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所承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分享

二、酒作为抒情达意的承载品,无论是人生四大喜事,还是丧葬宴席,每逢人生大事的时候,都需要喝上那么几杯,我想历史上最难以下咽的酒,就是鸿门宴的酒了吧。慢慢的才子佳人,当垆沽酒的故事传为美谈,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古时候的酒由于酿造工艺的问题,酿出来后会有很多悬浮的残渣,需要等残渣沉淀后才能饮用。

1、关于酒的历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分享?

1、关于酒的历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分享?

多了解和酒有关的故事,对经常参加酒局的朋友还是很有用的,可以在酒桌上侃侃而谈,即有趣又显文化,能迅速提升自我形象。下面就跟各位分享一些跟酒有关的故事,关于酒起源的传说1.猿猴造酒猿猴以采集野果为生,而野果的季节性很强,所以常需要储存。传说洪荒时代的古猿将采集的野果藏于岩洞之中,时间长了野果腐烂,通过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发酵而生成酒浆,

这传说真假无从考证,但猿猴“嗜酒”这件事倒是真的,我国以前就经常用酒来捕捉猿猴。将几缸香甜美酒放在猿猴经常出没的地方,猿猴就会寻香而至,在酒缸旁警惕的打转转,转一会就会忍不住小心翼翼地用指蘸酒吮尝,时间再久一点,猿猴没感觉到什么危险,就会忍不住诱惑,开怀畅饮起来,直至酩酊大醉,这时人就会出来将他们抓走,

这种抓猿猴的方法不是我国独有,东南亚一带和非洲土著民族捕捉猿猴和猩猩时,也用这样的方法。2.仪狄造酒仪狄是大禹时代的造酒官,一日,大禹的女儿让仪狄造酒,仪狄造好后就将酒进献给了大禹。大禹喝后觉得这酒醇香甘甜,实在是太好喝了,但大禹认为酒的诱惑力太强了,以后必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君主,所以他非但没有嘉奖仪狄,反而是戒了酒,疏远了仪狄。

此事在《战国策》和《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3.杜康造酒这种说法在民间特别的流行,流行的原因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那首《短歌行》中的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由此,“杜康”就成了酒的代名词,很多人也就把杜康当做了酿酒业的祖师爷了,传说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负责管理生产和保存粮食。杜康就把粮食放在了树洞里,时间一长,树洞里的粮食就自然发酵了,

一天,杜康去检查粮食,发现树洞旁躺着几只野猪、山羊和兔子。杜康一位它们死了,走近一看,发现不是死了,而是睡着了,杜康正在纳闷的时候,野猪先清醒过来,栽栽愣愣的跑掉了,随后,山羊和兔子也跑掉了。杜康正想到树洞看看,发现这时又有两只羊跑到树洞边上舔着什么,杜康赶紧躲到树后观察,不一会儿,两只山羊就摇晃起来,走了没几步就栽倒在地上。

杜康赶紧跑到树洞前看个究竟,发现装粮食的树洞裂了条缝子,还不断的往出渗水,水闻起来很清香,杜康忍不住也尝了一口,呵,这水不但闻着清香,喝着也很甜美,杜康接连喝了几口,就像山羊一样倒在了树洞旁。醒来之后,杜康带着这清香甜美的水去见黄帝,黄帝品尝后也觉得很好,就召集众官商议此时,大家一致认为只是粮食中的元气,并非毒水。

黄帝非常高兴,一边命令杜康继续观察,一边让仓颉给这元气起个名字,仓颉随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饮而得神。”说完便造了一个“酒”字,但我们都知道,“杜”这个姓是周朝才有的,所以这只是个跟酒有关的有趣传说罢了。酒中韵味1.酒中洒脱——刘伶:死即埋我谈到喝酒,文人雅士中不可不谈号称天下第一“醉鬼”的刘伶,刘伶生性洒脱,嗜酒如命。

为官时随身必带一酒壶,走到哪喝到哪,而身后的随从则是带一把铁锹,很多朋友不明原由,刘伶笑着说:“我什么时候走到哪喝死了,他们把我就地埋了即可。”2.酒中随性——渊明漉酒陶渊明好酒,而且喝起酒来放荡不羁,不拘小节,古时候的酒由于酿造工艺的问题,酿出来后会有很多悬浮的残渣,需要等残渣沉淀后才能饮用。可嗜酒如命的陶渊明却等不得,于是每次都是解下头上的葛布漉酒,漉完后便急急的将酒喝下,

这就是“渊明漉酒”的典故。是不是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太一样?3.酒中放浪——阮咸与猪共饮据说阮咸的酒量仅次于刘伶,每次喝酒都是不醉不归,而且饮酒时不用酒器而是用大盆,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喝的过瘾,一次饮酒时,不知哪来了一大群猪上来争抢酒食,已经微醉的阮咸也不驱赶,而是与之共饮,其放浪形骸可见一斑。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