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中药白酒怎么泡好喝,药酒如何泡制

1,药酒如何泡制

你好。泡药酒最好用50度以上的酒。封好口就行了
只要把泡酒的药材放到酒了 过一断时间 就是您想要的药酒了 谢谢采纳

药酒如何泡制

2,怎么样处理中药才泡酒好

清水抢洗便可以直接泡酒 ,该炮制加工的按照标准炮制加工
咨询诊断医生 遵医嘱 不要自己乱服用药物

怎么样处理中药才泡酒好

3,人参酒怎么泡

最好是找度数高的白酒,越高越好,人参洗净直接放进去就行,要密封好.密封时间越长越好喔..
泡酒 人参酒是滋补佳品。制法是:取人参约10克,切成小块或片,放入1000克白酒中浸泡。一般浸泡4~5周即可饮用,每周宜振动搅拌1~2次。每次可饮10~15毫升,1天2~3次。人参酒可补元气,温通血脉,适用于阳气衰弱及虚寒体质的慢性病患者。阴虚火旺、盗汗潮热者则不宜饮服。

人参酒怎么泡

4,三七泡酒怎么泡

三七泡酒的配方及用法配方一:【原料配方】三七、海桐皮、薏苡仁、生地、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15克,白酒2500克。【制作方法】将上述中药材研粗末,入白酒中浸渍,密封。夏日浸7日,冬日浸10日,过滤即成。【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饮食15毫升。【功效主治】活血止痛,祛淤通络。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配方二:制作方法:100克三七(可直接用三七主根泡也可将其敲碎成黄豆大小)、1kg白酒(50度左右)。比例为1:10时间:三七和白酒泡30天以上可以服用或者外用用量:每次10ml,每日3次,外用量无严格限制功效:具有消肿定痛、活血散瘀、舒筋止痛的功用,用于瘀血滞痛、腰酸背痛、四肢酸软、劳伤疼痛、跌打损伤、无名肿痛等症。

5,我想泡罐药酒不知用些什么好

冷浸法  将药物适当切制或粉碎,置瓦坛或其他适宜容器中,按照处方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经常搅拌或振荡)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榨,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过滤即得。  热浸法  将药物切碎(或捣为粗末),置于适宜容器内,按配方规定加入适量白酒,封闭容器,隔水加热至沸时取出,继续浸泡至规定时间,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出余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或在适宜容器内注入适量白酒,将粉碎适度的药物用纱布袋装好,置于酒中,封闭容器,然后在水浴上保持一定温度浸渍,取液同上法。  酿制法  即将药物直接加入米谷、高粱、酒曲中蒸煮发酵成酒。  酿酒法  先将中药材加水煎熬,过滤去渣后,浓缩成药片,有些药物也可直接压榨取汁,再将糯米煮成饭,然后将药汁,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0天左右,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且保持一定的温度,发酵后滤渣即成。
个人感觉,陶瓷较好。有听说个“老窖”,但没听说“老窖”为玻璃瓶。你看酒的广告都是什么什么老窖,多少年的老窖个人感觉陶瓷要好些

