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有不含毒素的吗为什么,为什么酒厂生产的白酒不含铅而自家酿的白酒铅超标

1,为什么酒厂生产的白酒不含铅而自家酿的白酒铅超标

铅进入中机会不多了,绝大部分都是合格的。过去,酿酒设备多是铅锡材料、铝材等,容易造成酒水腐蚀设备,导致二次污染,出现铅超标问题。现在酿酒设备多是白钢材料、铝合金板材,铅含量低或者不含。

{0}

2,为什么白酒是一级致癌物

00:00 / 06:19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1}

3,请问桑子干泡白酒会产生毒素吗

请问,桑子干泡白酒会产生毒素吗?产生不产生毒素闸蟹不说这个泡白酒不好

{2}

4,酒水中到底有没有有害物资为什么廉价的酒水那么多人喝

一般比较廉价的酒水的酒精是工业酒精,不是用粮食发酵得到的酒精,所以对身体危害更大。因为廉价,所以大部分人的经济水平可以接受,导致喝的人多。金华夜叉恨小倩远遁,前来报复。在小倩指点下,采臣用蓝赤霞所赠剑鞘将其消灭。

5,酒有毒吗会有何结果害人吗高手回答

酒(乙醇)本身是无毒的。 我们常提到的酒精中毒并不是因为酒有毒。 从化学角度来说,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然后通过TAC等一系列代谢途径,最终成为水和二氧化碳。酒精中毒的原因在于不同人体内的相关酶含量有差异。有些人体内有足够的乙醇脱氢酶,但缺乏乙醛脱氢酶。这些人易发生酒精中毒,是由于乙醛无法及时转化而大量堆积引起的乙醛中毒。初期表现为脸部毛细血管破裂,喝酒脸红就是这个原理。伤肝也是这样伤得。 简单地说酒量是可以练得,以伤肝为代价。但是会不会喝酒就是天生的了。 适度饮酒有意健康(当然除了酒精过敏者之外)。特别是红酒!当然年龄太小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其实说到底酒不醉人、人自醉。又岂能怪酒呢。最重要是酒醉心头定!

6,自酿的白酒不知道是否有毒

这要看你自己酿制的过程中,密封性问题了,还是过滤等等。只要发酵中甲醇混进,基本没问题。不过难就难在怎么知道甲醇在不在里面。最后你还要拿去检测一下,还要担心一下。原本好好的喝酒,干嘛搞的这么复杂,最后还担心死不死的问题。作孽啊。你如果没有外加的话怎么会有,如果你确定没有外加你可以异议,重新检测。处理是肯定的,你可以协调下,问题不大。

7,把毒蛇泡在酒里为什么酒没有毒

因为毒蛇的毒液是一种活性的蛋白酶,这种活性蛋白酶在高浓度有机溶剂里会失去活性,从而也就没有了它所谓的毒性了。用毒蛇泡酒在我们国家可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民间大都认为用毒蛇泡制的酒对于一些难以医治的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像风湿这种病,就有可能有非常好的效果。毒蛇本身的毒来自于它的唾液之中,这种蛇他们的唾液会从牙齿直接穿刺到目标的身上,牙齿就像是一根针管一样。毒蛇的毒液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毒,它是一种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的组成非常的特殊,这也是很多人在被毒蛇咬了之后,传说必须找到咬人的那条蛇才能解毒的原因。如此复杂的毒蛇,却在见到了高浓度白酒的时候傻眼了。因为高浓度白酒里的酒精,也就是化学物质乙醇对这种活性蛋白酶有着非一般的作用。乙醇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溶剂,它有强大的穿透性,很容易就可以进到毒蛇的组织细胞里。乙醇可以起到的作用刚好弥补了水的缺点,乙醇可以把活性蛋白酶里不能被溶剂的有毒物质溶解掉,这样毒蛇的毒就会失去活性,逐渐变成了不仅没有毒还强身健体的酒。当然,在用毒蛇泡酒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酒的浓度,不是所有的酒都可以泡毒蛇的,之前就有个新闻说一位大姐用毒蛇泡酒,结果蛇不仅没死还跳出来咬人。这样想想还是有一定风险性的。

