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四月芒种已割完,五月芒种刚开镰”,说的是,如果芒种在四月末,那小麦就会在芒种前成熟。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如果芒种在五月初,那芒种的时候,小麦才开始收割。
1、芒种为什么叫“大满”?
二十四气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却为何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呢?《七修类稿》称:“夫寒暑以时令言,雪水以天地言。”而没有大满,用芒种来代替大满,是因为芒种兼具时令和人事两重含义,以时令言,节气到了此时,“小得盈满意”,而有芒的种谷,到了这时候,也已经开始生长成熟了,农人必须要小心侍弄、准备收割作物了。
2、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扩展资料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
3、农村俗语“四月芒种己割完,五月芒种刚开镰”是什么意思?
我是容姐,一个喜欢俗语的农村女子,我喜欢听村里老人们讲一些俗语的故事,因此对俗语有一些了解,现在我就来说说我们这里对这句俗语的看法,俗语“四月芒种已割完,五月芒种刚开镰”,说的是,如果芒种在四月末,那小麦就会在芒种前成熟。如果芒种在五月初,那芒种的时候,小麦才开始收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芒种多在阴历五月初,端午节前后。
如果按阳历计算,多半都会在6月5号~6月7号,而古代人们计算一年四季,多半都是按照阴历计算的。阴历四月末的芒种,多半是因为立春早的缘故,所以芒种也就提前了,所以麦子成熟的也就早了,而阴历五月的芒种,才是跟正常的节气相符的,这时的芒种,麦子才刚刚开始成熟。因此也就有了“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的说法,
4、农村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我是容姐,河北石家庄村里人,因为喜欢俗语,所以经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说一些俗语老话的故事,所以对于俗语也会了解一些。现在我就来说说,我们这里这句俗语的说法,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在我们这里,芒种一般都会在端午节左右,因此人们总会说端午芒种,这个时候,新的小麦成熟收获了。尤其是在小麦丰收的时候,人们都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有的地方也会举办“尝新节”,因此家家户户,都会有酒有肉的。所以也就会有端午芒种后,处处有酒肉的说法了,端午芒种后,处处有酒肉,这句俗语有道理吗?我认为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们,总结出的这句俗语,是根据华北冬小麦区的情况,而总结出来的,这句俗语在我们这里的古代,还是很适用的。虽然现在没有这种说法了,但是通过这句俗语,我们能感受到过去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