6,酒里泡什么中药才好那

可以用人参,枸杞,杜仲类药物。大枣 功效:养血安神 味甘性温。可止咳润肺、安眠、养血安神。 注意:消化不良者慎食 龋齿疼痛、腹部胀痛、便秘、呕吐、胃疼者不宜。消化不良者慎食。 枸杞 功效:补血开胃 味甘性平。有健脾、止腰疼、补血、开胃的作用。可治疗头晕耳鸣、视力减退。 注意:忌与绿茶一起喝 枸杞忌与绿茶一起冲泡。否则,会生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糖尿病患者服用过多易引起血糖升高。 桂圆 功效:补脾健胃 味甘性温。补脾健胃,养血安神,润肺止咳等。可改善失眠、惊悸、眩晕。适宜女性产后调补。 注意:咽痛口干者不宜 生热,小孩不宜。咽痛、口干、腹胀者不宜。 决明子 功效:润肠通便 味甘苦咸。性微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等。 注意:低血压者慎服 不适合脾胃虚寒、腹泻、低血压等患者服用。 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 味甘性寒。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对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有疗效。 注意:慢性肠胃炎不宜 脾胃虚寒、慢性肠胃炎、慢性肝炎者不宜。 绞股蓝 功效:解毒消炎 止咳祛痰、解毒、消炎。可降低胆固醇、高血压,缓和神经痛、消除便秘等。 注意:腹泻者慎用 腹泻者慎用。 苦丁茶 功效: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可治疗咽喉肿痛、口腔炎、牙龈炎、便秘等,还能降血压、血糖、血脂。 注意:经期女性不宜 虚寒体质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慢性胃肠炎患者不宜。经期女性、新产妇也不宜服用。 芦荟 功效:抑菌止血 性寒、味苦。有抑菌、止血作用。 注意:过量易中毒 内服过量会引起消化道一系列毒性反应(一般食用芦荟9-15克就可发生中毒),严重的可能引起肾炎。孕妇、虚寒体质者慎用。 玫瑰花 功效:活血化淤 味甘,性温。可理气、活血化淤,适合易怒者饮用。对于女性可减缓经期不适。 注意:孕妇不宜 玫瑰可活血化淤,孕妇不宜。 人参 功效:补气安神 味甘、微苦,性微温。可补元气、安神、调节血糖。 注意:心脑血管患者忌食 痤疮患者忌食。女性月经时不宜服用。心脑血管患者忌食。此外,服用人参时,不能同时食用萝卜、茶叶,否则会降低药效。 肉桂 功效:活血化淤 味辛,性大热。发汗解热,止痛,活血化淤,增强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功能。 注意:孕妇慎用 孕妇慎用。此外,口干舌燥、夜间盗汗、月经过多者慎用。 山楂 功效:健脾化痰 味酸甘,性微温。健脾,化痰,活血化淤,利尿。 注意:不宜空腹服用 空腹不宜,脾胃虚弱、肠胃功能不好者不宜。蛀牙者不宜多吃,会损害牙齿珐琅质。 胖大海 功效:清热解毒味甘,性微凉。可清热解毒,清肠通便。用于干咳无痰、咽痛音哑、慢性咽炎、便秘。 注意:老年人慎用 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腹泻者不宜。脾胃虚寒者、老年人慎用。 西洋参 功效:补气养阴 味甘微苦,性微寒。补气养阴,清肠止血。 注意:虚寒体质者不宜 虚寒体质者不宜。 野菊花 功效:清热解毒 味苦、辛,性凉。清热解毒作用显著,有降血压作用。 注意:腹泻者不宜 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会出现胃部不适,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腹泻者不宜。孕妇及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不宜。 注:虚寒体质的主要特征: 身体虚弱、乏力,容易疲劳,面色苍白、唇色淡,怕冷等。 (附: 向专家咨询后,列出了常用于茶饮的中药材的使用禁忌,供参考。)
那要看你想要什么效果可以放诸如 蛇 灵芝甚至一些可食花 如玫瑰
用白酒泡中药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但白酒是酒精度高、热量高,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适宜。用江米甜酒泡中药保健效果更好,而且适应人群更广泛。   江米甜酒属于黄酒的一种,有着很好的营养及保健价值。中医历来讲究用“药引”,即通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其中,黄酒就是一个很好的药引。江米甜酒含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发酵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发酵过程能将药物的药性成分溶出。   下面介绍泡制方法:   1.在市面上买回一些江米甜酒,最好是有活菌的、存放时间不是太久的,因为江米甜酒内的酵母菌放置过久就失去了活性。   2.把要泡的中药清洗后粉碎一下,用药碾子把中药粉碎至米粒大小即可,药量大小要根据医师的建议。粉碎的目的是,增加酒与药的接触面积,加快药内有效物质的溶出速度。   3.把粉碎后的药物蒸一下(蒸汽上来后蒸5~10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药里的微生物杀死。   4.把药在室温下晾凉,不要在阳光下晒。   5.把药放入江米甜酒内,3~4周后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就基本溶出,全都泡在酒里了。将药渣滤净,就可以服用了。

