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台山本地什么白酒,五味鹅的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五味鹅的介绍

台山五味鹅是是珠三角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此菜觉嫩滑可口,五种味道和谐地在唇齿间交融,吞罢还久久留香,最特别的是鹅骨的味道,就像新年食品脆角一样,香酥脆口,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追溯到100年前,那时汶村和海宴两镇家家户户有饲养家鹅的习惯,由于山清水秀,田沃草肥,家鹅都长得健硕肥壮,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宰鹅祈福,久而久之,宰鹅煮鹅流行起来。
用纯正台山汶村家养大的鹅,配以用本地生产的酱油、醋、冰糖、酒和甘草、桂皮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料,一同煮至鹅身充分吸收汁液。

五味鹅的介绍

2,平远县大柘镇

大柘镇是平远的县城,其实没什么好玩的地方,碉堡山是当地人锻炼游玩的去处。特产什么的到当地市场转一圈就知道了。如果有空的话推荐你去平远五指石,著名风景区,那儿倒是挺好玩的。当地讲客家话,你可以用普通话和大家沟通。平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何止民风尚可,梅州是中国十大安全城市之一,作为梅州一员的平远绝不会差。欢迎到大柘做客!
我是平远人,大柘是平远的县城,讲客家话,好玩的地方说不上什么,旁边有个碉堡山,还可以。是个典型的小县城!
石龙寨,在最高处可以看到整个县城。电视塔,还是比较好玩的。还有官田那边,有些酒吧和溜冰场。距离大柘好玩的还有黄田水库,石正的南台山,上举那边的五指石,都还可以呀。
我就是平远人。五指石没意思,我推荐还是去平远石正镇的南台山去玩 那比五指石好玩的多 。而且很漂亮到那山的头上可以看见整个石正。在平远大柘镇的碉堡山也听好玩的,能看见大半个大柘。可以说是整个大柘都看的见。这是我个人的强烈推荐。
平远县大柘镇的工行是平远县支行,归属工行梅州分行管辖。

平远县大柘镇

3,台山五味鹅的酸甜味制法

用纯正台山汶村家养大的鹅,配以用本地生产的酱油、醋、冰糖、酒和甘草、桂皮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料,一同煮至鹅身充分吸收汁液。
用餐人数:7至10人  材料:鹅3000g,姜片5g  调味料:白砂糖10g,老抽10g,白酒25g,水适量,盐5g,生油25g  制作方法:  1、鹅去毛、内脏清理干净;锅内倒进一碗生油将姜片爆香后,放进鹅;  2、把鹅“碌”至表面金黄,把白糖、老抽、白酒、盐加适量水搅匀,倒进整只鹅内焖约1小时;  3、火候由大火改小火把鹅焖熟,切块上盘即成。   特色:五味鹅原是台山特色,地道的台山五味鹅选用成长80多天左右、3至3.5公斤重的本地老鹅,将其肥油挖去,用老抽涂匀,配以用酱油、醋、冰糖、酒、甘草、桂皮等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料,放入已煮滚的清水锅中,让鹅身充分吸收汁液,至熟捞起,斩件放碟后,配以酸梅酱等佐料,一口咬下去,只觉嫩滑可口,有股淡淡的甜味,慢慢感觉,又有一种咸味透了出来。而这道稍作改良的五味鹅,鹅肉依然入味,连鹅的骨头都让人回味无穷,五种味道和谐地在唇齿间交融,吞罢还久久留香。最特别的是鹅骨的味道,就像新年食品脆角一样,香酥脆口,回味无穷。