8,自家粮的白酒有毒吗对身体有害吗

粮食酿造的白酒大部分是合格的,不要担心有害物质。当然发酵过程控制到位,整个发酵、蒸馏白酒过程没有生长杂菌、霉变的情况,才是保证白酒是合格的。同时使用的设备是食品级的。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饮用白酒过量会刺激胃粘膜,不利消化,轻者过度兴奋,皮肤充血,意识模糊,人的控制能力降低;重者畅揣扳废殖肚帮莎爆极知觉丧失、昏睡等症状。

9,白酒是毒酒不仅有害健康还会致癌白酒究竟还能不能喝了

“又有人得肝癌了,听说又是白酒惹的祸。” 厦门的一位李先生,前段时间总感觉自己 腹胀、食欲不振, 就匆匆去医院做了个检查,没想到被医生确诊为 右侧肝肝癌 。奇怪的是李先生并没有乙肝病史。 后来从家人中做起调查才发现,原来李先生已经有着40多年的饮酒史了, 每天都要喝白酒,至少一斤! 李先生喝酒完全没有规律,随时随地想起就拿起来喝,家人们怎么劝都没用,这下可把身体折腾坏了。 喝过白酒的朋友应该都能感受到,白酒刚进口时非常的辣,有的人就认为这是因为白酒的度数高,所以才会有这种辛辣感。 实际上,白酒中98%都是乙醇和水,仅有微量是脂类,醛类,酸类等物质,但就是这几种物质,对白酒的风味和口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造成白酒喝起来会辣的就是乙醛, 白酒中醛类含量越高,那种入口的燥辣感就会越明显。 白酒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的谣言一直引起人们热议。那么他们为何会认为白酒能够抗癌呢? 这还得从江南大学说起。 江南大学曾对白酒进行了一个检测,发现白酒中含有 地衣素、酵母菌, 可通过“细胞自噬”机制能清除“可能致癌物”,达到抗癌的效果。不仅如此,他们发现白酒含有 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 可以达到抗凝血、降胆固醇的效果。 此结论一出,关于白酒抗癌、预防心血管病的传言四起,于是科学家们又对白酒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一一推翻了这其中的观点。 首先,白酒中虽然确实含有抗癌成分 地衣素,但其含量非常之低, 若是想要达到足以抗癌的作用, 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喝300 L白酒, 这显然行不通。此外,白酒中的 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 需要在恒量检测技术才可以检测到,也就说明这种物质在白酒中的含量微乎其微, 其次,别看白酒是透明液体,但其成分丰富且复杂,白酒发酵剂中含丰富的菌剂,有酵母菌、霉菌和细菌,目前白酒的具体精细成分也尚是未解之谜。 因此单凭酵母菌“可能的抗癌作用下结论太片面了。 综上,目前没有任何临床证据能证明白酒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病,但“酗酒伤身”都不言而喻了。 早在1987年,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把酒精列为致癌物的行列 ,且近期更是将酒精定义为 一类致癌物。 随着酒精消费量的剧增,酒精已成为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往往分三步走,乙醇与脱氢酶生成代谢为乙醛,再与乙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最终以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但当乙醇摄入体内,乙醛脱氢酶供应不足,不能及时代谢,代谢产物乙醛很快出现,难以走到下一步。 所以酒精伤全身, 大家可别以为喝一杯没事,小酌怡情也要改改啦。 喝酒伤身大家都知道,但伤在了哪呢? 酒精会麻痹我们的神经系统 ,像常见的大量饮酒后意识不清产生的急性酒精中毒,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威胁生命。长期饮酒也会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如多发性神经病变等疾病。 酒精对于 心血管 的伤害也不小,酗酒是诱发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酒精性心脏病,都将带来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巨大风险。人在大量饮酒后容易发生误吸性肺炎,甚至发生窒息。 过量饮酒还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导致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导致口腔癌、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还有长期酗酒会造成身体中营养失调,致使多种维生素缺乏,还会影响身体代谢循环过程,导致糖尿病、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疾病。 男性长期饮酒可致 性腺功能减退、 睾酮水平下降,甚至导致精子生成减少而不育。女性酗酒的危害性更大,尤其是孕妇饮酒,酒精能通过胎盘直接毒害胎儿,造成发育畸形、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看了酒精给我们人体带来的伤害,真是让人不自觉放下手中的酒杯了。 每逢佳节,我们的餐桌上总会准备一些小酒来助兴,很多人都忍不住小酌一杯,但若你正处于这3个时间点,劝你最好不要喝酒,以免丢失 健康 。 1、空腹 长期空腹饮酒危害大,空腹饮酒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因此正处于空腹的情况下要牢记不要沾酒精。 2、服药期间 酒能动血,人饮酒后,常常表现出来的面部和身体发红都是因为血液循环加快所致,所以若你正在服药保健,应坚决戒饮,以免因为循环加快使药力更强,甚至导致药物中毒等情况。 3、怀孕 酒精会对胎儿发育带来不良后果,酗酒严重者更会导致胎儿畸形,且酒精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健康 ,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障碍等,所以孕妇、乳母都应该禁酒 综上所述,酒可真不是个有利 健康 的好东西,大家在推杯交盏之间可不要一不小心就“喝大了”哟。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10,白酒泡物会产生黄曲霉素吗

