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郑州百荣君王酒业,历史上有姓郑的皇帝吗

本文目录一览

1,历史上有姓郑的皇帝吗

历史上没有姓郑的皇帝,郑姓历史名人有郑玄、郑道昭、郑珣瑜、郑谷、郑成功。1、郑玄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2、郑道昭郑道昭7岁随父兄入平城,11岁与兄郑懿,以博士子弟身份人中书学,26岁娶孝文帝宠臣李冲之女为妻。郑道昭在北魏孝文帝时,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太和十九年(495年)随孝文帝南征,在悬瓠君臣联句作歌,传为佳话。宣武帝初,迁秘书监,因从弟郑思和事株连,出为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后复入为秘书监。死后追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文恭。在任光州刺史期间,“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3、郑珣瑜郑珣瑜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出身荥阳郑氏北祖房。由于父亲早亡,郑珣瑜幼年的家庭生活非常艰难。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他在家一边耕田,一边发奋读书,还要孝敬奉养母亲。功夫不负有心人,郑珣瑜学有所成,步入了仕途。为官之后,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而且直言善谏,是有名的清廉大臣。唐代宗大历年间,代宗命他主持文科高第科举考试,并授予他大理评事一职。他曾经在京城任吏部侍郎,后来到故乡河南任职,做了河南尹。他为人正直,不论在哪里为官,都懂得体恤民情,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仰。后又升迁为门下侍郎,并很快做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唐德宗驾崩后,唐顺宗李诵即位,起用王叔文为首辅宰相,总揽大权,郑珣瑜和王叔文的政见不同。一气之下,回到家乡郑州,闭门不出。被罢为吏部尚书,数月后,郑珣瑜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赠尚书左仆射,赐谥“文献”。4、郑谷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字守愚,唐末著名诗人。郑谷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父史,开成中(公元838年左右)为永州刺史。与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同院,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及冠,应进士举,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奔西蜀。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很出名,因此被人称为“郑鹧鸪”。官至都官郎中。天复三年(903)左右,归隐宜春仰山书屋。卒于北岩别墅。死后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岭。北宋时期,袁州太守祖无择曾主持修缮其墓,如今已无迹可寻。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5、郑成功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历史上有姓郑的皇帝吗

2,写出夏商周的开国君王是谁分别各统治了多少年首都在那百度知

夏朝:公元前2205—1764历17帝439年  夏 后 禹 8 丙子—癸未 前2205年—2198年   夏 后 启 9 甲申—壬辰 前2197年—2189年   夏 太 康 29 癸巳—辛酉 前2188年—2160年   夏 仲 康 13 壬戌—甲戌 前2159年—2147年   夏 后 相 28 乙亥—壬寅 前2146年—2119年   夏 少 康 61 癸卯—癸卯 前2118年—2058年   夏 后 杼 17 甲辰—庚申 前2057年—2041年   夏 后 槐 26 辛酉—丙戌 前2040年—2015年   夏 后 芒 18 丁亥—甲辰 前2014年—1997年   夏 后 泄 16 乙巳—庚申 前1996年—1981年   帝名及年号 在位年数 干支年 公元年 备注   夏后不降 59 辛酉—己未 前1980年—1922年   夏后扃 21 庚申—庚辰 前1921年—1901年   夏胤甲 21 辛巳—辛丑 前1900年—1880年   夏后孔甲 31 壬寅—壬申 前1879年—1849年   夏后皋 11 癸酉—癸未 前1848年—1838年   夏后发 19 甲申—壬寅 前1837年—1819年   夏履癸(桀) 52 癸卯—甲午 前1818年—1767年 商:公元前1766—1120历31帝647年 商太祖(商汤) 子天乙 (前?---前1589年)成汤后有大丁 商代王(太乙) (前1588年---前1588年) 1年 商哀王(外丙) 子胜 (前1588年---前1587年) 2年 商懿王(仲壬) 子庸 (前1586年---前1583年) 4年 商太宗(太甲) 子至 (前1582年---前1571年) 12年 商昭王(沃丁) 子绚 (前1570年---前1542年) 29年 商宣王(太庚) 子辩 (前1541年---前1517年) 25年 商敬王(小甲) 子高 (前1516年---前1500年) 17年 商元王(雍己) 子密 (前1499年---前1487年) 13年 商中宗(太戊) 子伷 (前1486年---前1412年)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 子庄 (前1411年---前1401年) 11年 商思王(外壬) 子发 (前1400年---前1386年)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 子整 (前1385年---前1377年) 9年 商穆王(祖乙) 子滕 (前1376年---前1358年) 19年 商桓王(祖辛) 子旦 (前1357年---前1342年) 16年 商僖王(沃甲) 子逾 (前1341年---前1337年) 5年 商庄王(祖丁) 子新 (前1336年---前1328年) 9年 商顷王(南庚) 子更 (前1327年---前1322年) 6年 商悼王(阳甲) 子和 (前1321年---前1315年) 7年 商世祖(盘庚) 子旬 (前1314年---前1273年) 42年 商章王(小辛) 子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3年 商惠王(小乙) 子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10年 商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 子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11年 商世宗(祖甲) 子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33年 商甲宗(廪辛) 子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4年 商康祖(庚丁) 子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8年 商武祖(武乙) 子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35年 商匡王(文丁) 子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13年 商德王(帝乙) 子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21年 商纣王(帝辛) 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 30年周朝,建于公元前1042年,灭亡于公元前256年,共786年。西周传12帝,灭亡于公元前771年。共275年。东周传26帝,于前256年被秦国(不是秦朝)所灭。共514年。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昭王 前995年——前977年 在位19年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共王当年改元)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共和当年改元)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写出夏商周的开国君王是谁分别各统治了多少年首都在那百度知