台山五味鹅的酸甜味制法

4,金球国豪大酒店怎么样

去温州吃喜酒,喜宴办那,顺理成章地,选了这个酒店,在同程网预订的,便宜了10元,虽然小,小到无衣柜,但是很干净,热水很大,属于五脏俱全的那种,自助早餐蛮丰盛,铐子鱼满腹的鱼子,很美味,上海咋没有呢?酒店的服务员很亲切,附近有妙谷寺和松台山,松台山有晨练的男女老少,有九山湖,有温州的老年冬泳队,游泳桥路上的古榕树真的好漂亮,旁边有菜市场,很多海鲜,美味且新鲜,回上海后感叹,温州真是个宜居的城市!
忠义市场是丽江古城内现存唯一一个农贸市场,是古城人生活的核心,市场里充斥着各种买菜的,卖生活用品,土特产的商家小贩,是丽江古城内除了四方街以外最热闹的地方,且忠义市场是丽江古城内纳西族本地人最密集的地方。 整个丽江古城,只有在来到忠义市场时,我们才听到了久违的纳西话,丽江话,只有这里才能见到那么多身着蓝色的纳西服饰,身上披星戴月的纳西族老人,当然,四方街每天也有一群纳西老人在打跳,只不过那已经是他们退休之后相关部门安排给他们的一项工作罢了。在忠义市场,那些新鲜而且便宜的本地水果、蔬菜,小摊贩与买东西的人的叫人听不懂的纳西语对话,背着竹背萝买菜的背影……这些,真正叫我们感动了。这虽然比不上古城酒吧里的情调,比不上特色小店里漂亮的装修,但我们看到了,在忠义市场,这里还有丽江的生活,真实的、水淋淋、活生生的生活!

5,台山五味鹅的做法

用纯正台山汶村家养大的鹅,配以用本地生产的酱油、醋、冰糖、酒和甘草、桂皮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料,一同煮至鹅身充分吸收汁液。
五味鹅的做法菜系及功效:粤菜 补气食谱 咳喘食谱 胃调养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工艺:烧五味鹅的制作材料:主料:鹅1500克调料:白砂糖5克,老抽10克,白酒25克,腐乳(红)30克,八角15克,盐5克,植物油25克五味鹅的做法:1. 鹅去毛、内脏整理干净;2. 把白糖、老抽、白酒、腐乳、八角、植物油、盐加适量水搅匀;3. 把整只鹅放入调料内腌半小时;4. 锅内放油盐炒出味,加两碗水,再把鹅放入锅里;5. 大火烧开水,改小火把鹅焖熟,切块上盘即成。
用餐人数:7至10人  材料:鹅3000g,姜片5g  调味料:白砂糖10g,老抽10g,白酒25g,水适量,盐5g,生油25g  制作方法:  1、鹅去毛、内脏清理干净;锅内倒进一碗生油将姜片爆香后,放进鹅;  2、把鹅“碌”至表面金黄,把白糖、老抽、白酒、盐加适量水搅匀,倒进整只鹅内焖约1小时;  3、火候由大火改小火把鹅焖熟,切块上盘即成。   特色:五味鹅原是台山特色,地道的台山五味鹅选用成长80多天左右、3至3.5公斤重的本地老鹅,将其肥油挖去,用老抽涂匀,配以用酱油、醋、冰糖、酒、甘草、桂皮等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料,放入已煮滚的清水锅中,让鹅身充分吸收汁液,至熟捞起,斩件放碟后,配以酸梅酱等佐料,一口咬下去,只觉嫩滑可口,有股淡淡的甜味,慢慢感觉,又有一种咸味透了出来。而这道稍作改良的五味鹅,鹅肉依然入味,连鹅的骨头都让人回味无穷,五种味道和谐地在唇齿间交融,吞罢还久久留香。最特别的是鹅骨的味道,就像新年食品脆角一样,香酥脆口,回味无穷。
材料  鹅1500克。  白砂糖5克,老抽10克,白酒25克,腐乳(红)30克,八角15克,盐5克,植物油25克。  做法  1.鹅去毛、内脏整理干净;  2.把白糖、老抽、白酒、腐乳、八角、植物油、盐加适量水搅匀;  3.把整只鹅放入调料内腌半小时;  4.锅内放油盐炒出味,加两碗水,再把鹅放入锅里;  5.大火烧开水,改小火把鹅焖熟,切块上盘即成。

