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们开始喝葡萄酒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选择坚持喝葡萄酒的原因却很简单,无非是为了美味和健康。正如“一天一个苹果”的口号深入人心,现在“一天一杯葡萄酒”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葡萄酒的品饮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啦!具体介绍如下!
葡萄酒品尝的步骤
1、看酒(在百色背景下)
从酒杯正上方看,看酒是否清澈。如果浑浊,就不好了。
从酒杯正侧方的水平方向看,摇动酒杯,看酒杯壁均匀流下时的速度。酒越粘稠,速度流的越慢,酒质越好。把酒杯测斜45度角度来观察,此时,酒与杯壁结合部有一层水状体,它越宽则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在这个水状体与酒体结合部,能出现不同的颜色,从而显示出酒的酒龄。蓝色和淡紫色=3-5年酒龄。红砖色=5-6年。琥珀色=8-10年。褐色说明已经不能饮用了。
2、闻酒
闻酒前先呼吸一口室外的新鲜空气。
把杯子倾斜45角度,鼻尖探入杯内闻酒的原始气味。偏嫩的酒闻起来尚有果味。藏酿有复合的香味。
摇动酒杯后,迅速闻酒中释放出的气味,看它和原始气味比是否稳定。品葡萄酒捧杯的两种常用方法,尽量不让手中的温度影响红酒。
3、品酒
喝一小口,在口中打转,如果酒中的单宁含量高,口中会有干涩的感觉,因为单宁有收敛作用,这说明葡萄酒还没有完全成熟。是口感酸-甜-苦-咸达到平衡。吐出或咽下酒液后,看口中的留香如何。
葡萄酒为什么变酸
葡萄酒变酸可能是由于存放不当,导致酒液变质造成。由于肉眼无法判断,且不了解葡萄酒原本的味道,因此消费者即使喝到了变质酒也难以察觉。
主要是因为葡萄酒的木塞如果不被酒液浸润,就会干燥收缩,空气容易钻进酒瓶,导致葡萄酒氧化变酸。
葡萄酒的饮用温度
首先,相比较红酒明艳的红色,白葡萄酒的颜色更为淡雅,很适合夏天人们追求浅色调的特点。
其次,红酒的佳饮用温度一般约为12℃,白葡萄酒的侍酒温度比红酒低,通常在7℃左右,这正好可以满足炎炎夏日人们对清凉感的追求。
再次,与红酒中常见的甘草、皮革等气味相比,白葡萄酒的香气更为清新,多以果香和花香为主,这让很多消费者容易联想到夏天各类水果的成熟。
最后,夏天气温高,人很容易因为炎热而胃口不佳,而白葡萄酒的酸度一般比红酒更高,在燥热的夏天更容易给人带来清新愉悦的口感,更能给人带来好胃口。
东西方酒文化差异有哪些
中国酒更多是以粮食为原料,粮食经过发酵,再蒸馏就是白酒,这在最早《齐民要术》中有记载。所以说,中国真正的国粹应该是黄酒与白酒。西方的酒一个是啤酒,还有一个就是葡萄酒。啤酒是以大麦为原料来做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大了,世界现在大酒种就是啤酒。啤酒蒸馏了以后变成了威士忌,它就是这样演变过来的。还有一个就是占有份额非常大的葡萄酒。
葡萄酒是个性化的,世界各地因为风土不一样,所做的葡萄酒的口感都不一样。葡萄酒蒸馏以后,就成了白兰地,像我们喝的轩尼诗XO,人头马,拿破仑等等,这些都是从葡萄酒蒸馏过来的,但工艺上是有差别的。黄酒经过蒸馏就变成了白酒。所以简单来说就是经过这么一个工艺过来的。
聊到东西方酒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朱也交流了一下自己的观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也是千差万别的,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是不同的,所以有中餐与西餐之分。那么酒也一样,酒有一此很重要特性,个特性就是本土性。各个地方的水土不一样,同样的原料,水土不一样,它产生出来的酒的风味也不一样。中国与西方酒类的区别就是酒的原材料不同。中国是以水稻、玉米、高粱、豌豆等等为原料的,西方是用水果和大麦来做酒的。第二个就是水土也不一样,这很关键。中国的白酒有四大香型,七小香型,这里面还可以细分。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水土,都有一个区域性、本土性。有一句话叫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本土的,这是酒的一个特性,就是本土的。
其实就是区域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不一样,广东的文化与湖南的文化也不一样。吃的菜也不一样,广东的是清淡,湖南则是一种辣。再次是酒与餐饮的搭配也不一样。每个地方的酒与饮食的搭配一般都是很般配的,有共性,也有个性。就个性来说,比如茅台,茅台与贵州菜是最搭配的。茅台就是高酸高酯,酸度很高,也很香。
贵州的菜就是香、辣、酸,它们是很搭配的。而现在中国人吃菜是越来越重口味了,也很喜欢重口味的酒,所以大家喜欢茅台。其实广东的酒也很好的。广东的酒是属于轻口味的,如果用美女来作比喻,广东的酒就像赵飞燕一样,是苗条型的;茅台就是杨贵妃,它是丰满型的。
温馨提示:
饮酒礼仪是酒会中最重要的礼节。饮酒顺序一般为,先喝白葡萄酒,后红葡萄酒。因为酒会发源于西方,而西方人讲究优雅地品酒,即小口地浅尝辄止,所以,在酒会中切不能豪爽牛饮。在酒会上也不可以对亲友鲁莽地劝酒、灌酒,否则会被视为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