7,浸泡药酒怎么浸泡法

十全大补酒配方   【药品名称】十全大补酒   【汉语拼音】Shiquan Dabu Ju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微甘。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四肢不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0毫升,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孕妇忌用。   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3.外感风寒、风热,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5.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赤石脂或其制剂。   6.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7.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因此有实热者忌用。   8.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9.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期间出现口干,便干,舌红,苔黄等证应去医院就诊。   10.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1.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条件】密封,置阴凉处。   【原料配方】 人参(或党参)80克 肉桂(去粗皮)20克 川芎40克 熟地120克 茯苓80克 炙甘草40克 白术(炒)80克 黄芪80克 当归120克 白芍80克 白酒16千克 砂糖1.5千克 生姜50克 大枣150克   【制作方法】 前10味,粉碎为粗末,入白酒16千克,浸泡10日后,于浸出液中加砂糖约1.5千克,生姜50克切片,大枣150克(煮),搅匀,继续密封浸泡数日,经静置滤过即得。   【产品功能】 大补气血,强筋健骨,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思饮食;潮热自汗,面色萎黄;优思伤脾,脾肾气继,神疲乏力等。   【服用方法】 每服20~30毫升。每日1次。久服康复,延年
将全部中药饮片浸于35%---50%的白酒中,浸一个月后再过滤除去药渣,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黄芪、肉桂。辅料为   
治疗痹症—蜈蚣酒 蜈蚣酒 [药物组成] 蜈蚣20g 白花蛇30g 细辛20g 当归60g 白芍60g 甘草印60g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治疗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次服30~40ml,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小儿用量酌减。二十五日为一疗程,休息五日再服第二疗程。一二疗程后,停药观察。 [制备方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以白酒2000ml浸泡,密封十日后备用。 [资料来源] 《福建中医药》1988,19(4):13
自制泡药酒,最好选择45°的高粱酒为好。药方可以通过中医开取,按自己的所求,所要达到的目地就行。寖泡前最好将药材洗一下为好,一月余后就可以喝之、在剩余还有三分之一时,再加入新酒就可以了,再等候一月的这样的往复添加就是了。
自制药酒的方法   自制药酒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是酿造法、浸泡法:煮法、淋法、热投法。现介绍如下: (一)酿造法 酿造法是以糯米(或其它粮食)、药物与曲按一定的程序酿造药酒的方法。一般以糯米2500克,加曲100-150克为准,因地区、气侯温度不同,曲的用量可达到390克。酿造过程有以下三法。 1.将需要药物捣细碎成粗末;曲捣细碎成粗末,备用。 将糯米(或其它粮食)置锅中煮成粥状,但不要太稀,待冷后,同曲并药相和拌匀,再置于缸中,勿犯水,密封口,放到保温的地方,如厨房等处,经5-7日,开口可见表面有泡状,则药酒熟,滤去渣,贮入净瓶中。 2.将曲捣细碎成粗末。 将糯米(或其它粮食)煮成粥状,待冷后,同曲末拌匀,置于缸中,勿犯水,密封口,放到近火口(如厨房),经七日后,视表面有泡状,然后将所需药物煮成汁(有些药物不煮,宜生用,如木香,参见羊羔酒),候冷,连汁同药倒入粥缸中相合,再经三日后,则药酒成,滤去渣,贮入瓶中。 3.将药物、曲碎为粗末。 将糯米(或其它粮食)蒸熟,候冷,同曲并药、水相和拌匀,置于缸中,密封口,经7-10日,药酒则成,去渣贮瓶。水的用量参见各酿酒方的组成。 (二)浸泡法 浸泡法是先把药物捣碎,置入纱布袋中,缝口,浸入酒中,数日后,过滤,去渣装瓶即成。也可先把药物捣碎,水、酒各半煎煮40分钟,连汁带药一起浸入酒中,数日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酒与药物的比例,一般为药物100克,用酒500毫升。具体情况请参见各药酒制法。 (三)其它药酒制造法 1.淋法:用酒将药物淋浸,泡软,然后用纱布包裹,去渣,贮瓶备用。药物与酒的比例,一般以250克药物用500毫升酒为佳。 2.煮法:把药与酒装入瓶中,瓶口封严,放入火上,重汤煮40分钟左右,然后启封,过滤,去渣备用。亦可把药物与酒上火同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3.热投法:将药物烧热或炒热,急投于酒中,候冷,过滤,去渣贮瓶备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