3,商纣以前中国都有哪些帝王

从有史可证的夏朝为治水有功大禹的儿子夏启所建立.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太康在位29年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相 在位28年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遗腹子。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他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在位17年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槐在位44年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在位18年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在位21年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在位59年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在位21年扃,不降的弟弟。 廑在位21年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在位31年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在位11年皋,孔甲的儿子。 发在位11年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发的儿子。桀在位52年,暴虐嗜杀,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终于商被灭亡。商朝奠定了以后中华文明基础。商朝人民创造的青铜文化,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朝历经六百余年,共有30个王,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一、商汤汤,姓子,原名履,又称武汤、成汤。生卒年不详,商部落首领,灭夏而建商。在位13年,病死。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毫(今河南省商丘县北面)。汤,据说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夏朝末年,商族逐渐强大,眼见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汤决心灭夏。桀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己,便将汤召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汤对他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汤祝告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对不听他劝告者,就先后出兵攻灭。如葛(今河南省睢县北)、韦(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顾(今山东省鄄城东北)等夏朝属国,以剪除桀的羽翼。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汤还迁都于毫,以此为前进的据点,准备最后攻灭夏朝。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深桀的实力。桀命令九夷族发兵征讨商,这说明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汤和伊尹就马上请罪,恢复向夏桀的进贡。一年后,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汤和伊尹见时机成熟,就由汤召集部众,出兵伐夏,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举攻灭了夏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定都毫。汤建立商朝后,减轻征赋,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使商的势力扩展至黄河上游,成为又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汤为部落首领17年,建商后称王13年,病死。二、外丙外丙,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处不明。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三、仲壬仲壬,生卒年不详,汤第三子,外丙弟,外丙死,由仲壬继位。在位4年,病死,葬处不明。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平稳.在位4年后病死,传位于其侄太甲.四、太甲太甲,生卒年不详,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象话,便暗暗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毫都,还政于他。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政爱民。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伊尹见太甲成为明君,更加高兴,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扬他,称他为太宗。另有一说是在仲壬死后,伊尹篡位,逐走太甲,7年后,太甲潜回都城,杀死伊尹后复位。太甲在位23年后病死。五、沃丁沃丁,生卒年不详,太甲子,太甲死后继位。在位29年,病死,葬于狄泉(今河南省洛阳市)。六、太庚太庚,生卒年不详,太甲子,沃丁弟,沃丁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七、小甲小甲,生卒年不详,太庚子,《世表》又说是太庚弟,太庚病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葬于狄泉。八、雍己雍己,生卒年不详,太庚子,小甲弟,小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狄泉。雍己在位时,商朝已经衰落,不少小国都拒绝进贡。九、太戊太戊,生卒年不详,太庚子,雍己弟,甲骨文称他为大戊,天戊,雍己病死后继位,在位75年,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在位时,任用了伊尹之子伊陟和巫咸为相。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故后代尊称他为中宗。一〇、中丁中丁,生卒年不详,一作仲丁,太戊子。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中丁出兵击退兰夷。中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心度中衰。一一、外壬外壬,生卒年不详,中丁弟,中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一二、河亶甲河亶甲,生卒年不详,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又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一三、祖乙祖乙,生卒年不详,中丁子,一说为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在位75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又称耿,今河南省温县东)。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一四、祖辛祖辛,生卒年不详.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一五、沃甲沃甲,生卒年不详.<世本>作开甲,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一六、祖丁祖丁,生卒年不详,祖辛子,沃甲侄.沃甲死后继位,在位32年,病死,葬于狄泉。一七、南庚南庚,生卒年不详,沃甲子,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后迁都于奄(今山东省曲阜县)。一八、阳甲阳甲,生卒年不详.祖丁子,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一九、盘庚盘庚,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无的殷,以抑帛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并减经些自然灾害.贵族们竭力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尚书.盘庚>就是他在迁殷前后的的讲话记录.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奴隶的血汗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盘庚迁殷,再度复兴了商朝,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二〇、小辛小辛,在位21年,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二一、小乙小乙,在位21年,祖丁子,小辛弟。二二、武丁武丁,在位59年,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年幼时,曾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的艰难。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二三、祖庚祖庚,在位7年,武丁子。二四、祖甲祖甲,在位33年,武丁子,祖庚弟。 二五、廪辛廪辛,在位6年,祖甲子。二六、庚丁庚丁,在位6年,祖甲子,廪辛弟。二七、武乙武乙,在位4年,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二八、太丁(文丁)太丁,在位3年,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二九、帝乙帝乙,在位37年,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三〇、商纣(辛)商纣,在位33年,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商纣以前中国都有哪些帝王

