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酒厂课程设计要求,帮一家酒厂设计一个物流方案

1,帮一家酒厂设计一个物流方案

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吧,包括酒厂的规模,要求,厂房交通,需要的服务。然后就是你把分值也提高一些!

{0}

2,酒厂大型白酒酒窖的建造基本要求

根据生产能力设计窖池大小,根据生产的白酒香型设计窖池结构。发酵酒窖要考虑耐酸腐蚀窖池之间的渗漏等。地窖挖或者按照葡萄酒酒窖标准去做具体可以和我沟通。

{1}

3,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急在线等高分待教

《教案》编写基本要求一,教案编写的原则1,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课时的教学目的,课程的类型,课程的进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作业,师生活动设计),教具等.2,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3,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或讲课提纲).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讲稿(或讲课提纲)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要求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要求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4,教案在编写好之后,只要教学大纲没有修订,且教案编写又比较适当,并不需要每学期都重新编写,只需根据每学期教学和相应调整;而讲稿(或讲课提纲)则应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该学期任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二,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1,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年级,学年,学期,任课老师,编写时间.2,教案可大可小,或详或略.建议首先以章为单位编写教案,然后再按一章中各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编写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3,每门课程的教案除了在首页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要求按格式撰写(或制作)外,对该门课程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要附首页,按照首页的格式要求撰写(或制作).教案书写严谨科学,字体规范.三,每章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1,本章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3,本章教学内容和重点和难点;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四,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知识点);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或电子教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等.五,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书写的具体格式不作统一的规定,但基本框架必须包含上述主要内容.没看懂什么意思?

{2}

4,课程设计有哪些要求需要做什么准备

课程设计的需求得看你具体做的那些内容,需要的准备就是你所做的课程设计的相关资料、文献一类的,比如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厂区的规划设计,就需要相关地点的地形地貌图,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等一、专业情况介绍工业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由四门课程组成,分别是: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课二。两门专业课中,绝大部分学校都是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论这两门。通常来说,设计创意考试的出题形式一般是这样: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3个小时)根据给定的题目设计出一件产品,用手绘的方式进行表达,需要画出你的设计概念的展开过程、设计草图与最终方案效果图。给定的题目可能是某一类产品,或者是某一类人群,也可能是某种设计理念。有些学校可能糙痘是一个题目,但基本方式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这门课没有参考书(即使有,大多也和设计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所考查的内容为本科所学专业课的综合运用,主要依靠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设计理论考试主要有两种出题形式:考设计史或者设计分析。设计史指的是工业设计史和现代设计史,考查内容包括设计史当中的各种流派、风格、主义,代表性的设计师以及他们的思想。而设计分析的考查内容可能是对某类特定产品、某类消费人群、某种设计理念的分析。分析的角度包括形态、功能、人机关系、色彩、心理需求等。如果是考设计史就比较简单,考生只需仔细复习学校指定的专业参考书就可以了。不过现在许多院校更倾向于考设计分析,也没有固定的参考书,它和设计创意的考试题型一样,主要考查考生平时的积累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二、设计创意复习指导为此,笔者在教学当中将高分的设计创意总结为9大元素:1.版面设计:漂亮的版面会给考官一个非常好赌第一印象,这样考生一开始就容易获得考官的青睐。2.设计分析:即用简洁的文字对设计对应的人群以及产品的功能和创新点进行阐述。考生在做这部分试题时,不需要很多文字,但必要的文字说明必须要有。3.多套方案:也许考试题目告诉你需要做几套方案,也许题目没有说明,但是一定要有多套方案,这体现了你思维的广度。同等情况橡?套方案一定比一套方案得分要高。5.最终方案:选用一套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并用效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时问短,所谓的效果图就是比一般的设计草图画得略为精致一些,细节更多一些,色彩更丰富一点。6.基本主体图:笔者称每套方案中画的产品叫做基本主体图,这部分是草图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平时对考生进行训练主要也是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它需要涨时间的训练,并不是短期内能提高的,所以考生平时应当注意训练基本功。7.细节图:为特别表现某些产品的功能与造型,我们需要对产品的某一部分进行放大处理。这就是草图的基本部分,体现出考生绘制草图时思想的丰富性,也是区别考生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能力的高低往往可以从细节中看出来。8.在此,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我们在参加设计创意的考试时,画得好看固然很重要,但考官更看重你的设计思维。如果你能按照上述的9个方面进行设计,考官就会认为你考虑问题很全面,具备了系统的设计思维能力。即使你的绘画功底不够好,依然有希望赢得高分。三、设计理论复习指导设计理论的考试形式主要有两种

