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酒”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个载体,要想完全摈弃是不大可能的。真正优质,香气醇厚的纯粮食酒,一定是经过贮藏陈酿的白酒,首先,我们将这杯香气醇厚的白酒定位为品质上乘的白酒,怎么才能酿造出品质上乘的白酒呢,在出土文物当中,精美的酒器是很好的历史见证者和传承者。
1、粮食是如何变成白酒的?这种酿制方法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我是一个纯粮食酒酿酒人,所以我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粮食变成一杯香气醇厚的白酒,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程序,听我道来,首先,我们将这杯香气醇厚的白酒定位为品质上乘的白酒,怎么才能酿造出品质上乘的白酒呢?首先需要选粮,粮为酒之肉,只有好粮才能酿造出好酒。什么是好粮呢?比如茅台酒坚持选用的本地糯高粱就是好粮,我们酿酒选用的粮食是本地小子黄玉米和有机红缨子高粱(如下图)。
粮食的品种选好之后,在酿酒之前还需要挑选出那些发霉变质的坏粮,保证纯粮酒的质量,其次要有好的水源,好山好水出好酒。水为酒之血,可以看出好的水源对酿酒是多么重要,传统工艺酿造纯粮酒,都是熟料发酵,那么就需要首先对粮食进行蒸煮,充分的吸收水分。最后这些水分是要进入酒里面的,因此水质特别重要,一般我们说酿酒水源首选山泉水(如下图,我们酒坊酿酒采用的山泉水),其次深井水和河水。
自来水不行,蒸煮粮食后就需要将粮食摊凉下曲糖化,然后入缸发酵(如下图,我们采用陶缸发酵),根据季节温度不同,糖化和发酵的时间都不一样。这些时间的把控需要一个酿酒师傅的经验去完成,四时节气自然温度下发酵的粮食,其酒质要比工业化控制温度发酵的粮食出的酒质好很多,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暂时不知道原因,只能归结为自然为大。
当然糖化发酵说起来简单,其操作程序也并非真的简单,翻,扬,摸,尝等等,时时刻刻需要监察着粮食的状态,粮食发酵好了就是入甑蒸馏取酒了(如下图)。蒸馏取酒也有很多说头,探气上甑,掐头去尾,看花摘酒等等都需要酿酒师傅的经验去完成,可以说蒸馏取酒是粮食变为白酒的最终程序了,因此对火候的掌控尤其重要,因为可能一不小心,一些杂质,异味就跑进酒里面去了。
功亏一篑的事情不是没有的,蒸馏取酒只能说是粮食变成了酒,但是离品质上乘的白酒还差最后一个工序,那就是贮藏。真正优质,香气醇厚的纯粮食酒,一定是经过贮藏陈酿的白酒,纯粮食酒无论之前工艺做的多么好,其中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杂质,只是多少的问题。而这些杂质在经过贮藏之后,不仅杂质消失,同时香气增加,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2、从阿里事件谈酒局文化,到底是该摈弃还是该传承?
一,酒的起源很古老,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公元前7000年,人们开始模仿大自然的自然酿酒过程,而等到真正出现农业之后,公元前6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开始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土板,而在公元前4000年,该地区已经能酿造16种啤酒,并在公元前3000年开始尝试使用苦味剂酿造啤酒,中国最早的酿酒起源于仰韶文化,并且使用曲来酿酒,而到秦汉时期,技术开始普及,人们已经开始大量用曲造酒,在《汉书·食货志》中存有最早的酿酒记录。
如此看来,“酒”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个载体,要想完全摈弃是不大可能的,二,“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符号。晋人江统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酒”一经问世,就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
在出土文物当中,精美的酒器是很好的历史见证者和传承者。比如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鸮尊就让一代女杰妇好的历史故事具体生动了,透过这鸮尊我们也触摸到了商朝那段历史,妇好鸮尊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的陪葬物随着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祭祀、婚丧嫁娶、朋友聚会、商业洽谈等等,各种活动都要用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