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1、JNC7中:理想血压:不高于125/75,正常血压:130/80,高血压140/90。2、不知你用的是什么药,有很多药物可供选择,例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控制饮食、锻炼基础上,可以联合用药。但是老年人会有血管硬化因素,导致收缩压升高为主。
高血压的诊断 简明标准: 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在日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 其定义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目前我国已将血压升高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统一。 详细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 供参考) 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 hg)者为是。 (参考图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正常与否是人为划的界限,它会随着对血压的进一步认识而不同。过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不同的年龄组其数值是不同的,尤以收缩压更明显。而现在有资料表明,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组,收缩压超过21.3kpa都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和死亡率。21.3kpa的收缩压是个危险的标志,因此,将21.3kpa作为确诊高血压的界点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有资料显示,只有当舒张压降至10 .7kpa(80mmhg)以下,才可能减少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可见,现在的血压值仍然可能偏高。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和试验进行验证,以便确定更合理、更全面的血压界点和肯定正常血压界点的实际意义。 理想的降压目标 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138/83毫米汞柱更为理想。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或达到理想水平。 注意 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故有人建议,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者降至16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者使之降低20毫米汞柱。平时,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2,血脂高是怎么回事啊
什么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高血压是:指临床上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但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分类也是依临床实际诊断、治疗需要而拟定的,故无论国际、国内对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均已多次改动,如我国已四次修订高血压的定义,目前已与国际上两个重要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指南的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与JNC-Ⅵ指南相一致。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是连续性相关,WHO/ISH指南专家委员会认为,以往以“期”分类,有指病程进展阶段的涵义,而目前仅按血压水平分类,不反映病程,故改用“级”而不用“期”。所以目前的1,2,3级(与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轻、中、重相对应)取代JNC-Ⅵ中的1,2,3期,又将临界高血压列为1级的亚组(收缩压为140~149 mmHg,舒张压为90~94 mmHg),还将收缩压为140~149 mmHg,但舒张压<90 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除以上表述外,WHO/ISH指南还强调,患者血压增高,决定应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他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也即“轻度高血压”只是与重度血压升高相对而言,并不意味预后必然良好。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因此,两项并存时更应积极治疗。 调节血脂三大法宝 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调节饮食结构的原则: 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水果、疏菜、面包和谷类食物) 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结构: 一个鸡蛋、一个香蕉;一碗牛奶(不一定加糖,也可以是酸牛乳和奶粉);500克水果及青菜(可选多种品种);100克净肉,包括鱼、禽、畜等肉类(以可食部分计算);50克豆制品(包括豆腐、腐竹、千张、豆糕以及各种豆类加工制品,例如豆泥,豆沙和煮烂的整豆);500克左右的粮食(包括米、面、杂粮、根茎类和砂糖在内);每天饮用汤,每餐一碗。 具有降血脂的食物: 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高血脂患者治疗膳食举例: 早餐,豆浆200毫升,蒸饼50克,煮熟黄豆10克; 中餐,标准粉、玉米粉两面馒头100克,米稀饭50克,瘦猪肉25克,炒青椒100克,炒豆角100克;晚餐,米饭150克,小白菜100克,熬豆腐50克,粉条10克,鲤鱼20克,土豆丝100克。全日烹调用油12克。 改善生活方式 a.减肥: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样硬化的外在标志。b.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c.控制酒精:酒对人体少饮有利,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d.有氧运动。
3,血脂高是什么原因啊
什么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高血压是:指临床上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但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分类也是依临床实际诊断、治疗需要而拟定的,故无论国际、国内对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均已多次改动,如我国已四次修订高血压的定义,目前已与国际上两个重要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指南的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与JNC-Ⅵ指南相一致。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是连续性相关,WHO/ISH指南专家委员会认为,以往以“期”分类,有指病程进展阶段的涵义,而目前仅按血压水平分类,不反映病程,故改用“级”而不用“期”。所以目前的1,2,3级(与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轻、中、重相对应)取代JNC-Ⅵ中的1,2,3期,又将临界高血压列为1级的亚组(收缩压为140~149 mmHg,舒张压为90~94 mmHg),还将收缩压为140~149 mmHg,但舒张压<90 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除以上表述外,WHO/ISH指南还强调,患者血压增高,决定应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他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也即“轻度高血压”只是与重度血压升高相对而言,并不意味预后必然良好。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因此,两项并存时更应积极治疗。
调节血脂三大法宝 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调节饮食结构的原则:
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水果、疏菜、面包和谷类食物)