5,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区别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语文新课标无论是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开辟了新视野: (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高中语文大纲的主要差别如下: 1、课程理念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吸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更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突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三个重点。 2、课程结构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施建议——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3、课程实施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和实施方式比较封闭单一,学生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 (二) 从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本来看,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三,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第五,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语文学科性质、应到达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语文学科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或数量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现行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简述了语文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整体把握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具体划分为多种性质的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 语文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6,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本课程的课程理念是怎样规定的

强化单词记忆,突出各类重点短语和句子,语法了解即可,谢谢您!求个最佳~101年英语课改的主要突破 1. 明确了一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理念 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育的首要地位,把行 程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作为课程目的的中要组成部分。2001 版《实验稿》提出 了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 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 构建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 打破了以往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主的目标体系,把学习策略、情感 态度、文化意识整合进来,构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体系。 3. 建立了连贯、衔接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 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整体设计目标,使中小学课程犹记得衔接起来。 4. 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用英语做事,1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提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教学、也产生了很多好的教学模式? 10 年英语课改的主要成就 1. 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为语言学习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学生的课堂自 主意识加强。 2.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影响 教师的备课改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的教学设计,把教学的重心从关 注教转向关注学。教师角色的变化;课堂互动模式的变化;教学资源和 媒体利用方面的变化。 3.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材的变革 1978-1992 年是统编教材(人教社) ;1992-2000 年是一纲多本(一人教 社为主,中英合作编写) ;2001 至今全国英语教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2012 年英语教材的修订变化(链接教研室的博客)心得体会往哪发,怎 么发。 4. 课程标准带来评价理念与方法的变化 三多,评价机制多元化;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5. 课程改革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替代了以往的继续教育,有效地 教学反思是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组织课例研究,校本教研等都逐步成 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第二部分2011 版课标修订情况介绍《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2001 年开始实验。 经过两年实验后, 教育部于 2003 年在实验区就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进行了 调研。调研内容涉及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同时启动修改工作,并进行了部分修 改。22007 年,对课改实验区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研,征求一线教师和各级 教研员的意见,此次调研涉及人达 11 万多人次。 在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长达 8 年的时 间,2011 年 4 月修订工作完成。 2012 年 2 月颁布,2012 年 9 月份实施。 一、引言 关于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 2001 年版《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 内容。 2003 年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只涉及高中阶段内容, 代替 2001 年版本中的高中部分。 2011 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只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 为了便于大家更加准确地把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我们首先对 《标准》的修订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 《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1.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 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2.巩固和深化十年来课程改革实验 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3.力求使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尚未解 决的问题。 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 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 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 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 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降低难度,调整话题和语法项目兼 顾城乡差异(能模仿范例写词句) 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 未来发展需求。3充分反映各地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调研的专家、 学者和一线教 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 用。加强小学的指导,提供二级词汇表,增设小学教学的专门内容,提供分学段 的教学实例和评价案例 (二)修订的主要方面 由于标准实验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所以修订后的标准保留了实验稿的总体 框架、坚持核心理念,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目标改为通过英语学习是学生形成 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分级目标个别地 方调整。 课程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面向全2011版《课标》 规定了以下几点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7,如何上好化工制图绪论课

