药酒。具有“除湿实脾,行滞气,滋血脉,壮筋骨,宽中快膈,进饮食”之功效。 2、京城名酒 ①皇亲国戚的家酿酒 宋代张能臣曾著“酒名记”,收录了宋代天下酒名一百多种,其中皇亲国戚家酿酒,无意是酒中珍品。酒名记中的酒名,甚为雅致,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气息。例如: 后妃家的酒名有:香泉酒、天醇酒、琼酥酒、瑶池酒、瀛玉酒等。 亲王家及驸马家的酒名有:琼腴酒、兰芷酒、玉沥酒、金波酒、清醇酒等。 ②市店名酒宋朝在京城实行官卖酒曲的政策,民间只要向官府买曲,就可以自行酿酒。所以京城里酒店林立,酒店按规模可分为数等,酒楼的等级最高,宾客可在其中寻欢作乐。京城有名的酒店称为正店,有72处,其他酒店不可胜数。由于买酒竞争激烈,酒的质量往往是立足之本。《酒名记》中共罗列了27种市店名酒,列举如下: 丰乐楼——眉寿酒;忻乐楼——仙醪酒;和乐楼——琼浆酒;遇仙楼——玉液酒;会仙楼——玉醑酒;时楼——碧光酒;高阳店——流霞酒、清风酒、玉髓酒等等。 4、其他名酒 东阳酒:即浙江金华酒。《曲本草》对此酒倍加赞赏。 羊羔酒:也称白羊酒。《北山酒经》详细记载了其酿法。由于配料中加入了羊肉,味极甘滑。 瑞露酒:产于广西桂林。范成大曾经写道:“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振湖广。” 红曲酒:宋代红曲问世,红曲酒随之发展起来,其酒色鲜红可爱,博得人们青睐。 荔枝酒:荔枝是一种高档水果,用荔枝酿成的酒,更是果酒中的皎皎者。 黄柑酒:苏轼在《洞庭春色赋》序言中写道:“安定君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说:“真柑,出洞庭东西山,柑虽桔类,而其品特高,芳香超胜,为天下第一。”历史上黄柑酒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仍有生产。 宋朝人田锡曾写《曲本草》,叙述各种药酒的原料、制法和功能,文字简略,颇有参考实用价值。《曲本草》中提到广西蛇酒、江西麻姑酒、淮安绿豆酒及枸杞酒、菊花酒、葡萄酒、桑椹酒等。 5、宋朝的葡萄酒 宋朝的葡萄酒,是对唐朝葡萄酒的继承和发展。在《北山酒经》中,还记载了用葡萄和米混合加曲酿酒的方法。 与南宋同期的金国文学家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中有这样的故事:山西安邑多葡萄,但大家都不知道酿造葡萄酒的方法。有人把葡萄和米混合加曲酿造,虽能酿成酒,但没有古人说的葡萄酒“甘而不饴,冷而不寒”风味。贞佑中(约1215年),一户人家躲避强盗后从山里回家,发现竹器里放的葡萄浆果都已干枯,盛葡萄的竹器正好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陶罐上,葡萄汁流进陶罐里。闻闻陶罐里酒香扑鼻,拿来饮用,竟然是葡萄美酒。这个真实的故事,说明葡萄酒的酿造是这样简单,即使不会酿酒的人,也能在无意中酿造出葡萄酒。 从元好问的《葡萄酒赋》及序可知,经过晚唐及五代时期的战乱,到了宋朝,真正的葡萄酒酿造方法,差不多已失传。所以元好问发现葡萄酒自然发酵法,感到非常惊喜。 苏东坡留下不少歌颂葡萄酒的诗词文赋。他的《谢张太原送葡萄酒》,写出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冷官门户日萧条, 亲旧音书半寂寥。 惟有太原张县令, 年年专遣送葡萄。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在他落魄时,很多故旧亲朋,都不登门了,唯有太原张县令,不改初衷,每年都派人送葡萄来。 苏东坡是有名的美食家,他在《老饕赋》中写道: 引南海之玻璃, 酌凉州之葡萄。 南海的玻璃酒杯是最有名的,凉州的葡萄酒也是最有名的。东汉末年孟他以葡萄酒一斛贿赂张让,即拜凉州刺使。苏东坡对这件事曾颇有感慨地说: 将军百战竟不侯, 伯良一斛得凉州。 到了南宋,当时临安虽然繁华,但葡萄酒却是非常稀少珍贵。这主要是因为江南不宜种葡萄,山西太原等葡萄和葡萄酒产区,已沦陷为金国统治。陆游的《夜寒与客烧干柴取暖戏作》诗云: 如倾潋潋葡萄酒, 似拥重重貂鼠裘。 诗中把喝葡萄酒与穿貂皮大衣相提并论,说明葡萄酒的珍贵。 在宋诗宋词中,也经常提及酒名,或以原料称之,或以色泽呼之,或以产地名之,或以制法言之,据粗略统计,有五、六十种之多。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现代一些名酒,如西凤酒,五粮液,汾酒,绍兴酒,董酒等等,这些酒名,大多可在宋代酒诗中找到,在中华酒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就是米酒吧 女儿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