6,内伶岛上的猕猴读后感

流域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的珠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滔滔的江水从洪奇沥、虎门……等八大口门入海,珠江口极其附近岛屿星罗棋布,大小共有150个左右,统称之为万山群岛。这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宋朝时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这里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闻名世界的万山渔场也位于这个地方,不仅在国防和经济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野生动物生息的乐园,其中的内伶仃岛、担杆岛、二洲岛、上川岛等一串4个海岛堪称在世界上也属罕见的“猕猴王国”,共栖息着20-30个群体,总数为600-700多只。上川岛偏西,与珠海的淇澳岛隔水相望,再往南便是澳门;其它三岛偏东,北距深圳的蛇口约10多公里,东南濒临香港的南浪、塔角和大屿岛,恰似一处居于四大城市之中的海上世外桃源。从80年代末开始,在这些岛屿上都相继建立了以保护猕猴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这些海岛常常躲在云雾的深处,显得格外神秘莫测。待到云雾消散之后,矗立在人们面前的则是苍翠葱郁的山峦,银色的海滩和蔚蓝的海湾,海岸曲折多沙滩,山上流水潺潺,四周海水清澈。其中面积最大的内伶仃岛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小岛,地势东高西低,很象漂浮在水上的一只芒果,又好象是漂浮 在海洋上的一片阔叶,长约4公里,宽约2公里,海岸线长达11公里,陆地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岛上具有高温、多雨、风大等热带海洋气候的特点,三冬无雪,四季常花,空气清新,风光旖旎,林木茂密,藤蔓绕树,鲜苔附石,溪水淙淙,草绿花红,鸟鸣猴叫,景色宜人。年平均温度为摄氏22度左右,年降雨量可达2000毫米,从未出现过低温霜冻的现象。以海拔340米的尖锋山为主体的群峰山峦起伏,向东西蜿蜒,峭壁峥嵘,植物茂密,虽然原始林早年就已经被砍伐殆尽,但次生林生长完好,野生的椰子、荔枝、楠竹、香樟树、罗汉松、箭麻、菠萝、芭蕉等树木,以及迅速生长的灌木、藤条郁郁葱葱,层层盎叠,被覆全岛。《西游记》中所描绘的供猕猴们采食的花果,供戏嬉和避敌的顽石、陡壁,供饮用、沐浴的溪流等景观随处可见。岛上虽然有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脊椎动物70多种,但基本上没有威胁猕猴生存发展的竞争对象和天敌,形成了“猴子称大王”的现象,再加上近年来岛上只有驻军,没有居民,使人为的干扰大大减少。内伶仃岛等岛屿原是大陆的延伸部分,古地质时期因山体沉降和海水入侵,才与大陆分隔。由于基岩风化,岩体裸出,到处都是岩台、峭堡、石崖、石蛋,此隐彼露,成为猕猴栖身玩耍、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岛上的植被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地段的常绿季雨林,植物种类共有400多种,其中有20%以上的植物,如假苹婆、蒲桃、番石榴、余甘子、油椎、买麻藤、酒饼叶等的幼枝、嫩叶、花蕊、果实或种子,都是猕猴喜爱的食物,灌木丛里的昆虫、鸟蛋,以及海滩上的软体动物和蟹类都可以供它们享用。不过,在万山群岛的众多岛屿中,为什么只有这四个岛上有猕猴栖息呢?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十分确切的答案。   关于岛上猕猴的由来,当地曾有不少荒诞的传说,例如有的说它们是在鸦片战争时期从英国军舰上带来的,由于被炮火惊吓,投海逃生后来到了岛上;也有的说它们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日本侵略军败退之前把实验用的或军官们豢养的猕猴放生于岛上;还有的说它们是英国商人贩运到香港时,因检疫不合格,丢弃在岛上的。经过考证,这些传说都是不可靠的,因为这四个岛上所产猕猴的外形和头骨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与海南岛和华南大陆地区所产的猕猴十分近似,只有尾巴长度的平均值明显地比较小,说明它们并非由侵略者带来的产于其他地区的外来种群,而应该与毗邻分布的猕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能是进化中的一种过渡类型。此外,在清朝道光十六年(1836年)以前编撰的新宁县(即现在的台山县)县志物产篇等地方志中,已有该地产有猕猴的记载,当地的老人也说岛上的猕猴至少有150年以上的历史,还可以讲叙他们祖辈上岛开荒时就有比现在还多的猕猴有关故事,并且知道从前在附近的庙湾岛上也曾有猕猴栖息,但后来那里的森林遭到了破坏,再加上滥杀滥捕,最后绝灭了。  长期封闭在一个狭小环境之中,由于近亲交配的机会较多,很可能出现遗传上的退化现象,但生活在内伶仃岛上的猕猴却体壮毛光,生长良好。岛上现有猕猴六、七群,总数约有200多只。