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结构:
一个鸡蛋、一个香蕉;一碗牛奶(不一定加糖,也可以是酸牛乳和奶粉);500克水果及青菜(可选多种品种);100克净肉,包括鱼、禽、畜等肉类(以可食部分计算);50克豆制品(包括豆腐、腐竹、千张、豆糕以及各种豆类加工制品,例如豆泥,豆沙和煮烂的整豆);500克左右的粮食(包括米、面、杂粮、根茎类和砂糖在内);每天饮用汤,每餐一碗。
具有降血脂的食物:
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高血脂患者治疗膳食举例:
早餐,豆浆200毫升,蒸饼50克,煮熟黄豆10克; 中餐,标准粉、玉米粉两面馒头100克,米稀饭50克,瘦猪肉25克,炒青椒100克,炒豆角100克;晚餐,米饭150克,小白菜100克,熬豆腐50克,粉条10克,鲤鱼20克,土豆丝100克。全日烹调用油12克。
改善生活方式
a.减肥: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样硬化的外在标志。b.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c.控制酒精:酒对人体少饮有利,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d.有氧运动。
4,血脂高是怎么回事啊
什么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高血压是:指临床上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但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分类也是依临床实际诊断、治疗需要而拟定的,故无论国际、国内对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均已多次改动,如我国已四次修订高血压的定义,目前已与国际上两个重要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指南的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与JNC-Ⅵ指南相一致。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是连续性相关,WHO/ISH指南专家委员会认为,以往以“期”分类,有指病程进展阶段的涵义,而目前仅按血压水平分类,不反映病程,故改用“级”而不用“期”。所以目前的1,2,3级(与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轻、中、重相对应)取代JNC-Ⅵ中的1,2,3期,又将临界高血压列为1级的亚组(收缩压为140~149 mmHg,舒张压为90~94 mmHg),还将收缩压为140~149 mmHg,但舒张压<90 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除以上表述外,WHO/ISH指南还强调,患者血压增高,决定应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他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也即“轻度高血压”只是与重度血压升高相对而言,并不意味预后必然良好。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因此,两项并存时更应积极治疗。
调节血脂三大法宝 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调节饮食结构的原则:
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水果、疏菜、面包和谷类食物)
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结构:
一个鸡蛋、一个香蕉;一碗牛奶(不一定加糖,也可以是酸牛乳和奶粉);500克水果及青菜(可选多种品种);100克净肉,包括鱼、禽、畜等肉类(以可食部分计算);50克豆制品(包括豆腐、腐竹、千张、豆糕以及各种豆类加工制品,例如豆泥,豆沙和煮烂的整豆);500克左右的粮食(包括米、面、杂粮、根茎类和砂糖在内);每天饮用汤,每餐一碗。
具有降血脂的食物:
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高血脂患者治疗膳食举例:
早餐,豆浆200毫升,蒸饼50克,煮熟黄豆10克; 中餐,标准粉、玉米粉两面馒头100克,米稀饭50克,瘦猪肉25克,炒青椒100克,炒豆角100克;晚餐,米饭150克,小白菜100克,熬豆腐50克,粉条10克,鲤鱼20克,土豆丝100克。全日烹调用油12克。
改善生活方式
a.减肥: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样硬化的外在标志。b.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c.控制酒精:酒对人体少饮有利,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d.有氧运动。
血脂高和高血压不是一回事,但是血脂高回造成血管粥样硬化,进而加重高血压,并且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如果血管在脑部破裂就是“中风”。
在饮食方面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如果已经有高血脂,则要吃降血脂的药。
有兴趣请联系:arekir@yahoo.com.cn
5,糖尿病和高血压怎样预防
高血压病人生活
1、戒烟、戒酒、戒茶、戒咖啡。低盐、高钾、高钙饮食。
2、指每天吃6克以下的盐。高钾饮食可降压,应多吃水果,服利尿剂后如有低钾应不钾,祸服用保钾利尿剂。高钙饮食应每天吃1磅奶和1个鸡蛋。
3、低脂饮食。
4、减少精神负担与刺激预防糖尿病: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这很经济!)
四、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治疗糖尿病的五谷杂粮类:
1、小麦:功效: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2、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荞麦: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色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4、小米: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5、玉米:功效是性平,味甘。具有调 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功效。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6、大豆: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虚清热、利便、除湿、健脾、宽中等功效。主治面黄体弱、胃中积热、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习惯性便秘等症。黄豆有“宽中下气、利大便、消肿毒”的功效。常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7、黑豆:黑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滋阴、补血活血、除湿利水、祛风解毒等功效。主治肾虚消渴、不孕不育、耳聋、盗汗自汗、产后诸疾,中风脚弱、血虚目暗、下血、水肿胀满、脚气、黄疸浮肿等症。还可治风痹筋挛、骨痛。
8、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9、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10、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解毒利水等功效。主治小便不畅、下腹胀满、产后乳汁不下、糖尿病、脚气、痈肿等症。
11、豇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肾功效。主治食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嗳气、糖尿病、带下等症。外用可消肿解毒。
12、扁豆:性平,味甘。具有祛暑、化湿、健脾和中等功效。主治暑湿杂症、脾虚泄泻、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
13、豆腐:性凉、味甘。具有宽中和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目赤、消渴、便秘、咽痛、肺热痰多、胃火口臭等症,并解硫、碘、酒精中毒。
14:豆腐皮:又名腐竹、豆腐衣、千张。性平、味甘、淡。具有清肺养胃之功效。主肺热咳嗽、热病伤津、大便干结消渴等症。
治疗糖尿病的水产类:
1、青鱼:又名黑鲩、螺蛳青、青鲩、乌鲭等。肉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胃、醒脾、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脚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等症。青鱼胆汁有清热解毒作用。
