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以下的白酒放上几年就容易水化,变得寡淡无味,所以藏酒也一定得选择高度白酒。其中,52~54度的高度白酒最佳,从收藏价值来低度白酒也远远不及高度白酒,一般来酒精浓度高于50%vol的白酒都可以称之为“高度酒”,而低于40%vol的白酒就属于低度白酒。
1、有人说为什么中国人“偏好”高度白酒?
因为优质低度酒工艺比高度酒复杂我国白酒的特点是甘洌芳香,酒度较高。一旦降度,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和原酒的风味、风格有明显变化;二是降度后出现浑浊(白浊)乃至沉淀;三是口味不调和、易出现水味,因此,低度白酒的生产要求保持原酒风格,又不能出现浑浊现象,要保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质量,并具有明显的典型性。
各酒厂生产低度白酒过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生产一般要经过选择酒基、加水降度、处理浑浊、调香调味、静置贮存等一系列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生产中的勾兑工作比高度酒勾兑难度要大一些,一些名优低度白酒要经过数次勾调,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而处理降度后的浑浊,其手段多种多样,但要把出现浑浊的物质适当除去,又不至于使其它香味物质也被同时除去,难度也很大。
2、在低度白酒和高度白酒中,如何选择比较好?哪种酒对身体的伤害大?
同等剂量下,高度白酒伤害大,但通常情况下,是低度白酒伤害大,关于到底是喝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的问题,有人觉得高度白酒的纯度高、不上头、醒酒也比较快,有人认为低度白酒的酒精含量比较少,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实际上这些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实际上真正的好的低度酒,制造工艺甚至比高度酒还要复杂,用酒基降度勾兑工作比高度白酒的勾兑难度要大,一些名优低度白酒要经过数次勾调,要保持低度白酒是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
因为工艺比较复杂,很多小酒厂采用的勾兑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导致一些低度酒质量不高,给人造成低度酒喝完难受的影响。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高度白酒的酒精与水紧紧结合在一起,进入体内可以同时随汗液挥发和尿液排除,而低度白酒的酒精和水不完全结合,在体内酒精首先挥发渗透到肉里骨子里,而水随尿液排除,体内剩下的只有酒精。
但实际上总是因为低度酒喝的太多!喝惯了高度酒的人,猛然一喝低度酒,感觉平淡如水,但它不是水,它仅仅比你喝的高度酒低了十几度而已,酒精含量只少了20%左右,而你却多喝了50%甚至100%,不难受才怪,如果是定量喝酒,比如都是喝一杯,肯定低度酒对人体伤害小了,毕竟酒精对人体来说就是“毒药”,人体是不需要酒精的。
3、喝白酒应该喝低度酒还是高度酒?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说明一下低度酒与高度酒的区别,一般来说,酒精浓度高于50%vol的白酒都可以称之为“高度酒”,而低于40%vol的白酒就属于低度白酒。两者之间可不止是酒精含量的区别,首先在口感上,习惯喝高度酒的人,会觉得低度白酒过于“水”,没味,而常喝低度白酒的人,突然喝高度白酒会觉得很不适,辣喉。
其次,两者工艺也有明显的区别,调制低度酒,并不是单纯地加水稀释,而是要经过加水降度、处理浑浊、调香调味、静置贮存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才能调制出优质的低度白酒。因此,降度的勾兑比高度酒勾兑难度要更大一些,要生产出优质低度白酒,既需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的口感,也要处理降度后的浑浊,也就是把“杂质”去除的同时,保留其他香味物质,难度很大。
由此可见,低度白酒的生产成本可不低,这就导致有些小酒厂为了节省成本,在酒中添加香料、香精等添加剂来维持白酒的风味,但这些物质会对身体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踩坑,选择高度酒相对稳妥一些,如果非要选低度酒,也一定要选择大品牌的产品,才更加安全可靠。另外,从收藏价值来说,低度白酒也远远不及高度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