7,孙悟空最开始的师傅是谁

还能是谁?当然是太上老君了。不信吧?来具体分析一下孙悟空在取经前后的表现很有意思,之前是横扫天宫几乎无人能敌,之后却连个妖怪都打不过,但凡遇到妖怪必然搬救兵,那些救兵都是被他打败过的天神,而那些昔日的手下败将却能轻易制服妖怪、成为他的救星,这说明个什么问题呢?有人说那是作者为了情节需要而安排的,我觉得这简直是放……放什么厥词(这句话参看《武林外传》对白)!设计这种情节的绝对是白痴,白痴能写出名著来?或者几百年来的人们都是白痴,白痴到把白痴写的垃圾小说当名著的地步?不花时间去讨论这种白痴观点了,就此打住。还有人说是因为“生生相克”、“一物降一物”,天神打不过孙猴子、孙猴子打不过妖怪、妖怪打不过天神。这种说法乍一看也有点道理,但是绝对经不起推敲,因为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其实败过两次,其中第二次还是败在一个低级别天神的手里,这就证明孙悟空绝对不是诸神的对手。既然孙悟空没有对抗天神的实力,又为什么能战败诸神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天神都怕孙悟空,所以不敢真对他动手,所以孙悟空赢了。一群强势的天神凭什么要去惧怕一个弱势的猴子精?大侠怕菜鸟的原因只有一个:菜鸟身后有巨侠撑腰。孙悟空的后台老板是谁呢?就连玉皇大帝这位天庭主宰都不敢把孙悟空怎么样,那么孙悟空的后台当然就比玉帝更牛叉了。看看道家的神仙排位就知道,玉帝的地位仅次于三清尊神(三清是道教最高神明),所以孙悟空的后台老板必然是三清或者三清中的一位,而三清之中的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在《西游记》里都是不露脸的群众演员,所以那位后台老板必然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光这么说还有点不足为信的感觉,那就来看看太上老君都对孙悟空做了些什么吧。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侵犯了道家高层的集体利益、偷吃仙丹直接侵犯了太上老君的个人利益(天子无私事,太上老君身为道祖,他的个人利益同样是道家集体利益,而且是最高利益),无论如何老君都是该收拾或者派人收拾孙悟空的。可老君并没有这么做,好像孙悟空所做的一切都跟他无关一样,直到观音那个二愣子出现以后他才终于吭声,而且表现的诡异之极——孙悟空毁了蟠桃宴又偷了仙丹,自知罪已当诛,于是逃了,结果被李天王带着十万天兵围剿。前面说了,天神不敢把孙悟空怎么样,所以大家都是做个样子,一直没分出个胜负来。后来观音领着二郎神来了,这两个无知又无畏的二愣子一出马孙悟空马上败阵,被二郎神追着打,一直被撵到了天兵的天罗地网之中。这时观音瞅准了机会就要扔瓶子砸死孙悟空,哪不知先前一直躲在一边凉快的太上老君突然冒出来阻拦。按说此时此刻包括老君在内的所有人都没理由阻拦观音除害,可老君却偏偏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出来——他说观音的净瓶是瓷器,万一砸碎了可惜。观音什么人啊,他(她?)老人家的宝贝瓶子还能碎?观音听得蛋疼不已,反问老君有什么法宝可以制住孙悟空。老君也不着急,慢腾腾的掏出个镯子,说那是自己当年化胡为佛时用过的防身利器,对付个孙猴子一点问题都没有。“化胡为佛”什么意思?说的是“道佛同源”,《西游记》里的具体意思是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到了西域天竺,在当地教化阿三(就是胡人),阿三们受教之后创立佛教,所以佛教是道教的分支、如来是老君的弟子。这么一来观音在老君面前就连屁都不是了。观音这下彻底蛋疼,连忙也躲到一边凉快去了——不凉也得凉,估计吓得心都凉了。于是老君轻飘飘一挥手,那镯子飞出去就把孙悟空砸晕了,然后二郎神赶过来抓人,再然后就是然后的事了。这段情节粗看起来像是太上老君帮了观音一个忙,实际上却是拦住了观音的毒手救了孙悟空一命,老君为什么要救孙悟空?这不明摆着猫腻吗?呵呵。