白酒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若是没有黄曲霉素,浸泡是没办法产生的,反而抑制产生。花生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白酒生产过程中,如果大曲、麸曲、酒醅等被黄曲霉菌污染,可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是,它不可能被蒸馏到白酒中,在白酒中也不可能保持活性(毒性)。这只是“推理”,不可能有白酒厂检查此项,质检部门也不可能对白酒进行此项检查。你非要探讨,建议你查找色谱法,甚至质谱法,对常规法(的数值)你会失望的。白酒本身就有杀菌效果,尤其是高度白酒更不用说了。

11,白酒是毒酒不但有害健康还会致癌白酒还能喝吗

“这酒你是真的不打算戒了是吧!隔壁的张大爷喝了16年的白酒,每天喝半斤,结果上个月被查出肝癌晚期了,我看你是等到把身体折腾坏了才知道后果!” “白酒有强身健体、保护血管、抵抗肿瘤的功效呢,你什么都不懂!我看老张会患上肝癌,可能就是因为白酒喝少了呢。” 原来刘大爷每天吃饭都得来上一杯白酒,而他的女儿小娟每天都劝他,却还是不听,于是两个人再一次发生了争吵。 在小娟看来,白酒就是“毒酒”,喝了会致癌。但在刘大爷看来,白酒可是“抗癌酒”,里面还含有抗癌的成分, 而且身边的朋友都喝了那么多年了,身体反而更 健康 了 。 白酒到底是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是致癌还是抗癌呢?今天小九给大家一一讲清楚。 不少人都听说过“饮酒有害 健康 ”,但你了解过酒精是如何一步步危害人体 健康 的吗? 当大口饮下第一口酒,乙醇就会被快速摄入在胃肠、食管内扩散吸收,吸收的乙醇随着血液流动,90%会需要通过肝脏完成代谢。 在肝脏的转化过程中,就需要两种酶——胞质乙醇脱氢酶(ADH)和线粒体乙醛脱氢酶(ALDH)。 其中ADH可将乙醇转化为乙醇,ALDH则把乙醛转化为乙酸,随着血液,循环到其他器官。在代谢的过程中, 乙醛是毒性较高的物质 ,若代谢酶活性不足,很容易造成乙醛积蓄在体内,从而引起酒后不适,或是多器官损伤。 2020年,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酒精与癌症发病率研究发现, 在全球新增癌症病例中,有4%与喝酒有关 ,在这些病例中,食管癌、肝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 并且,有最新研究发现, 即使是适度饮酒也会伤脑 。 发表在《自然·通讯》纳入4万名 健康 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312.5毫升酒精度3.2%的啤酒),大脑老化提前0.5年, 每天摄入4酒精单位,大脑可提前老化整整10年 。 对此,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都芳涛医师分析,酒精属于“亲神经”物质,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可严重破坏神经系统,即饮酒越多,对脑的影响越大。 白酒同样是酒,因此对人体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 。那关于它对人体的一些“好处”,是真的假的? 在民间,白酒流传着“强身 健康 ”、“抗肿瘤”、“预防中风”等功效,这就表示白酒其实是“ 养生 酒”,事实就是这样吗?我们分2种情况来解释、 1、小酌白酒护血管、防中风 《柳叶刀》一项涉及我国50余万人,历时10年的研究发现,即使是适量少量饮酒,即每天喝少于4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或30~50克白酒的人, 对中风也无任何保护作用,反而可能增加中风发病风险 。 