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体中的火被中医分成五种,分别是人体的心、肝、肺、胃、肾这五种火。这五种火对应的是咱们的五脏。
我们都知道喝酒伤的最深的是肝脏和胃。因为肝脏是我们身体中解毒的最重要的器官。酒精也是需要肝脏来分解的。但是喝酒并不会引起你的肝火,因为酒只是强烈的辛辣刺激物。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刺激。可是它也不是你上火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喝酒不是上火的猪哟呵原因。其实只是你之前就已经有的上火的症状,而喝酒只是加快了这种症状的发展。要想知道你上火的根本原因,应该从你的生活习惯中找,那样才能知道你到底是为什么上火的。
喝酒的时候我们能全身都感觉到热乎乎的,所以我们都会把酒当做热性的东西来对待,其实要知道它只是有一定的刺激性,但是它的热性并不见得有多少的。
饮用白酒有什么误区
1、人类爱喝酒是因为遗传
一项名为“醉猴”的研究表明,人类爱酒源自于遗传。猿类与人类拥有一种源自同一祖先的基因,这种基因使他们都可以分解酒精。森林里的水果成熟后会掉落在地面上并且发酵,而代谢酒精的能力使我们的祖先可以食用这种含酒精的水果。
2、胖的人比瘦的人更容易醉
胖的人潜在性的一些不友好因素还有更容易喝醉这一个选项。在代谢效率相同的情况下,胖的人会比瘦的人更容易醉。这是因为瘦子的肌肉含水量比胖子高,而高含水量的肌肉能更有效地吸收酒精,从而避免大脑受到影响。日常大家还是多动动,让自己的体型尽可能的健康点呀。
3、白酒年份越长越好喝
酒友们都觉得白酒的年份越长就会越好喝。也并非这样,高度酒放的时间越长才越好喝,但低度酒就不适合存放了,如果低度酒存放时间长的话,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一瓶跟清水没啥两样的酒。
4、人的血液里一直存在着酒精
生活中总会碰到有一些人是对酒精过敏的,但即便如此,他每100毫升的血液中也会含有0.01-0.03毫克的酒精,这是因为人体的消化系统自带一种发酵功能,被称作“发酵罐”,而发酵的产物,就是酒精。
5、喝酒会降低体温
喝酒暖身是一种暂时性的感觉,这是一种错觉,它不仅不可以让身体暖和,反而会寒上加寒,因为酒精中的乙醇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喝酒后体表发热,毛孔张开,使人体内的大量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加快热量散发速度,冷空气很容易顺着毛孔入侵,进而体温会下降,所以喝酒不能暖身,反而越来越冷。
6、酒后吐真言
人们都会有一定的防御机制,如果我们的情绪表达后会让我们受到伤害,那么我们就会把情绪与感情抑制起来。当我们喝醉了以后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尤其是我们的语言中枢(比如说很多人喝醉了以后话会非常多),我们的这种自我防御与情感抑制也会消失,从而很多平时不敢说的都可以说出来,或者说更加容易说出来。
白酒中的微量元素
1、酯类
白酒中的主要香味物质,主要成分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如下;己酸乙酯具有降肺火,稳定心肺的功能;乳酸乙酯具有促进乙醇刺激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兴奋的作用;乙酸乙酯对乙醛有制约作用,它通过肾对人体不适应的物质加速新陈代谢功能;乙酸乙酯、乳酸乙酯被身体吸收后,水解或酶解成酸类,达到消炎扩张血管作用。
2、酸类
白酒中的主要呈味物质。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如下:乙酸具有扩张血管,延缓血管硬化的功能,并具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降血脂和胆固醇、扩张血管和延缓血管硬化,与丙三醇合用,可以去除皮肤斑迹,光亮皮肤,富有弹性。乳酸是人体必需的有机酸,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使人体的微生态保持平衡,抑制病毒促进有益菌生长,增强免疫力防止细胞老化等功效。酒石酸具有消炎抗病毒的作用;l-苹果酸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肝肺贫血、免疫力低、尿毒症、高血压等。
3、多元醇
白酒中的主要甜味物质。丙三醇具有润滑肠壁的作用,滋润皮肤,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沉积物,使皮肤光滑。环己六醇用于肝硬化、肝炎、脂肪肝、胆固醇过高等病。
4、酚类
阿魏酸是天然的抗氧化剂,也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防癌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具有抗血栓、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自由基等作用;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等酚类具有预防疾病、抗衰老,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5、吡嗪类
酿造类优质白酒中吡嗪类有三十多种,有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四甲基吡嗪又叫川芎嗪。
中国白酒的历史起源
关于中国酒的起源,我们可以从古文中找到相关记载。根据晋代文人江统作文《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其中,上皇是指远古神话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仪狄是指夏禹的一个属下,时间上晚于上皇时代。关于杜康,可以说大家都比较熟悉,从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已有相关了解。但杜康学术界的说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间的一个著名酿酒家。总而言之,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饭倒在桑树林,粮食郁积,久蓄则变味儿成,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物发明的。所以可以说,中国酒和外国葡萄酒一样,最早的起源都是源自大自然的馈赠。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来说,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应该先从陶器的制造开始,否则,便无从酿起。考古学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酒发生了关系,而且当时我国酿酒技术已经开始盛行。
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而且,我们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