2、泥鳅: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风利湿,解毒消炎等功效。《本草纲目》说:“泥鳅暖中益气。”主治湿热黄疸、阳痿早泄、体虚乏力、消渴、小儿盗汗、病毒性肝炎、痔疮、手指疔、疥癣和慢性溃疡久不愈等症。本品补而能清,属虚者可用,兼有者更适宜,为肝胆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的调养佳品,但不宜过食,过食腹胀痛,肝病有肝昏迷倾向者忌食。
3、蚌:性寒、味甘、咸。具有滋阴清热、明目解毒等功效。主治烦热、消渴、崩漏带下、痔瘘、目赤、咳嗽、胃热呕恶、酒毒、湿疹、肾虚等症
4、蚬:性寒,味甘、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小便涩痛、目赤肿痛、痰喘、反胃、消渴、黄胆、湿毒、脚气、疔疮肿等症。
5、黄鳝:肉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湿、祛风止痉、强筋骨等功效。主治腹冷便溏、身体虚弱、内痔出血、阳痿早泄、脱肛、子宫脱垂、虚劳咳嗽、消渴下痢、筋骨软弱、化脓性中耳炎等症。
6、蛤蜊:性寒、味咸。具 有滋阴润燥、利水消肿、化痰软坚等功效。阴虚消渴、水肿崩漏、带下、失眠、腰酸、尿少、痰饮、痔疮、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等病症。因其性寒,故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腹痛、泄泻患者不宜食用。不能多食,多食有破血作用。
7、海参:性温,味咸。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强阳、滋阴、调经、养胎、利产等功效。主治精血亏损、病后虚弱、消瘦乏力、阳痿、梦遗、早泄、小便频数、各种失血后贫血,以及催奶、外伤出血、肠燥便秘、肺结核、神经衰弱等症。
海参中所含的海参素能抑制多种霉菌和某些肉瘤;海参能防护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直肠反应。
海参所含的软骨素硫酸具有“驻颜 ”抗衰老的作用。海参还可以提取结构类似皂甙的毒素,对于中风的痉挛性麻痹有效。
由于海参性温,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虚弱、痰多便泄的人,应该少食或者不食。
8、田螺:肉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利尿、消暑解渴、滋阴养肝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痔疮、目赤、便血、中耳炎、肾炎、消渴等症。田螺肉性寒,不易消化,过食容易令人腹痛泄泻,解救方法可用木香磨酒解之。
治疗糖尿病的其他产品
1.巴西蜂胶:巴西蜂胶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可以增强体力,增强免疫力,能对抗因糖尿病引起的伤口不易愈合和溃疡症状。
2.南瓜籽油:德国营养学家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发现南瓜籽油有独特的营养和功效: 1. 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B-Sitostesin和亚麻油酸等,能有效处理人体内脂肪、胆固醇、对防止动脉硬化,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
饮食建议:
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普遍倾向于高热量(高糖、高脂)、高盐、低纤维、低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高毒素的食物。
健康格言:营养重点在“均衡”、饮食多样能保证;当季、当地、盛产的新鲜、完整、有机的食物才是最好的药物。
饭前吃水果,吃的是金果;餐前一碗汤,苗条有健康;精米面无生命、五谷杂粮保健康;三口菜、一口肉,远离反式脂肪酸;早晨好、中午饱、晚上少,区分食物“质”与“量”,睡眠质量也会好;补充天然营养素弥补食物的不足,还能排除环境(空气、水源、食物)污染物,运动、喝水身体好;你的一生都健康。
健康行计划是最好的选择。
糖尿病高血压是糖尿病多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首先应该特别重视人群中一级综合预防,尤其是对于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养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提倡“二高三低’饮食,即低盐、低热量、低脂肪和高钾、高纤维素饮食。对糖尿病临界高血压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子女应采取二级预防措施,进行严密的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刺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辅以临床治疗。
对已患糖尿病或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宜采取三级预防措施。进行整体治疗,治疗方案宜个体化。控制血糖和血压,防止病情反复,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累加效应,影响预后或转归。
对青年、中年或糖尿病患者,宜将血压降至<130/85mmHg的理想或正常血压范围内;对老年患者,至少降至<140/90mmHg的正常高值血压范围内。
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第六次报告(JNC IV)建议,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伴有蛋白尿时,应将血压控制在1300mmHg以下,最佳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推荐的标准为:无肾病者应控制在130/85mmHg;合并肾病者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也有资料建议,对于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尿蛋白在0.25~1g/d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标蛋白>1g/d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但应避免血压下降得过快。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糖尿病人的高血压治疗与非糖尿病人的高血压治疗一样,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
1.减轻体重:减轻体重使自己达到理想体重,对健康十分有利,特别是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男性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女性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2.采用合理膳食:糖尿病饮食的所有原则均适合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项:
(1)减少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
(2)注意补充钾和钙:应增加含钾含钙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制品等。
(3)限制饮酒:饮酒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而且饮酒还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药性。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如饮酒,男性每天饮酒产酒精量应少于20~40克(约合40度白酒1两),女性则应少于10~15克(约合40度白酒半两)。
3.增加体育活动:每个参加运动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和运动时间。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及迪斯科等。
糖尿病的预防就是控制饮食,防止肥胖,平时多运动,其他的都不能预防了。高血压不好预防,少盐少油饮食,减少脂肪摄入。这两个病在很多方面预防是相同的。不管什么疾病,记住饮食、运动这两个方面是预防的关键。
得糖尿病的人很容易得动脉硬化 并发高血压。但是治疗上哪个都不能忽视。饮食上少吃含糖高的食物,在实际生活中让一个人忌口是很难的。所以糖尿病的饮食关键是吃饭要稳定,不可每顿饭吃的不一般多,这也是药物能够控制得住的关键。还有大米汤一般不让喝。肉类可以吃。面食上发面的一般不让吃。吃煎饼啊什么的比较好。除此,水果还有下列优点:1、色鲜味香能促进食欲。2、含丰富的维生素C,能帮助消化,预防动脉硬化,延缓衰老。3、含糖量较主食低,容积大,易产生饱腹感。4、所含的果胶、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目前,国际上提倡的糖尿病饮食观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也就是说对脂肪的限制变得较为严格,而相应地放宽了碳水化物的限制标准。
