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自己能酿造酱香白酒吗为什么,是因为不懂工艺吗

不单只是广东没有人酿造或者很少有人酿造酱香酒,全国各地都少。实际上酱香酒的成因并不是地域环境,而是酿造酱香酒的高温大曲,茅台镇的酱香酒酿造工艺不多都知道,为什么都知道飞天茅台而不知道你家一样好喝的酱香酒,以上两点就是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传统酱香酒酿造工艺的弊端。

1、谁能说出酱香酒传统酿造工艺的弊端吗?

1、谁能说出酱香酒传统酿造工艺的弊端吗?

感谢题主邀请。前面两位回答问题的网友似乎答非所问了,正如题主所言,关于酱香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的优势,也就是好的一面,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诸如”三高”啦,”12987”啦等等,这些独特的酿造工艺,对酱香酒的品质无疑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是,这些复杂的工艺无形中增加了酱香酒的不必要的成本。题主在这里是希望大家分享一下酱香酒传统酿造工艺存在的弊端,看看是否可以克服这些弊端,从而把酱香酒的成本有效的降下来,

我本人刚开始酿造酱香酒的时候,也是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三高”啦,”12987”啦等等来做的。但是,经过反复试验,发现没必要两次投粮,也没必要7次蒸馏取酒,所谓两次投粮,就是说同在一个窖池发酵的粮食,不是一次投完投够,而是分两次投粮。比如说,这个窖池本来是装2000斤粮食发酵的,第一次发酵1000斤,第二次再加投1000斤,

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第一次投的粮食蒸馏了7次,而第二次投的粮食必然少发酵少蒸馏少取酒了一次。这就是两次投粮的弊端,我觉得这是不符合逻辑思维科学常理的。因此我认为这是酱香酒传统工艺的弊端,我们不应该盲目崇拜迷信。所以我现在改为一次性投粮了,事实上现在很多酿酒人也在逐步改变观念了。所谓7次取酒,也就是经过多轮次反复糖化发酵,经过7次蒸馏取酒,

在实践中,很多酿酒人发现完全没有必要搞到7次蒸馏取酒,有三~四次足以。我本人现在是改为三次蒸馏取酒,同样可以获得高品质的酱香酒。以上两点就是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传统酱香酒酿造工艺的弊端,通过改良,可以大幅度降低酱香酒的生产周期及成本。好吧,这次就分享到这里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果觉得有所裨益,那么请大家帮小编点个赞,点关注,转发一下,以示鼓励吧。

2、为什么广东没有人酿造酱香酒?是因为不懂工艺吗??

2、为什么广东没有人酿造酱香酒?是因为不懂工艺吗??

感谢题主邀请!不单只是广东没有人酿造或者很少有人酿造酱香酒,全国各地都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我想,第一个原因肯定是不知道酿造。此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全国人民都被“不可复制”,“离开茅台镇就做不出酱香酒”等这些伪科学谬论误导忽悠了,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去尝试,尤其是当年茅台酒易地试验生产,一直以来大家听到的声音都是失败了。

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最近才有人出来辟谣,实际上那次试验是成功了的,之所以一直说不成功,实际上是出于政治形势所迫。刻意吹嘘地域成因的,基本上都是企图垄断技术与市场地位,企图稳定股价的一部分人,实际上酱香酒的成因并不是地域环境,而是酿造酱香酒的高温大曲。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发表了很多很多,大家可以在我的头条号里面找来看看,

据大部分网络报道查证,1985年10月20日,贵州省科委组织对易地试验酒进行鉴定。鉴定会成员有:时任中科院副院长、化学部委员严东生(函评),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方心芳(函评),当时全国白酒界泰斗、全国评酒委员考评组负责人周恒刚,全国评酒委员考评组成员曹述舜,著名酿造专家熊子书,时为贵州茅台酒厂工程师季克良,以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沈怡方,当时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特聘专家、茅台易地试验质检科长冯小宁等28位领导、专家,

最终,鉴定委员会给予了易地试验酒“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细腻,入口酱香明显,后味较长,略带苦涩,空杯留香幽雅较持久,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的评语;做出了“鉴定酒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同时并有大量可靠的试验数据及资料,予以说明。同年11月,根据鉴定会结论,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行文“同意鉴定意见”。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