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知识 > 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喝药酒也可以养生;带你走进药酒的养生世界

喝药酒也可以养生;带你走进药酒的养生世界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般喜欢采用中医按摩,泡脚,针灸等来起到养生的效果。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喝酒养生!Content u equals 380756991333782217...


  一、药酒的历史介绍

  药酒是中医药常用剂型--酒剂的别称,在数千年的中医药史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医,源于酒。先民以酒为药,医病驱邪。《黄帝内经》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酸醴者(注:五谷酿成的酒,汤液色清味淡,醪醴稠浊味甘),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酒,百药之长。《说文》云: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中药与酒融为一体,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自汉代以来,人们有了端午饮雄黄酒、重阳饮菊花酒,中秋饮桂花酒、春节饮屠苏酒的习俗。医家的重视,也使得药酒成为了中药方剂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密要》《圣济总录》《丹溪心法》《普济方》《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历代著名中医典籍中,都有药酒临床验方和理论的记载。

  药酒的发展伴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亦如汤剂、丸剂一样是中医药物剂型的一种;其制备和应用,也是遵守了中医的理法方药体系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人们应该注意的是,药酒也是药,不同的药物配伍适应不同的病症,也有寒热温凉的偏性,应该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所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使用,不可滥服。

  最古的药酒方与其他中药方剂一样是没有名称的,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所记载的药酒方,就没有具体的方名。这种情况在唐代方书中仍保留不少,如《干金要方·脾脏下》"治下痢绞痛肠滑不可差方。"《外台秘要》卷十五的"疗风痹瘾疹方"等。

  最早的药酒命名,现见于先秦及汉代,如《内经》中的"鸡矢醴"及《金匮要略》中的"红蓝花酒"等,多以单味药或一方中主药的药名作为药酒名称,这方法成为后世药酒命名的重要方法。

  汉代以后,药酒命名的方法逐渐增多,传统命名方法,归纳有以下几种:

  ①单味药配制的药酒,以药名作为酒名,如羌活酒。

  ②二味药制成的药酒,大都二二药联名,如五倍子白矾酒。

  ③多味药制成药酒用一个或二个主药,作为命名,如羌独活酒,或用概要易记的方法命名,如:五蛇酒、五精酒,五枝酒、二藤酒等。

  ④以人名为药酒名称,如仓公酒、史国公酒、北地太守酒等,以示纪念。为了区别,有时也用人名与药名或功效联名的,如崔氏地黄酒、周公百岁酒等等。

  ⑤以功能主治命名,如安胎当归酒、愈风酒、红颜酒、腰痛酒等。这一命名方法,在传统命名方法中,也占相当比重。

  ⑥以中药方剂和名称,直接作为药酒名称,如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等。Content u equals 281492015442849693...


  二、药酒养生的特点

  1、口感好,便于服用

  药酒本身就是一种酒精类饮品,一杯口味醇正、香气浓郁的药酒,既没有古人所说"良药苦口"的烦恼,也没有一般中药汤剂建筑的麻烦,更没有现代打针输液的痛苦,所以人们乐意接受。

  2、酒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药酒是一种加入中药的酒。酒本身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促进肠胃道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提高细胞活力,所以中医认为其性热,走而不守,既有调和血气,贯通络脉之功,又有振阳除寒,祛湿散风之效,因此《汉书.食货志》称之为"百药之长"。

  3、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是大部分药物的良好溶剂

  就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其主要成分是乙醇。它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可以使中药里大部分水和醇溶性物质,以及需用非极性溶解的有机物质溶解出来,能更好的发挥生药原有的作用。服用后还可借酒的宣行药势之力,促进药物疗效更好的迅速发挥,并可按不同的中药配方,制成各种药酒来治疗各种不同的病症。

  4、适用范围广

  由于药酒具有以上所述优点,所以其治疗范围几乎涉及临床所有科。

  5、稳定性好

  由于酒有防腐、消毒作用,可以防止细菌的滋生,提高药酒的稳定性。当药酒含乙醇40%以上时,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其稳定性。Content u equals 136867670822852940...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药酒具有药物的特性,需要根据中医脏腑,辨证使用;不同的养生需要喝的药酒也不同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