6,怎样治愈脑淤血
通过控制血压、调脂及降糖治疗,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称之为卒中一级预防。卒中后降压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以减少再次发生卒中为卒中的二级预防。高血压作为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参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并影响患者生存。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5倍。因此、努力将血压控制到目标血压水平,对于卒中一、二级预防极为重要。
一、动脉弹性异常与高血压卒中
高血压常伴有动脉顺应性降低。顺应性变化既反映了血管壁内的压力变化,也体现了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顺应性降低是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预后的决定因素。高血压导致内皮功能失调通常发生在整个动脉系统中,临床常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及脉压增大,这种血压的表现形式对卒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脉压增加及收缩压升高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关系更为密切。有研究者对上千例患者24小时收缩压观察发现,收缩压 >140 mmHg者比收缩压<110 mmHg者生存率降低18%。EWPHE、syst-Eur、syst-China三项临床试验观察了7929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脉压成分的变化,提示当收缩压恒定在160 mmHg时,舒张压低(75 mmHg)比舒张压高的(95 mmHg)患者2年末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了12%。说明脉压越大的高血压患者病死率越高。
近年我国针对10076人进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基线调查发现,脉压对脑血管事件的影响为:脉压≥47 mmHg 时卒中事件的发生率为48.1/10万,相对危险(RR) 为6.83;脉压<40 mmHg患者,卒中的发生率为 12.3/10万,RR仅为1.77。 从而提示脉压增大预示着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二、降压治疗对卒中的一级预防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阻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已有研究表明,≤60岁的高血压患者24小时脉压与每搏量呈正相关,与动脉顺应性呈负相关;而>60岁者则脉压仍与动脉顺应性呈负相关。因此,动脉弹性的变化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大型临床试验发现,积极采用钙拮抗剂降压治疗,使患者血压持续达标,可以使卒中风险下降42%、冠心病风险降低26%、心力衰竭危险下降29%、所有心血管的危险降低31%。
目前已完成的3项大型临床试验(HOPE、NORDIL、LIFE)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钙拮抗剂,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卒中发生率(分别为32%、25%及20%),体现出其明显的降压以外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对一些高危老年高血压人群的保护作用更大。
目前,ARB、 ACEI及钙拮抗剂在体内及体外的试验均已证明,在标准 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ARB,可以进一步改善颈动脉和主动脉的扩张性,改善内皮功能,纠正血管的结构及功能异常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虽然有关改善脉压的基础及临床试验的数据还不够充分,但在临床上,应将老年人收缩压降低及改善脉压作为血压调整的一部分。
三、卒中后降压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卒中后致残率很高,反复发生卒中可加速卒中后患者死亡。因此,卒中后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防止卒中再发生极为重要。通常人们认为,在急性缺血型卒中早期,除非血压很高如>180/105 mmHg,应暂停使用降压药,直至病情稳定,否则过度降压会明显减少脑血流量。在病情稳定后应把血压控制在约160/100 mmHg。ACEI和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降低卒中复发率。对有卒中史的患者,降压治疗获益的临床试验证据是充分的。
中国的卒中后降压治疗研究PATS,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纳入5665例患者,平均年龄60岁,均为有卒中或一过性缺血发作(TIA)史的患者,随机采用利尿剂吲达帕胺 2.5 mg/天降压治疗或安慰剂,终点指标为致死及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此研究历经3年,研究结果显示,3年首发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安慰剂组12.3%,而吲达帕胺组9.4%,RR为0.71(P=0.0009)。此试验提示:有卒中或TIA史的患者,使用利尿剂吲达帕胺 2.5 mg/d可使血压下降,致命及非致命卒中的发生率减少29%,在预防卒中再发的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2001年完成的国际多中心培哚普利防止复发性卒中研究(PROGRESS),也是一项卒中后降压治疗预防再卒中的试验。PROGRESS入选6105例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中国1520例,随机用ACEI培哚普利4 mg/天,其中部分加吲哒帕胺2.5 mg 或安慰剂治疗,随访4年。结果显示,治疗组再卒中的危险降低28%P<0.001。
在对PROGRESS的分析中发现,卒中后单独使用培哚普利,可使血压下降5/3 mmHg,再卒中危险降低仅为5%,当联合应用后吲哒帕胺2.5 mg后,血压降低12/5 mmHg,使再卒中的危险降低至43%,从而提示卒中后血压降得低一些,预防再卒中的获益会更大。对此,美国高血压指南(JNC-7)在高血压的强制性适应证中指出,ACEI及噻嗪类利尿剂可以用于再卒中的预防及治疗。
四、有卒中史者的血压目标值
按照美国高血压指南(JNC-7),卒中后血压应当控制在160/100 mmHg, 但PROGRESS显示,降压治疗对卒中后有或无高血压的脑血管病患者均有益。伴有高血压者,治疗组卒中危险减少32%,无高血压(正常血压)的卒中患者,降压治疗也使卒中危险减少27%。对既往有卒中或TIA发作,且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如不治疗(给予安慰剂),则4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大约为17%。说明非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适度降低血压水平,对卒中二级预防同样有益。
对PROGRESS中的亚洲人群亚组分析还发现,卒中后血压达标治疗(< 140/90 mmHg=,亚洲人群再缺血性卒中危险降低24%,再出血性卒中危险下降50%。因此,从PROGRESS的临床试验结果看出,卒中后降压治疗,以血压<140/90 mmHg为目标血压是安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降压过程中如果临床上出现脑缺血的现象(头晕、哈欠、易困)则不能进一步降低血压,应当调整血压水平,降至病人能够耐受的状态。
2003年公布的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卒中或TIA后应当进行降压治疗,如果患者能够耐受,无论基线血压水平如何都应该降压治疗。
五、临床试验对卒中患者降压治疗的启示
(1)脑血管病患者血压平均水平与卒中再发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卒中再发危险大。目前已完成的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高血压伴卒中的患者通过积极地降压治疗,可有效地预防卒中再发。美国高血压指南(JNC-7)已经明确了利尿剂及ACEI为主体的降压药物在预防卒中再发中的作用及地位。
(2)卒中患者降压目前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这些病人血压应当降至何种程度?颈动脉狭窄者的血压目标值?长期血压增高患者,血压应降到何种程度恰当?