1.高等数学 6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及处理问题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化学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 2.普通物理 6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四部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获得物理实验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无机化学 12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初步,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电解质溶液及配位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主要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原子核化学初步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规范化使用化学符号、化学语言和国家标准化计算单位的习惯;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为本专业后续课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4.无机化学实验 7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元素性质及少量合成制备实验,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安装与应用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培养...1.高等数学 6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及处理问题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化学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 2.普通物理 6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四部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获得物理实验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无机化学 12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初步,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电解质溶液及配位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主要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原子核化学初步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规范化使用化学符号、化学语言和国家标准化计算单位的习惯;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为本专业后续课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4.无机化学实验 7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元素性质及少量合成制备实验,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安装与应用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巩固课本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掌握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5.有机化学 9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烃、烃的衍生物及糖类、蛋白质,油脂类天然产物的分类、命名、结构、性质、用途;高分子化合物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有机反应历程;有机化学键理论及有机物结构测定的近代物理方法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成就和新发展。 6.有机化学实验 6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实验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各类重要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鉴别及典型性质实验。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验证和巩固有机知识;掌握有机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7.分析化学 72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离子的分析特性,反应条件,常见阴阳离子的分析和鉴定方法;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溶液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定性分析法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比重分析等定量分析法的原理及实际操作;仪器分析初步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解决化工生产及工业生产中涉及化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8.分析化学实验 8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性质和检出实验;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重量分析法、比色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的仪器使用、基本操作及数据处理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尤其是定量实验操作的能力。 9.物理化学 72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基本原理及运用该原理和方法讨论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基本问题;化学动力学、催化、表面现象、胶体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从理论的高度加深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理解,提高对化学现象的理性认识。 三专业课: 10.化工安全技术 30课时 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化工安全技术基础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具备化工生产过程中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学生能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并受到有关安全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程教学的要求: ⑴正确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任务和发展动向。 ⑵初步掌握化工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 ⑶使学生具有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采取防范措施的能力。 ⑷了解基本的劳动保护知识。 11.化工生产管理 22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在化工生产的全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企业的基本要素(劳动者、资金、生产资料) , 以最经济的手段 , 最高的生产效率,计划、组织和控制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使产品能满足计划规定和用户对于品种、产量、质量和时间的要求。 12.仪器分析 48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复杂体系的综合分析和仪器分析中的计算机应用等。 使学生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使用安装、维修技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可在外实习) 13.煤化工 32课时 煤化工课程是介绍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从煤的加工过程分,主要包括:干馏(含炼焦和低温干馏),气化,液化和合成化学品等。 14.化学工艺学 6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流体输送、传热、吸收、蒸馏和化学反应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典型化工设备的主要性能及操作原理;典型化工产品如:硫酸、合成氨、氯碱、石油化工的工艺原理、流程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基本知识;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运用;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15.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48课时 本课程以化工类工厂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化工设备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知识进行整合,重点介绍了化工装置中主要设备的结构、功能;机械传动的一般知识;化工设备的维护、维修与管理;化工材料、化工腐蚀与防护等内容。 16.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30课时 该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化工工艺类专业的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自动控制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常见热工参数的测量原理、常规仪表的基本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基于微分方程的基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基本性的及系统性的了解,从而便于在生产实践中能根据生产工艺及自动控制两个方面的要求,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合理的、准确的工艺条件及数据。通过课外练习,以培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时,安排对口参观,加深感性认识。 17.化工原理 54课时 本课程紧密结合化学工程类的专业特点,围绕单元操作原理和应用为主题,以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过程为基础,系统介绍流体输送、沉降与过滤、传热、蒸馏、吸收及干燥等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工程应用,从而使学生能清楚地掌握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计算方法,树立工程观念。