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族的祝酒词。怎么说?
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
二.藏族敬酒习惯?
1.应该就是这个了!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
2.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 “ 嘎尔坚 ” ,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瘵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
3.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 “ 三口一杯 ” 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4.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发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开花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
5.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 “ 饭后银碗酒 ” 。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6.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 “ 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
7. ” 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 “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
三.蒙古族、藏族、白族在饮酒上各有什么礼俗?
1.蒙古族好饮酒,男女喜饮奶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侠风度,“每饮必烂醉而后己”。“整羊席”是喜庆和待贵客的宴席。
2.蒙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饮酒有未饮先酹的礼数。
3.“凡饮酒,先酹之,以祭天地。”蒙族有客来必热情款待,宴饮必备各种酒,献上纯净的马奶酒和各种肉、乳食品。
4.主人和客人必须畅饮,“男女杂坐,更相酬劝不禁”,“客饮若少留涓滴,则主人更不接盏,见人饮尽则喜”,“必大醉而罢”。
5.他们认为,“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来客后,不分主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席位置。客人不走,家中年轻媳妇不能休息,要在旁听候家长召唤,随时斟酒、添菜、续菜。
6.蒙古族接待客人讲究礼节,欢迎、欢送、献歌、献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礼仪程序进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诵。一般敬酒礼仪如下:敬酒者身着蒙族服装(头饰、蒙古袍、腰带、马靴),站到主人和主宾的对面,双手捧起哈达,左手端起斟满酒的银碗;献歌;歌声将结束时,走近主宾,低头、弯腰、双手举过头顶、示意敬酒;主宾接过银碗,退回原位;主宾不能饮酒的,要再唱劝酒歌或微笑表示谢意,以右手无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额),施礼示敬或稍饮一点儿;主宾饮酒毕,敬酒者用敬酒时的动作接过银碗,表示谢意;向主宾敬酒完毕,按顺时针方向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进行。
7.对尊贵的客人用“德吉拉”礼节:主人手持一瓶酒,酒瓶上糊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抹在自己额头,客人再依次抹完;然后主人斟酒敬客。
8.客人要一边饮酒,一边说吉祥话,或唱酒歌。待客时主人经常要唱敬酒歌敬酒,一支歌客人要喝一杯酒,使之不能拒绝。
9.蒙族认为让客人酒喝的足足的,才觉得自己心意尽到了,所以主人家从老到少轮流向客人敬酒,客人不喝下去,主人就要一直唱下去,直到客人喝下为止。
10.蒙古族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
11.“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12.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
13.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酿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酒文化。
14.生息于巍巍雪山、莽莽草原的世界屋脊之上的藏族,生性豪放、乐天、热情;长期的佛教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养成了仁爱、礼貌、节俭的美德。
15.因此,藏族人普遍爱饮酒,但绝不酗酒;平时一般不饮酒,但饮起来却总要酣畅尽兴方休;酒对藏族是喜庆的饮料,绝无消愁解闷的用途。
16.因为佛教戒酒,酒在笃信佛教的藏族人民中是不能作为祭祀之物的。藏族古代饮的酒种类较多。据敦煌出土的古藏文写卷《苯教丧葬仪轨》载,吐蕃早期所饮的酒有米酒、小麦酒、葡萄酒、蜂蜜酒和青稞酒等。
17.随着唐蕃联姻而发展起来的汉藏文化交流,使藏族掌握了内地传入的复式发酵酿酒法,仿内地黄酒酿制的青稞酒得到了藏族的普遍喜爱,从而成为了藏族的传统饮料。
18.在大多数藏区,平时倘有客至,敬茶不敬酒。但逢年过节和喜庆时,如果客人来家,则必须敬酒。敬酒时,主人先斟满一碗(或杯),捧献于客前,客双手接过后,必须要先喝三口,但不要喝干,等主人再斟满,这时客人才一口喝干。
19.此后,客人有酒量的继续喝,无酒量的可不再喝,主人也不强劝。倘若客人不完成上述之饮,那就是严重的失礼行为,主人会很不高兴。
20.至于客人酒醉,主人绝不会讥笑,反而认为是坦城的表现。四川的嘉绒藏族较特别,平时对进屋的客人先敬一壶酒,随即将食物用盘奉上,一客一份。
21.阿坝的黑水地区,凡见熟人从门前经过必请进屋内敬一碗酒。如客人坚不进屋,主人要把酒拿到路边请客人喝,以示慰劳。
22.藏族人民热情好客、和善睦友的风尚,在这些酒俗中得以充分展现。酒在藏族婚仪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青海安多藏区,提亲时必带去“雅叙酉仓”(提亲酒)。
23.女方如若允婚,则须邀请村里长者和媒人一起喝“订婚酒”。一旦饮了此酒,便算正式订婚,不能再许嫁他人。结婚之时,更要准备大量的青稞酒以宴飨送亲者和来宾。
24.迎亲者则要在途中设“迎亲酒”。新娘离娘家前要喝“辞家酒”。婚宴中主客尽兴同饮“庆婚酒”,高唱酒歌,跳舞,欢腾通宵达旦,一直要热闹三天。
25.其间新娘要向宾客轮流敬酒。其他藏区的婚礼仪式有的与此不尽相同,但酒在其中的作用却大致一样。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
26.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 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
四.西藏常饮酒有哪些
1.西藏当地的藏族人民常喝的就是青稞酒了,这也是当地人最喜欢喝的酒,以青藏高原出产的粮食作物青稞酿制的。青稞酒度数低、喝了不上头,所以当地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喝。
五.藏族人敬酒的手势是什么意思
右手无名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希望可以帮到你
六.藏族人喝酒会闹事吗
不是说西藏人就喜欢喝酒闹事,主要是看他个人素质怎么样,汉族的也有喜欢闹事的
七.藏族酒文化酒歌酒俗是什么样的?
1.藏族人民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以拇指和中指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
2.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迎接客人时主人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3.在喝酒时,其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
4.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
5.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一般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6.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八.藏族人最喜欢做什么事?藏族喜欢喝酒吗?
你这问题很难回答,人人自己的爱好取向是不同的,如果非要个答案的话,藏族人好于团结、善良、和平,藏区特有的饮料是青稞酒,喝它的人也很多
九.西藏是佛教胜地,为什么那里的藏民也喝酒吃牛肉
因为哪里极度缺蔬菜,所以食肉。但是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很多佛教喇嘛也开始断肉了。
十.藏族饮食习俗?
1.藏族的饮食习惯 藏族地区主产青稞、马铃薯,一般以青稞为主粮,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叫“糌粑”。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等。
2.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每天不能缺少的饮料,它是浓茶水、盐巴、酥油等置于圆形长桶内冲击混和而成,香郁可口,富于营养。
3.几乎家家户户火塘上都放置着一个大罗锅,内分三格,除两格分煮牛食、猪食外,另一格烧开水,终日不断。火边煨着茶罐,以备打酥油茶。
4.和以酥油茶,手指拌匀捏成团而食。酥油茶也是藏胞待客必有的佳品。过去,藏民不吃鱼虾,喜欢喝酒和吸烟。酒用青稞酿造,味较淡。
5.烟有卷烟、鼻烟两种。鼻烟系用烟丝沫配以香料,置于精美牛角壶中,吸时倒少许于大拇指甲上,吸入鼻中,辛辣提神。
6.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7.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
8.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9.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
10.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11.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12.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
13.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