孙悟空被抓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可折腾了好久也毫发无损,于是老君又来了,说是要把孙悟空扔到八卦炉里烧死。这一烧不打紧,比刚才还诡异——八卦炉是太上老君自己的家当,他明知道那里边并非处处有火,却要先把孙悟空身上的锁具去了才关进炉子。这么一来孙悟空就能自由活动了,于是他逃到只有风没有火的巽宫位上躲了起来,结果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屁事没有,等老君开炉的时候又窜了出来。老君真是想把孙悟空烧死?真要烧死的话起初囫囵个扔进去就行了,就算是解了锁才扔进去的也别开盖啊,反正孙悟空是出不来,就这么活活关在里面也就行了。可老君并不想把孙悟空怎么样,非但不想把他怎么样,反而要增强他的实力(确切的说应该是为了增强孙悟空的抗击打能力,因为紧接着就会有一场恶战,这么做是为了防着孙悟空被人失手打挂掉)——孙悟空体内有先前偷吃的仙丹(现在看来就不完全是偷了,应该是老君故意放在那儿等猴子去拿的),在八卦炉里被火一烤就融成一块了,于是石猴成了金猴。怎么样,太上老君对孙悟空够厚道吧?呵呵,还没完呢——孙悟空从八卦炉里出来以后恼羞成怒成了暴走状态,不顾一切的往灵霄殿闯,意在弄死玉帝取而代之。老君连忙伸手去抓他,不想被孙悟空顺手扯了个倒栽葱——奇怪了,老君身上随便摘个零碎下来,搁到妖怪手里都是上乘的法宝、都能要了孙悟空的命,老君为什么放着这些现成的不用却要伸手去抓孙悟空呢?把前面说的那些连起来看,老君这招应该是在向所有的下属传达精神:我都拿这泼猴没辙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这精神一传达,众神立即领会,于是个个闭门不出,只找来个地位卑微的灵官(佑圣真君的佐使,姓王,没提到名字,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让孙悟空碰了钉子的小人物)背黑锅,守住了灵霄殿外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不守不行,灵霄殿是玉帝的办公室,让个猴子精闯进去就实在有失体统了。想来那位王灵官肯定很郁闷,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只能耐着性子全力防守了,完全不敢进攻,于是和孙悟空打了个平手。何以见得王灵官没尽全力呢?一开始他就和孙悟空打成了平手,之后他的本主佑圣真君看着不放心,又派了三十六个雷将来“助阵”,那帮家伙一上来就“乱打乱斗”(小说原文就是“乱打乱斗”),结果37V1还是平手。这么看来那些雷将根本就是来干扰王灵官、保护孙悟空的。三十八个人在灵霄殿外打得乌烟瘴气,惊动了里边的玉帝,于是玉帝下圣旨命令如来上天降妖,这出闹剧才终于收场。看出来了吧?要是没有太上老君的话,孙悟空早就完蛋了,老君处处庇护孙悟空,等到孙悟空取经的时候更是对他关爱有加,亲爹亲儿子也不过如此了,老君不是孙悟空的后台又会是什么?再看看孙悟空的身世吧,那家伙绝对不是没爹没妈的苦命孩子,更不是出身卑贱的草根英雄——孕育孙悟空的那块仙石的高度暗合三百六十五度周天、周长暗合二十四政历,更了不得的是石头上面居然还有按九宫八卦来排布的九孔八窍,这明摆着是道家的杰作,能做出这东西、敢做出这东西的人除了道祖还能有谁?说了半天太上老君,现在该说说须菩提了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之下成了“无敌”的代名词,并以此为资本第一个进了唐僧带领的高干取经团队,最后成佛。也就是说大闹天宫是成就孙悟空的基石,那么孙悟空为什么会去闹天宫呢?这就是须菩提的杰作了。须菩提以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把孙悟空逐出师门,最后还对孙悟空说了句更加莫名其妙的话: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邪了,既然知道自己的徒弟一定会闯祸、既然担心徒弟闯了祸会连累到自己,那须菩提又何必赶走孙悟空呢?把孙悟空留在仙山严加管束免得害人害己岂不是万全之策?