2、白酒中含有抗癌物质 有说法认为,白酒中含有“活性成分”,具有“抗癌 养生 ”的功效。 对此,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云无心博士表示,不仅是白酒,果蔬或者野草,都可以发现多种“活性成分”, 但这并不能说明“活性成分”就能抗癌 ,更不要说,这些“活性成分”是否具有毒性,对人类有效的剂量是多少呢? 但对于白酒而言,酒精致癌的证据是确凿。对于任何食品,都不能只因其含有“某成分”来评判它的价值,而是需要更全面的评估衡量。至少在目前,白酒并未有研究证实其有预防中风、抗癌的功效。 白酒、红酒、啤酒是市面上饮用最多的三种酒,由于酒精含量、酿造工艺等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这三种酒水到底哪种更伤肝? 对此,营养师王思露在对比3种酒后,发现一般红酒的酒精度数在10%左右,白酒在35%—70%左右不等,啤酒的酒精度数一般在4%左右。 如果是饮用净含量同样的酒水, 那白酒的危害一定是大于其他酒水的,因为这与摄入的酒精更多有关 。但无论是哪种酒,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物质,只要有酒精的摄入,就会给您的身体带去一定的损伤。 那如果这3种酒混着喝,会不会危害更大呢? 混着喝,确实更伤肝 。 各种酒的成分不尽相同,如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促进酒精浓度急剧升高,对肝脏等脏器的损害也会更大。 饮酒伤身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些场合逃不开“喝酒”,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尽量降低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小九给大家分享了4个方法: 1、不空腹饮酒 空腹时酒精吸收速度较快,人容易喝醉,最好在饮酒前,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碳水食物垫垫肚子。 2、饮酒有个度 根据膳食指南建议,男性1天饮用酒精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女性不超过15克。 3、多喝白开水 饮酒时多喝水,有利于促进酒精的稀释和代谢,加速酒精排出体外。 4、酒后不喝茶 浓茶中的大量茶碱发挥利尿作用,会让口干加重。茶碱还会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影响肾脏功能。 市面上所谓的“解酒药”可能只会减少酒精的毒性作用,但它很难抵消过量饮酒的危害。从 健康 的角度出发,还是尽量少饮或不饮。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12,什么白酒有营养啊难道白酒都没有营养性可言么

朋友,无论什么食品饮品,本身对身体是无害的,只是当其过量时,则会伤及脾胃。包括酒。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相关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1、35岁以上的男性和过了绝经期的妇女,每隔一天喝一小杯白酒,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点定的辅助作用;2、阴虚、失血及温热甚者忌服;生育期的男女最好忌酒酒只是品个味道

