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在我国最历史悠久的饮料酒,现有4000很多年的酿制历史时间。因最开始的米酒酒黄亮,颜色澄黄或呈棕色,清亮全透明,故称之为米酒,经各代老百姓的辛勤工作,逐步完善酿制加工工艺,使在我国的米酒当今世界做到了较高质量,备受中国、外人员的钟爱,那黄酒是怎么制作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酒的制作方法
把糯米淘洗干净,煮成糯米饭,然后放到干净的器皿,把酒饼丸碾碎,这样客家黄酒比较容易发酵,把冷开水倒入放凉的糯米饭,把糯米饭搅散,不能一块一块的粘着,这样不容易发酵!
把8成酒饼粉撒到糯米饭上面!然后一点一点的搅散,使得酒饼撒布均匀;瓦缸底层铺点酒饼粉,然后把撒有酒饼粉的糯米饭装到瓦缸里去,把糯米饭装好后,上面在撒点酒饼粉,盖好盖子等待发酵!
黄酒的养生功能
黄酒是较能代表东方文化的酒,是我国的“国粹”,是“国酒”。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本草纲目》中多种药酒均是以黄酒为酒基配制。黄酒的养生功能根基深厚。中医认为,黄酒性热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散湿气等作用。
深厚的黄酒文化
一想起黄酒,就想起市井间中年男子的汗酸气,是对黄酒的误解。其实,在江、浙、沪、闽地区的大家庭和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中,对黄酒的忠诚度是比较高的。饮用黄酒的人,往往具有黄酒那种不烈不淡,醇厚敦朴的“中庸”性格。饮黄酒也不像啤酒那样用以解渴,适宜速饮,不像烈性的白酒需“一口闷”方能体会其香和味。黄酒与文化底蕴深厚的葡萄酒一样,甚至其文化内涵深于葡萄酒,需有正确的饮用方法,方能体会国粹黄酒的无穷滋味。
十大黄酒品牌
古越龙山、会稽山、石库门-和酒、塔牌、女儿红、即墨、西塘、沙洲、善好、古越楼台
黄酒的饮法
黄酒的传统饮法是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以35℃—45℃为佳。在黄酒烫热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乙醇也会挥发一些,使酒的浓度稍有降低,从而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黄酒分类之按原料和酒曲分
1、糯米黄酒
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南方地区。
2、黍米黄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北方地区。
3、大米黄酒
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吉林及山东。
4、红曲黄酒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福建及浙江两地。
黄酒分类之按生产方法分
1、淋饭法
黄酒将糯米用清水浸发两日两夜,然后蒸熟成饭,再通过冷水喷淋达到糖化和发酵的较佳温度。拌加酒药、麦曲及清水,经糖化和发酵45天就可做成。此法主要用于甜型黄酒生产。
2、摊饭法黄酒
将糯米用清水浸发16至20天,取出米粒,分出浆水。米粒蒸熟成饭,然后将饭摊于竹席上,经空气冷却达到预定的发酵温度。配加一定分量的酒母、麦曲、清水及浸米浆水后,经糖化和发酵60至80天做成。用此法生产之黄酒质量一般比淋饭法黄酒较好。
3、喂饭法黄酒
将糯米原料分成几批。前列批以淋饭法做成酒母,然后再分批加入新原料,使发酵继续进行。用此法生产之黄酒与淋饭法及摊饭法黄酒相比,发酵更深透,原料利用率较高。这是古老的酿造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盛行。现在各地仍有许多地方沿用这一传统工艺。的绍兴加饭酒便是其典型代表。
黄酒分类之按味道或含糖量分
1、甜型酒(10%以上)
2、半甜型酒(5%-10%)
3、半干型酒(0.5%-5%)
4、干型酒(0.5%以下)
黄酒分类之根据酒的颜色取名
1、如元红酒(琥珀色)
2、竹叶青(浅绿色)
3、黑酒(暗黑色)
4、红酒(红黄色)
黄酒是”客家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三大古酒种之一,客家人家家酿黄酒,人人喝黄酒,这是祖先给我们传承下来的美味,有诗道“黄酒不伤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来,天地皆入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