再说了,能把别人贬到九幽之处就一定能号令阎君,他须菩提区区一个害怕惹祸上身的仙人凭什么有这能耐?其实这句话并非全是告诫,更多的则是怂恿,合理的理解应该是:你现在有闯祸的能力了,你想干什么就放开手脚去干吧,只是你别把我说出来,否则我和你没完,我不收拾你我叫阎王收拾你,我厉害着呢。当然很可能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你有我这么厉害的师傅,别人把你逮住了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要杀要剐得我说了算,阎王爷听我的。孙悟空一听这话就来劲了,还真以为自己成了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圣,也不管自己水性何等差劲就闯龙宫夺宝去了。得手之后很是得意,给自己摆了个庆功宴,结果几杯酒下肚喝高了,酒精中毒一命呜呼,于是见了阎王,于是一怒之下强销死籍,最后让阎王和龙王联名告了一状,于是拉开了大闹天宫的序幕。由此可见,大闹天宫是须菩提一手安排好的:假设须菩提在赶走孙悟空之前给他一身像样的装备,那么孙悟空就不会去龙宫,假设须菩提真的教会了孙悟空长生之术,那么孙悟空就不会进地府,要是龙宫和地府都不出事就不关天庭的事。再者,假设须菩提没有怂恿过孙悟空,那么孙悟空大概也就没那么大的胆子胡来了。这下算是彻底的真相大白了:须菩提和太上老君,一个为孙悟空设计好了成佛的路线、一个为孙悟空成佛保驾护航,两者的关系至少也是十分密切的,再结合其他方面来看,他们其实就是一个人——太上老君化胡为佛,正好应了须菩提道佛皆通的本事;太上老君化胡就是佛教祖师爷,正好应了须菩提“西方妙相祖菩提”的身份;须菩提自称能号令阎君,太上老君是道、佛之首……没必要再举更多的例子了吧?
须菩提祖师
西游记的?菩提祖师。
菩提老祖
菩提老祖教了它72变
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老祖,其实在天开之初仙界有5巨头,便是五位巨头是、太上老君、原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通天教主,菩提老祖便是通天教主。他们后来的去向是老君成了道德天尊,原始成了玉清元始天尊。佛教最开始是由燃灯创立的,他招募了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两人,最后把位置传给了准提道人,也就是现在的如来。现在就只有通天教主没有着落了,其实通天教主是受到了众多师兄弟的攻击,心灰意冷,所以就隐居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就是灵山脚下的一个洞中。 其实孙悟空也没有多厉害,像观音、普贤、文殊都算是悟空的师兄了,都可以收复悟空。当时没有收他是有原因的,因为通天教主就喜欢收另类做徒弟,在封神榜里面就表述出来了,何况见到一个灵性极高的猴子?所以在短短的七年就把孙悟空调教成了一个较高的高手了,至于他不让孙悟空说出是他的徒弟、就是怕那些师兄们笑他还是收这样的门人,以至于后来他离开灵台山估计也就是这个原因吧。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不管有什么所为都没有人问他师傅是谁、也没有人去调查他师傅是谁、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孙悟空一出手,如来佛、太上老君,观音菩萨都看出来孙悟空就是通天教主的徒弟,也只有通天教主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调教出这样高水平的猴子,太上老君、准提道人不愿说破是怕通天的面子不好看,观音菩萨不说破的原因是说破就变成师兄弟了。所以他们不但没有太为难孙悟空,反而还想方设法的帮助孙悟空,太上老君教给了孙悟空火眼金睛,观音给了他三根救命毫毛,准提把他封为佛。但为什么他们都不愿出手呢?他们也要给师叔的面子呀,而太上老君和如来佛侧是为在封神榜里群攻通天教主而感到内疚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