13,白酒里有毒药吗

白酒里的有害成分 在白酒生产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有害杂质,有些是原料带入的,有些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对于这些有害物质,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它们在白酒中的含量。 (一)杂醇油 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 (二)醛类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 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类含量皆较高。 白酒生产中为了降低醛类含量,应少用谷糠、稻壳,或对辅料预先进行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控制流酒温度,进行掐头去尾,以降低酒中总醛的含量。 (三)甲醇 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有积蓄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 甲醇产生的数量与制酒原料有密切关系,为了降低白酒的甲醇含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原料 过熟的或腐败的水果、薯类以及野生植物(如橡子),果胶质含量较高,用这些原料来酿酒,甲醇含量会高。应选择含果胶质少的原料来酿酒,以便降低甲醇的含量。 (2)使用黑曲作糖化剂时,由于黑曲霉所含果胶酶较多,因此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高。若使用黄曲作糖化剂,由于它所含果胶酶少,因而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低。 (3)利用甲醇在酒精浓度高时易于分离的特点,可通过增加塔板数或提高回流比的方法,提高酒精浓度,把甲醇从酒精中提取出来。精馏时,若控制回流比在1∶10—1∶20,可把甲醇分离出来。例如含有0.18—0.2%甲醇的白酒,只要分馏出3%的酒精,即可把甲醇含量降低到0.12%以下。也可另设甲醇分馏塔除掉甲醇。 (四)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铅通过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较少的,主要是慢性积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摄入10毫克铅,短时间就能出现中毒,目前规定每24小时内,进入人体的最高铅量为0.2—0.25毫克。随着进入人体铅量的增加,可出现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减弱、贫血、腹胀便秘等。 白酒含的铅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以上器具的含铅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则器具的铅溶蚀越大。 为了降低白酒的含铅量,要尽量使用不含铅品金属来盛酒或制作器具设备。同时要加强生产管理,避免产酸菌的污染,因为酒的酸度越高,铅的溶蚀作用愈大。对于含铅量过高的白酒,可利用生石膏或麸皮进行脱铅处理,使酒中的铅盐[Pb(CH3COO)2]凝集而共同析出。在白酒中加入0.2%的生石膏或麸皮,搅拌均匀,静置1小时后再用多层绒布过滤,能除去酒中的铅,但这样处理会使酒的风味受到影响,需再进行调味。 (五) 氰化物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中毒时轻者流涎、呕吐、腹泻、气促。较重时呼吸困难、全身抽搐、昏迷,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死亡。 去除方法:应对原料预先处理,可用水充分浸泡,蒸煮时尽量多排汽挥发。也可将原料晒干,使氰化物大部分消失。也可在原料中加入2%左右的黑曲,保持40%左右的水分,在50℃左右搅拌均匀,堆积保温12小时,然后清蒸45分钟,排出氢氰酸。原料粉碎得细,排除效果较好。 (六) 黄曲霉毒素 麦类、大米、玉米、花生等由于霉烂变质,会污染上黄曲霉,有些黄曲霉菌会代谢产生出有毒物质,人们食用这些原料制成的食品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于发酵食品尤其要引起注意。发酵食品中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计)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 对原料要采取妥善的管理措施,防止发霉变质,超过黄曲霉毒素允许量的原料不可直接使用。发酵用的菌种应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产生,才能使用。 (七) 农药 谷类和薯类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过多施用农药,经吸收后,会残留在果实或块根中。在制酒时,这些有毒物质会进入酒体,特别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更应注意。按卫生部规定,每公斤粮食,六六六不得超过0.3毫克,滴滴涕不得超过0.2毫克。 为了防止农药中毒,对原料要加强检验。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等无毒无害的灭虫办法。农药要合理使用,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积极治理三废,不用有毒有害的废水灌溉农田,防止有毒农药和三废污染农作物。对原料要推广缺氧保管,低温保管,少用药剂熏蒸,不能把有毒有害物质与原料同库贮存。

14,喝白酒经常吃什么东西会成为慢性毒药

白酒西红柿,西红柿中含有鞣酸,与酒同时食用会在胃中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造成肠道梗阻。 胡萝卜白酒: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同时食用会产生肝毒素,对肝脏健康不利。 核桃白酒:两者均属热性食物,同时食用易导致上火。 牛肉白酒:牛肉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酒也是大热之物,同食易导致便秘、口角发炎、目赤,我是来看评论的砒霜——属于毒药一种,长期少量服用,又或者时不时少量服用,在久时间后将会暴发特发性中毒现象,所以砒霜可任命为慢性毒药汞——也属于一种物质,不过因人而异,由先天基因链所导致汞 的症状快或慢 吃大量海鲜配大量维生素c可能会形成砷的化合物有害于人体健康,严重者可食物中毒而致命。原因在于维生素c与海鲜内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大多来源于污染,并不是海鲜本身就有的)会形成砷的化合物有害于人体健康。但从有关数据看来,目前人须一次吃下50kg海鲜并且吃足量的vc才能产生足量能够危害人体健康的砷化合物。少量饮用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