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葡萄酒养生,既能够享受美酒的醇酿,又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同时还可以体会到艺术生活的与奢华。“陈年”对于华人有着神秘的吸引力,不管葡萄酒或烈酒,对于华人有着神秘的吸引力,拿来吃的东西通常越陈越好,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葡萄酒的保质期吧!
什么是葡萄酒的保质期
葡萄酒的保质期与其他普通产品的保质期一样,是指葡萄酒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一般的食品如果变质,往往会发生腐败等现象,进入人体内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当然,葡萄酒作为一种酒品,要想达到“发霉”这种状态确实不如其他食品那样迅速。因此,对于酒瓶后所写的保质期期限,消费者是可以相信的。
葡萄酒保质期多久
“保质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概念,国内的葡萄酒都标注了为期8年到10年的保质期,而外国人几乎从来都不关心葡萄酒保质期,而是更加关注葡萄酒的适饮期和陈年潜力。曾经,外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后,为了符合“任何进口食品的标签上均要标出其保质期信息”的规定,其背标会标上保质期。不过,从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正式实施了《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其中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含量超过10%的其他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所以近几年来,部分进口葡萄酒已经不再标注保质期了。
什么是葡萄酒的适饮期
葡萄成熟后,经过采摘、榨汁、生产加工、橡木桶熟成等一系列酿酒流程后,葡萄酒会得到酿酒师所赋予的提升,就好比人类进入学生时代。然后装瓶,这时葡萄酒会进入休眠期,它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储藏环境。经过陈年后,葡萄酒的品质会得到二次提升,这好比人类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成熟过程。
经过陈年后进入成熟期的葡萄酒,其的品质会保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葡萄酒的佳饮用期。所以,世界上90%葡萄酒的适饮期都在1至2年内,只有4%左右的优质葡萄酒才具有5至10年的陈年潜力,而只有剩下的1%的葡萄酒才具有10年以上的陈年潜力。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都会在特定时间内达到品质顶峰,之后就将慢慢地进入品质衰落期。错过了适饮期的葡萄酒,也可以饮用,但就已经失去了葡萄酒本身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看葡萄酒的“保质期”的话,还不如多关注它的“适饮期”。
元代的葡萄酒文化
元朝对葡萄酒的税收扶持以及葡萄酒不在酒禁之列的政策使得葡萄酒的普及成为可能。同时,朝廷允许民间酿葡萄酒,而且家酿葡萄酒不必纳税。当时,在禁止民间私酿粮食酒的情况下,民间自种葡萄,自酿葡萄酒十分普遍。元代葡萄酒文化逐渐融入文化艺术各个领域。除了大量的葡萄酒诗外,在绘画、词曲中都有表现。祖上为西域人的丁鹤年有《题画葡萄》:西域葡萄事已非,故人挥洒出天机。碧云凉冷骊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此外,鲜于枢的《观寂照蒲萄》,傅若金的《题墨蒲桃》《题松庵上人墨蒲桃二首》《墨蒲萄》,张天英的《题蒲萄竹笋图》,吴澄的《跋牧樵子蒲萄》等,举不胜举,可见在元代画葡萄和在葡萄画上题诗确实很流行。
以骑驴卖纱为生计的何失在《招畅纯甫饮》中有“我瓮酒初熟,葡萄涨玻璃”的诗句,尽管家贫靠卖纱度日,还是有自酿的葡萄酒招待老朋友。刘诜多次被推荐都未能入仕,一辈子为穷教师,在他的《葡萄》诗中有“露寒压成酒,无梦到凉州”的诗句,说明他也自酿葡萄酒。终生未仕、云游四方的天台人丁复在《题百马图为南郭诚之作》中有“葡萄逐月入中华,苜蓿如云覆平地”的诗句。
在元代,葡萄酒常被元朝统治者用于宴请、赏赐王公大臣,还用于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同时,由于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的大发展,饮用葡萄酒不再是王公的专利,平民百姓也饮用葡萄酒。
对于葡萄酒的保质期与适饮期,你了解多少呢?以上这些内容你都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