(3)从回顾性荟萃分析中发现,卒中患者降压以保证一定的脑血流灌注为首要前提。无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压达标治疗(<140/90 mmHg=是安全的;一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应当控制在130~150 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 ,收缩压应控制在150~170 mmHg但这仅仅是临床荟萃的结果,还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因此,现有的临床试验及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卒中后降压治疗是可以获益的,但需要考虑病人个体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是否存在再次率中的高危因素及相关疾病,以决定是否应当降压及降压的程度。
脑出血(cerebral hea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穿破脑实质形成继发性脑室内及(或)蛛网膜下腔积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临床主要表现是卒中发作,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身瘫痪及(或)感觉障碍等,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其年发病率为81/10万人口,患病率为112/10万人口,占全部脑血管病患者的20%~30%。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寒冷、炎热季节或乍冷乍热,气候变化剧烈之季多发,暴怒兴奋、重体力劳作是其主要诱因。预后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伴有合并症,一般来讲,轻型患者经治可显著改善并能恢复工作,但应注意防止复发。再度出血以及重型患者预后欠佳,多于发病后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因脑疝死亡,昏迷1周以上者大多数死于合并症。
脑出血病人的饮食
病人神志清楚,能进食并无咳嗽,咽下无困难者应给软质消化,低糖、低脂、高蛋白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减少便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和微量元素,避免进食过饱及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强的食物。
昏迷不能进食病人,鼻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一般在病后 2 — 3 天病情稳定后进行准备注射胃管的食物,先应该高温消毒,食物温度宜在 37 — 40 ℃ ,成人 24 小时的液体需要一般不低于 2000 毫升,推荐流质食物的配方:鲜牛奶 1000 毫升,鲜豆浆 400 毫升,米粉 200 克,鲜鸡蛋 6 个,砂糖 50 克,精盐 5 克、维生素 C300 毫克,维生素 B1 30 毫克, B6 30 毫克,配好的食物可分 4 — 6 次,每隔 4 — 6 小时注入 150 — 250 毫升。
??? 在注入时切忌太快,以免引起呕吐,特殊情况下,如夏天出汗多,高热,则每天增补液体 500 — 1000 毫升。
脑血管病
意外包括: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症状: 突然发病,可有头晕、头痛、呕吐、失意、流涎、口角歪斜和半身瘫痪,重者可有昏迷、二便失禁。
自救措施: 就地侧卧、不搬动、如需搬动应平稳抬放;
去除义齿,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用冰袋或水毛巾置于病人前额,以利降低颅内压,注意保暖。
脑出血病人进补药膳
中医认为,脑出血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体质偏虚,又遇到外界因素作用,比如七情(喜、怒、哀、乐、悲、思、恐)或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以及暴饮暴食等,导致外因引动内因而致痰浊淤血,经络淤阻,血液不循常道,上逆于头部导致。
鉴于脑出血的发病机理与体质偏虚有关,因此脑出血病人应适当进补。
但脑出血发作期,病人以痰浊淤血为主,所以不宜随意进补。住院期间,一般是由医院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个体化营养处方。
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痰浊淤血症状基本缓解,病人体质虚弱表现比较突出。此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宜食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的饮食,忌肥甘,戒烟酒,多食白菜、萝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还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改善血液黏滞有利。每日食盐用量要小,大约3克左右,可于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除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此外,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
药膳可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减轻症状,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再度复发。在此推荐滋补药膳两款:
1.黄芪猪肉羹
黄芪20克,大枣6枚,当归10克,枸杞15克,瘦猪肉50~100克切成薄片,加生姜片、葱白段,大火煮沸改小火炖,煮至肉烂加精盐适量,味精少许,还可根据个人嗜好酌加麻油、花椒油等,端锅放温后即可食用。功效和服法:黄芪益气,枸杞填精,当归养血活血,大枣温中补气,瘦猪肉富含蛋白质,滋阴润燥。全方共达补益精气、活血化淤之功效。每剂分两次服用,每天两次。适用于肾虚精亏型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肢体痿废,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者。禁用于头疼汗出,心烦口苦,动则易怒,面红目赤,腹胀嗳气者。糖尿病患者慎用。
2.醋蒸胡椒梨
陈醋、白胡椒粒适量,梨两个。将白胡椒研为细粉,把梨一劈两半,将白胡椒粉夹于其中,放入盘内,加醋上笼蒸至梨熟,即可食用。功效和服法:白胡椒又名玉椒,含胡椒辣脂碱、挥发油、蛋白质等,可解热、驱风、抗惊厥;梨又称快果、玉乳,含糖类、有机酸及维生素,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陈醋含高级醇类、琥珀酸等,能活血散淤,解毒杀虫。全方共达滋阴清热,活血化淤,驱风止厥之功效。每次吃一只梨,日服两次,久用有益无害。本方适用于肝阳上亢脉络淤阻型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患侧僵硬佝挛、头疼头晕、面赤耳鸣,口干咽燥、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本方禁用于糖尿病并脑血管意外者。
量少,可以内科保守,量大需要外科手术,包括打眼和开颅,需要专业人士决定
7,老年人的高血压
一定坚持吃维持血压平稳的减压药!!因为如果你不坚持服用的话会有很严重的后果,突然昏厥···在饮食上调整,少吃油腻的东西,要吃清淡的东西,建议你吃的盐是低钠盐,对身体有好处心情要保持愉快,不可急躁,不能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当的运动量。 祝奶奶早日康复.....
