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代的白酒有什么度,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

慢慢的白酒酒精度数逐渐提高,人们喝酒的习惯也逐渐转向高度白酒,到清代应该有50多度的白酒出现了。)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1、中国的白酒什么时候到五十度的,古代不都是几度吗?

1、中国的白酒什么时候到五十度的,古代不都是几度吗?

首先,中国古代没有酒精刻度的概念,判断酒精度的主要方法是摇晃酒液看酒花,分为大清花、小清花、云酒花、二酒花、油酒花。古时白酒的酒精刻度究竟有多高,只能通过现代技术检测的酒花大小与酒精度对应关系来推断,大清花大如黄豆,消失极快,酒精含量为60~75°;小清花大如绿豆,消失稍慢,酒精度在50~60°;云酒花大如大米粒,重叠二至三层,散失时间为20″左右,酒精度在40~50°之间;二花是大如大米和小米大小不等重叠,形状似云花,酒花散失时间更长,酒精度在15~40°;油花则大小如破碎的小米粒,酒液表面布满油珠,是高级脂肪酸,酒精度在5°。

2、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喝多少才能醉?

2、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喝多少才能醉?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对于酒的生产记载了八例制曲法,四十余例酿酒法,所收录的实际上是汉代以来的酿酒法,用曲酿酒师我国古代的特色,在古代,曲被用来看作发酵的引物,酿酒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先将酒曲制作成这种引物。古代用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将酒曲泡在水中,当曲中的酶制剂溶解出来并活化后过滤酒曲,再投入米饭开始发酵,这种方法被称作浸曲法;另一种是将酒曲,捣碎成细粉后直接与米饭混合,

第一种方法使用时间比较早,汉代至北魏时期是最常用的用曲方法,大概是从谷芽浸泡糖化发酵转化而来。古代浸曲之水根据不同的时节分别处理,冬季酿酒取水可以直接浸曲;春天要将水煮沸,冷却后浸曲,根据时节,水温,确定浸曲时间,以保证浸曲效果。由于古代大多会选择这种曲酿法,所以酿造出来的酒度数比较低,一般也就是9~10度左右的样子,所以千杯不醉还是有可能的,

3、古人的白酒度数有多高,为何能够做到千杯不醉?

3、古人的白酒度数有多高,为何能够做到千杯不醉?

经常在诗词中看到古人写自己喝酒千杯不醉什么的,一直很好奇,白酒不是度数都挺高的嘛?为啥他们都不会醉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为什么古代人喝酒为何能做到千杯不醉吧~~~~古代的豪放人士都爱酒,比如那武松打虎之前狂饮十八碗酒,却走路丝毫不慌武松真的有那么能喝吗?古代白酒度数到底有多高?为什么古代的人都是千杯不醉,万杯不倒的人物?可要搁现在三杯白酒下肚,就估计不行了。

4、有人说古时候白酒的酒精度相当于现在的啤酒的酒精度,你认为对吗?

4、有人说古时候白酒的酒精度相当于现在的啤酒的酒精度,你认为对吗?

有人说古时候白酒的酒精度数相当于现在的啤酒的酒精度数,你认为对吗?谢谢邀请!题目中的“古时候”究竟“古”到什么时候?“古”过元朝,白酒都没有,杜康发明的酒,肯定水酒,度数也不高,也还没成型;屈原喝的酒,也肯定是水酒,度数也不高;汉武帝“甘美之”的酒,传说是茅台的源头,可也应是水酒,不过来自茅台镇;李白喝的酒,虽然自称酒中仙,可也应是浊酒一杯,不是白酒;武松喝的酒,醉打蒋门神时,过一个酒肆喝一碗,喝了十多碗,肯定也非白酒。

元朝开始,才学会用蒸馏的方法制作白酒,白酒刚开始,只可能比水酒的度数略高一点,因为人们喝酒的习惯,才刚从水酒中转过来,还不习惯喝高度酒,那时候白酒的酒精度数最多也就在20°多左右吧。慢慢的白酒酒精度数逐渐提高,人们喝酒的习惯也逐渐转向高度白酒,到清代应该有50多度的白酒出现了,茅台酒当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时,酒精度数该有50多度吧。

5、古代喝的酒和现在的酒一样吗,酒精度是否低?

5、古代喝的酒和现在的酒一样吗,酒精度是否低?

古代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