4,商朝时期的历代君主列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原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因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又称殷商。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17代31个国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国。1、商汤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历史上称之为“鸣条之战”。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死后被谥为成汤。2、太丁太丁(生卒年不详)亦称大丁,姓子,名丁,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太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商朝太子,但其原名已佚,《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承袭其父武乙,他杀掉了周朝领袖季历,使商朝和周族反目成仇,由于太丁的去世,后来太丁之弟外丙被立为王。3、商哀王(外丙)子胜外丙,姓子,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葬处不明。4、商懿王(中壬)子庸仲壬亦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商汤之子,外丙之弟,中国商朝的第三代君王,前1585年—前1582年在位4年,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基本上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对比较稳定,国家日益强盛,仲壬《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死后由之子太甲继位,伊尹辅政。5、商太宗(太甲)子至商太宗太甲(生年不详,一说前1557年去世),为商汤嫡长孙,外丙、中壬之侄。太丁子,姓子,名曰至,是商朝第四位国王(公元前1582-公元前1570),叔懿王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12年,一说23年,病死,葬於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庙号太宗,谥号文王,死后传位与沃丁。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伊尹将他放之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6、商昭王(沃丁)子绚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继父太甲即位,传说在位29年(公元前1570-公元前1541)。沃丁即位时,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谥号昭王。7、商宣王(太庚)子辩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公元前1541—公元前1516年),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弟)继位,谥号宣王。8、商敬王(小甲)子高小甲,姓子名高,是中国商朝的君王,《史记·殷本纪》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太庚之弟,在位36年(一说17年),今认为17年(公元前1516-公元前1499),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9、商元王(雍己)子密雍己,姓子名伷,中国商朝的国王,前任国王小甲之弟,定都于亳,商王小甲死后即位,《太平御览》引《史记》说雍己在位12年(公元前1487年—公元前1476年),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荒废政事,诸侯不来朝,商朝开始衰落,雍己死后,弟太戊继任。《史记》云:“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商朝从汤至雍己即位前一百多年,由于坚持节用宽民、以德治商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但是,长期的和平安稳,也助长了商王室的不思进取。10、商中宗太戊太戊,姓子名密,汤五世孙,太甲孙,死后追谥为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史记》:云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商朝复兴,与祖乙、太甲并称为三示(三个有贡献的国君)。据古书上记载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史记》故称太戊在位时,举贤人伊陟、巫咸为丞相,天下大治,诸侯归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故后代尊称他为中宗。太戊即位后,起用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太戊从小生活在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家,继承王位时还是一个楞小伙子,所以整天只图安逸享受,不勤政事。太戊七年,亳都出现“桑谷共生于朝”的现象,就是桑树下长出了谷树,也就是构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了,长得很大,其实两者同属桑科乔木,这本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换现在也不作为怪,人类生的怪物都多更何况植物,可是在商代的时候人还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伊尹的儿子)回答说:“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阕与?帝其修德。”意思是说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伊陟看到商王朝开始衰落,就利用此事劝诫太戊,希望他发愤图强,成为有德之君,商王朝本来就很迷信鬼神,经伊陟这么一说,太戊信之无疑,此后开始勤政厚德,治国抚民,而这种不是正常生长的共生树木,长到一定时候会自然枯死,太戊以为是自己修德治国以德压妖的结果,就更相信了。在太戊的励精图治下,本来开始衰落的商王朝又得以复兴。11、商孝成王仲丁仲丁,姓子名庄,商朝国王,生卒年不详,一作仲丁,太戊子,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谥号孝成。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蓝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蓝夷。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仲丁死后,其弟外壬即位。12、商思王外壬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一说在位10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乃诸侯不朝,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史记·殷本纪》云:“帝仲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13、商前平王河亶甲河亶甲,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亶甲在位9年,最后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14、商穆王祖乙祖乙,生卒年不详,河亶甲子,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9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又称耿,今河南省温县东),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称为“三示”他为河亶甲之子,河亶甲弥留之际令他即位,他在位时商朝再度兴盛。