1、若是降压药停了,血压不高上去,就不是高血压了; 2、副作用小的降压药,就是中成药了; 3、从动力源高、血管不畅、血流不畅查清病因,及时对症用药逐步地消除病。
你好,降血压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的,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旦确诊就需要服药治疗,而且不能间断性服药,因此,老人目前出现的血压高还是考虑不规则服药引起的,因此,建议及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目前血压药物有很多种类,在降低血压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血压没降下来,原因可能是个人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没有改善,还有就是药物上不合理,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做些相应的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平时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当的运动合理的生活习惯,血压变化及时随诊。
(一)饮食原则 1.控制热能和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入超造成的。体内多余的热量能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有人观察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因此,控制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盐。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呈正相关,食盐销售量大的地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故一般主张,凡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其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摄盐量应更严格限制,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3.控制膳食脂肪。食物脂肪的热能比应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应超过30%。脂肪的质量比其数量有更重要的意义。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胆固醇,易导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能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故食用油宜多选食植物油,其它食物也宜选用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鱼、禽、瘦肉及低脂乳等。 4.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新近的研究发现,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者,其血压最低。据认为维生素c具有保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免遭体内有害物质损害的作用。 5.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据研究报告,每日膳食,钙摄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出2倍。有人估计人群日均摄钙量若提高100毫克,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0.33千帕(2.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0.173千帕(1.3毫米汞柱)。近年来风行各地的醋蛋疗法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增加钙的摄入可能是原因之一。 (二)食谱举例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 蒸糕(面粉40克、玉米面10克、白糖5克) 腐乳1块 海米拌菠菜(海米10克、菠菜100克) 加餐:水果200克 午餐:大米饭(大米150克) 肉丝炒芹菜(瘦猪肉50克、芹菜100克) 海带豆腐汤(豆腐200克、海带5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 豆包(面粉50克、赤小豆20克、白糖5克) 清蒸带鱼(带鱼100克) 炒小白菜(小白菜200克) 全日烹调用油20克。 全日总热能大约8400千焦(2000千卡)左右。 (三)食物选择要点 1.控制热能须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 2.减少烹调用盐量,尽量少吃酱菜等类盐腌食品。 3.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子、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食用油尽量选用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油。 4.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5.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 .
高血压〔1〕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治疗。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 随着增龄,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多,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管腔变窄、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积下降,血管硬度增高,弹性下降,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脉搏波增大和波反射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大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期波峰出现,严重时反射波压力可超过40 mmHg。而且大动脉舒张期压力失去了反射波的协同作用,衰减加速,舒张压下降。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导致脉压增大,而脉压增大与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1?2 血压变异性大、易发生低血压 老年人由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敏感性减退,动脉壁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造成昼夜、季节和体位变化时血压波动较大,收缩压尤其明显。在变动体位时(从蹲位到站位或起床后由卧位到站位)如速度偏快,可发生头昏甚至跌倒,通常此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 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称体位性低血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激素包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的水平下降,β受体敏感性也降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节有效血容量的能力差,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低血压。故要求医护人员不能以1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如患者有不适感觉应随时监测血压。 1?3 合并症及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因此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快。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肌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异常、间歇性跛行等,其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 1?4 假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即普通袖带式血压计所测血压值明显高于动脉内血压直接测量数值,其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一般有以下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直接测压完全正常,但袖带测压高于正常,如果发现老年人血压读数高,但无靶器官受累,周围血管触诊时缺乏弹性感,应怀疑假性高血压;第二种情况为直接测压高于正常,但袖带测压更高,临床上如发现肱动脉、桡动脉触诊有条索感,X光胸片提示主动脉强直、僵硬、钙化者,可能袖带式血压计所测血压并非患者真实的血压。此时可用Osler法〔3〕鉴别假性高血压:先触知患者肱动脉或桡动脉,再将气袖加压至超过收缩压10~20 mmHg,此时若能触知肱动脉或桡动脉者为Osler阳性,提示患者有显著动脉粥样硬化,其血压计所测值可高于动脉内实测值约10~15 mmHg左右。 