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知识 > 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酱香白酒酿造工艺,酿造要求

酱香白酒酿造工艺,酿造要求

  众所周知,白酒的香型主要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它香型。(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那酱香白酒酿造工艺你了解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Content t01c7ef7f0b74d14e4c

  酱香白酒酿造工艺

  1、制曲

  每年端午后,酒师们开始制造曲药。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

  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

  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前后一般要进行两次翻仓。再过30-40天,曲块酒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

  2、重阳下沙

  制好酒曲,时间已从初夏转入仲秋重阳节,在此时开始第二个关键步骤——“重阳下沙”。在茅台镇酒厂酿酒技艺时,发现“沙”是茅台酱酒的核心概念,但很多误解与传讹都来自于对“沙”的不理解,甚至包括美食家。小麦制好的酒曲“沙的意思就是指红高粱。因为当地红缨子糯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坤子酒”(当地方言音);而茅台的“回沙”工艺,即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

  酱香型白酒要经过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加曲发酵,7次取酒。重阳节开始次投料,即“下沙”。下沙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比例加入新高粱,这次称为“糙沙”。前两次蒸煮都不取酒,到第三次蒸煮的是很这时候到了12~1月,开始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取酒完成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第三、四、五次出的酒好,称为“大曲酒”。第六次取酒为“小曲酒”,第七次取酒为“追糟酒”。

  3、精选原粮——标准的挑剔

  坚实均匀,粒小皮厚,富含单宁,赤水河谷独有的“红缨子高梁”,似乎就是为酿造酱酒而生;如此地道的原生高粱,有利于酱酒酿造特种工艺上的多伦次蒸煮,有利于开放发酵的全部流程,有利于涵养喷薄欲出的醇香……

  下沙历经寒冬,饱满匀称,绿色有机,赤水河谷出产的小麦也是为酿造酱酒而来;小麦垂粒,端午踩曲;曲梁交融,美酒芬芳。

  4、二次投料

  二次投料是指酱香型白酒投放高粱的次数,次是重阳节,成为下沙,第二次是下沙原料窖内发酵一个月后出窖再投放高粱,称为糙沙,通常来说,下沙和糙沙的比例各占原料总量的一半,两次投料完成后,以后就不再进行新料的投放,就只进行加曲,蒸煮,直到七次取酒完成。

  红缨子糯高粱九次蒸煮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在用料上采用当地的红缨子糯高粱酿酒,这种高粱不同于北方的高粱,它皮薄但坚硬,能够经过多次蒸煮。酱香型白酒要取七次酒。次和第二次蒸煮后都不取酒,所以加上七次取酒的蒸煮,一共是九次蒸煮,一蒸生沙,是原料清蒸;二蒸糙沙,是混蒸;三至九次蒸回沙。

  5、八次加曲、发酵

  茅台镇正宗酱香型白酒用曲量大,用曲量和原料用量之比是1:1,原料要经过九次蒸煮,从重阳节次蒸煮开始加曲,到第九次蒸煮完取酒完成,就不用加曲了,所以从次到第八次蒸煮一共是八次加曲和发酵。每次加曲的量大概是总粮食量的13%左右。

  6、七次取酒

  也称为多轮次取酒。酱香型白酒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要经过七轮次的取酒。蒸糙沙开始,其实已经有生沙酒了,只是这时候酒质不好,酒量也少,通常我们将其稀释后洒入酒醅里用于发酵,第三次蒸煮,即次蒸回沙时,我们开始取糙沙酒,这时候的酒清香带甜,后味带酸;第二次开始取回沙,这次的酒进口香,后味涩;第三次到第五次称为取大回,这三轮酒质是所有轮次酒中好的,其酒量也大。第六次取小回,这次的酒量也比较小,酒带糊味;后一次取酒称为取枯糟酒,这时候粮食中的酒已经基本被取尽,酒香味一般,带有霉、糠等杂味。

  7、贮存出厂

  新酒产生后要进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窖面酱味、窖中醇甜、窖底香型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三年。三年后,按照酒体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列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

  勾兑完成后,后一项工作是“调味”,调味的时候要加“调味酒”。调味酒的生产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也是酒厂的核心机密。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至少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一瓶地道的酱香白酒的生产至少要经过5年时间!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10713

  酱香白酒酿造要求

  酿酒的技术本质上十分简单,两句话即可说清:第一步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第二步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酒精)。但事实上,酒之所以甘醇馥郁,并非乙醇的作用,而得益于发酵酿酒过程中的副产物—大量的酸脂类有机物。这些复杂的有机物群构成了口感、味道、香味、回味等一系列感受。目前已知浓香型中,香型成分有400多种物质,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酯,而酱香型白酒的香型物质高达1200多种,主体香型成分至今还不清楚。

  “茅台酱香酒的生产工艺是我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季克良如是说。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这是茅台酱香酒与其他白酒大的不同。

  白酒的发展趋势

  从竞争角度来看,从产品销售到品牌营销,从终端到商业模式,是白酒竞争升级的新趋势。中国白酒行业正在走过产品竞争的时代,进入一个品牌营销的品牌。关键是装产品之外的东西。未来巷战的模式会被成熟的商业模式取代。华致酒行上市不成功还是比较遗憾的,它2011年做到了10-20亿的规模,利润很高,背后有很大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它几乎没有用金六福的老人,是全新的团队,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所以获得了快速的增长。核心产品是白酒盈利的关键。核心产品是指在一个价位上成为区域、板块乃至全国的品牌。不是产品越多越好,而是很少的产品创造了巨大的收入,这才是好企业。这种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汾酒08年开始砍产品,洋河卖的好的就蓝色经典,古井起来是年份原浆起来了。

  高度关注商贸类企业。现在严格意义上只有银基是上市了,酒类流通企业没有上市的。随着白酒行业高景气,流通企业会经历高速增长,华泽集团100来亿是没有问题的。单广东市场过亿的就有20多个,中国经销商排名到108名都超过了2.5亿规模,利润远远好于其他快消品行业。啤酒行业挣的是辛苦钱,是挣的物流公司的钱,根本不是商贸公司的钱。去年中国白酒行业公布的数字是2600亿,经销商是5000亿的规模。酒类流通企业都是轻资产公司,上市障碍很大。

  白酒的潜在风险

  1、政治风险财政管理:公务卡的推出对白酒企业是有影响的。产能过剩:中国白酒的隐忧。产能不是白酒企业的竞争核心因素。啤酒行业讲产能,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白酒企业讲产能是很可怕的,不能用今天的好日子预判未来一直会很好,退出成本高。

  2、诚信:年份酒,没有标准来证明它真有这么多年。

  3、食品事故:但是有一个好处在于不存在很多添加剂。

  4、替代品。葡萄酒和洋酒的替代。广东市场一度进口的烈性酒和葡萄酒速度很快,但是2011年表现出来的是白酒在复苏。但是这和日本80年代初的现象很想,但是后来日本又去喝烧酒去了,有昙花一现的影响。

  5、人口影响:人口红利对白酒的影响让我很担心。和35-55岁男性人口数量影响很大,少了一批人喝,销量是有限的。

  总之,正宗酱香型白酒都秉承三高三长工艺,经历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等工艺。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