15、商桓王祖辛祖辛,姓子名旦,别名:祖辛、且辛,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谥号“商桓王”,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16、商僖王沃甲沃甲,姓子名逾,《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0年(一说25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僖王”。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17、商庄王祖丁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名新,中国商朝的君主,祖辛之子,前任君主沃甲之侄,谥号“商庄王”。《竹书纪年》称祖丁定都于庇,《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9年,死后由侄子(一说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在位时期正在发生九世乱,诸侯不朝,商朝国力衰微。18、商顷王南庚南庚,姓子名更,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谥号“商顷王”。19、商悼王阳甲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祖丁子,是中国商朝第十九位国王,前任国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定都于奄,在位7年(一说4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悼王”。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阳甲时期商朝再度衰落,自中丁时期起,王位继承开始混乱,引致诸侯不来朝。20、商世祖盘庚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姓子,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迁都于殷(今安阳),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搬迁到殷,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病死,葬于殷(今安阳小屯村)。21、商章王小辛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定都于殷,病死,葬于殷,《今本竹书纪年》称小辛在位3年,死后由其弟小乙继位。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小辛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人民开始怀念盘庚时代。22、商惠王小乙小乙,姓子名敛,殷墟甲骨文又作小祖乙、后祖乙、亚祖乙,祖丁之子,是中国商朝第22任国王,前任国王小辛之弟,首都设在殷。《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10年,死后由儿子武丁继位,也是古代对年轻男性排行第一者的俗称。在位时让太子武丁去田里耕作,为以后武丁中兴打好了关键的基础。23、商高宗武丁商高宗(武丁)(?-约前1192年),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他是小乙之子,盘庚之侄,商朝著名军事统帅,(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在位时期定为前1250年—前1192年),庙号为高宗。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后世称作高宗。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武丁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24、商后平王祖庚祖庚,商朝第24位国王,生卒年不详,祖庚又称且庚,姓子名跃,公元前1191年即位,他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的次子,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病死,葬于殷(据《竹书纪年》载,他在位共11年,死后由弟祖甲即位)。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死后,三弟祖甲继位。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25、商世宗祖甲商世宗(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姓子名载,商朝第25位国王,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祖庚死后即位,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即位。《史记》称他在位时荒淫无度,商朝再度衰落。《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三十三年,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但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这使祖庚非常感动,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在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灭亡。26、商甲宗廪辛商甲宗廪辛,姓子名先,生卒年不详,商朝国王,商王祖甲的儿子,祖甲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殷。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史记·殷本纪》:“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古本竹书纪年》有“冯辛先居殷”的记载,《汉书·古今人表》也有“冯辛”之载。27、商康祖康丁康丁,姓子名康丁,一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是中国商朝第27位国王,祖甲之子,前任国王廪辛之弟,廪辛死后,于前1155年继位,8年后死亡,葬于殷,他死后,由其子武乙继位。28、商武祖武乙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个重要君王,从个人出发,努力地进行了挽救其王国统治的举措,但是成效不大,他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为昏庸的一代君王,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29、商匡王太丁商匡王太丁,商王武乙之子,太丁,在甲骨文中作文武丁,《史记》里称太丁,姓子名托,中国商朝第29任国王,前任国王武乙之子。根据《竹书纪年》,他在位13年,在位期间,周侯季历(姬昌父)伐戎有功,太丁忌惮,先嘉其功而杀之。30、商德王帝乙帝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即公元前1101年继位,在位26年,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31、商纣王商纣帝辛,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部份文学小说则称其为“寿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世,都城于沫,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公元前1046去世,在位30年,后世评价褒贬不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