另外,老年人可存在白大衣高血压现象;老年患者中(尤其是肥胖、打鼾者)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比例较高,而OSAS与高血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老年患者若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增生等;此外老年患者应排除肾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若血压顽固,需进一步行肾动脉超声或肾动脉造影,当肾动脉狭窄>75%时,应进行介入治疗。 1?5 其他特点 老年高血压尚存在症状不典型、对降压药物的治疗反应不均一以及治疗顺从率、控制率低等特点。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2?1 老年高血压治疗基本原则〔4〕 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心脏及其他脏器功能减退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差等特点,故需遵从一定的治疗原则,以延长预期寿命,改善生活质量。(1)治疗前后准确测量坐、立位血压,治疗期间应动态观察血压;(2)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观察降压幅度和不良反应,为有效地控制血压,常需≥2种降血压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3)注意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常见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风湿病、糖尿病、肥胖、抑郁、认知功能障碍、胃肠道疾病等),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去痛片、消炎药、气管扩张药、胃黏膜保护剂、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避免药物相互干扰;(4)治疗方案尽可能简化,推荐长效药物,以利于平稳降压并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治疗顺应性;(5)最好不在夜间服用降血压药物,以免夜间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形成。 2?2 老年高血压治疗目标 JNC7〔5〕和200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6〕要求目标血压为140/90 mmHg以下,如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130/80 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也不例外。但下列特殊情况例外:急性脑梗死160~180/90~105 mmHg,急性脑出血为150~160/90~100 mmHg,因脑卒中急性期过度降压有可能加重脑缺血,导致更严重后果;颈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颈动脉狭窄,影响脑供血,故当颈动脉粥样硬化<70%时,目标值与JNC?7的标准相同,若单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目标值为130~150 mmHg,若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应>150 mmHg。WHO/ISH的1999年高血压治疗指南〔7〕将单纯收缩性高血压(ISH)定义为收缩压(SBP)≥140 mmHg、舒张压<90 mmHg的高血压。而2004年及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1,8〕将单纯收缩性高血压(ISH)的收缩压目标值定为<150 mmHg,主要考虑到老年人收缩压控制的实际难度。老年高血压特别是ISH患者,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要保证一定的舒张压水平有一定难度,因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存在舒张压J型曲线〔9〕(即降压药物治疗后舒张压过高或过低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对于一个收缩压很高和脉压差很大的患者,降低收缩压的同时很可能将舒张压降得太低而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也容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一般来说,在舒张压不低于70 mmHg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收缩压使其接近140 mmHg。老年人由于压力感受器的损害,对血压过大的波动难以作出迅速而准确的调节,不能耐受短时间内大幅度的降压,否则容易发生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加重靶器官损害。因此在非紧急情况下,降压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60~79岁老年人可在3个月内达到血压目标值,≥80岁老年人达标时间更长,数月甚至1~2年。如收缩压>180 mmHg时,可先将收缩压降至160 mmHg以下,如收缩压在160~179 mmHg,可将其降低20 mmHg,如能耐受可逐步将血压降至目标值。 2?3 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体重、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合理膳食结构、戒烟、限酒以及消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适用于临界、轻型高血压和各型高血压的基础治疗。有研究表明,单纯的限钠、运动、减肥方案能使老年高血压降低6/5 mmHg。 2?4 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的特殊性 欧洲指南〔6〕与中国指南推荐的六大类降压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患者是否并存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除非轻度高血压,一般均应联合用药,以更好降压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4?1 钙离子拮抗剂 它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强大的扩冠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保护血管内膜、改善心肌血供的作用。这类药物的突出优点是:降压过程不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对血糖、血脂等代谢无不良影响。长效、缓(控)释钙离子拮抗剂为老年高血压的一线用药,特别适用于老年ISH患者以及合并冠心病 心绞痛的患者。对于合并心率偏快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可使用非二氢吡啶的钙离子拮抗剂,它无反射性心跳加快的副作用,有扩张粥样硬化狭窄血管的作用,较少影响靶器官的灌注。应注意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负性肌力作用,急性左心衰时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能加重心衰。 2?4?2 利尿剂 随着年龄增高,处理水钠潴溜的能力逐渐降低,噻嗪类利尿药有助于缓解水钠潴溜。欧洲老年高血压临床试验(EWPHE)及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计划(SHEP)等欧美诸大临床试验证实,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比大剂量更明显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及逆转左室肥厚。长期使用低剂量的利尿剂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肌酐的影响轻微,对甘油三酯、尿酸及血钾的影响稍大〔10〕。新一类利尿剂吲哒帕胺通过类似于噻嗪类的排钠作用、调节钙离子内流以及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环素(PGI)的合成作用,除利尿作用外还有钙拮抗作用,降压缓和,疗效确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作用,为理想的降压药物〔11〕。JNC 7强调〔5〕,噻嗪类利尿剂可用于大多数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有高危因素时应首选其他类型的降血压药,若血压超过目标血压的20/10 mmHg,应选用≥2种降压药,其中一种通常为噻嗪类利尿剂。2?4?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被推荐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及肾脏疾病的首选用药。