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茅台为什么能成为酱酒,酱香白酒为什么大家认茅台

我们是一个喜欢模仿的群体,现在茅台卖的好,大家纷纷效仿,都出酱香型,当然也有很多同茅台相似的白酒,过去的老酒金壶春,大家喝喝确实和茅台相似,所以现在很多酒和茅台特别相似,也并非大家说对那样,茅台是最好的,茅台肯定是最贵的,大家说对吗。现在酱香型不是什么秘密,大部分厂家都会,茅台也并非独一无二,替代产品很多,关键真正喝茅台的有几家,大部分都是当做奢侈品,倒酒的时候弄两瓶,没有一家全部喝茅台的,一瓶茅台需要3000斤玉米,告诉我谁舍得。

1、酱香白酒为什么大家认茅台?

1、酱香白酒为什么大家认茅台?

茅台酒之所以在白酒行业有今天的龙头地位,绝非偶然,有其必然性。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茅台酒荣获大奖,有人说是金奖,也有人说是银奖,金奖其实是汾酒。真相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茅台酒跻身世界三大蒸馏酒之列,却是事实,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工商业走向世界的标志性商品,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茅台名列四大名酒之首。

在此以后的历届评酒会,茅台酒始终名列榜首,成为酱香型白酒执牛耳者,在很多外事活动中,作为高规格的国宴用酒,受到中外领导人的称赞。尽管现在国宴用酒已经不使用烈性白酒,但是茅台作为国宴用酒却是一段历史,至于开国第一宴上的用酒,有人说是汾酒,有人说是茅台,时间久远,早已无从考证。相比之下,另一个酱香型白酒品牌郎酒则一直屈居茅台之下,

直到1984年,在太原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郎酒才获得金奖,入围中国名酒行列,所以郎酒的广告语是“青花郎,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把茅台又宣传了一波,太仗义。茅台酒的闻名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1935年,中央红军占领了仁怀县城和茅台渡口,购买了很多茅台酒用来解乏和治伤。茅台酒为周恩来总理一生钟爱,并推崇备至,许多老红军也对长征中的茅台酒记忆犹新,

2、为什么茅台酱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其中有两次去哪里了,为什么?

2、为什么茅台酱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其中有两次去哪里了,为什么?

很高兴能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这个是关于我们传统酱香型酒生产工艺的知识,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为您解答一、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酱香酒的12987传统生产工艺,1指的是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2是指两次投粮,9是指九次蒸煮,8指的是八次发酵,7指的是七次取酒。生产酱香型酒是要每年的五月端午制曲,九月重阳下沙;端午制曲是指在五月把小麦磨碎制成曲块,曲块发酵达三个月以上磨成粉就可以才能用于生产;九月重阳下沙,是指在农历九月粮生产,这里的沙指的是当地小高粱,因为高粱用量大,如沙子一样多的难以计算,所以每年下粮生产时,我们就习惯的称之为下沙,

二、酱香酒的生产为什么一定得用本地小高粱为原料呢?因为本地的小高粱皮层厚才能耐蒸煮,而大高粱皮层薄,在生产过程中6、7次蒸煮时皮层就会大面破掉,高粱淀粉就会长出现沾连,这样就无法蒸煮透,出酒也就正常,而且会造成堆积发酵时不能正常发酵,大高粱用于生产酱香型酒,只能7次左右蒸煮,取5次左右的酒就结束了,根本产不出正宗的酱香型酒,所以只有本地小高粱才能符合酱香型酒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传统工艺要求。

三、您可能认为的是9次蒸煮应取对应的取9次酒才对,为什么说只取了7次酒,其中蒸的2次酒去哪里了?这里我就用一年生产计划用100吨小高粱为例说明,农历九月我们开下始第下沙,下沙用量是只用整年生产计划的一半(50吨小高粱),用烧开的水将高粱润透后,进行蒸煮熟透,这叫蒸粮,这次是光蒸粮没有酒可取的,然后进行加曲收堆发酵,堆积发酵好后再下到窖池密封发酵30天;第二步就是糙沙,所谓糙沙就是将剩下的另一半小高粱(50吨)蒸至七分熟(这个技术就得完全靠酒师的经验了),再把之前已在窖池发酵好的酒糟按1:1的比例参和在一起,然后加上曲药收堆发本地就完了第二次蒸煮的糙沙工艺,这次也是没有酒可取的,

糙沙堆积发酵好后,下到窖池发酵30天后,我们再把酒糟取出来蒸煮第3次,这时才能取出第1次酒,取完第1次酒后仍然按加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30天的工艺顺序,蒸煮第4次时才取第2次酒,按照取1次酒时工艺的反复操作,在经过8次发酵后蒸煮第9次时才取第7次酒,因其中下沙和糙沙环节两次没有酒。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到您!。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