在此基础上,课程对超临界萃取、蒸发、膜分离等现代先进的单元操作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课程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相结合,使学生牢固建立起"单元操作"的概念,培养学生工程分析方法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8.化工制图 36课时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研究绘制和阅读化学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化工制图和ACAD等部分。 通过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掌握对于机械图样的图解能力,能够运用ACAD工具绘制简单化工设备的图样。 19.化工实验及开发技术 36课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化工开发的基本知识,系统阐述实验开发的方法、步骤及常用技术等共性问题。同时根据各类化工生产技术的特点,列举典型实验,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围绕预习、思考、改进、总结等环节进行实验课教学。 20.有机合成 32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和合成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分离、提纯方法,为今后对新化合物的合成和研究打下基础。 21.精细化工 32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清洗剂、合成洗涤剂、食品添加剂、粘合剂、涂料、化妆晶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概况。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一些精细化工产品的工艺配方及制备反应原理。 22.化学与生活 2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生命,化学、营养与健康,环境与化学,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化学学科发展在约定哲学思想。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意义,了解应用化学的新发展、新成果,开拓视野。 23.化学文献检索 2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化工科技文献的基本知识,常见化学化工文献资料、化学文摘、专利文献和标准文献的查阅和检索,注重计算机信息系统检索方法的掌握,对ISO9000族标准、条码检索等新知识也有所介绍。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学化工科技文献的基本状况,了解常用化学化工文献的基本查阅和ISO9000族标准、条码技术及Internet情报检索方法 24.稀土化学 2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稀土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存在、性质、用途、分离、提纯方法和技术。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性质及分离提纯方法、技术。 25.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20课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包括绪论、化验室组织管理、化验室建筑要求与设施、化验室技术装备管理、化验室安全技术、化验室的质量管理和化验室在企业技术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内容,分别阐述了化验室的组织、技术装备、安全和质量四大管理的内涵、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为适应企业建设化验室的需要,用一定篇幅介绍了化验室建筑和通风柜的设计原理和实际设计知识。适当章节中选择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概念、新进展,以扩展学生视野。 26.化学软件应用 20课时 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各行各业对软件的要求也不断地增加。作为化学教学或科研工作者,以往常常为画出标准的各式各样的化学分子结构式及化学图形而费不少心机。而在微机不断普及的今天,如能用一化学软件来完成此项工作,无疑将会给自己的科研和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7.环境化学 20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水质、土壤三大环境要素的化学问题;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污染分析及防治。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理解环境、化学产品及化工生产中的污染和防治方法。 (四)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训项目 28.化工原理 60课时 课程实训简介:本课程实训实验作为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化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具有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目的与要求:加深对化工过程基本理论的认识,着重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为毕业环节工作和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好基础。 掌握典型化工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并熟悉化工上常用仪表的使用;掌握进行化工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化工实验动手的实验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9.化工实验及开发技术 60课时 课程实训简介本课程按照化工生产类别,分类进行实验实训,将化工实验开发技术与化工生产实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提高对化工生产及规律的全面认识,培养综合能力。 目的与要求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化工开发的有关概念及方法步骤,掌握化工实验常用技术。 30.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40课时 课程实训简介本课程实训以自动控制系统为主体,辅以各种自动化仪表和控制装置,介绍生产过程有关变量的测量方法及应用特点,分析简单自动控制系统和复杂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原则,介绍计算机控制的基本概念,讨论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案。 目的与要求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实训,熟悉各类自动化仪表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对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分析和设计有更深刻的理解。 31、化学工艺学 90课时 课程实训简介本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目的与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将来适应生产岗位需要提供保障。 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工艺因素分析、工艺过程的基本计算。 32.《煤化工》60课时 课程实训简介本课程实训,主要是加强学生对煤化工工艺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工艺因素的分析和计算,熟悉主要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以及煤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常识。 目的与要求 利用该实训课程所学的实际知识为炼焦化学、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煤制化学品及其煤加工制品开发奠定初步实训基础。初步掌握煤的低温干馏、煤的汽化、煤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煤化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工艺。 33.轻工产品检验技术110课时 课程实训简介35个实训项目:检测防护装饰层的防护装饰能力、测量防护装饰层的厚度、测量防护装饰层的硬度、测定防护装饰层的粘着力、测量表面粗糙度、测定表面光泽度、测定白度、测定白酒的酒度、测定白酒的总酸、测定白酒的总酯、测定白酒的总醛、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区分啤酒中的蛋白质、测定啤酒中双乙酰、测定啤酒色度、测定啤酒酒精酚、测定啤酒中苦味质、采集和制备造纸原料试样、测定苯醇抽出物;测定纤维素、测定多戊糖、采集化学浆、测定甲种纤维素、测定铜价、测定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泡沫力、鉴定化妆品中禁用成分、鉴定化妆品限用成分、鉴定化妆品中抗菌剂、测定化妆品中醋酸铅含量、测定化妆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化妆品中油溶性维生素含量、测定染发剂的染料分子、测定保湿成分尿素的含量、测定彩妆制品中重金属含量通过实训把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会鉴定技术,检验技术,了解涂料、酒类、纸类、洗涤剂、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了解基本理论。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轻工产品性能和质量指标的检测原理 2、掌握涂料性能和酒类,纸类,洗涤剂,化妆品的检验技术. 34.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80课时 课程实训简介本大纲是依据《仪器分析》教材的理论内容进行配套编排的。质谱等仪器分析技术留待其它课程讨论;本大纲注重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光谱分析:包括红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电分析:包括电位法、伏安法等。分离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目的与要求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各种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原理、该方法的技术特点及操作要领。学会一些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运用仪器对实际物质进行分析分离的基本思路。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发展理论。仪器分析实验中一些大型仪器的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信息量大、技术要求高,还需要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细致的分析与图谱解析来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如何使用分析仪器正确地获取精密实验数据,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地处理得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掌握所用仪器的结构和各主要部件的基本功能,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技术、方法,增强学生独立操作该类仪器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