ACEI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有〔12~14〕:阻断AngⅡ生成,拮抗AngⅡ的缩血管作用和提高缓激肽水平(缓激肽是强有力的扩血管因子),改善血流动力学,延缓心肌及肾脏间质纤维化;减少醛固酮合成从而减少水钠潴溜;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强于入球小动脉,直接降低肾小球内“三高”;抑制AngⅡ可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抑制大分子蛋白的滤过从而减少蛋白尿;阻断AngⅡ刺激肾小球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作用,阻断AngⅡ刺激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合成作用,从而减少ECM蓄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因此ACEI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不但具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不增加心率、不降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无停药后反跳现象等益处,还有延缓肾损害的作用。 2?4?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ARB具有与ACEI相同的降血压、减少尿蛋白及保护肾功能作用,与ACEI相比有如下优点:不受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肽性影响;抑制非ACE催化产生AngⅡ的各种效应,产生缓激肽和Ang?(1?7)等;无ACEI诱发的刺激性咳嗽副作用。临床实验表明ARB与ACEI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15,16〕。 2?4?5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降低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伴有稳定型心绞痛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慢性心力衰竭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其缺点是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对心率、心脏传导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抑制作用以及支气管收缩作用,故禁用于1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另β受体阻滞剂有引起肢端循环障碍、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影响血脂代谢等副作用,以及老年人β受体数目减少、对β受体阻滞剂的敏感性降低等原因,故对老年ISH的降压效果远不如对年轻高血压患者,有人认为不适宜老年ISH的治疗。 目前多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无内源拟交感活性,不影响脂代谢及血糖,但长期应用时不宜突然停药,以免发生血压反跳,发生“停药综合征”。 2?4?6 α1受体阻滞剂 该类药物的优点是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质代谢,对糖代谢无影响,还能减轻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由于α受体阻滞剂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故慎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但合并脂质代谢障碍或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尤其长期卧床的老年ISH可优先选用此类药物。 3 小 结 老年高血压常有靶器官损害,通常需要联合应用降血压药物。研究提示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时首选β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或ACEI;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症时多选用β阻滞剂和ACEI;心梗后选用ACEI、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轻度心力衰竭时选用ACEI和β阻滞剂,伴有症状较重的心衰时将ACEI、β阻滞剂、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袢利尿剂合用;另为延缓糖尿病或非糖尿病的肾功能不全,首选ACEI或ARB。
高血压必须服用西药来维持,中药可能对表面症状有些好处,但实际血压还是高,容易脑出血,更不能吃什么保健品。不要听他们的宣传,都是骗人的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自己斟酌以下用药:1钙离子拮抗剂(个人建议:推荐)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苯噻氮卓类:地尔硫卓等。苯烷胺类:维拉帕米等。 双氢吡啶类:一代硝苯地平;二代缓释硝苯地平、非洛地平;三代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等 (1)常用钙通道阻滞剂普通型: 硝苯地平(心痛定):降压快速、短效。 尼莫地平(尼膜同):脑血管扩张作用比硝苯地平强,可用于蜘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缺血性脑中风。 尼群地平:有利尿作用,降压作用持久温和。 尼卡地平(佩尔地平):有选择性心血管作用,可使心脏指数升高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脑病患者。 氨氯地平(洛活喜、施慧达):本药起作用慢,服药后7~8天才出现降压效果。 地尔硫卓(合心爽、恬尔心) 常用的缓释型钙离子阻滞剂有:利焕、益心平、拜心同 硝苯地平缓释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拉西地平缓释片 21%出现踝部水肿。 尼膜地平缓释片 拉西地平缓释片 尼卡地平缓释片(佩尔地平缓释片) 地尔硫卓缓释片 用于心率快的房颤。 维拉帕米异搏定缓释片 (2)常用的控释型钙离子阻滞剂有: 硝苯地平胃肠道控释片(拜心同) 硝苯地平控释片(伲福达,长效心痛治)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优点:1、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而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以及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2、对老年患者有较好降压疗效,收缩压下降较明显。3、几乎可以与每类抗高血压药联合使用而增强降压疗效。可增加尿酸的排泄。约80%经肾排泄,20%随粪便排出不良反应:1。体位性低血压2。心动过速3。抑制心肌收缩力: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4。便秘5。胫前、踝部水肿6。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7。头痛、颜面潮红、多尿8。皮疹和过敏反应。禁忌:骨骼变脆,变得容易骨折2噻嗪类利尿剂:(个人建议:遵医嘱)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及其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平)。适用于一、二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并发心衰者。禁忌: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则可使使血尿酸升高)或痛风患者禁用,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慎用。3β受体阻滞剂:(个人建议:遵医嘱)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既可防治高血压,又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预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对尿酸代谢影响较小。经肾脏排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因剂量过大而诱发心衰、哮喘;还可能会对血脂有影响。因为此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使用时应严密监测,保证使用后心率大于60次/分。禁忌: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2型糖尿病:β阻滞剂可掩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因用药过量引发的低血糖症状,不宜使用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个人建议:如果无不良反应,推荐)代表药物为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奎那普利、雷米普利、苯那普利、培哚普利、螺普利、福辛普利。可明显降低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对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尤其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达5%—20%,可能与肺血管里某些物质增多,刺激咳嗽反射有关。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个人建议:推荐)代表药物为芦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氯沙坦,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I不耐受的患者.不良反应:服用本药的患者偶有肝功能指标升高。 (非抄袭,空间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