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的规模以上白酒厂商总共酿造了135亿升的白酒。在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白酒则被称为烧酒,白酒被普遍认为源于中国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其制作方法可能源自阿拉伯人的蒸馏酒技术,根据曲种不同,中国白酒分为“大曲酒”和“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类型。
1、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发明,有哪些历史渊源呢?
白酒,又称烧酎、烧酒、白干、火酒、高粱酒,是一种传统蒸馏酒,为烧酒的一种,主要产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中国人最常饮用的蒸馏酒,也是在传统节日送人的礼品。它其实是一种包含很多不同种类蒸馏酒的混合名词,其原料可能是不同的谷物,品种繁多,但都其核心酿造工艺都是纯粮固态发酵技术,这也是中国白酒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最大特点,
由于绝大多数白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因此也被称为高粱酒,只有极少数白酒不使用高粱而则以大米或玉米为主要原料。根据白酒的酿造首先要制酒曲,即用熟粮食和菌种混合培养,制成酒曲后,再和固态的谷物混合同时进行糖化和发酵制成酒醅、再进行蒸馏,制曲时主要使用麦类以及豆类等各种粮食,制酒发酵时使用的谷物以高粱为主,也可以部分加入其他谷物如大米,糯米,玉米,以及大麦等。
根据不同的酿造工艺,白酒经蒸馏调配后的酒精浓度(V/V)一般为35度至68度之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的规模以上白酒厂商总共酿造了135亿升的白酒。白酒被普遍认为源于中国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其制作方法可能源自阿拉伯人的蒸馏酒技术,契丹春捺钵亦有蒸馏酒技术。类似制作方法的酒类,还有日本烧酒(烧酎)、韩国烧酒、琉球烧酒(泡盛)等,
其起源与中国白酒相同,皆是在元代后出现,但因地域及使用原料不同,使得这些酒类各自拥有不同的风味。在元代时,阿拉伯的亚力酒传入中国,称阿剌吉、哈喇基等,蒸馏酒技术也随之传入。在元代时称为烧酎,至明代时称为烧酒,又称露酒,也有说法认为唐朝甚至汉代时已经有蒸馏酒。在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白酒则被称为烧酒,而当时的白酒,指的是浊酒,为发酵时间较短的一类米酒。
另一类发酵时间长的米酒为黄酒,白(米)酒及黄酒中,经常被加入烧酒,以延长保存期限。根据曲种不同,中国白酒分为“大曲酒”和“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类型,大曲曲块大,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小曲曲块小,主要包含毛霉菌、根霉菌和酵母。霉菌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酵母再将糖转化为酒精,小曲发热量低,主要应用于南方湿热气候。
2、在中国,酒到底起源于哪里?
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此话虽语失偏颇,但却言有所指.的确,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既似一首抒情的诗,有激奋也有悲沉,有欢歌亦不乏痛吟;又如一幅忘情挥洒的泼墨画,远近大小尽显,浓淡深浅自成,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华夏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酒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我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在中国,酒与文化可以说是共同成长,一起发展。1、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影,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所以,便有了“酒能助兴,亦能乱性”这么一说,2、饮酒思诗,赋诗念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是酒中豪杰,东晋陶渊明视酒为“佳人”、“情人”;领一代风骚的曹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咏酒魄诗;生平萧索的庾信,有“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等饮酒诗14首,以酒寄情缠绵悱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